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羽田家乐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et0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之为桃花源的洱源凤羽。每年栽插结束后,坝子中的十八村都要组织一次由本村农民参与的大型群众性娱乐活动。当地白族话叫“伞止”,汉语意译为“田家乐”。游者择时观赏,定有收获。
  起源
  “田家乐”顾名思义就是由农人自发组织结合农事活动的一种娱乐性活动,内容以渔、樵、耕、读为主,加上士农工商、麻医神相,全部由本村寨中的男女老少根据角色需求和本人特长喜好来选任。排练好后先在本村村头老古树下的场地上表演,再到坝子中走乡串寨巡回演出,自娱自乐,不计报酬。
  凤羽“田家乐”起源于蜀汉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传说:诸葛亮当年南征来到大理,看到这里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落林立,各部落之间弱肉强食。时有刀兵之战,兵荒马乱。百姓难以安生,农业生产受到干扰,粮食欠收。为了护卫生产,适时栽种,诸葛亮借鉴仲尼“部曲”的举措,在各村寨部落中实行农夫兵营建制。在五月大忙季节时把当地盛行的“牛寅”创建为“栽秧寅”,并从本村寨中推选出一位办事公道、熟悉农耕的人做“秧官”,负责组织协调人力、水源、耕牛及秧苗等事宜的统一调配。并于栽秧时在田埂上竖起高高的秧旗为标志,辅以唢呐和锥锣及大钹吹打助威,使来犯者闻其声、见其势而不敢轻意前来骚扰,让当地农民按节令完成栽插任务。确保民众五谷丰登。此后,“栽秧寅”这种具有生产劳动互助的组织形式便一代传一代在凤羽地区延续下来。逐渐演变成为集劳动生产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田家乐”节日活动。
  和其他地区的白族一样。凤羽农耕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略知农事的人都知道,农事栽种收割季节性非常强,特别是五月栽插,农人倍忙。凤羽地区就几千年的农事活动,根据地域和气候的特点。对五月栽插归结了极为精当的农谚:“芒种前三天栽下的秧为宝。芒种后三天栽下的秧成草,夏至忙忙,点火栽秧”等。所以,为了不违农时节令、确保农业丰收,五月栽秧时,同一水系的村寨先要组织“昂止”。在凤羽白族语中,“昂”是聚集,“止”是秧。汉语意译为集中组织进行栽插秧事活动。而栽秧结束后,除了完成秧事互助中有关面积、工时,耕牛及钱文的结算找补,在关秧门后统一到本主庙谢本主,杀猪宰羊聚餐打牙祭祈求丰收外,还要组织妙趣横生的“伞止”活动。在凤羽白族话中,这里的“伞”有玩的意思,也有散伙之意,“伞止”就是田家人以玩耍庆祝的方式来解散当年的秧事活动。
  凤羽“田家乐”一般以村寨为单位组织。坝子中的十八个村寨都有这种习俗,其中以源胜村的“田家乐”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久负盛名。
  序曲
  栽插在一年的农事活动中极为关键。为此,演出前,首先在司仪的主持下设堂举行祭旗仪式。
