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 语
老师,一个闪光的词语。因为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给学生以呵护和鼓励。他们的目光中,总是充满鼓励;他们的话语中,总是满含爱意。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差 生
丁 墉
有次去学校采访老师,一位班主任老师讲完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故事后,犹豫着提起:“还有个小孩人特别好,只是成绩进步小——其实就没进步!不提了!不提了!”其他老师一听就知道是谁,纷纷笑道:“讲讲吧!多好的孩子!”
这个“好孩子”是个考试睡觉且坦然交白卷的“差生”。他不爱学习,上课就瞌睡,自习就逃课,学校那么高的围墙,他蹿两下就能翻出去;日常不爱搭理同学,兴头来了就吹嘘自己在社会上的“朋友”如何酷;老师一说请家长,他便硬着头皮不接茬儿。
班主任家访时见到了孩子的奶奶。奶奶耳朵不好使,一问三不知。孩子觉得丢脸,就撵奶奶去厨房,老师连忙拦着他,叫他好好说话,又问他父母的情况。原来,他爸妈分手多年,两人都在外地工作。早些年他跟着妈妈生活,后来妈妈做生意赔了,就把他送到爸爸那里,几乎没怎么好好上过学。有段时间,他找不到爸爸,家也不敢回,学也没法上,只能去网吧当临时网管,只为晚上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这么过了大半年,爸爸突然出现,急匆匆地把他送回奶奶家——连转学证明和学籍档案,都是他自己打电话问原来学校要的。
他说:“老师你别管我了,我和班里的同学都不一样。我看他们,都是小孩儿!”班主任说:“我看你,也一样。”
班主任猜他还在偷偷当网管赚钱,劝他辞工回来上课,但讲法律、讲道理都不管用。班主任想了想再劝:“你放心把奶奶一个人扔在家里?老人岁数大了,晚上万一有啥闪失,想找人都找不着!你既然长大了,就该照顾奶奶,这是责任!”
说到“责任”,他终于听进去了。班主任看他上学下学的时间规律了,也找一些班级工作分派给他。他确实比同龄人老成,吃苦耐劳、热情服务,又不和“小孩儿们”计较得失,竟成了挺有威信的班干部。只是他学业荒废太多,老师们轮番给他补课也赶不上教学进度。他总考不好,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围成一圈替他发愁,他不急,龇着白牙乐:“我想当兵!”
别人入伍是父母相送,这孩子入伍,是老师们一起送走的。送走了还不放心,怕他打电话回家奶奶听不见,班主任特意叮嘱:“有啥需要的,直接打电话跟我说。别有负担,等将来工作了再还老师就行。”
等了幾个月,他也没来电话。老师们都习惯了:孩子们就是这样,离开学校,就天大地大任翱翔,没几个乐意回头看一眼的。可过年时,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每个老师都接到了他的电话。部队里打电话得在户外排队,傻孩子冻得哆哆嗦嗦,嘴里磕巴着把“春节快乐”和“新年大吉”说成了“春节大吉”。这个简单的冷笑话,让老师们足足在办公室里笑了两年。
“后来呢?”我问。“后来啊,后来他退伍了,我们还去他家给他做饺子宴吃;他也常来学校看老师,每年有那么一两次吧。谁家搬家或孩子结婚,他都去帮忙。”
老师们说得热热闹闹,感慨起来:你说这差生吧,老师骂也骂过,恨也恨过,可人家总是记着咱们,见面就觉得亲切,特别有感情……
不知道哪位老师突然问:“是啊,为什么总这样?”办公室里仿佛静默了那么一瞬。老师们很快又笑起来,纷纷聊起其他学生的故事,话语中弥漫着骄傲与快乐。
(选自《意林》2021年02期)
赏 析
面对一个不爱学习、上课就瞌睡、自习就逃课的差生,老师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着法子帮助他、改变他。后来,这个孩子终于听进了老师的话,努力改变自己,虽然学习成绩还是不好,却成了一个有责任担当、懂得感恩回报的人。这平凡的故事背后,满是伟大的师爱!
