大美无言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qj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在深圳的一次艺术创作活动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张燕根。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为人诚恳、技艺熟练。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的“驻村”创作经验的艺术家,所以,对于这类国际创作活动,他显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所谓“驻村”,是当代国际艺术界的一种创作方式,即根据一定的创作计划,在特定的地点组织创作营,定期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同时进行学术交流。这种“驻村”活动对于扩展艺术家的国际视野,广泛吸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的滋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燕根是一个长期参与国际艺术“驻村”创作并活跃于许多国家的各种创作营、深受当代国际艺术氛围浸润的中国艺术家,这是我们了解张燕根艺术背景十分重要的一点。环顾当代中国艺术界,类似张燕根这样,有着如此丰富“驻村”经历的艺术家,是比较少见的。这些雕塑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很国际”,也就是说,当张燕根和国外艺术家同台竞技的时候,他们能够在一个水平线上,用互相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当然,即使如此,张燕根的作品仍有他的强列个性,这些个性与他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有关。例如,2002年他在比利时的作品《天堂之蛋》,用9个不同大小似蛋非蛋的形态,很唯美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9”的涵义。同时,他也能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材料,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发挥,又如他稍后在法国马提尼克岛创作的《天堂之树》,则针对当地地域特色,采用镶嵌的方式,创造出向四周发射的造型,象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以及08年在荷兰创作的《对话OK,对抗NO》和09年又在比利时创作的《从物质到精神》则借用的是材料之间的对比和变化,强调一种思辩关系。这些种植在异国的中国智慧,视觉饱满和富有张力,耐人寻味。
  除了国际艺术视野和经验,张燕根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个人经历,就是他原本是学习中国画出身的。中国画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训练对于张燕根艺术风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例如中国画对“意境”有特别的要求,强调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强调艺术与自然环境之间虚实相生,和谐共融的关系等等,这些对他的公共艺术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中国“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的血液里,成为了他感受世界,从事创作的思想方式。
  张燕根在国内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及部分雕塑作品,其简约抽象的形态让我们了解了他的多方面的修养,例如对造型语言的思考,对空间的把握能力,以及他对生命的理解与诠释。如果说,一个专业的艺术家与业余或者说玩票的艺术家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专业的艺术家有自己创作的发展脉络,有自己关心和研究的问题,他不仅关注结果,他更关注过程。在这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的“过程”,他的知识构成状况和知识积累。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重要的不在于是否一定要深究他到底是一个画家、还是雕塑家或是陶艺家?而是他做了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而对于张燕根,我们更关心的,是他的知识背景以及他较为全面的知识构成和技能是如何成为他巨大创作财富的?他是如何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在作品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襟怀的?他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充分掌握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材料的?他是如何在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对话中,表达自己、呈现自己的?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当我们来看张燕根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比较容易找到一个比较恰当的解读路径和进入通道。
  张燕根在南宁民歌湖公园创作的系列作品,便是他在公共艺术创作方面的一次集大成,也是他多年艺术创作、探索的成果的一次整体性的呈现。
  一个艺术家花了三年多的时间,以十多件系列作品,对一个公园进行整体性的构思和布置,这在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创作中似乎还不多见。这让我们想到了挪威奥斯陆的生命公园,这是挪威艺术家维格兰倾尽全部心力的的巨制,目前已经成为挪威国家标志性的文化景点。
  民歌湖公吲的系列公共艺术作品的数量虽然不能和奥斯陆生命公园相比,但方式和思路是一致的;将一个公园的公共艺术交由一个艺术家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创作,有利于公园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同时有利于保持了它在艺术风格上的整体性和艺术质量的完整性。当然,这种方式尽管有意义,但对于艺术家则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正是如此,我们才能通过这组作品,看到张燕根厚积薄发的创作实力和把握空间、驾驭材料的能力。张燕根说:“我为这一天,准备了前半生。”通观张燕根的这组作品,深感此言不虚。
  张燕根民歌湖公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基本上以抽象造型为主,这种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雕塑的不足。自20世纪初,中国引入西方式雕塑以来,中国雕塑的基本面貌一直是以具象写实的雕塑语言为主,抽象雕塑在改革开放后虽然开始出现,但是它的学理基础和发展脉络仍然不明晰,抽象雕塑在高等雕塑教育中仍然处在填空补缺的位置,对它的研究和运用显得较为薄弱。然而,对于中国当代的公共空间而言,具象造型的语言显然已经不够,而抽象雕塑又不够成熟,在这个意义上,张燕根的创作便具有了特别的示范意义。
  以石雕作品《智慧之果》为例,两个半圆形相倚,其中一个中间有圆形凸起,产生了关于果实、孕育的想象和联想空间。这个造型很难比照某种具体的果实,但是它是从众多的形体中提炼出来的,这种高纯度的造型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围绕这个造型,作品和周边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它的出现使作品周边的空间关系发生了变化。它一方面有自身的物理体积,占据着空间;另一方面又不因为有这个物质实体阻碍它与观众的交流。观众在与作品的交流对话中,移步换形,它不断地在每个角度对观赏者重新打开,所以在理论上,它的观赏面是无限的;对这种形体而言,它无所谓正反之别,无所谓前后(这正是抽象造型有别于具象造型的别具魅力的地方),它永远期待着和欣赏着的对话,它的蕴含和“意味”也因每个欣赏者的不同而发生着无穷的变化。
  在张燕根民歌湖的系列雕塑中,能看出他驾驭材料的实力。他在材料上的运用十分广泛,有不锈钢、铜、石头和陶瓷等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我们知道,雕塑材料的丰富和多样,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雕塑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相对于过去简单的以泥塑为主的雕塑创作,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材料的实验和运用,为雕塑,特别是公共雕塑创造了新的可能。开拓出新的空间。张燕根的《希望》用不锈钢形体包裹了圆形的砖嵌的造型,这两种不同材料的混用,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观念,对于观众而言,它产生的则是一种惊赞的效果。