  祭旗仪式非常庄重。祭旗堂上,两条老式大椿凳上横架着秧旗。秧旗很好看。旗杆直径有四寸多,长丈二有余,表面斜绕着彩色的布条。旗面为红色,呈三角形,边镶三角形犬牙白布,旗面上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字,还有碗口大的七面圆镜,银光闪烁,以示七星高照、吉祥如意,也有驱邪纳福功用,所以,秧旗也叫“七星旗”。旗的顶端还有一个用彩布做成的大升斗。升斗四面写有“五谷丰登”四个大字。四角插有四面三角形镶白色犬牙边的彩色小布旗。升斗正中最顶端还有一面传说是诸葛亮为威镇外族来犯干扰农时亲赐的黄色令字旗。秧旗前的供桌正中摆着装有稻米的大红升斗,斗中插着用金粉写的“汉丞相诸葛武侯之神位”和“古皇神农轩辕皇帝之神位”两个红纸牌位。升斗前陈设着明镜、宝刀、锄头、犁铧以及牲仪酒礼时鲜果酌、茶酒斋筵和米饭、馒头、蜡烛、香火等祭品。
  祭旗由村中德高望重、知书识礼的两个年长者担任司仪。二老身着长衫。外罩团花丝绸夹棉马褂,头戴毡帽,彬彬有礼站立在供桌两侧。仪式开始,唢呐锣钹齐鸣,司仪、祀旗官、秧官就位,一齐跪在汉丞相诸葛武侯及神农轩辕皇帝神位前行九叩首礼,起行谢礼后三敬香。接着再谢茶酒、宝品鲜花、灯火蜡烛、金犁银锄、果品素食(馒头)、生仪(猪肉)汉英(鸡)、刚烈(猪头)肥需(猪脚)、筵席粢盛(米饭),待一一谢毕后,司仪、祀旗官、秧官仍俯伏于神位前,由祀旗官恭读祀旗祝文。
  祀旗祝文:
  维。
  大中国宣统元年,岁在乙酉,月建癸酉,丙朔,越祭日丁未。今有大中国云南省浪穹县、凤羽乡源胜村“栽秧寅”结束,在“散寅”之际,由×××、×××、×××老叟率领全体演员演唱“田家乐”,开心欢畅。
  右暨全体庶民
  敢昭告于
  炎皇神农后稷大帝
  汉丞相诸葛武侯之神位
  前日维
  神明五保降嘉种,生后稷教民稼穑,泽被三农,开东作西成之祖,赛秋收冬藏之师,赐万民以五谷养命。民以食为天,五谷乃国之宝,天之精,地之华,民人立命之珍也。
  兹当“散寅”,农夫欢快“田家乐”之良辰吉日庸伸庆祝之典,惟愿五风十雨、九穗双歧、上端频玉于大有。谨以牲仪酒醴,斋筵果酌祭谢。
  伏维
  招感
  祝文读毕。行三叩首礼,将祀旗祝文在二神牌位前当场焚化,引三叩首礼,待职事人撤去供桌后,祀旗官抱着大红公鸡在秧旗上点血开光。并贺词:
  秧寅抱来一只鸡,鸡是什么鸡?
  鸡是凤凰鸡,头戴金魁帽,身穿武将衣。
  我是神农皇后裔,炎黄献我这只鸡。
  吉日祀旗轩辕喜,特意用你点血鸡。
  一点点龙头,金果玉珠满升斗:
  二点点龙尾,全村男女洪福齐:
  三点点中央,恭贺老幼大吉昌。
  贺词完毕,鞭炮声中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场中央挖好的深坑中竖稳秧旗。同时,祀旗官在旁边大声贺词:
  秧旗牢牢插田埂,彩云南现好兆头。
  风调雨顺谷满仓,国泰民安粮满斗。
  祭旗仪式完毕。先组织全体演职人员在欢快的唢呐乐曲和锣钹声中按秧旗、秧官及渔、樵、耕、读、士农工商、麻医神相等顺序,各自背挂着道具为观众绕圈走场亮相。并在领唱的引领下。以吹吹腔的形式唱“田家乐来乐田家。栽种结束笑哈哈。走村串寨去庆贺。心里乐开花”等有关“田家乐”及四季农事的曲子。   全体演职人员亮相下场后,表演正式开始,首先出场的是秧官。秧官丑角打扮,头上戴着竖有秧把的斗笠。鼻梁上架着墨镜。嘴角挂着用麦穗做成的八字胡,双脚一支蹬皮靴、一支穿草鞋,裤脚卷成高一只低一只。手里提着铜锥锣,边敲边在唢呐锣鼓的吹奏下唱吹吹腔:
  五月农忙无闲人,男女老少忙纷纷,
  皇帝也沾秧田水,求五谷丰登。
  “皇帝也沾秧田水”是凤羽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其中还有缘由。很早以前,栽插期间,凤羽坝子里的人们正忙着栽插。一天中午时分。一队人马拥簇着县太爷的轿子大摇大摆行走在白石江边的大路上。来到人们栽秧的田埂边停下后,见农人忙着插秧不予理睬,其中一个手摇扇子的小吏傲气十足地吼道:为何见县太爷来巡视不快快出来下跪迎接?大伙听了后非常生气,说县太爷又怎么样,俗话说:五月农忙、夫妻隔床,男女老少、大帮小忙,栽插期间青蛙钻秧田水、脚底垫根稻草也有作用。五月农忙,别说是县太爷,就是皇帝老爷也要沾秧田水。说完后一拥而上把县太爷和几个差役也拉到秧田里。
  除此,秧官还唱:
  农业乃是国之本,粮食就是保命根,
  皇帝五谷安天下。有粮好用兵。
  秧官刚唱完。有个探子边跑边唱:“公务在身不贪玩,快步去见大老爷”。跑到秧官面前边跪边大声说:“大老爷在上,外面来了一群渔、樵、耕、读、士、农、工、商等人,要求来村中庆贺,我们正忙着满栽满插。准不准?”秧官听后爽快应允:“好吧。我们村玩,别的村当然也可以玩,不过,玩得好有赏,玩得不好要罚。”说完丢下令旗,探子由跪起立,持令旗,口喊“得令”,秧官探子二人下。
  过去,秧官统领“栽秧寅”,地位高、权力大,因此“田家乐”演出先由秧官上场。不过。这只是作为整个演出的引子或序曲。因为,渔、樵、耕、读是白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更是白族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元素,所以,凤羽白族非常崇尚渔、樵、耕、读,把这些内容牢记在心中,画在自家的照壁上,并把这些作为节庆娱乐的主要形式。随后,渔、樵、耕、读,士,农,工,商,麻医神相依次上场表演。
  渔韵
  相传,在很早以前,凤羽坝是一个湖泊,有关凤羽湖的记载和传说故事有很多。有说远古洪荒时代。金沙江在丽江石鼓一带向南山谷问泛流。因此。丽江以南一带的坝子都是泽国。人类为避水择高地在湖岛河畔聚居,以渔猎为生。凤羽坝东耸天马、南环鹤林,西列罗坪,北走雪龙,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凤羽湖。另外,昔传建于唐代被称为“浪穹五大丛林之一”的凤羽智光寺碑有唐朝前凤羽曾建凤宇大周国。凤羽湖称之为渤海叶榆洲,湖中有500战船,1000水兵,四围派500骑兵、500箭手防卫之说。有些人士近来发现的《皇太子文》中也有凤宇国“稻香四岸、渔樵抒歌、有清源河弓鱼”等赞誉。当地也有观音大士化身仙女指点渔人博巴泄湖开劈凤羽坝的传说。当然,这些传闻记载疑信参半,加之史无明载、真伪难辨,难以令人信服。但是,从远在唐朝征伐南诏时蜀中魏道玮的《三氏集》中记载:浪穹天马山西麓有马耳湖(天马山在凤羽坝之东,马耳湖即凤羽湖),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凤羽探访8天。在其游记中称山环水绕、良田沃野的鱼米之乡凤羽是“桃花源”,加上清代乡贤赵恒昌、赵辉壁诗文中有关凤羽湖的描述,民国当地诗人咏凤羽雪梨湖说:“雪梨湖畔草萋萋,菱帆才东又复西,隔岸渔歌惊宿鹭,岸上沙禽各自飞”以及凤羽现存村落地名如“以库拘”(船支出入的码头),“以孟处”(船的地方),“绑以桩”(栓船桩)和人们从坝心雪梨湖发现的船板橹木倒是真实。
