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元素在艺术歌曲中的体现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a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中国声乐作品时,对于作品的选择以及作品所采用的民族音乐素材的把握是能否演唱好民族声乐作品的关键。艺术歌曲《故乡》 在抗日时期广为传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本文以《故乡》为例对声乐作品的民族性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陆华柏 ;《故乡》; 音乐特点
  一、《故乡》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陆华柏是我国专业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第二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武进人。出生于湖北荆门,自幼生长在武汉。根据陆华柏先生《我是怎样学音乐》中回忆,他1931年入武昌艺专学习,陆华柏先后受益于陈啸空、缪天瑞、丽尼、高庄、肖绮好特和贺绿汀等几位老师,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在母校,担任乐理与钢琴教学老师。一年以后由徐悲鸿亲自推荐,前往桂林进行音乐教育和宣扬抗战爱国思想等工作,由此与广西结缘。后来辗转了福建音专、湖南音专、中央戏剧学院、华中师范学院、湖北艺术学院之后,1963年起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直至1985年退休。
  歌曲《故乡》张帆作词,是陆华柏先生于1937年冬天谱曲创作的,陆华柏先生谈到“回忆四十年前在桂林象鼻山麓写这首歌曲时,感情是真实的,是有感而作的,有的音符甚至是噙着泪写的。在构思过程中,歌声旋律与钢琴不能走的和声、形式,差不多同时涌上心头,一口气写出(以后也未作多大改动)”。那个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不久,由于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许多大城市相继沦落,歌曲《故乡》首演时,在座有就有许多从天南地北逃难到桂林的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城市,但听到这首歌的人们不禁怀念起生长生活的故土,怀念起逃亡前那些恬静和美的生活,不少人都留下了眼泪。《故乡》为陆华柏先生的成名作,此曲问世后获得过中央文化委员会优秀作曲奖,并在群众中广泛传唱。
  二、《故乡》的音乐特征以及调式选择
  《故乡》作为陆华柏老师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在音乐处理和变化上都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歌曲的调式决定了歌曲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调式选择与运用都是作曲家经过反复推敲而选定的。只有把握住了调式,才能确定旋律的导向,音乐的变化。《故乡》是一首抒情性风格与朗诵性风格 (带戏剧性)相结合的艺术歌曲。此曲共分两段,以今昔对比的手法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控诉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回归故乡的期盼心情 。而在今昔的对比上陆华柏老师选择了通过转变调式的方法来表现的。在歌曲的一开始,典型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勾勒出一幅故乡宁静、祥和的画面。旋律悠扬舒缓,富于流动性,把故乡优美的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使人充满了向往。在乐句之中作曲家运用了很多的空拍处理,先说到“哪儿有”而有什么则在空拍之后才说出;先说到“春天”而春天是怎样的情景也留到空拍之后,这样的处理不仅增加了音乐的变化,乐句间的空拍也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乐曲的结束选用了一连串的五声上行音阶,把人们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推到了高潮。
  在歌曲的第二部分从旋律音的排列我们可以看出,作曲家主要选择了,这几个音。而这几个音正是典型的日本大和民族调式音阶。随着一串下行音阶的出现,歌曲在毫无先兆、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直接从五声调式转到了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大和民族调式。这正是陆华柏老师创作的高明之处,他运用日本的调式毫无准备的直接闯入,打破了悠扬的五声调式所构建的宁静与祥和。揭示了日军军国主义侵华的罪行,让全世界人民即使听不懂中文歌词,也能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伤害。把握住前后调式上的变化,才能使歌曲前后的对比更加强烈,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歌曲最后钢琴伴奏以“卡农”呼应的方式紧随着旋律的起伏和演唱者音色的变化时而在高音区、时而在低音区伴随进行,更增添了歌曲的感人色彩:整个歌曲在富有激情的高潮中结束。结束前几小节的急板钢琴尾声,似乎把主人公那种“言犹未尽”的、激动不安的心情,尽情地表达出来。
  三、《故乡》演唱方面的要点
  在艺术歌曲《故乡》的演唱上首先要把握人声与钢琴声部之间关系,不能简单的把钢琴声部看成伴奏,而是要从钢琴声部中把握音乐的内涵、发展以及音色的变化。《故乡》的前奏部分清澈悠扬,再琶音分解和弦的伴奏下演奏出歌曲的第一部分主题,通过钢琴声部一连串的五声上行音阶引出主旋律。所以在演唱时要在前奏中酝酿情绪,感受音乐所描绘出的故乡的美丽景色,提前做好准备,在第一句的发声时应与钢琴声部音色相统一。这样才能使音乐良好的过度,而不至于显得人声过于突出。其次,要注意第一部分中空拍的休止。在第一部分中出现了多处小的休止符,此處的休止并不是简单的空拍,如歌词“那儿有...清澈的河流”“春天...新绿的草原”,在唱完“那有”和“春天”之后并不是直接唱出有什么、春天怎样而是空一拍之后才唱出,作曲家这样的处理,一方面表现出由于侵略而背井离乡的人们怀念故乡美景时的心痛,另一方面通过短暂的休止引发听众的想象,使听者与歌者之间融为一体。第二部分在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变化。对敌人的暴行进行痛斥的同时,悲伤与愤怒的情绪一直贯穿始终。歌曲最后的用近似于宣叙调的写作手法写出流亡者的呼唤“我的母亲,我的家呢?”看是在疑问还能否回到故乡,实则坚定了回去的信念,让听者产生抗击侵略、收复国土、重返故乡的信心。
