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是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数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就是数学教育活动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但是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却并不尽如人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对于“生活化教学”,人们普遍的理解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和谐统一。“生活化教学”不应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策略,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最终还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但是“生活化教学”其实可上升为一种系统完善的教学理论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生活化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课本上的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是遇到生活实际问题却不知所措,根本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我们提出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让学生能够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提倡“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或许会成为挺救传统教育的一剂良药,其对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数学应用和实践意识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学关注的焦点。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素材选择失当
新版教科书中引入了大量的生活化情境,但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对象的普适性、这就使得教科书里的某些生活情境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而言不具备“生活味”,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教科书中的某些事例早己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如果一味的遵从教科书,套用教科书上的生活事例,必然导致“伪生活化”。
案例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二十四中,第题为“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枚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枚棋子?”
该问题对于见过围棋的孩子来说是一道很好的生活化习题,但是没有见过围棋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題目却无从下手。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让学生认识围棋棋盘,原本一道简单的练习题反而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二)引用成人化事例,超出儿童认知范围
随着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推进,广大一线教师为追求教学“生活化”的效果,将大量生活事例引入课堂。但教师在选择生活事例时,往往只站在自身角度来理解所选事例与教学内容是否契合,很少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思考题。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时,教师在课后给出了这样一道习题:
聪聪的爸爸给聪聪存了万元教育储蓄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到期后一次支取,而且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聪聪三年后能取出多少钱?
这样的问题看似来源于生活,但对于孩子来说,存款问题离他们的生活太远,很难理解其中复杂的“规则”。不但没有起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还徒增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甚至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类似的例子还有买房、买保险等。
(三)与生活逻辑相背离
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有约定俗成的方法,儿童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惜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案例三:
“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24厘米;已知长和宽的比例是7:5则这块土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都知道要用长方形面积计公式,因而在测量时,学生想到的自然是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但题目中为了达到练习的目的,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量得的长方形的周长,这显然不符合生活逻辑,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明明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却人为地复杂化,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数学教学的目的。
(四)情境创设不合理
在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例如逛公园、去郊游等。创设这类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但过于频繁的创设此类情境,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当教师抛出教学情境后,学生会立马进入兴奋状态,但当意识到老师只是“骗人”时,情绪则会迅速低落。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课后的失落感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此以往,极易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四、改进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局限于教室和书本,教学形式单一,与儿童的生活相脱节,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渗透数学生活化的理念,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同时,使课堂教学从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转变为理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数学教师要时刻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保持创作的激情。
(二)教学要从生活出发
在学习小学数学课之前,孩子们己经具备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一些社会事物和现象有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情感体验,这些都是他们进一步接受小学数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也为小学数学实行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小学数学课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那么数学基础知识将会失去生命力和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好习惯。 (三)挖掘、改造、整合教材,寻找数学生活化素材
教师可以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在教学中补充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我校周老师就引用音乐课本上的声调C、D、E、F……或者扑克牌中的A、Q、K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理解循环的含义,王老师举出自然界的例子,如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每个星期从周一到周日,无穷无尽等等。
(四)教师要善于提问激疑,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例如,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统计》这一节内容,新课讲授一开始就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在学生汇报完毕之后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时候要创设生动的情境向学生展示兵乓比赛的精彩场面,运动员站上领奖台上的激动时刻,国旗飘飘配上振奋人心的国歌声,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民族自豪感被激发,就会跟着教师的节奏主动地去了解奖牌产生的过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教师可趁机发问:有几种奖牌呢?每种奖牌各有多少枚呢?哪种奖牌数量最多?哪种奖牌数量最少呢?这就产生了学习统计知识的需要,教师借此引出课题。
(五)运用生活化练习,学以致用
要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根本落脚点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新授课之后,教师可在课堂上模拟到超市购物的场景给学生提供学致用的机会,每人发20元的购物券,去购买你们想要的物品。
生:我买了一支钢笔10元5角还有一个橡皮1元5角,一共用去了12元还剩下8元。
生2:我买了一个文具盒14元和一块巧克力5元,一共用去了19元,还剩下1元。
(六)促进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几乎包揽了孩子全部的事情,严重阻碍了孩子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剥夺了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間,致使大部分孩子没有独立思考、做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活动,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同盟,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五、结语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把我们的孩子从传统教育下死记硬背数学知识的牢笼中解救出来,为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尽力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中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对于“生活化教学”,人们普遍的理解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和谐统一。“生活化教学”不应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策略,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最终还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但是“生活化教学”其实可上升为一种系统完善的教学理论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生活化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课本上的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是遇到生活实际问题却不知所措,根本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我们提出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让学生能够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提倡“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或许会成为挺救传统教育的一剂良药,其对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数学应用和实践意识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学关注的焦点。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素材选择失当
新版教科书中引入了大量的生活化情境,但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对象的普适性、这就使得教科书里的某些生活情境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而言不具备“生活味”,甚至随着社会的发展,教科书中的某些事例早己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如果一味的遵从教科书,套用教科书上的生活事例,必然导致“伪生活化”。
案例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二十四中,第题为“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枚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枚棋子?”
