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移动网络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中,微博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在信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能源的过程中,微博作为一种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在与传统媒体相对比中,新媒体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而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也体现出来。本文就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优势
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便捷的移动客户端浏览、评论、转发和发布各类信息。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微博凭借自己的优势,在信息传递与社会发展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能够将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中,不仅可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还能够表现出重要的意义。
1 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与传统媒体相对比,在新闻传播中微博有着独有的优势。首先,庞大的用户量为新闻提供了来源。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时间不断分割成各种碎片。在时间碎片中,人们可利用微博进行传播,而微博的这种传播方式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以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作为基础,就能够拓展新闻来源。不少微博用户习惯随手拍新闻,发布和上传新闻。这样一种趋势,促使本就由记者和编辑发布新闻的模式转变成为微博用户发布新闻。与传统的新闻发布相對比,这种新型的新闻发布方式有效的拓展新闻源,可让每个微博用户发展成为新闻发布的主体,播报实际生活真实发生的各类新闻。也就是说,这种发布模式解放了记者与编辑,并增加了新闻的来源,有效弥补新闻材料不足缺陷。其次,有效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传统的新闻只能依赖于定时的电视新闻传播、发布时间较长的报纸以及人口相传的方式。这种新闻传播方式导致内容落后于新闻事件本身,人们难以及时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并且口耳相传非常容易产生以讹传讹的效果,不利于社会发展。将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中,人们便可一并转发新闻的内容与材料。这样的传播方式可促使新闻在短时间内扩散。如新闻发展变化,人们便可利用微博进行更新与扩散,由此加快新闻传播的速度,预防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最后,可展现丰富的新闻传播形式。利用微博传播新闻,具体的形式可不受限制,人们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各种不同的形式传播新闻,有效的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形式。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如阅读大段的新闻,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微博不同形式的新闻传播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微博新闻的文字阐述,将能够引发人们阅读时的思考,图片有利于人们了解新闻的真实性,视频可减轻人们的阅读负担,各类不同形式的微博新闻,有利于人们了解新闻。微博新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将会被越来越多的认可。
2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意义
在新闻传播中,将微博应用于其中,能够体现出其显著的优势。事实上,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微博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有助于群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人民群众是新闻的受众。他们仅仅是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与传播的形式。将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中,可促使广大的群众称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利用微博,广大人民群众可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可将身边发生的事件上传至网络,并随手转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促进新闻连续传播。由此可见,应用微博,人民群众参与到了新闻实践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受众。这种角色的变化,可开拓新闻来源,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新的社会意识与社会文化的形成。
2.2 有效提高新闻资源获取效率
过去新闻传播,人们获取新闻资源的方式就是观看各类新闻内容的电视与报纸,这两种传播方式的受众非常广泛,涉及的内容范围广,缺乏针对性。这也就导致人们观看电视或阅读报纸后,并没有查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反而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而微博传播新闻,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新闻内容。由此也就可预防在浩瀚的新闻资源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利用微博传播新闻,可促使人们在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后,快速阅读新闻内容,提高获得新闻资源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
2.3 有利于创新新闻传播形式
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其实现代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同时也是新闻适应现代化需要而衍生出的不同形式。创新的新闻传播形式,能够避免新闻冷遇。创新新闻传播形式,可促使新闻主题发布新闻,转发新闻,评论新闻。也就是说,创新的新闻形式彻底改变了其原有的意义,促使传播内容能够成为人们共享的资源。在共享中,人们感受到新闻传播带来的乐趣,并利用不同的形式为新闻内容背书,全面了解新闻内容。
3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博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在新闻传播期间,应用微博,能够体现出其显著的优势,同时还能够表现出较高的应用意义。新闻传播中善于使用微博,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娄凤娟.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J].今传媒,2016,13(01):47-48.
[2]李波.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15):109-110.
作者单位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在移动网络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中,微博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在信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能源的过程中,微博作为一种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在与传统媒体相对比中,新媒体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而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也体现出来。本文就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优势
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便捷的移动客户端浏览、评论、转发和发布各类信息。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微博凭借自己的优势,在信息传递与社会发展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能够将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中,不仅可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还能够表现出重要的意义。
1 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与传统媒体相对比,在新闻传播中微博有着独有的优势。首先,庞大的用户量为新闻提供了来源。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时间不断分割成各种碎片。在时间碎片中,人们可利用微博进行传播,而微博的这种传播方式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以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作为基础,就能够拓展新闻来源。不少微博用户习惯随手拍新闻,发布和上传新闻。这样一种趋势,促使本就由记者和编辑发布新闻的模式转变成为微博用户发布新闻。与传统的新闻发布相對比,这种新型的新闻发布方式有效的拓展新闻源,可让每个微博用户发展成为新闻发布的主体,播报实际生活真实发生的各类新闻。也就是说,这种发布模式解放了记者与编辑,并增加了新闻的来源,有效弥补新闻材料不足缺陷。其次,有效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传统的新闻只能依赖于定时的电视新闻传播、发布时间较长的报纸以及人口相传的方式。这种新闻传播方式导致内容落后于新闻事件本身,人们难以及时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并且口耳相传非常容易产生以讹传讹的效果,不利于社会发展。将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中,人们便可一并转发新闻的内容与材料。这样的传播方式可促使新闻在短时间内扩散。如新闻发展变化,人们便可利用微博进行更新与扩散,由此加快新闻传播的速度,预防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最后,可展现丰富的新闻传播形式。利用微博传播新闻,具体的形式可不受限制,人们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各种不同的形式传播新闻,有效的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形式。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如阅读大段的新闻,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微博不同形式的新闻传播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微博新闻的文字阐述,将能够引发人们阅读时的思考,图片有利于人们了解新闻的真实性,视频可减轻人们的阅读负担,各类不同形式的微博新闻,有利于人们了解新闻。微博新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将会被越来越多的认可。
2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意义
在新闻传播中,将微博应用于其中,能够体现出其显著的优势。事实上,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微博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有助于群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人民群众是新闻的受众。他们仅仅是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与传播的形式。将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中,可促使广大的群众称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利用微博,广大人民群众可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可将身边发生的事件上传至网络,并随手转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促进新闻连续传播。由此可见,应用微博,人民群众参与到了新闻实践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受众。这种角色的变化,可开拓新闻来源,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新的社会意识与社会文化的形成。
2.2 有效提高新闻资源获取效率
过去新闻传播,人们获取新闻资源的方式就是观看各类新闻内容的电视与报纸,这两种传播方式的受众非常广泛,涉及的内容范围广,缺乏针对性。这也就导致人们观看电视或阅读报纸后,并没有查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反而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而微博传播新闻,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新闻内容。由此也就可预防在浩瀚的新闻资源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利用微博传播新闻,可促使人们在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后,快速阅读新闻内容,提高获得新闻资源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
2.3 有利于创新新闻传播形式
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其实现代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同时也是新闻适应现代化需要而衍生出的不同形式。创新的新闻传播形式,能够避免新闻冷遇。创新新闻传播形式,可促使新闻主题发布新闻,转发新闻,评论新闻。也就是说,创新的新闻形式彻底改变了其原有的意义,促使传播内容能够成为人们共享的资源。在共享中,人们感受到新闻传播带来的乐趣,并利用不同的形式为新闻内容背书,全面了解新闻内容。
3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博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在新闻传播期间,应用微博,能够体现出其显著的优势,同时还能够表现出较高的应用意义。新闻传播中善于使用微博,对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娄凤娟.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J].今传媒,2016,13(01):47-48.
[2]李波.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15):109-110.
作者单位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