  艺术歌曲《故乡》自创作以来,传唱多年,经久不衰,成为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保留曲目。要想演唱好这首作品,歌唱者除了提高技术和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要认真分析、理解作品,领会作曲家意图。根据歌曲的思想内涵,旋律走向,结合情境、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演绎这首作品。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近年来“原生态”歌曲的大量涌现,如何让小学音乐与原生态音乐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对原汁原味的传统的民族音乐多一份了解,让他们通过“吸纳”民族音乐精髓,对音乐素养和音乐创造能力起到一个质的提升,是音乐教育者更应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原生态;音乐美;融合  通过音乐来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新课标小学音乐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开展音乐游戏教学,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开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应用  小学音乐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也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音乐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
期刊
【摘要】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这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及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教育  中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他们成为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可是调查显示,
期刊
【摘要】古筝是中国古典乐器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逐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在其乐曲创作中融入流行因素,这使得汇聚了千年文明的中华古音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日益加强。  【关键词】古筝;古典乐器;流行音乐;创新  近代以来,由于西洋乐器的大量传入,学习中国古典乐器的人一度明显减少。不过,随着近年来音乐发展的多元化,古典乐器逐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一些由古典乐器演奏或配乐的流行音乐受到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绘本剧表演是目前在幼儿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教学之一,主要是将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运动、表演兴趣,树立正确地心理朝向,为幼儿今后全面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对幼儿绘本剧的选材、构思等方面应予以相当高的重视,因而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绘本剧;表演;思考  前言  绘本剧指的是将故事进行改变,通过短暂地舞台形式进行呈现,不仅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还有灯光、服
期刊
【摘要】诞生于六十年代的钢琴伴唱《红灯记》,是钢琴演奏和独唱合唱结合讲述的中国故事。原作品中“伴”+“唱”两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既保留了京剧韵律,又以西方作曲技法为载体,展示了钢琴织体、节拍组合等,在模拟京剧主奏乐器的“弓法”、“指法”演奏的技巧,实现了中西文化合壁的创新。  【关键词】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技巧分析;教学运用  本文拟以《红灯记》唱段的“唱”与“伴”奏相结合,在钢琴与声乐教学中
期刊
【摘要】绘本既是儿童阅读学习的载体,同时也是创意戏劇表演的重要脚本,绘本内容的再现和表演,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文字信息,获取素材价值,并在创意性的发挥中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能力。  【关键词】绘本;创意戏剧表演;价值  绘本在幼儿的创意戏剧表演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中的内容贴近实际,情节曲折有趣,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蕴含的丰富表演素材更能为儿童提供个性表现的舞台,自我创意的联想发挥更有助于幼儿
期刊
【摘要】作为独特的文字形式之一,绘本对儿童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帮助幼儿认识世界,满足其心理成长的需要。然而绘本阅读属于一种静态阅读,幼儿年龄较小,难以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绘本阅读之中,阅读兴趣不持久。因此教师应尝试将表演游戏与绘本阅读相融合,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幼儿绘本剧创编与表演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有效融合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表
期刊
【摘要】舒伯特的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的少女》是他弦乐四重奏作品里极具创造力的一首作品,它改编自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神秘气氛和哲理性。本文主要通过调性布局、和弦材料、和声进行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一个和声动力性的研究。  【关键词】舒伯特;四重奏;和声研究;《死神与少女》  弗朗兹·舒伯特,奥地利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历史长河中,只要提到德国艺术歌曲,那首先想到的第一任便是舒伯特
期刊
【摘要】从心而论,19世纪的浪漫音乐容易被人接受,而18世纪的古典音乐,听起来更加理性,比较难表现他的内容。我们从小学习莫扎特的作品,但我们仍不清楚如何按照他的风格把他的作品演奏的很好,不仅仅是弹奏音乐那么简单容易,当我们随着年龄和琴艺的增长,却可以很好的弹奏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这中间存在了一些基本的问题,例如技术与技巧。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术;技巧  作为一种演奏技能的表现,钢琴演奏技术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