我要听到你的声音
李松蔚
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住院做手术,耽误过一段学习。再回学校,语文、数学这些科目还能自学跟上进度,唯独音乐课,没法自学。因为不识谱,本身也不擅长唱歌,音乐课上一起唱之前学的歌,我只能跟着其他同学做口型。
音乐老师,据说是刚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一所普通小学来说,是光芒耀眼的大明星,一眼就看出了我在对口型。课间的时候专门问我:“怎么不跟着一起唱?”
我很羞愧,想应该解释一下住院之类的情况,但冲口而出,说的是:“我不会唱歌。”
音乐老师睁大眼睛:“不会唱歌?”
然后她反应过来:“哦,你的意思是书上这些歌不会。”她翻了翻音乐课本,很随意地把它丢到一边,说:“没关系,那就唱你会的歌。”
我一时无言以对。
她接着说:“我要听到你的声音。”
后面的那节课,她没有继续按课本教,而是让大家自由发挥,想起什么就唱什么:唱一首高兴的歌,一首春天的歌,一首跟朋友有关的歌……她弹着琴伴奏。有的小朋友根本没调子,她也伴奏得很开心。我不记得自己唱了什么,大概就是某首儿歌吧,她一边敲着琴键,一边冲我微微点点头。
这是20多年前一件极小的小事,但它对一个小孩子的成长来说,仍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刻:一个公认的很厉害的老师,用满不在乎的姿态丢下课本,却用认真的眼神说:“我要听到你的声音。”
即使一个小学生很难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这件事的意义,但当时的我也确实从中吸收了一些信息,对我的成长不容忽视的信息:唱歌是你想有就可以有的权利。
我以为发不出的声音,其实可以。这声音好不好听,是另一回事。重点在于那是我的声音,没有人能取代“我”。
在那之前,我完全不记得听过自己的声音。或者听到了,也觉得不好听,不用听。不只是我,我身边的孩子都一样,大家都是局外人,在想象出来的条条框框里,规划着自己的生活半径。家里有一些儿歌磁带,封面上那些粉雕玉琢的童星,好像只有他们的声音才是好听的,回荡在千家万户的录音机里。那些孩子大概在北京,或在上海,和我的世界完全没有关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不只是条件的问题,甚至不是视野的问题,小朋友们都能通过电视和杂志接触那些花花绿绿的世界,但在心里,有没有想过那些跟“我”有关?
那一次,我知道,“我”的声音很重要。
(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1年02期)
赏 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小学时的一段经历,音乐老师为了听到“我”的声音,专门上了一节特别的课,鼓励大家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只要发出声音就行。老师的关爱和鼓励让人心暖,这样的好老师,会让学生铭记一辈子。
冷酷的老师
莱 辛
我有一个母亲。当然,所有人都有母亲,我的意思是,我的母亲很爱我,她愿意替我做任何事情。我觉得,她是全世界最好的母亲。
每天按时早起对我来说是件很艰难的事情。但我不得不这样做,我要去上学,如果晚哪怕一分钟,我就会赶不上校车。虽然赶不上也没关系,母亲会开车送我到学校,但那样的话同学们会嘲笑我。我可不想让大家叫我“大懒虫”,尤其是我的同桌艾莉丝。我想让她看到我最好的一面。
每天早上,我都想多睡几分钟,所以我总是在校车开动的前一秒赶到。起床后的这段时间里,我要洗漱、吃早餐,还要准备书包、水杯等各种物品,我手忙脚乱,以至于常常丢三落四。仅仅这个学期,我的家庭作业已经丢在家里四次了,幸好我有一个很爱我的母亲,每次在詹姆斯老师检查作业之前,她都能及时把作业送到我手上。
这一次,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这个错误比之前的还要严重。我把母亲为我准备的午餐落在家里了。我们学校没有食堂,每个学生都会自带午餐。如果没带午餐,就只能饿肚子了。不过,我并没有太担心。是的,我知道,我的母亲会把午餐送来。
可是,一直到中午,母亲都没有来。此时,同学们都打开自己的午餐盒,开始用餐。闻着艾莉丝的餐盒里散发出来的烤肉香味,我感觉饿极了。
“詹姆斯老师,我想给我的母亲打个电话……我忘记带午餐,我想让她给我送来……”我走到詹姆斯老师身边说。
“她来过了,”詹姆斯老师说,“但是,我没有让她进来。”
“为什么不让她进来?她是给我送午餐的呀!”我着急地大喊,“天哪,没有午餐,我中午吃什么?”