该问题对于见过围棋的孩子来说是一道很好的生活化习题,但是没有见过围棋的孩子面对这样的題目却无从下手。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让学生认识围棋棋盘,原本一道简单的练习题反而加重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二)引用成人化事例,超出儿童认知范围
随着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推进,广大一线教师为追求教学“生活化”的效果,将大量生活事例引入课堂。但教师在选择生活事例时,往往只站在自身角度来理解所选事例与教学内容是否契合,很少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思考题。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时,教师在课后给出了这样一道习题:
聪聪的爸爸给聪聪存了万元教育储蓄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到期后一次支取,而且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聪聪三年后能取出多少钱?
这样的问题看似来源于生活,但对于孩子来说,存款问题离他们的生活太远,很难理解其中复杂的“规则”。不但没有起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还徒增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甚至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类似的例子还有买房、买保险等。
(三)与生活逻辑相背离
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有约定俗成的方法,儿童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惜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案例三:
“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24厘米;已知长和宽的比例是7:5则这块土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都知道要用长方形面积计公式,因而在测量时,学生想到的自然是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但题目中为了达到练习的目的,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量得的长方形的周长,这显然不符合生活逻辑,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明明可以简单解决的问题,却人为地复杂化,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数学教学的目的。
(四)情境创设不合理
在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例如逛公园、去郊游等。创设这类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但过于频繁的创设此类情境,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当教师抛出教学情境后,学生会立马进入兴奋状态,但当意识到老师只是“骗人”时,情绪则会迅速低落。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课后的失落感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此以往,极易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四、改进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局限于教室和书本,教学形式单一,与儿童的生活相脱节,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渗透数学生活化的理念,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同时,使课堂教学从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转变为理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数学教师要时刻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保持创作的激情。
(二)教学要从生活出发
在学习小学数学课之前,孩子们己经具备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一些社会事物和现象有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情感体验,这些都是他们进一步接受小学数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也为小学数学实行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小学数学课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那么数学基础知识将会失去生命力和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好习惯。 (三)挖掘、改造、整合教材,寻找数学生活化素材
教师可以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在教学中补充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我校周老师就引用音乐课本上的声调C、D、E、F……或者扑克牌中的A、Q、K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理解循环的含义,王老师举出自然界的例子,如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每个星期从周一到周日,无穷无尽等等。
(四)教师要善于提问激疑,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例如,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统计》这一节内容,新课讲授一开始就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在学生汇报完毕之后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时候要创设生动的情境向学生展示兵乓比赛的精彩场面,运动员站上领奖台上的激动时刻,国旗飘飘配上振奋人心的国歌声,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民族自豪感被激发,就会跟着教师的节奏主动地去了解奖牌产生的过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教师可趁机发问:有几种奖牌呢?每种奖牌各有多少枚呢?哪种奖牌数量最多?哪种奖牌数量最少呢?这就产生了学习统计知识的需要,教师借此引出课题。
(五)运用生活化练习,学以致用
要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根本落脚点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新授课之后,教师可在课堂上模拟到超市购物的场景给学生提供学致用的机会,每人发20元的购物券,去购买你们想要的物品。
生:我买了一支钢笔10元5角还有一个橡皮1元5角,一共用去了12元还剩下8元。
生2:我买了一个文具盒14元和一块巧克力5元,一共用去了19元,还剩下1元。
(六)促进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几乎包揽了孩子全部的事情,严重阻碍了孩子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剥夺了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間,致使大部分孩子没有独立思考、做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活动,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同盟,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五、结语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把我们的孩子从传统教育下死记硬背数学知识的牢笼中解救出来,为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变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尽力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中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