  由此推断,凤羽自古是鱼米之乡不假,当地的白族人民和洱海周边的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演绎着渔猎农耕文化的千年文明史诗。
  也许,就因为这些原因。“渔”便成了“田家乐”的首场。
  “渔”中的老渔翁是白族人民传统渔猎的代表者,其打扮衣着仿古时候的姜子牙,头戴箬笠、腰系鱼篓。嘴角贴着用棉花做的白胡子,手持直钩钓杆、脚着草鞋,裤脚高低不齐。上场时,老渔翁一边挥舞着鱼竿。一边在唢呐伴奏下唱吹吹腔:
  我是凤羽姜太公,清源河是我老窝。
  休闲之时去钓鱼,欢乐在河中。
  凤羽河鱼真不少,弓鱼大得手膀长。
  红鱼鲤鱼鲫壳鱼,游下又游上。
  虽说唱词中清源河里各种鱼类之多之大极尽夸张之势。就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也曾亲眼看见当地汉子们手握钢叉,在凤羽河中又到一两斤大的鲤鱼。目睹有些年轻人在凤羽河的深水区丢下雷管炸药后。跳进齐腰深的河水中用竹篮打捞被炸药震昏而飘浮到水面的大鱼。我们在上学时也曾在浅水处的石缝和水草下翻捉到有筷子长的弓鱼。凤羽自古及今环境优美,凤羽湖泄水后。坝子中后来虽没有形成较大的湖泊水塘,但清石江、白石江、大涧河、三沿水及清源洞水和罗坪山十六峰中间的十几条山泉使凤羽山青水秀。为此,在过去不止凤羽河,就是坝子里的小河小溪、水稻田中,一二两大小不等的鲫壳鱼成群结队,随处可见。
  所以,渔翁的唱词决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充满自豪和依恋之情。
  渔翁的表演夸张风趣。说唱诙谐幽默。不仅逗人笑乐,其中还有环保理念和道德教化作用。结束前,渔翁唱道:
  我祖宗是打鱼匠,姜太公是我师傅。
  教我钓鱼有窍门,钓针直苗苗。
  钓得的鱼要细挑,好的留给老母吃,
  百善之中孝为先,忠孝一担挑。
  凤羽位居洱海源头,自古水源丰富、鱼类众多。但凤羽人历来注重生态环境,大人教小孩捕鱼时小鱼和有籽的母鱼不捕,至今还有放生习俗。渔翁唱词中姜太公师傅所授的用直针钓鱼可谓是“钓翁之意不在鱼”。其中不乏含不能滥捕滥杀、注重生态环保的理念。而后一段唱词中说钓得的鱼挑好的孝敬家中老母更是感人,饱含凤羽人“孝敬父母不怕天”的传统教化思想。
  樵歌
  凤羽四面环山。特别是坝子西边被誉为“小苍山”的罗坪山十六峰,林木苍翠,在没有电的时代,为凤羽十八村的村民提供了充足的燃料之源。   不过。凤羽人深知生存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要道,因此,上山砍柴不违农时,并且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禁忌。每年二三月,农事较少,日子长、天气暖,山上的林木尚未生枝展叶,上山砍柴对林木不会造成大的损害。而且砍柴只砍杂木灌木,老树视为神树,再大的树也不去砍。有句歌词说:“砍柴莫砍小松树,小小松树有大用。”人们砍柴时,松树只修其侧枝,不砍主干。一到这段时间,由南至北的罗坪山十六峰山山岭岭中,到处都有一队队砍柴的年轻人。壮实的小伙子梳着东洋头。身穿白色对襟上衣。脚著心上人精心编打的绵线挑花草鞋。肩上斜挂龙头三弦:俏丽的小姑娘头上黑包头绕着绣花留须的白头帕,身穿乳白色的北京雅布上衣。外罩湛蓝的士林布褂子。腰系有绣花飘带的洁白围裙。背上挂着用彩布条编成的背带和背柴时用来当垫背用的温软白绵羊皮。有的镶着金牙齿,个个打扮得锦鸡一样漂亮。