  追求艺术作品与环境的融和,是张燕根从事公共艺术创作所致力达到的效果。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这种融和似乎只是为了让环境美化、变得好看,事实上,真正的融和是对环境品质的提升,它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艺术家精心组织和营造的结果,它使艺术如同有生命的植物,从环境中生长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艺术家对环境有深刻地体验,对空间有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因此,与环境融和是一种境界,而艺术家的修养、眼光、趣味是通往这种境界的桥梁。张燕根由于多年的积累,有了这种综合的修养,所以才能在他创作的这一组公共艺术作品中看到它们对环境提升所起到的作用。
  张燕根在公共艺术创作方面的成功尝试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公共艺术创作的组织方式上,应该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发挥和调动艺术家的积极性,以保证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水准。其次,在艺术家方面,作为公共艺术,应该充分考虑作品的语言与环境、与城市、与空间的适应性;它需要注意作品内涵的宽泛性,和阐释的可能性;它要兼颐作品语言的国际性和地方性;还要考虑作品的前瞻性和公共性,所以,只有适应了更广泛人群的审美需要,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公共艺术作品才是成功的。再次,公共艺术作品在材料上应该丰富,在造型方式和呈现方式上应该多样,在加工和制作质量上应该精益求精。
  大美无言,好的公共艺术是能触动心灵、滋养视觉神经的,张燕根的作品正是以呈现这样的感受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艺无止境,正值盛年的张燕根正处在创作的高峰期,我相信他个人还会在公共艺术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如何引导学生亲近书籍,让心灵融入精彩纷呈的书籍世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推荐读物 加强指导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加强对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对于提高语
《教育的智慧》一书的作者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各学科“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已成为当下很通识的教育理念。如何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呢?  我觉得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在潜移默化中,用实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取得比较好的德育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
曾听到一首歌的歌词中有过这样一句“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笔者认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心中也该有杆秤,那秤砣则应是所有的学生,而不仅仅是某几位学生。在我国,英语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在教师的指导和督促下进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注意力的分配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英语教师心中的那杆秤尤其要在英语课堂中发挥作用。  秤又被称为“天平”,即意味着公平、平等,每一
摘 要: 口才既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说话训练是毋庸置疑的。在此过程中,我采取了不拘一格的形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并能够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侃侃而谈。更为重要的是,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说话 训练 能力 素质    新实施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根据不同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的成绩的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优化考核制度的举措,并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的建议,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化学人才。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分析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分析化学教学环节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而且能锻
摘要: 本文作者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对参加2009年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的中国男篮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定位,指出了中国男篮存在的最大问题。  关键词:第五届斯坦科维奇杯篮球比赛中国男篮问题    2009年8月31日,第五届斯坦科维奇杯篮球比赛在江苏昆山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澳大利亚以4战全胜获得了冠军,土耳其以2胜2负获得亚军。在与安哥拉争夺三、四名的比赛中,安哥拉队给中国队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摘 要: 实行分级教学管理模式,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立体化、个性化英语教学与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这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的一项措施。本文结合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并进一步就分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分级教学,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管理模式 实践与探索  
摘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对于学生来说,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练习也就会变得枯燥和乏味。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 生活化 认识定位 方略研究    在新课标下,教师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联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舞蹈演员选才的基本条件之一——身体素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如何科学地选才。  关键词: 舞蹈演员 选才 柔韧性 速度 力量 途径    一、选才条件之(身体素质)柔韧性    1.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因为柔韧性好的演员使出的身段,不僵不板,优雅而美观,无论是视觉还是对舞蹈本身的表现都是很完美的。而柔韧性差的演员,动作很难做到文静、柔和,与我们需要的效果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比较探究课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比较与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比较法教学,求其同寻其异,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思考,在比较中学会学习,在比较中悟破天机。鲁迅曾说过“教师愈会比较,就会愈有益处”,叶圣陶也曾提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可见这些大师都比较重视和提倡比较教学法,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