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院围绕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研究。根据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口腔医学职业岗位工作需要。
关键词:高职 ;口腔医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岗位需求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8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5]6 号文件提出职业教育需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的要求。口腔医学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如何更好的利用三年制教学时间,提高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从事口腔职业教育教学人员都应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我校经过岗位能力分析,对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现将成果汇报如下。
1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的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课时数,形成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点对点的知识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基层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口腔医学人才。
2 课程改革前准备
通过查找卫生部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 65 家基层口腔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并对行业专家访谈调研,分析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行业对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通过召开专业教师(含基础学科、人文学科等)教学工作会议,分析各学科之间知识点的衔接,整合各学科内容,避免同一知识点的重复教授,将基础学科中与临床学科关联较少部分知识点部分授课时数安排减少;分析近三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及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知识点,关注执考的动态变化。
3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体系和旧版模块设置一样,即分成人文社科素质模块、职业基础知识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实习)四个模块。改革后在校两年总学时数 1 611 学时较改革前 1 695 学时减少了 84 学时。职业技能模块仍然按照 1 年顶岗实习计划不变。
4 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4.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时间是两年,临床实习一年。在校期间时间短,如何有效的合理安排课程及内容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重大。基于培养的对象就业岗位定位于基层,授课内容主要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与基层口腔临床相关性较少的知识点可以少安排时数甚至不安排时数。口腔医学的毕业生毕业一年后需要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在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需要充分研究近三年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及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认真分析考试的学科及权重,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4.2 人文社科模块的改革
人文社科模块在人文社科模块中将计算机的时数就由原来的64 节减少为 32 节,在授课内容上减少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增加门诊医疗系统等内容。针对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增加医学生人文素养及法律法规课程,将《卫生法规》及《医学伦理学》两门选修学科改成了必修学科。增加了《口腔诊所开设与经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学科,努力提高毕业生未来就业能力。
4.3 職业基础知识模块的改革
职业基础知识模块在职业基础知识模块中,课程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是在时数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通过逆推法,先由临床学科教研组根据本学科授课知识点,列出所需基础知识模块学科的对应知识点,摒弃或减少非相关基础知识的授课时数,形成一条相对明确的基础—临床知识链条。既可以精简课时数,又可以避免基础学科上了过多冗长的内容。以外科学心肺复苏为例加以说明:心肺复苏需要正常人体功能学科提供心肌的生物电知识,心肌的生物电知识需要正常人体结构学科提供心脏的解剖章节,这样形成一条学科间的知识链条,对应安排课时数;再如:正常人体结构教材中神经系统章节,与口腔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及执业助理考试相关联程度较小,课时数安排上就予以大幅度减少。通过上述逆推法,最终正常人体结构从改革前 112 节减少至 56 节。这样可以在《口腔解剖生理与组织病理》增加 32 节,大大提高了口腔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口腔医学临床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以口腔临床实践为基础确定具体、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口腔临床医生所需具备的能力,保证课程改革与人才的需求之间紧密联系,围绕三年制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制短的不足,充分优化口腔课程体系,体现了口腔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其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紧密契合社会的需求,至少每两年调研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的调研,对人才培养进行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程艳艳 .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定位及结构设置 [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5):266-267.
[2]金徽,李敏艳 .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J]. 职业教育,2017,3(5):125.
[3]王建锋,吴新燕 .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 [J]. 教育与职业,2010(17):13-16.
[4]黎祺,孙雪梅,朱亚利 . 基于基层医疗岗位需求的口腔医学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改革研究 [J]. 卫生职业教育,2016(4):10-12.
[5]谢丽娜 .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J]. 卫生职业教育,2015(20):142-143.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
关键词:高职 ;口腔医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岗位需求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8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5]6 号文件提出职业教育需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的要求。口腔医学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如何更好的利用三年制教学时间,提高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从事口腔职业教育教学人员都应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我校经过岗位能力分析,对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现将成果汇报如下。
1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的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课时数,形成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点对点的知识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基层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口腔医学人才。
2 课程改革前准备
通过查找卫生部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 65 家基层口腔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并对行业专家访谈调研,分析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行业对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通过召开专业教师(含基础学科、人文学科等)教学工作会议,分析各学科之间知识点的衔接,整合各学科内容,避免同一知识点的重复教授,将基础学科中与临床学科关联较少部分知识点部分授课时数安排减少;分析近三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及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知识点,关注执考的动态变化。
3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体系和旧版模块设置一样,即分成人文社科素质模块、职业基础知识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实习)四个模块。改革后在校两年总学时数 1 611 学时较改革前 1 695 学时减少了 84 学时。职业技能模块仍然按照 1 年顶岗实习计划不变。
4 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4.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时间是两年,临床实习一年。在校期间时间短,如何有效的合理安排课程及内容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重大。基于培养的对象就业岗位定位于基层,授课内容主要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与基层口腔临床相关性较少的知识点可以少安排时数甚至不安排时数。口腔医学的毕业生毕业一年后需要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在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需要充分研究近三年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及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认真分析考试的学科及权重,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4.2 人文社科模块的改革
人文社科模块在人文社科模块中将计算机的时数就由原来的64 节减少为 32 节,在授课内容上减少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增加门诊医疗系统等内容。针对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增加医学生人文素养及法律法规课程,将《卫生法规》及《医学伦理学》两门选修学科改成了必修学科。增加了《口腔诊所开设与经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学科,努力提高毕业生未来就业能力。
4.3 職业基础知识模块的改革
职业基础知识模块在职业基础知识模块中,课程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是在时数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通过逆推法,先由临床学科教研组根据本学科授课知识点,列出所需基础知识模块学科的对应知识点,摒弃或减少非相关基础知识的授课时数,形成一条相对明确的基础—临床知识链条。既可以精简课时数,又可以避免基础学科上了过多冗长的内容。以外科学心肺复苏为例加以说明:心肺复苏需要正常人体功能学科提供心肌的生物电知识,心肌的生物电知识需要正常人体结构学科提供心脏的解剖章节,这样形成一条学科间的知识链条,对应安排课时数;再如:正常人体结构教材中神经系统章节,与口腔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及执业助理考试相关联程度较小,课时数安排上就予以大幅度减少。通过上述逆推法,最终正常人体结构从改革前 112 节减少至 56 节。这样可以在《口腔解剖生理与组织病理》增加 32 节,大大提高了口腔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口腔医学临床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以口腔临床实践为基础确定具体、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口腔临床医生所需具备的能力,保证课程改革与人才的需求之间紧密联系,围绕三年制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制短的不足,充分优化口腔课程体系,体现了口腔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其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紧密契合社会的需求,至少每两年调研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的调研,对人才培养进行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程艳艳 .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定位及结构设置 [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5):266-267.
[2]金徽,李敏艳 .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J]. 职业教育,2017,3(5):125.
[3]王建锋,吴新燕 .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 [J]. 教育与职业,2010(17):13-16.
[4]黎祺,孙雪梅,朱亚利 . 基于基层医疗岗位需求的口腔医学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改革研究 [J]. 卫生职业教育,2016(4):10-12.
[5]谢丽娜 .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J]. 卫生职业教育,2015(20):142-143.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