  凤羽人常说:砍柴就要唱山歌。是啊,阳春三月,草长花开,山上是唱曲对调的好场所,砍柴是谈情说爱的好时机。青年人从上山、进山砍柴,以至到挑背着柴下山、中途停下喝水、吃饷午歇息,都在吹树叶、对山歌。
  你听,进山时他们在唱:
  是咬恩,砍柴穿着做客身。
  阿哥打扮像喜鹊,锦鸡后面跟。
  春暖花开二三月,哥妹相约上高山。
  弹弦唱曲吐衷情,砍柴结良缘。
  凤羽罗坪山有几个地方花很多。当地人把它们取名为“倒你活搞”(汉语为大花涧)。“活包脑”(汉语为花坪坡)。春二三月,这些地方的杜鹃花、映山红、山茶花争相竞放,漫山遍野,似如锦绣花海。虽然山高路远,而且道路难走,但美的诱惑挡不住青年人勤快的脚步,好多人都喜欢相约到花涧中花坪里砍柴,他们双双坠入花海。一边砍柴。一边用优美动人的白族调谈情说爱:
  细腰腰,今天砍柴花坪坡。
  哥妹砍柴在花涧,蜜蜂采花娇。
  红映山开石榴红,白映山开雪不如。
  花路花山砍花柴,蜜蜂醉花潮。
  凤羽的青年人砍柴非常讲究,所砍的柴长短一致,粗细厚薄均匀,男挑女背,都喜爱用山涧中薄壳长节竹剥的宽篾片捆柴。捆柴时在地上钉稳四个边桩。小伙子负责把柴捆得方方正正。姑娘们去采鲜艳的映山红插在柴担和柴背上。男女有别,分工合作中饱含柔情蜜意。此时,多情的姑娘总会忍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唱上一曲:
  香樟当柴喷鼻香,阿哥捆柴如皮箱。
  十人见了九个爱,再插一朵花。
  捆柴的小伙听到姑娘赞美自己的歌声。清了清嗓子,双手围着嘴巴,对着远山大喊一声:“啊呼、啊呼呼”后,又朝着姑娘采花的地方对上一调:
  花上花,隔山望见一朵花。
  把你插在柴担上,跟哥同回家。
  柴捆好后,大家把各自带的米糕、饭团、香肠、荷包蛋等午点拿出来摆在一起共同分享,有说有笑,无比快乐。下山返家时,姑娘们背着柴背前面走,小伙子肩着柴担后面跟,涉溪过涧,翻山越岭,一路春风一路歌。
  与“渔”不同的是。因为“樵”展示的是青年人上山砍柴之乐。因此全场以表现青年们上山、砍柴、下山为序,表演过程中以白族民歌对唱为主,适时加上龙头三弦的伴奏,集上山砍柴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为一体,具有浓浓的山野气息。
  耕趣
  农耕是凤羽人主要的生活方式。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坝子中方圆十里的沃野中,人们自食其力。乐道躬耕于这片良田美邑,敬重大地万物和辛勤劳动带来的衣食之源,为此,不管是耕种还是收割,无论劳动有如何艰辛,人们都以苦中作乐和虔诚感恩的方式来对待。
  二月撒种。老人在田头插花祭祀:五月栽插。开秧门庄重热烈:中秋农作物瓜果成熟。人们在月光下拜谢天地:十月割谷开镰。长者于稻田前敬献茶酒糖果……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牛为农夫命。农为国之纲。万民立命,全赖五谷,农夫种田,全靠牛耕,粮安天下,农定国基。因此,“耕”是“田家乐”全剧中的重头戏。全场以吹吹腔为主要形式,说唱结合,表现的是以犁卖田为生的耕手爷爷,送饭的奶奶。以及牵牛的哑巴孙男来新和哑巴孙女来妹一家人在农耕劳作时的快乐。
