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的“名”和“字”不是一回事 郭灿金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古人一生下来就得由父母起个名,这个名称为“小名”或“乳名”。等长到二十岁,可以绾起头发戴上帽子成人了,还得由父母郑重其事地为其举行“冠礼”,再给他起个名,这个名就叫“字”,也叫“表字”。这表示他“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人不可复称其名,故冠而加字”。
因而,古代平辈之间甚至一般关系的尊长对晚辈都应该以“字”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自称则必须用“名”。因此,“字”虽然是自己的,却是为外人称呼自己的时候准备的,自己从来不去使用。刘备、关羽和张飞都可以称诸葛亮为“孔明”,但诸葛亮却只能自称为“亮”,不能自称为“孔明”。
除此之外,名与字之间还有别的不同功能:“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婴儿出生伊始,父母和长辈显然无法断定其将来的德行如何,因此,为孩子取“名”一般都选用意思比较宽泛的字。待孩子长大,至弱冠之年,其个性、禀赋包括缺点已为外界所了解,此时,长辈再为其加冠表“字”就有了表扬、劝诱、敦促之意。《白虎通义》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名”与“字”或相补,或相承,或相反,或相关,或相近。二者在意义上往往存在着相同、相近、相关或者相反的关系。如杜甫(甫,男子美称)字子美、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这些皆为意义相关、相补。
名、字之外又有号,名、字一般是父母师长给的,自己不能随意更改以示对亲长的尊重。号则是朋友取的或自己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更能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来。
(选自《天津日报》)
“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刘绍义
有人说,《三国演义》插曲歌词“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桃园三结义中,刘关张是跪不是拜。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为古时候所谓的拜,其实就是跪。
《说文解字》曰:“跪,拜也。”也就是说,古人的跪,就是用来行拜礼的。要想知道跪与拜的关系,这里不能不说到“坐”。
我们知道,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与跪乍看起来一样,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坐,就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当然坐的姿势也非常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就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儿,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谦恭;“尽前”,就是尽量将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跪就不同了。虽然也是两膝着地,但要挺直身子,臀不能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这里的跪就是跪拜之姿。
至于“揖”,只不过是拱手礼,它是不必下跪的。《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说明揖和拜是有明显区别的,拜比揖的礼节重,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最常见的揖礼就是孔子画像中的姿势。
古人的拜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种拜的礼节。这九种拜分别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了女性用的肃拜不跪外,其余八种拜都要下跪。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我们在今天的古装影视剧中看到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皇帝所行之礼就是此礼。顿首是丧事之拜中最为重要的礼节。一般是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当然最常用的跪拜礼就是“空首”礼,这种礼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因为头不至地而至手,故称为“空首”,也叫“拜手”,简称“拜”。有时为了表示更加尊重,要行两次空首礼,称“再拜”。《仪礼·大射礼》:“公降一等,小臣正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这里的“公答再拜”,就是指答拜两次空首礼。所以,“再拜”不仅是两次跪拜礼的泛称,也是两次空首礼的特称。
由此看出,拜和揖不但轻重不同,用的场合也大相径庭。“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如臣下對君王;而“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有时也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选自《人民日报》)
古人买东西用银子是误区 黄斌
古装剧、武侠剧从来就不缺人气,尤其是金庸系列,七分虚构三分真。如果说有“三分真”的话,那就是少许的文史背景。观众们不会相信世间真有摧枯拉朽的“降龙十八掌”,更不会相信还有“欲练神功,必先白宫”的“高科技”。可是,若剧中出现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则情形自会不同。比如,如今的古装剧让不少人误以为古人出门花钱就是花银子,那么,银子真是古人随身携带的货币吗?
