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的培养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变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原因,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实践教学开展深入的研究,最终结合笔者的研究和自身多年实践经验,为初中语文教师开展生态价值观培养教学活动提供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实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教学培养
  生态价值观是指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然后对环境产生情感,既而愿意改变周围生态环境的一种人生价值观。初中语文课本上有很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生态价值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是情感教育范畴的内容。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原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系统具有平衡性、 整体性和生态性的特点,中学语文的生态构建应该以生活为源头,以平等对话为手段构建起主体生态,从校园语文教学环境、班级语文课教学环境、家庭语文教学环境、社会语文教学环境出发构建生态价值环境。 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将生态系统内部要素相联系,建立一个和谐的语文教学网络。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和关爱大自然的人, 只有具有了这些特质的学生才可以说是身心健康具备生态价值观念的人。初中教学是学生进入高等学习阶段的过渡时期,选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价值观培养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中学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教学 ,是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垫脚石,它是学生培养生态价值观的根本,只有在开始阶段打好基础,才可以更好地培养生态价值观。
  2、根据新课标编制的中学语文教学,涉及生态文化 ,其内容丰富多彩, 为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3、中学生的好奇心强 ,学习能力强,在校参加课或者活动课时思维活跃,并且带有许多新鲜思想,能够很好地与培养生态价值观的实践课相融合,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不是以往的生硬地照本宣科了,强调在学科中感受到自然、人文、社會的力量,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人文环境,爱护生态系统,了解怎样运用自己的力量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了解怎样保护一切美好的生态环境,培养生态价值观。
  二、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策略
  1、导入情境让学生建立生态价值观。要让学生建立生态价值观,首先就要让学生对生态价值拥有感情,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生态环境就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才会在乎生态价值。反之,如果学生对书本上描述的内容感觉很遥远,觉得书本是书本,自己是自己,对书本上描述的内容没有真真切切的感情,学生也就不会在乎生态价值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导入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巧设悬念将学生导入环境、通过优美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导入环境、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导入情境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用不同的方法把学生导入情境。比如讲解动物世界,教师可以配合教学播放一些动物生活的情况,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就能理解课本作者写出文章时对动物喜欢的心情,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就会想想了解小动物;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江山多娇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以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述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引导去西双版纳旅游的学生自己讲西双版纳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能让学生对西双版纳产生具体的印象,从而学生爱上自己课本上学习的知识。
  2、从生活事实入手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生活中的事实是语文教师进行生态教学的重要补充资料,也是学生对生态价值进行深层次领悟的重要来源。生活事实可以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事情,也可以是已经发生了的具有典型性的、造成普遍影响的事件,亦可以是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围绕教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事实进行情境营造、知识补充、课外拓展等。如《苏州园林》让学生感受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发展,借此引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都市精灵》通过揭示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事实,表达了人类的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环境,要为自然界的生灵保留必要的生存栖息地的思想;《幽径悲剧》通过对北大燕园中的一颗古藤萝遭受砍伐的悲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践踏自然美、践踏自然生命的愤怒,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明天不封阳台》则以一只受伤的鸽子为线索,描绘出许许多多的动物受到人类无端伤害的情景,进一步表现出作者期盼人类“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呼声。课文均以一些生活中的不起眼的小事为背景,却引起了作者无限的遐想与深思。学生不仅要从这些文章中理解作者对生态的态度与思考,更要学会作者观察问题、寻找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入手、从小事入手,关注时事、关注社会,以丰富的社会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价值观。
  3、通过研究让学生实践生态价值观。语文的教学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态环境产生热爱、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后,教师可以使用研究式的方法布置给学生一个项目,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我能为目前的生态环境做些什么,学生在完成研究课题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题材把自己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在讲解“人与环境”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描述的环境的变迁,可以布置学生对观察《我身边 XXX 公园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向长辈们请教那个公园原来是什么样子、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过去那座公园原始的环境,接下来让学生实地去考察现在公园的一花、一树、一石、一桥,让学生自己去反思目前生态环境的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等等,然后学生记录过去的公园、现在的公园、变迁的反思等等,让学生尽情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想法。
  三、结语
  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中, 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教师培训中都会有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这一项。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可以带动学生快速思考,让他们感受生态的美好和不足,从而得到启发,学会思考,培养生态价值观,而且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将物理教育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相结合。  关键词: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物理教学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一、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就是关心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情感与价值观等。我们的教育要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
内容摘要:西方国家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应用到今天仍然适用。相同的作品,相同的作家,由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乃至于不同的生活经历的读者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模式。这就是由于读者受所处时代等社会因素影响从而以不同角度解读作品,所造成的对作品理解的差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想、张扬个性。  关键词:高中 语文 个性化阅读  阅读本身是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普及应用的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凭借着其高效率、功能强的优势在大大的推动了教育行业的发展。中学美术课程作为中学学习阶段中重要艺术课程,其不单单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多媒体技术对于中学美术教育来说,其能够有效提升中学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现文章主要针对多媒体技
摘要: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更高,教学活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受到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和迅速发展的科研技术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化学相关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践;教学方法;创造力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涉及到衣食住行、生命安全等的方方面面。初中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公共事件的频发,大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行为逐渐增多,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先行者和生力军,由此引起的恶性网络舆情事件与日俱增,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评论
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首先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又关键在于培训农民。这是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这个主体活跃起来,才能拉动对贷款的需求,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进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前,在有些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农民这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乏活力,主要原因是农民在思想上发展的动力不足,谋求再上新台阶的欲望不高。有些农民
内容摘要: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那么如何通过地理乡土教育来实现德育教育呢?本文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乡土地理 德育 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国情教育与区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人生的摇篮,是伟大祖国的缩影,在家乡这块沃土上,家乡的清
内容摘要:针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的语言能力的论题,指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及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措施;阐明了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重要性;论述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语言 能力 培养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没有放在重心上,由于这样的状况,不少学生对语法知识和词汇的掌握就不是很丰富和扎实了,不仅如此,在实际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