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哥德堡变奏曲》是一部巴洛克时期巴赫十分杰出的作品代表。通过聆听感受朱晓玫弹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对朱晓玫和《哥德堡变奏曲》的简要介绍,简要分析朱晓玫的钢琴演奏风格特点,感受朱晓玫演奏的内心情感,表达自己对朱晓玫演奏的感想。
【关键词】《哥德堡变奏曲》;巴赫;朱晓玫
第一次知道朱晓玫,就是前一阵听到她在2014年莱比锡音乐节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能回去自己翻了很多关于朱晓玫的评论以及介绍,发现听她的演奏让内心变得很平静,她自己也说到,“每次演奏《哥德堡变奏曲》,都能让内心很平静”。
朱晓玫隐居了32年,默默弹琴直到将近50岁才出版了第一张自己的唱片,引发了海外音乐界的关注和惊叹。朱晓玫出生在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由于手指短小一直被称不适合弹琴,但是她不听劝阻,坚持了自己的音乐道路。她的一生都很艰难坎坷,一直到1999年,朱晓玫得到了好心人的资助,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哥德堡变奏曲》,引起了法国很多听众的注意,逐渐地被邀请到各地去演奏。她的音乐向大家诉说着她内心真实平静的声音,她朴实无华的着装以及演奏时的不夸张不做作,逐渐被中国钢琴届发掘和关注,朱晓玫和加拿大鬼才钢琴家古尔德并称为演奏巴赫音乐“并峙的双峰”。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他把复调音乐推向了最高峰,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巴赫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至高的荣誉,当时巴赫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只是在教堂里才有演奏。一直到十九世纪初,经过门德尔松、舒曼等音乐家的发掘,人们才开始慢慢欣赏慢慢发现巴赫作品中的美。
《哥德堡变奏曲》原名是《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是巴赫晚期的一部作品,也被称为是巴赫最伟大的变奏曲。《哥德堡变奏曲》与贝多芬的《狄里贝亚变奏曲》和勃拉姆斯的《亨德尔变奏曲与赋格》被称为世界三大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全曲一共有32个部分组成,有一首咏叹调(主题)、30个变奏、主题反复组成,变奏三首为一组,每一组的最后一首都是一首卡农,是从一度到九度的卡农曲。
《哥德堡变奏曲》第一首Aria,Aria一般是指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中出现的富有旋律性的声乐独唱曲,是巴赫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格达雷娜所作的一首舒缓的三拍子萨拉班德咏叹调,有很多的装饰音,风格较华丽,左手的低音部分的线条走向,是之后30首变奏的基础。听朱晓玫的演奏并没有省略装饰音,平稳的演奏还原了很多带有装饰的旋律。
最后在30个变奏之后,又出现了优雅庄重的咏嘆调Aria主题,首尾相呼应,有一种非常圆满终止的感觉。
朱晓玫演奏这部作品一弹就是二十五年,《哥德堡变奏曲》已经成为她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了。她在 2014 年的纪录片“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的因缘——朱晓玫与《哥德堡变奏曲》”中说到:“《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三十年来它伴随着我的生命,就像一个与我一起生活的人,它已成为我的一部分。”她最出名的一次演奏应该就是2014年6月21日,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里,在巴赫的墓前,她被邀请在这里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用时78分钟,座无虚席,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这里举办独奏会的钢琴家。朱晓玫说她实现了最大的梦想,离巴赫这么近,可以和巴赫对话了。我还找来古尔德的版本对比听,古尔德的演奏只有三十八分钟左右,节奏很有弹性,速度很快,有很强的技巧性,在每一个声部线条之间有比较强烈的对比,装饰音很果断很干脆,触键非常灵敏,每一句也是在诉说着他对巴赫的热爱,他自己也演奏出了另一种巴赫。很多人说朱晓玫心中的巴赫接近于老子和庄子,是在向我们诉说、说服,带给听众更多的是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修行,能让人抛开尘世间的一些杂念,听到内心平静的声音。在演奏中朱晓玫一直追寻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中庸的思想,并没有很华丽辉煌的感觉,是一种音乐中的平衡。如果非要将两人进行对比的话,我觉得他们只是在追寻巴赫的方式上不同,也带给人们他们内心里不同的巴赫。越听越发现巴赫的音乐真的很耐人寻味,巴赫真的是一位钢琴巨匠,能把每一个声部的旋律都描绘得那么有感染力,每一个声部之间的对位都是那么严丝合缝,他的每一句旋律都是那么有力量,慢慢地震撼着听者的内心。
