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对幼儿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3—6岁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幼儿年龄不断增长,观察水平不断提高,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本文结合幼教实际,着重论述了如何借助自然观察,运用多种途径促进中班幼儿的观察能力。
一、从身边事物入手,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1、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观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集中精力,即观察往往受兴趣的支配,因此兴趣是刺激幼儿学习的最好形式。
《指南》中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为他们选择色彩鲜艳、新奇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比如,下雨后,教师带领幼儿们户外散步时,幼儿们发现雨后的蜘蛛网,教师及时与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总结,了解昆虫生活习性、环境和共同特点等,激发幼儿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欲望,进而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思考。引导他们始终在兴趣中逐步去观察、去发现、去学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要懂得关注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2、运用多种感官,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人的观察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形成的。幼儿对喜欢的、新奇的事物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才能更正确、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某一事物。比如,春天来了,幼儿们非常关注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黄的迎春花、白的玉兰花、粉的桃花、紫的紫荆吸引着他们。户外活动时,教师经常带幼儿们观察,他们认识了这些树的名字,会主动读出树牌上对树木的介绍,摸一摸、抱一抱树干,闻一闻花香,围在树旁看着美丽的花朵一天天绽放,捡起掉落的花瓣等。通过谈话活动、绘画活动、观察记录等方式,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了解树木生长的特征及规律,满足孩子的好奇,帮助孩子逐步具备辨别、分析、判断的能力。
3、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留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观察的事物,并能够及时进行引导,了解幼儿观察的方法,逐步帮助他们形成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比如,自然区花盆下的蚂蚁、晴天时太阳光中的灰尘、天空中的云彩,小兔子会打洞等等,让幼儿学会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引发他们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幼儿观察之前应为他们提出观察任务,使其带着任务去观察,这样才会获得比较完整的清晰的观察材料,形成具体的观察结果。
二、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师除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兴趣外,还要教幼儿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用实验进行观察。比如在开展“鸡蛋浮起来”的科学活动时,一上课就给每组幼儿准备了盛有五分之三淡水的容器四只,鸡蛋四个及牛奶、黄糖、食用盐若干,让幼儿自己摆弄,使鸡蛋浮起来。幼儿兴趣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许多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这时,教师一边引导观察,一边提出问题,“小朋友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们争着说:“淡水、盐水、牛奶水、糖水里的鸡蛋都是沉的,但放牛奶的水变白了,放黄糖的水变赤了。”教师再引导幼儿在盐水中多放些盐,并用筷子搅拌使盐迅速溶解,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发现。这时,幼儿们兴奋地举起小手纷纷回答,在搅拌盐水的时候鸡蛋好象在水中漂浮,而在淡水和牛奶中搅拌时鸡蛋只沉在下面摇动。这时教师对幼儿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幼儿在试一试中充分体验发现的快乐。
2、引导幼儿多感官进行观察。多感官观察就是借助人的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人的感官一般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观察的时候,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一下,这都将有助于对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训练观察的全面性,同时,也会加深该事物在头脑中的印象。比如,在开展“多彩的肥皂”活动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肥皂,让幼儿们试着用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借助我们身上不同的感官感知肥皂的外部特征。幼儿们果然很有兴趣,有的用手摸,说肥皂是硬的、光滑的,有点油,有点粘;有的用鼻子闻,说肥皂香香的,有的像橙子味,有的像柠檬味。有些较内向的幼儿用眼睛看,他们在与同伴交流着说:“肥皂的颜色有白的,有绿的、黄的,形状也不一样呢。”这时教师鼓励幼儿们把自己的发现介绍给大家。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使幼儿们了解到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形状,各種各样的味道。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
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接触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大自然是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教师或家长平时可以利用各种美好的自然条件,引导幼儿观察。比如春天来了,通过开展“春天可以干什么”的综合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观察,了解到春天里的小朋友可以去郊游、放风筝,农民忙着播种,小动物从泥洞里爬出来忙着找粮食等等。秋天来了,可以选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带幼儿们去秋游,幼儿们通过观察秋天的各种景色,懂得金秋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结论。通过亲临感受,幼儿们会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与内在联系。
