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自有语言文字以来,就是为了与人更好的沟通交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领会别人表达的见解和主张,进而能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的表现出自己的见闻和感想。
从一年级学生就开始了遣词造句的练习,写出通顺生动的句子。二年级起练习写日记,用完整的语段来表达自己一天的见闻。每一次的看图说话练习,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完整通顺的语言来表达出图意,这些都是在为写段落打好基础。
但是进入小学三年级后,学生写作文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孩子找不到话说,咬着笔头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内容干瘪,要么记些流水账,通篇废话;不会使用标点,不会分段,错别字连篇等等,更别说文如泉涌,下笔如神了,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头痛不已。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根源,还是生活经验积累太少,缺少练习,平时的好词好句积累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运用和掌握好。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写出好作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我始终坚信:能看懂别人的,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所以小学阶段,我一直都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首位。除了平时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还加强了学生课外阅读训练。大量的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也让孩子们懂得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
每期开学我都让学生交两本课外书籍来充实班上的图书角,并鼓励学生借阅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指导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读懂领会文章含义,并勾画出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摘抄在采集本上。每个周五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采集的好词好句妙处何在。在班上表扬采集得好的同学,奖励小红花。孩子们逐渐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一有空就跑到班上图书角翻阅书籍,周末还要借书回家阅读。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习惯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让学生凭空捏造想象,那是绝对写不出好作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养成细心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必不可少。比如,在写《美丽的校园》一文时,我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校园:操场边的大树、花园里的植物、池塘里的小鱼、凉亭上的藤蔓……再回想一下其他季节校园的景色。这样写作素材积累了,学生作文的内容一下子丰富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假期里和家长一起去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和家长一起去街上走走,去市场买菜,听家长介绍菜的种类,仔细观察各种蔬菜的样子,以及人们是如何买卖交流的……总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内容才不会空洞乏味。
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每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避免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拟订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第五,作为老师还应该懂得抓住时机,让学生多练笔。比如在学校召开了运动会以后,及时让学生以运动會为题写一篇作文。把自己在运动会中的体验、感想写出来;学校组织了看电影,要写一写观后感;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后让学生写一写难忘的节日。时机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及时记录加以练习,时间一久,学生就会遗忘,浪费练笔的良好机会。
四、注重评价激励,养成互评互改的好习惯
第一,教师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第二,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生写好作文草稿以后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读一读自己的作文,让别人听听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同时自己也会发现哪里没写好。或者让学生交换本子,相互进行批改,勾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好在哪里;写的不好的,或是有问题的地方,给他指出来,最后写上你对这篇作文的评语。这样让学生动手互评互改作文,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五、注重正面引导,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同时也是高于生活的,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很多想法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老师要允许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创新能力,要给予肯定鼓励。不能讽刺挖苦和打击。作文同时还体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指导,对出现的消极因素要积极引导。我班有一个女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了对父母的不满和憎恨。我及时的找孩子私下谈话了解情况,并且和家长做了沟通,引导孩子和家长消除误会,让他们家庭关系重归融洽,孩子变得开朗起来,作文水平也稳步提升。
总之,要让学生妙笔生花,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鼓励学生多留心周围的生活,平时多思考,多观察,多给学生动嘴说、动笔写的练习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从一年级学生就开始了遣词造句的练习,写出通顺生动的句子。二年级起练习写日记,用完整的语段来表达自己一天的见闻。每一次的看图说话练习,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完整通顺的语言来表达出图意,这些都是在为写段落打好基础。
但是进入小学三年级后,学生写作文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孩子找不到话说,咬着笔头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内容干瘪,要么记些流水账,通篇废话;不会使用标点,不会分段,错别字连篇等等,更别说文如泉涌,下笔如神了,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头痛不已。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根源,还是生活经验积累太少,缺少练习,平时的好词好句积累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运用和掌握好。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写出好作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我始终坚信:能看懂别人的,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所以小学阶段,我一直都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首位。除了平时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还加强了学生课外阅读训练。大量的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也让孩子们懂得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
每期开学我都让学生交两本课外书籍来充实班上的图书角,并鼓励学生借阅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指导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读懂领会文章含义,并勾画出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摘抄在采集本上。每个周五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采集的好词好句妙处何在。在班上表扬采集得好的同学,奖励小红花。孩子们逐渐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一有空就跑到班上图书角翻阅书籍,周末还要借书回家阅读。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习惯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让学生凭空捏造想象,那是绝对写不出好作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养成细心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必不可少。比如,在写《美丽的校园》一文时,我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校园:操场边的大树、花园里的植物、池塘里的小鱼、凉亭上的藤蔓……再回想一下其他季节校园的景色。这样写作素材积累了,学生作文的内容一下子丰富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假期里和家长一起去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和家长一起去街上走走,去市场买菜,听家长介绍菜的种类,仔细观察各种蔬菜的样子,以及人们是如何买卖交流的……总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内容才不会空洞乏味。
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每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避免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拟订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第五,作为老师还应该懂得抓住时机,让学生多练笔。比如在学校召开了运动会以后,及时让学生以运动會为题写一篇作文。把自己在运动会中的体验、感想写出来;学校组织了看电影,要写一写观后感;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后让学生写一写难忘的节日。时机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及时记录加以练习,时间一久,学生就会遗忘,浪费练笔的良好机会。
四、注重评价激励,养成互评互改的好习惯
第一,教师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第二,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生写好作文草稿以后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读一读自己的作文,让别人听听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同时自己也会发现哪里没写好。或者让学生交换本子,相互进行批改,勾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好在哪里;写的不好的,或是有问题的地方,给他指出来,最后写上你对这篇作文的评语。这样让学生动手互评互改作文,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五、注重正面引导,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同时也是高于生活的,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很多想法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老师要允许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创新能力,要给予肯定鼓励。不能讽刺挖苦和打击。作文同时还体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指导,对出现的消极因素要积极引导。我班有一个女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了对父母的不满和憎恨。我及时的找孩子私下谈话了解情况,并且和家长做了沟通,引导孩子和家长消除误会,让他们家庭关系重归融洽,孩子变得开朗起来,作文水平也稳步提升。
总之,要让学生妙笔生花,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鼓励学生多留心周围的生活,平时多思考,多观察,多给学生动嘴说、动笔写的练习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