历史上,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也就是说,令狐冲使用银子买酒喝,那是可能的,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大侠动辄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则绝无可能。
中国秦汉时期实行的是单一货币,就是制钱,如刀币、五铢钱等。唐代开始钱帛并用,钱币有“开元通宝”等,大宗交易则使用“绫”“绡”等丝织品。白居易诗里提到的例子很多,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等。两宋货币也是以制钱为主,中后期又增加了纸币,即交子、会子和关子,但结算单位还是论“贯”(一贯等于1000文制钱)。元朝曾铸过少量铜钱,但货币流通主要靠纸币,其钞法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阶段。
以上朝代的金银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而是作为国家储备、铸成各种金银器皿以奖赏臣下或收藏的。如《唐书》里常见皇帝赐某人金银器若干;宋代则出现金瓜子、金叶子、金锭、银锭等形状各异的金银铸品;南宋名将张俊也曾将搜刮来的银子铸成巨大的“没奈何”存放在家里,目的就是为了防小偷儿。
(选自《郑州日报》)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古人一生下来就得由父母起个名,这个名称为“小名”或“乳名”。等长到二十岁,可以绾起头发戴上帽子成人了,还得由父母郑重其事地为其举行“冠礼”,再给他起个名,这个名就叫“字”,也叫“表字”。这表示他“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人不可复称其名,故冠而加字”。
因而,古代平辈之间甚至一般关系的尊长对晚辈都应该以“字”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自称则必须用“名”。因此,“字”虽然是自己的,却是为外人称呼自己的时候准备的,自己从来不去使用。刘备、关羽和张飞都可以称诸葛亮为“孔明”,但诸葛亮却只能自称为“亮”,不能自称为“孔明”。
除此之外,名与字之间还有别的不同功能:“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婴儿出生伊始,父母和长辈显然无法断定其将来的德行如何,因此,为孩子取“名”一般都选用意思比较宽泛的字。待孩子长大,至弱冠之年,其个性、禀赋包括缺点已为外界所了解,此时,长辈再为其加冠表“字”就有了表扬、劝诱、敦促之意。《白虎通义》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名”与“字”或相补,或相承,或相反,或相关,或相近。二者在意义上往往存在着相同、相近、相关或者相反的关系。如杜甫(甫,男子美称)字子美、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这些皆为意义相关、相补。
名、字之外又有号,名、字一般是父母师长给的,自己不能随意更改以示对亲长的尊重。号则是朋友取的或自己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更能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来。
(选自《天津日报》)
“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刘绍义
有人说,《三国演义》插曲歌词“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桃园三结义中,刘关张是跪不是拜。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为古时候所谓的拜,其实就是跪。
《说文解字》曰:“跪,拜也。”也就是说,古人的跪,就是用来行拜礼的。要想知道跪与拜的关系,这里不能不说到“坐”。
我们知道,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与跪乍看起来一样,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坐,就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当然坐的姿势也非常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就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儿,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谦恭;“尽前”,就是尽量将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跪就不同了。虽然也是两膝着地,但要挺直身子,臀不能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这里的跪就是跪拜之姿。
至于“揖”,只不过是拱手礼,它是不必下跪的。《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说明揖和拜是有明显区别的,拜比揖的礼节重,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最常见的揖礼就是孔子画像中的姿势。
古人的拜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种拜的礼节。这九种拜分别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了女性用的肃拜不跪外,其余八种拜都要下跪。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我们在今天的古装影视剧中看到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皇帝所行之礼就是此礼。顿首是丧事之拜中最为重要的礼节。一般是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当然最常用的跪拜礼就是“空首”礼,这种礼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因为头不至地而至手,故称为“空首”,也叫“拜手”,简称“拜”。有时为了表示更加尊重,要行两次空首礼,称“再拜”。《仪礼·大射礼》:“公降一等,小臣正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这里的“公答再拜”,就是指答拜两次空首礼。所以,“再拜”不仅是两次跪拜礼的泛称,也是两次空首礼的特称。
由此看出,拜和揖不但轻重不同,用的场合也大相径庭。“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如臣下對君王;而“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有时也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选自《人民日报》)
古人买东西用银子是误区 黄斌
古装剧、武侠剧从来就不缺人气,尤其是金庸系列,七分虚构三分真。如果说有“三分真”的话,那就是少许的文史背景。观众们不会相信世间真有摧枯拉朽的“降龙十八掌”,更不会相信还有“欲练神功,必先白宫”的“高科技”。可是,若剧中出现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则情形自会不同。比如,如今的古装剧让不少人误以为古人出门花钱就是花银子,那么,银子真是古人随身携带的货币吗?
历史上,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也就是说,令狐冲使用银子买酒喝,那是可能的,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大侠动辄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则绝无可能。
中国秦汉时期实行的是单一货币,就是制钱,如刀币、五铢钱等。唐代开始钱帛并用,钱币有“开元通宝”等,大宗交易则使用“绫”“绡”等丝织品。白居易诗里提到的例子很多,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等。两宋货币也是以制钱为主,中后期又增加了纸币,即交子、会子和关子,但结算单位还是论“贯”(一贯等于1000文制钱)。元朝曾铸过少量铜钱,但货币流通主要靠纸币,其钞法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阶段。
以上朝代的金银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而是作为国家储备、铸成各种金银器皿以奖赏臣下或收藏的。如《唐书》里常见皇帝赐某人金银器若干;宋代则出现金瓜子、金叶子、金锭、银锭等形状各异的金银铸品;南宋名将张俊也曾将搜刮来的银子铸成巨大的“没奈何”存放在家里,目的就是为了防小偷儿。
(选自《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