朱晓玫的演奏,是贴近巴赫内心的,她的朝圣之路是艰难的,也是她一生的修炼,世界上有哪位钢琴家可以在冰窖一般的房间里靠弹奏巴赫的《平均律》取暖,把能量聚集到手指尖散发到全身?那是需要何等的内敛和专注啊。而这三十个变奏也就好像朱晓玫风雨兼程、不平凡的人生,带给人们一种安静、冥想的环境,我们闭着双眼就能感受到音乐中时而低沉时而欢快的意境。她演奏的巴赫就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里“如水的力量”,虽然没有形状,但是有一种力量,连坚硬无比的石头都会被穿透。她的演奏没有过多华丽辉煌的装饰,没有高调的炫技,没有夸张的动作,没有响亮的音响,但是却依旧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带领我们进入到了她平和的内心世界,也带领我们进入巴赫的内心世界,好像可以忘掉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感受自己内心安静的声音,进入到自己内心的“桃花源”。
《哥德堡变奏曲》中运用了大量的不同风格题材的音乐元素,与巴赫的其他作品相比,并没有十分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让每个人心中都能体会到巴赫带来的音乐。通过聆听朱晓玫演奏的版本,让人更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感受自己内心宁静的世界,闭上眼聆听她弹下的每一个音符,都在静静地打动着我们,也因此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与巴赫融为一体、初衷不改的钢琴演奏大师。
参考文献
[1]严隽文.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特性浅析[J].钢琴艺术,2015(02).
[2]朱晨飞.关于朱晓玫钢琴艺术风格论研究——以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为例[J].戏剧之家,2016(05下).
[3]王俊.寻找“钢琴隐者”朱晓玫[N].深圳特区报,2011(07).
作者简介:连珏,河南大学2015级钢琴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哥德堡变奏曲》;巴赫;朱晓玫
第一次知道朱晓玫,就是前一阵听到她在2014年莱比锡音乐节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能回去自己翻了很多关于朱晓玫的评论以及介绍,发现听她的演奏让内心变得很平静,她自己也说到,“每次演奏《哥德堡变奏曲》,都能让内心很平静”。
朱晓玫隐居了32年,默默弹琴直到将近50岁才出版了第一张自己的唱片,引发了海外音乐界的关注和惊叹。朱晓玫出生在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由于手指短小一直被称不适合弹琴,但是她不听劝阻,坚持了自己的音乐道路。她的一生都很艰难坎坷,一直到1999年,朱晓玫得到了好心人的资助,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哥德堡变奏曲》,引起了法国很多听众的注意,逐渐地被邀请到各地去演奏。她的音乐向大家诉说着她内心真实平静的声音,她朴实无华的着装以及演奏时的不夸张不做作,逐渐被中国钢琴届发掘和关注,朱晓玫和加拿大鬼才钢琴家古尔德并称为演奏巴赫音乐“并峙的双峰”。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他把复调音乐推向了最高峰,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巴赫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至高的荣誉,当时巴赫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只是在教堂里才有演奏。一直到十九世纪初,经过门德尔松、舒曼等音乐家的发掘,人们才开始慢慢欣赏慢慢发现巴赫作品中的美。
《哥德堡变奏曲》原名是《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是巴赫晚期的一部作品,也被称为是巴赫最伟大的变奏曲。《哥德堡变奏曲》与贝多芬的《狄里贝亚变奏曲》和勃拉姆斯的《亨德尔变奏曲与赋格》被称为世界三大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全曲一共有32个部分组成,有一首咏叹调(主题)、30个变奏、主题反复组成,变奏三首为一组,每一组的最后一首都是一首卡农,是从一度到九度的卡农曲。