总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借助自然观察正确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去开启幼儿的智慧大门,提高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从身边事物入手,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1、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观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集中精力,即观察往往受兴趣的支配,因此兴趣是刺激幼儿学习的最好形式。
《指南》中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为他们选择色彩鲜艳、新奇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比如,下雨后,教师带领幼儿们户外散步时,幼儿们发现雨后的蜘蛛网,教师及时与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总结,了解昆虫生活习性、环境和共同特点等,激发幼儿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欲望,进而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思考。引导他们始终在兴趣中逐步去观察、去发现、去学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要懂得关注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2、运用多种感官,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人的观察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形成的。幼儿对喜欢的、新奇的事物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才能更正确、更清晰、更完整地去观察某一事物。比如,春天来了,幼儿们非常关注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黄的迎春花、白的玉兰花、粉的桃花、紫的紫荆吸引着他们。户外活动时,教师经常带幼儿们观察,他们认识了这些树的名字,会主动读出树牌上对树木的介绍,摸一摸、抱一抱树干,闻一闻花香,围在树旁看着美丽的花朵一天天绽放,捡起掉落的花瓣等。通过谈话活动、绘画活动、观察记录等方式,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了解树木生长的特征及规律,满足孩子的好奇,帮助孩子逐步具备辨别、分析、判断的能力。
3、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留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观察的事物,并能够及时进行引导,了解幼儿观察的方法,逐步帮助他们形成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比如,自然区花盆下的蚂蚁、晴天时太阳光中的灰尘、天空中的云彩,小兔子会打洞等等,让幼儿学会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引发他们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幼儿观察之前应为他们提出观察任务,使其带着任务去观察,这样才会获得比较完整的清晰的观察材料,形成具体的观察结果。
二、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师除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兴趣外,还要教幼儿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用实验进行观察。比如在开展“鸡蛋浮起来”的科学活动时,一上课就给每组幼儿准备了盛有五分之三淡水的容器四只,鸡蛋四个及牛奶、黄糖、食用盐若干,让幼儿自己摆弄,使鸡蛋浮起来。幼儿兴趣很高,很快津津有味地玩起来。许多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这时,教师一边引导观察,一边提出问题,“小朋友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们争着说:“淡水、盐水、牛奶水、糖水里的鸡蛋都是沉的,但放牛奶的水变白了,放黄糖的水变赤了。”教师再引导幼儿在盐水中多放些盐,并用筷子搅拌使盐迅速溶解,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发现。这时,幼儿们兴奋地举起小手纷纷回答,在搅拌盐水的时候鸡蛋好象在水中漂浮,而在淡水和牛奶中搅拌时鸡蛋只沉在下面摇动。这时教师对幼儿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幼儿在试一试中充分体验发现的快乐。
2、引导幼儿多感官进行观察。多感官观察就是借助人的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人的感官一般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观察的时候,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一下,这都将有助于对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训练观察的全面性,同时,也会加深该事物在头脑中的印象。比如,在开展“多彩的肥皂”活动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肥皂,让幼儿们试着用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借助我们身上不同的感官感知肥皂的外部特征。幼儿们果然很有兴趣,有的用手摸,说肥皂是硬的、光滑的,有点油,有点粘;有的用鼻子闻,说肥皂香香的,有的像橙子味,有的像柠檬味。有些较内向的幼儿用眼睛看,他们在与同伴交流着说:“肥皂的颜色有白的,有绿的、黄的,形状也不一样呢。”这时教师鼓励幼儿们把自己的发现介绍给大家。通过多种感官观察,使幼儿们了解到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形状,各種各样的味道。
三、组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
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接触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可向它领教,向它探索。”大自然是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教师或家长平时可以利用各种美好的自然条件,引导幼儿观察。比如春天来了,通过开展“春天可以干什么”的综合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观察,了解到春天里的小朋友可以去郊游、放风筝,农民忙着播种,小动物从泥洞里爬出来忙着找粮食等等。秋天来了,可以选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带幼儿们去秋游,幼儿们通过观察秋天的各种景色,懂得金秋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结论。通过亲临感受,幼儿们会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与内在联系。
总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借助自然观察正确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去开启幼儿的智慧大门,提高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