詹姆斯老师看着我,平静地说:“我觉得,你应该自己想办法。”
詹姆斯老师说完,不再看我,我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想,那一刻,我的样子一定十分狼狈。我饿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我不停地向其他同学的餐盒里张望,心想如果他们带的食物多的话,可以让我吃一点。可是,我始终不好意思开口。最后,好心的艾莉絲邀请我和她一起分享午餐,还给了我一个大苹果。
虽然填饱了肚子,但我对詹姆斯老师的怨恨一点都没有减少。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冷酷又无情的老师,简直像一个可恶的坏蛋!
第二天早上,闹铃声一响我就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吃早餐,然后检查我需要带的各种物品。当然,包括午餐盒。一切准备妥当后,离校车到来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我可以慢慢地走到路口等待。
出门时,我的母亲笑着说:“也许詹姆斯老师说得对,让孩子学会自己承受后果,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他会迅速地成长。”
噢,我成长了吗?应该是吧。至少我已经可以妥善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了。也许,詹姆斯老师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呢!也许,他是一位好老师。是的,他是!
(选自《启迪与智慧》2021年第3期)
赏 析
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先写詹姆斯老师的“冷酷无情”——明明知道母亲是来给“我”送午餐的,可他居然不让母亲进校园,让人觉得可恨。接着写第二天,“我”被迫改掉睡懒觉的习惯,母亲的感慨道出了詹姆斯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詹姆斯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老师,一个闪光的词语。因为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给学生以呵护和鼓励。他们的目光中,总是充满鼓励;他们的话语中,总是满含爱意。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差 生
丁 墉
有次去学校采访老师,一位班主任老师讲完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故事后,犹豫着提起:“还有个小孩人特别好,只是成绩进步小——其实就没进步!不提了!不提了!”其他老师一听就知道是谁,纷纷笑道:“讲讲吧!多好的孩子!”
这个“好孩子”是个考试睡觉且坦然交白卷的“差生”。他不爱学习,上课就瞌睡,自习就逃课,学校那么高的围墙,他蹿两下就能翻出去;日常不爱搭理同学,兴头来了就吹嘘自己在社会上的“朋友”如何酷;老师一说请家长,他便硬着头皮不接茬儿。
班主任家访时见到了孩子的奶奶。奶奶耳朵不好使,一问三不知。孩子觉得丢脸,就撵奶奶去厨房,老师连忙拦着他,叫他好好说话,又问他父母的情况。原来,他爸妈分手多年,两人都在外地工作。早些年他跟着妈妈生活,后来妈妈做生意赔了,就把他送到爸爸那里,几乎没怎么好好上过学。有段时间,他找不到爸爸,家也不敢回,学也没法上,只能去网吧当临时网管,只为晚上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这么过了大半年,爸爸突然出现,急匆匆地把他送回奶奶家——连转学证明和学籍档案,都是他自己打电话问原来学校要的。
他说:“老师你别管我了,我和班里的同学都不一样。我看他们,都是小孩儿!”班主任说:“我看你,也一样。”
班主任猜他还在偷偷当网管赚钱,劝他辞工回来上课,但讲法律、讲道理都不管用。班主任想了想再劝:“你放心把奶奶一个人扔在家里?老人岁数大了,晚上万一有啥闪失,想找人都找不着!你既然长大了,就该照顾奶奶,这是责任!”
