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絞胎陶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品种。但由于存世量与其他窑口陶瓷相比少之又少,完整器也不多。为了更好的创作,查阅了大量资料文献并不断实践制作。本文从现存博物馆绞胎陶瓷入手,就绞胎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产地窑口、国内外发展现状等问题结合资料进行概述。
【关键词】:陶瓷工艺;绞胎
一、绞胎的定义
绞胎瓷也称“绞泥”、“绞胎瓷”、“透花瓷”,通常是有白色与褐色的瓷土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镶嵌使用。它的基本工序为:用白色与褐色两种瓷泥分别制成均匀薄片后将两种泥片一层层用泥浆连接重叠起来,层数的多少由所要的效果图案决定。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卷、搅、拧、搓等。经过如此繁琐反复加工的器体,坯体可以呈现出两种或以上色泥搅在一起所形成的纹理。唐代出现的主要纹理有木理纹、“几”形曲折纹、团花、羽型纹等不同面貌。但因为是绞胎的发展初期,因此纹理较粗犷。
二、绞胎瓷的由来
关于绞胎瓷的由来唐代文献和民间记载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瘿木为木材制成的各种器物,纹理盘根错节图案随意自然,受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于是唐代工匠根据瘿木的纹理创造出了各种精美的绞胎器。也有说唐代工匠无意间把用剩下的不同色胎釉搅拌在一起而酷似大理石纹和瘿木纹,继而创造出瓷坯体。
还有一种说法是有唐代丝绸之路运来的西方琉璃器广受中土认识喜爱,因此绞胎是仿精美的琉璃器。也有说是受唐代犀皮漆器的影响。但根据笔者对犀皮漆的了解,其花纹并没有绞胎那么均匀自然,因此认为还是受唐代盛行的瘿木制品和大理石纹有关。
三、绞胎工艺种类
根据装饰方式分为四种:
1、用准备好的绞胎两色泥拉坯成型,再施釉;
2、用一般瓷泥拉坯成型后,再用两色泥切成薄片,一片片往胎体上贴,经过修整后再施釉,所以,每片之间有拼接的痕迹(图二);
3、拼花贴面绞胎器,此法多见于瓷枕类(图一),用普通瓷泥做枕坯,枕面贴绞胎花朵形泥片,枕坯四周局部贴白、褐色绞胎泥片,空白处填褐色或白色瓷泥,再施黄釉或透明釉或绿釉:
4、绞胎陶器,将两种颜色或以上的绞胎泥揉合在一起做坯成型,不施釉。(图四)
从器物特征可分为三种:全绞胎(器物内外都能看到花纹),局部绞胎(为达到一定效果只绞器物的一部分或者是碗、杯子的圏足用普通瓷泥与上面部分拼接),全部贴面绞胎和局部贴面绞胎。有些器物上几种工艺技法并用,像绞胎马狩猎俑尾巴是全绞胎(图三),身体其他部位则是贴面绞胎;像巩县出土的花枕,就是局部绞胎和贴面绞胎工艺。
另一种单独列出来的绞胎工艺是绞胎化妆土工艺,古代因为泥土里含有杂质或不够白,而施化妆土去遮挡修饰。在绞胎中同理,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捣成糊状后滴在平桌面上然后将陶瓷坯体在化妆土泥浆上滚动蘸浆,干了之后再罩釉。这几种方法不同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因此适合的装饰部位也不同。前两者以盘、碗、炉、枕居多,后者主要装饰瓶、罐等圆柱体,装饰部位基本没有饰于全器的。
四、绞胎瓷烧造窑址
陕西、河南两省的唐墓都出土过类似器物,根据考古报道,唐代绞胎标本的窑址现已验证的有河南巩县窑、陕西黄堡窑,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和山西浑源窑。其中巩县黄冶窑最为突出,不仅数量大,品种多,而且其烧造历史也早。唐代出土的绞胎来看,它们的特点是:与唐三彩一样,低温烧制,因此胎色白中带粉红;施低温釉,有黄釉、绿釉和三彩釉,其中黄釉最多,三彩最少。宋代之后全国广大地区窑厂纷立,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强了各窑口间的技术交流和竞争,继而绞胎瓷也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其中修武当阳峪窑、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禹县均台窑等。其中当阳峪窑及其附近矿山、恩村绞胎产品数量较大,切质量纹饰也最精美。
五、国内外现状
从宋代到现代,整个绞胎工艺失传数百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我国传统绞胎工艺的进行抢救工作,但由于其烧制难度大,成平率不高,而停滞不前。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一批专家开始致力于绞胎瓷研究,经过各方的重视,复活了部分绞胎技艺,对于这项工艺的恢复,仍需多加重视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绞胎瓷的著名专家学者有杨峡、吕尧臣、柴战柱、张宝军等人。其中杨峡(图五)为中国绞胎从工艺技法到理论研究上都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而吕尧臣(图六)则用宜兴紫砂泥制作茶绞胎茶壶,有着“壶艺魔术师”之称。国内艺术家在创作中,着力于以传统技法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起点,根据不同花纹的提炼、组合,创作了“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等赋予吉祥寓意的作品,其中也有具有现代性的几何形花纹,使国内绞胎陶瓷创作多样化。