《哥德堡变奏曲》第一首Aria,Aria一般是指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中出现的富有旋律性的声乐独唱曲,是巴赫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格达雷娜所作的一首舒缓的三拍子萨拉班德咏叹调,有很多的装饰音,风格较华丽,左手的低音部分的线条走向,是之后30首变奏的基础。听朱晓玫的演奏并没有省略装饰音,平稳的演奏还原了很多带有装饰的旋律。
最后在30个变奏之后,又出现了优雅庄重的咏嘆调Aria主题,首尾相呼应,有一种非常圆满终止的感觉。
朱晓玫演奏这部作品一弹就是二十五年,《哥德堡变奏曲》已经成为她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了。她在 2014 年的纪录片“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的因缘——朱晓玫与《哥德堡变奏曲》”中说到:“《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三十年来它伴随着我的生命,就像一个与我一起生活的人,它已成为我的一部分。”她最出名的一次演奏应该就是2014年6月21日,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里,在巴赫的墓前,她被邀请在这里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用时78分钟,座无虚席,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在这里举办独奏会的钢琴家。朱晓玫说她实现了最大的梦想,离巴赫这么近,可以和巴赫对话了。我还找来古尔德的版本对比听,古尔德的演奏只有三十八分钟左右,节奏很有弹性,速度很快,有很强的技巧性,在每一个声部线条之间有比较强烈的对比,装饰音很果断很干脆,触键非常灵敏,每一句也是在诉说着他对巴赫的热爱,他自己也演奏出了另一种巴赫。很多人说朱晓玫心中的巴赫接近于老子和庄子,是在向我们诉说、说服,带给听众更多的是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修行,能让人抛开尘世间的一些杂念,听到内心平静的声音。在演奏中朱晓玫一直追寻的是中国文化中的中庸的思想,并没有很华丽辉煌的感觉,是一种音乐中的平衡。如果非要将两人进行对比的话,我觉得他们只是在追寻巴赫的方式上不同,也带给人们他们内心里不同的巴赫。越听越发现巴赫的音乐真的很耐人寻味,巴赫真的是一位钢琴巨匠,能把每一个声部的旋律都描绘得那么有感染力,每一个声部之间的对位都是那么严丝合缝,他的每一句旋律都是那么有力量,慢慢地震撼着听者的内心。
朱晓玫的演奏,是贴近巴赫内心的,她的朝圣之路是艰难的,也是她一生的修炼,世界上有哪位钢琴家可以在冰窖一般的房间里靠弹奏巴赫的《平均律》取暖,把能量聚集到手指尖散发到全身?那是需要何等的内敛和专注啊。而这三十个变奏也就好像朱晓玫风雨兼程、不平凡的人生,带给人们一种安静、冥想的环境,我们闭着双眼就能感受到音乐中时而低沉时而欢快的意境。她演奏的巴赫就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里“如水的力量”,虽然没有形状,但是有一种力量,连坚硬无比的石头都会被穿透。她的演奏没有过多华丽辉煌的装饰,没有高调的炫技,没有夸张的动作,没有响亮的音响,但是却依旧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带领我们进入到了她平和的内心世界,也带领我们进入巴赫的内心世界,好像可以忘掉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感受自己内心安静的声音,进入到自己内心的“桃花源”。
《哥德堡变奏曲》中运用了大量的不同风格题材的音乐元素,与巴赫的其他作品相比,并没有十分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让每个人心中都能体会到巴赫带来的音乐。通过聆听朱晓玫演奏的版本,让人更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感受自己内心宁静的世界,闭上眼聆听她弹下的每一个音符,都在静静地打动着我们,也因此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与巴赫融为一体、初衷不改的钢琴演奏大师。
参考文献
[1]严隽文.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特性浅析[J].钢琴艺术,2015(02).
[2]朱晨飞.关于朱晓玫钢琴艺术风格论研究——以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为例[J].戏剧之家,2016(05下).
[3]王俊.寻找“钢琴隐者”朱晓玫[N].深圳特区报,2011(07).
作者简介:连珏,河南大学2015级钢琴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