说到“责任”,他终于听进去了。班主任看他上学下学的时间规律了,也找一些班级工作分派给他。他确实比同龄人老成,吃苦耐劳、热情服务,又不和“小孩儿们”计较得失,竟成了挺有威信的班干部。只是他学业荒废太多,老师们轮番给他补课也赶不上教学进度。他总考不好,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围成一圈替他发愁,他不急,龇着白牙乐:“我想当兵!”
别人入伍是父母相送,这孩子入伍,是老师们一起送走的。送走了还不放心,怕他打电话回家奶奶听不见,班主任特意叮嘱:“有啥需要的,直接打电话跟我说。别有负担,等将来工作了再还老师就行。”
等了幾个月,他也没来电话。老师们都习惯了:孩子们就是这样,离开学校,就天大地大任翱翔,没几个乐意回头看一眼的。可过年时,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每个老师都接到了他的电话。部队里打电话得在户外排队,傻孩子冻得哆哆嗦嗦,嘴里磕巴着把“春节快乐”和“新年大吉”说成了“春节大吉”。这个简单的冷笑话,让老师们足足在办公室里笑了两年。
“后来呢?”我问。“后来啊,后来他退伍了,我们还去他家给他做饺子宴吃;他也常来学校看老师,每年有那么一两次吧。谁家搬家或孩子结婚,他都去帮忙。”
老师们说得热热闹闹,感慨起来:你说这差生吧,老师骂也骂过,恨也恨过,可人家总是记着咱们,见面就觉得亲切,特别有感情……
不知道哪位老师突然问:“是啊,为什么总这样?”办公室里仿佛静默了那么一瞬。老师们很快又笑起来,纷纷聊起其他学生的故事,话语中弥漫着骄傲与快乐。
(选自《意林》2021年02期)
赏 析
面对一个不爱学习、上课就瞌睡、自习就逃课的差生,老师们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着法子帮助他、改变他。后来,这个孩子终于听进了老师的话,努力改变自己,虽然学习成绩还是不好,却成了一个有责任担当、懂得感恩回报的人。这平凡的故事背后,满是伟大的师爱!
我要听到你的声音
李松蔚
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住院做手术,耽误过一段学习。再回学校,语文、数学这些科目还能自学跟上进度,唯独音乐课,没法自学。因为不识谱,本身也不擅长唱歌,音乐课上一起唱之前学的歌,我只能跟着其他同学做口型。
音乐老师,据说是刚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一所普通小学来说,是光芒耀眼的大明星,一眼就看出了我在对口型。课间的时候专门问我:“怎么不跟着一起唱?”
我很羞愧,想应该解释一下住院之类的情况,但冲口而出,说的是:“我不会唱歌。”
音乐老师睁大眼睛:“不会唱歌?”
然后她反应过来:“哦,你的意思是书上这些歌不会。”她翻了翻音乐课本,很随意地把它丢到一边,说:“没关系,那就唱你会的歌。”
我一时无言以对。
她接着说:“我要听到你的声音。”
后面的那节课,她没有继续按课本教,而是让大家自由发挥,想起什么就唱什么:唱一首高兴的歌,一首春天的歌,一首跟朋友有关的歌……她弹着琴伴奏。有的小朋友根本没调子,她也伴奏得很开心。我不记得自己唱了什么,大概就是某首儿歌吧,她一边敲着琴键,一边冲我微微点点头。
这是20多年前一件极小的小事,但它对一个小孩子的成长来说,仍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刻:一个公认的很厉害的老师,用满不在乎的姿态丢下课本,却用认真的眼神说:“我要听到你的声音。”
即使一个小学生很难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这件事的意义,但当时的我也确实从中吸收了一些信息,对我的成长不容忽视的信息:唱歌是你想有就可以有的权利。
我以为发不出的声音,其实可以。这声音好不好听,是另一回事。重点在于那是我的声音,没有人能取代“我”。
在那之前,我完全不记得听过自己的声音。或者听到了,也觉得不好听,不用听。不只是我,我身边的孩子都一样,大家都是局外人,在想象出来的条条框框里,规划着自己的生活半径。家里有一些儿歌磁带,封面上那些粉雕玉琢的童星,好像只有他们的声音才是好听的,回荡在千家万户的录音机里。那些孩子大概在北京,或在上海,和我的世界完全没有关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不只是条件的问题,甚至不是视野的问题,小朋友们都能通过电视和杂志接触那些花花绿绿的世界,但在心里,有没有想过那些跟“我”有关?