国外的绞胎制作现状中,不得不提的是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小山富士夫去焦作考察宋代古窑址,但错过了当阳峪。几年后,陶艺家卡尔贝克给小山富士夫寄了一份《关于焦作瓷器的记录》,还有一些绞胎的残片。之后小山富士夫便撰写了《北宋修武窑》,将当阳峪绞胎介绍给日本的陶艺界。从此,绞胎瓷花开日本。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是松井康成(图七)和伊藤赤水(图八)两位日本人间国宝。这两位的绞胎作品丰富多样,极富东方的美学韵味。
除去日本,欧洲的绞胎瓷创作也是由中国古代绞胎残片启发而来的。上世纪30年代,英国的司瓦洛、瑞士人卡尔·贝克来了当阳峪,发现并带走了一些绞胎瓷和大量的精美絞胎瓷片,他们将那些国宝带到欧洲使绞胎陶瓷文化在欧洲贵族之间风靡,自此欧洲陶艺家开始进行绞胎创作,欧洲艺术家及设计师们的作品以抽象几何纹理为主。代表人物有Angela Burkhardt Guallini(瑞士)和Dorothy feibleman(英国)。Angela Burkhardt Guallini(图九)的绞胎作品极其简约且设计感强,多用线条来装饰作品。Dorothy feibleman(图十)的作品清新淡雅,充满着欧式风情,多以仿生植物花瓣纹或几何纹饰为主,且开创了透光的瓷胎技法,与我国的薄胎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绞胎工艺因其独特的工艺技法而散发着浓郁的艺术魅力,它将装饰纹理与瓷胎质感浑然一体,制作时一气呵成,有着较高的技术难度且有着不可复制性,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陶瓷艺术瑰宝,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工艺对于今天的陶瓷事业无疑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文物出版社 1982 第203页
【2】《中国陶瓷》 冯先铭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第331页
【3】《当阳峪绞胎瓷的继承与发展》岳星
【4】《上海博物馆藏绞胎陶瓷及相关诸问题》李仲谋
【5】《绞胎瓷器的制作及鉴赏》康星
【6】《绞胎器与瘿器》孙机 《文物》1988年第12期 第66页
【关键词】:陶瓷工艺;绞胎
一、绞胎的定义
绞胎瓷也称“绞泥”、“绞胎瓷”、“透花瓷”,通常是有白色与褐色的瓷土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镶嵌使用。它的基本工序为:用白色与褐色两种瓷泥分别制成均匀薄片后将两种泥片一层层用泥浆连接重叠起来,层数的多少由所要的效果图案决定。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卷、搅、拧、搓等。经过如此繁琐反复加工的器体,坯体可以呈现出两种或以上色泥搅在一起所形成的纹理。唐代出现的主要纹理有木理纹、“几”形曲折纹、团花、羽型纹等不同面貌。但因为是绞胎的发展初期,因此纹理较粗犷。
二、绞胎瓷的由来
关于绞胎瓷的由来唐代文献和民间记载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瘿木为木材制成的各种器物,纹理盘根错节图案随意自然,受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于是唐代工匠根据瘿木的纹理创造出了各种精美的绞胎器。也有说唐代工匠无意间把用剩下的不同色胎釉搅拌在一起而酷似大理石纹和瘿木纹,继而创造出瓷坯体。
还有一种说法是有唐代丝绸之路运来的西方琉璃器广受中土认识喜爱,因此绞胎是仿精美的琉璃器。也有说是受唐代犀皮漆器的影响。但根据笔者对犀皮漆的了解,其花纹并没有绞胎那么均匀自然,因此认为还是受唐代盛行的瘿木制品和大理石纹有关。
三、绞胎工艺种类
根据装饰方式分为四种:
1、用准备好的绞胎两色泥拉坯成型,再施釉;
2、用一般瓷泥拉坯成型后,再用两色泥切成薄片,一片片往胎体上贴,经过修整后再施釉,所以,每片之间有拼接的痕迹(图二);
3、拼花贴面绞胎器,此法多见于瓷枕类(图一),用普通瓷泥做枕坯,枕面贴绞胎花朵形泥片,枕坯四周局部贴白、褐色绞胎泥片,空白处填褐色或白色瓷泥,再施黄釉或透明釉或绿釉:
4、绞胎陶器,将两种颜色或以上的绞胎泥揉合在一起做坯成型,不施釉。(图四)
从器物特征可分为三种:全绞胎(器物内外都能看到花纹),局部绞胎(为达到一定效果只绞器物的一部分或者是碗、杯子的圏足用普通瓷泥与上面部分拼接),全部贴面绞胎和局部贴面绞胎。有些器物上几种工艺技法并用,像绞胎马狩猎俑尾巴是全绞胎(图三),身体其他部位则是贴面绞胎;像巩县出土的花枕,就是局部绞胎和贴面绞胎工艺。
