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中的舆论监督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的主创人员首次提出了民生新闻的概念,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一股“民生潮”。民生新闻之所以热度不减,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公信力,这与其舆论监督的力度密不可分。在人文精神的关照下,电视民生新闻实施着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何谓民生新闻?从《左传》提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理念,到孟子力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一直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无不闪耀着民生思想的光辉。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其内涵为: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其报道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情怀等。
  
  舆论监督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责任
  
  电视民生新闻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凸显的社会现实,彰显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新闻价值,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诠释了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原则。舆论监督是电视民生新闻与主流意识相对接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和重要责任。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电视传媒和民生新闻的联姻体,和其他类型的新闻不同,它要时刻从“民生”的角度出发,非常直观地进行监督,从而担负起激浊扬清的社会使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收费、下岗失业、外来民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一系列带有时代特征的民生新问题随之而来。电视媒体相对于其他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形象生动、解读效果更佳的优势,这就对电视媒体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媒体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因此在!题和报道内容上,电视媒体应锁定群众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生存环境,时刻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电视民生新闻通常以民众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如交通事故、家庭纠纷、管理部门的乱收费、弱势人群的遭遇等,这些内容更多地涉及了民众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方面,对这些事件的曝光和披露,呈现了这些普通而真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将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进而促使问题的解决,对于营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生新闻中舆论监督的特点
  
  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电视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就是把人民作为国家的根本,充分反映民众生活、关注民生疾苦,为民排忧解难,表达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如果说平民视角是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出发点,那么民本意识则是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根本宗旨。电视民生新闻突出了民众的参与需要,彰显的是平民百姓的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真正的主体是广大的民众。比起生活需要和知情需要来说,民众的参与需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它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对于那些被批评、被曝光的事件,电视民生新闻鲜有那些程式化的评论,主持人的评论也很少用自己的观点来左右受众的观点,注重让受众自己独立地发表对事件的看法。他们通过开通观众热线进行有关话题的讨论,通过电话连线观众就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赋予了公民表达的权利和机会,实现了话语权的转移。
  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就是贴近百姓生活,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关注民生问题,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看待百姓,更多地聚焦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更多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因此,平民视角意味着新闻工作者摒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心态,意味着新闻传播过程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意味着记者站在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上来审视民生新闻题材。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题材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需要的实现。与民众密切相关的问题无非是衣、食、住、行,以及对安全、稳定等的需求,当这些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民众的关切度往往是最大的。电视民生新闻抓住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自然也就抓住了民众的心。电视民生新闻,以本土化的市民生活状态作为报道的对象,以平民意识进行舆论监督,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一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报道民生内容,如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与接受能力的“软性”表达,特别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多采取“说新闻”的形式,使观众产生“拉家常”的亲切感和收视愉悦。二是让民众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再加上电话热线、短信平台等交流形式,使媒体成为民众言说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较好地发挥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偏好人情味,力求故事化地“原生态”呈现,把最真实的危害民众生活的问题揭示出来,使人感受到的是观点和见解的犀利和透彻,起到了“以小见大”引导舆论的作用。
  
  民生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弊端
  
  电视民生新闻!题存在一定的庸俗化倾向。竞争环境的存在,使许多媒体混淆了适合和迎合受众的界限,把收视率作为取舍新闻的标准,这就使得电视民生新闻!题过于迎合观众而显得琐碎,存在一定的庸俗化倾向,在舆论监督层面也流于浅薄功利。这样的报道直接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伤害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缺少整体式的社会观照。电视民生新闻以个人化的微观视角代替了整体化的宏观视角,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对于社会所进行的描述同样缺少整体式的观照。在采编过程中,一些记者缺少理性的判断能力,凭借拥有的绝对话语权,以媒体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媒体感情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最终导致反映事件不客观,盲目情绪化的局面,随之带来的便是批评的片面化甚至进行不适当媒体审判。
  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中存在范围真空。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话语权严重缺失,农民常常被置于电视传媒注意力的边缘,他们很少有机会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农民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打工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中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市民的问题。此种“不和谐”,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弊端。
  民众的问题通过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通过广泛的、平民化的传播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问题的解决,这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同时,只有尽力避免目前舆论监督中存在的弊端,电视民生新闻才能够长久保持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周口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快速,图书管理资料也在朝着现代化的管理方向发展,这样才可以真正对科学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有效、规范和合理地展开图书管理工作,促进图书馆在管理
说写结合是导致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当前,徐州市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作文的写作方式一般仅限于写作,而忽视了口头表达与写作表达的结合,割裂了说和写的关
《黑猫》是美国著名恐怖小说家爱伦·坡的代表作之一,文本中“我”的病态心理与行为很难按常理解释,精神分析学为解释这种病态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理论范式.
图书馆是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充实自己以及提升自我的重要场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图书馆亦然。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场所,管理好高职院校图书馆是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重要措施,也是锻炼学生感知能力、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数量琐碎、层次浅薄、区分不明、问答单一等弊端,使得学生的思维始终得不到有效释放,处于被灌输的状态。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如何设置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呢?  一、设置话题要把握语文核心价值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型,各种文本蕴藏着不同语文核心价值,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培养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只有理解了所学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地运用他们进行表达。本文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培养小学生良好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阐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家庭和小学生个人共同努力。  [关键词]写作、家庭 学校 自身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
从1998年入职到现在,一直担任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的班主任。作为有设计专业背景知识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自然十分注重审美教育对学生内在素质的熏陶提升。
为传达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服务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长期以来,国内很多地方电视台在做时政新闻节目时通常以宣传、舆论引导等词汇为主导,充满了严肃、沉闷的气氛,使得普通百姓对时政新闻产生一种既高高在上又枯燥抽象的距离感,在越来越挑剔的受众面前,很多地方台的时政新闻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作为地方电视新闻中仍占主导地位的时政新闻,怎样放低姿态,把硬新闻软化处理,以平
近年来,因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校园安全事件频发。以具有留守背景且性格具有抑郁质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具体的案例为突破口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在处理此类事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