那一次,我知道,“我”的声音很重要。
(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1年02期)
赏 析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小学时的一段经历,音乐老师为了听到“我”的声音,专门上了一节特别的课,鼓励大家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只要发出声音就行。老师的关爱和鼓励让人心暖,这样的好老师,会让学生铭记一辈子。
冷酷的老师
莱 辛
我有一个母亲。当然,所有人都有母亲,我的意思是,我的母亲很爱我,她愿意替我做任何事情。我觉得,她是全世界最好的母亲。
每天按时早起对我来说是件很艰难的事情。但我不得不这样做,我要去上学,如果晚哪怕一分钟,我就会赶不上校车。虽然赶不上也没关系,母亲会开车送我到学校,但那样的话同学们会嘲笑我。我可不想让大家叫我“大懒虫”,尤其是我的同桌艾莉丝。我想让她看到我最好的一面。
每天早上,我都想多睡几分钟,所以我总是在校车开动的前一秒赶到。起床后的这段时间里,我要洗漱、吃早餐,还要准备书包、水杯等各种物品,我手忙脚乱,以至于常常丢三落四。仅仅这个学期,我的家庭作业已经丢在家里四次了,幸好我有一个很爱我的母亲,每次在詹姆斯老师检查作业之前,她都能及时把作业送到我手上。
这一次,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这个错误比之前的还要严重。我把母亲为我准备的午餐落在家里了。我们学校没有食堂,每个学生都会自带午餐。如果没带午餐,就只能饿肚子了。不过,我并没有太担心。是的,我知道,我的母亲会把午餐送来。
可是,一直到中午,母亲都没有来。此时,同学们都打开自己的午餐盒,开始用餐。闻着艾莉丝的餐盒里散发出来的烤肉香味,我感觉饿极了。
“詹姆斯老师,我想给我的母亲打个电话……我忘记带午餐,我想让她给我送来……”我走到詹姆斯老师身边说。
“她来过了,”詹姆斯老师说,“但是,我没有让她进来。”
“为什么不让她进来?她是给我送午餐的呀!”我着急地大喊,“天哪,没有午餐,我中午吃什么?”
詹姆斯老师看着我,平静地说:“我觉得,你应该自己想办法。”
詹姆斯老师说完,不再看我,我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想,那一刻,我的样子一定十分狼狈。我饿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我不停地向其他同学的餐盒里张望,心想如果他们带的食物多的话,可以让我吃一点。可是,我始终不好意思开口。最后,好心的艾莉絲邀请我和她一起分享午餐,还给了我一个大苹果。
虽然填饱了肚子,但我对詹姆斯老师的怨恨一点都没有减少。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冷酷又无情的老师,简直像一个可恶的坏蛋!
第二天早上,闹铃声一响我就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吃早餐,然后检查我需要带的各种物品。当然,包括午餐盒。一切准备妥当后,离校车到来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我可以慢慢地走到路口等待。
出门时,我的母亲笑着说:“也许詹姆斯老师说得对,让孩子学会自己承受后果,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他会迅速地成长。”
噢,我成长了吗?应该是吧。至少我已经可以妥善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了。也许,詹姆斯老师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呢!也许,他是一位好老师。是的,他是!
(选自《启迪与智慧》2021年第3期)
赏 析
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先写詹姆斯老师的“冷酷无情”——明明知道母亲是来给“我”送午餐的,可他居然不让母亲进校园,让人觉得可恨。接着写第二天,“我”被迫改掉睡懒觉的习惯,母亲的感慨道出了詹姆斯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詹姆斯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