另一种单独列出来的绞胎工艺是绞胎化妆土工艺,古代因为泥土里含有杂质或不够白,而施化妆土去遮挡修饰。在绞胎中同理,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捣成糊状后滴在平桌面上然后将陶瓷坯体在化妆土泥浆上滚动蘸浆,干了之后再罩釉。这几种方法不同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因此适合的装饰部位也不同。前两者以盘、碗、炉、枕居多,后者主要装饰瓶、罐等圆柱体,装饰部位基本没有饰于全器的。
四、绞胎瓷烧造窑址
陕西、河南两省的唐墓都出土过类似器物,根据考古报道,唐代绞胎标本的窑址现已验证的有河南巩县窑、陕西黄堡窑,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和山西浑源窑。其中巩县黄冶窑最为突出,不仅数量大,品种多,而且其烧造历史也早。唐代出土的绞胎来看,它们的特点是:与唐三彩一样,低温烧制,因此胎色白中带粉红;施低温釉,有黄釉、绿釉和三彩釉,其中黄釉最多,三彩最少。宋代之后全国广大地区窑厂纷立,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强了各窑口间的技术交流和竞争,继而绞胎瓷也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其中修武当阳峪窑、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禹县均台窑等。其中当阳峪窑及其附近矿山、恩村绞胎产品数量较大,切质量纹饰也最精美。
五、国内外现状
从宋代到现代,整个绞胎工艺失传数百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我国传统绞胎工艺的进行抢救工作,但由于其烧制难度大,成平率不高,而停滞不前。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一批专家开始致力于绞胎瓷研究,经过各方的重视,复活了部分绞胎技艺,对于这项工艺的恢复,仍需多加重视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绞胎瓷的著名专家学者有杨峡、吕尧臣、柴战柱、张宝军等人。其中杨峡(图五)为中国绞胎从工艺技法到理论研究上都做出了巨大的奉献。而吕尧臣(图六)则用宜兴紫砂泥制作茶绞胎茶壶,有着“壶艺魔术师”之称。国内艺术家在创作中,着力于以传统技法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起点,根据不同花纹的提炼、组合,创作了“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等赋予吉祥寓意的作品,其中也有具有现代性的几何形花纹,使国内绞胎陶瓷创作多样化。
国外的绞胎制作现状中,不得不提的是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小山富士夫去焦作考察宋代古窑址,但错过了当阳峪。几年后,陶艺家卡尔贝克给小山富士夫寄了一份《关于焦作瓷器的记录》,还有一些绞胎的残片。之后小山富士夫便撰写了《北宋修武窑》,将当阳峪绞胎介绍给日本的陶艺界。从此,绞胎瓷花开日本。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是松井康成(图七)和伊藤赤水(图八)两位日本人间国宝。这两位的绞胎作品丰富多样,极富东方的美学韵味。
除去日本,欧洲的绞胎瓷创作也是由中国古代绞胎残片启发而来的。上世纪30年代,英国的司瓦洛、瑞士人卡尔·贝克来了当阳峪,发现并带走了一些绞胎瓷和大量的精美絞胎瓷片,他们将那些国宝带到欧洲使绞胎陶瓷文化在欧洲贵族之间风靡,自此欧洲陶艺家开始进行绞胎创作,欧洲艺术家及设计师们的作品以抽象几何纹理为主。代表人物有Angela Burkhardt Guallini(瑞士)和Dorothy feibleman(英国)。Angela Burkhardt Guallini(图九)的绞胎作品极其简约且设计感强,多用线条来装饰作品。Dorothy feibleman(图十)的作品清新淡雅,充满着欧式风情,多以仿生植物花瓣纹或几何纹饰为主,且开创了透光的瓷胎技法,与我国的薄胎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绞胎工艺因其独特的工艺技法而散发着浓郁的艺术魅力,它将装饰纹理与瓷胎质感浑然一体,制作时一气呵成,有着较高的技术难度且有着不可复制性,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陶瓷艺术瑰宝,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工艺对于今天的陶瓷事业无疑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文物出版社 1982 第203页
【2】《中国陶瓷》 冯先铭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第331页
【3】《当阳峪绞胎瓷的继承与发展》岳星
【4】《上海博物馆藏绞胎陶瓷及相关诸问题》李仲谋
【5】《绞胎瓷器的制作及鉴赏》康星
【6】《绞胎器与瘿器》孙机 《文物》1988年第12期 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