  耕手爷爷自称是大舜的徒弟,为人厚道本分、犁技超人,犁田非常认真细致,不计较工钱多少,从不给人留“地排骨”,在凤羽十里八村远近闻名。
  出场时,耕手身披蓑衣褂、肩扛犁铧、手挥牛鞭。边走边唱:
  大舜教我去犁田,五谷生长靠耕耘。
  深耕细作土成金,供衣食粮棉。
  皇帝保朝要谷米,将军打仗需粮草。
  丰衣足食人心齐,社稷江山牢。
  唱完后。耕手爷爷便喊哑巴孙子来新和哑巴孙女来妹吆牛来牵牛犁田。作为反串角色的来新来妹两兄妹以丑角打扮。脸上抹了锅底灰,来新手持破蒲扇,来妹胸挂烂镜子。两兄妹虽然是哑巴,但常年累月跟随爷爷下田牵牛耕田,任劳任怨。样子滑稽可笑,但心知肚明、俏皮可爱,在劳作之余常逗爷爷开心,架犁时。故意把牛抬扛架在爷爷脖子上,将牛口套套到牛的屁股后,有趣可爱。
  爷孙三人犁田到了饷午时分。饥肠辘辘。来新来妹两兄妹耍起小性子。赖在地上不再牵牛。爷爷耐心哄两兄妹再坚持一下,并说咱们犁田犁得认真,生意好,栽秧后拿到工钱,给你们兄妹俩缝新衣服好好打扮,再也不许让别人喊你们哑子哑女了,两兄妹听了很是开心。
  话音刚落,送饷午的奶奶头插花朵。身着挑花绣朵的丝绸衣服,脚穿绣花鞋,手里打着小花伞,斜背着送饭用的洱源小竹篮上场。边走边唱:
  我的名叫赵玉花,从小美丽人人夸。
  额头梳得红桃样,容貌赛牡丹。
  一天梳头三五次,脂粉擦得白花花。
  我倒变成小少妇,他爷苦成老木瓜。
  耕手爷爷见他奶奶送饷午来,便叫两个孙子停下来去吃饷午,并责备奶奶不像话,太阳偏西才送饭来,把爷孙们饿够了。   送饭的奶奶本来自我感觉良好,不料却听到爷爷责怪,心中自然有点委屈,便以唱申辩反驳:
  你爷会说不会想,家务活计多又忙。
  鸡猪牛羊要看管,小孙子要哄睡床。
  灶门前是烧湿柴,灶台后面实在滑。
  双眼熏得猴子屁,屁股跌成红加蓝。
  换衣换裤忙叨叨,干鱼煎得黑加焦。
  洋芋煮糊又重做,粉丝凉菜醋倒多。
  是啊。即便是老夫老妻相处大半辈子。但生活中矛盾和误会也在所难免。爷爷听了奶奶的申诉,想到自己本是犁卖田,而奶奶却打扮得像去做客的新媳妇一样,忍不住噼里啪啦回唱:
  你奶也是不像话,太阳偏西才送饭。
  爷爷我只犁田卖,你插什么花。
  你奶不同其他人,双眼熏瞎在灶门。
  屁股跌裂灶台后,满身泥和土。
  更了新衣还插花,脸如冬晨驴粪霜。
  田公地母也笑你,笑你不自家。
  本来,奶奶发发牢骚,诉诉委屈,如果爷爷接纳也就没事了,可是累饿交加的爷爷不仅不理解,反而挖苦指责,这下可不得了,送饭奶奶便往事重提,悔恨自己鲜花插在牛粪上。边哭边唱:
  千怪万怪老媒婆,三天九趟我家跑。
  嘴巴子上擦着蜜,吃你家饭说你好。
  好话说了几大箩,我不答应她不饶。
  把我哄进土锅里,架在火上煮吃我。
  金银首饰退还你,一刀两断咱散伙。
  今世出家做尼姑,来世我去找董永。
  不过,骂归骂,吵归吵,爷爷也是有意无意,见奶奶当真,连忙说:老夫老妻开个玩笑,日子好过,不断给予安慰讨好。
  你听:
  你奶身材实在好,村中哪个比你巧。
  容貌长得牡丹样,天上仙姑比不了。
  两边脸颊桃花色,小口恰似石榴红。
  一表人材腰如笋,打着灯笼也难找。
  我耕卖田虽辛苦,家中有你事不愁。
  挣得工钱全交你,一文半文也不留。
  我是姓李李山伯,你是王氏王英台。
  你我偕老到白头,相亲相爱一百年。
  俗话说:肉不补人话补人。女人喜欢用耳朵爱,听爷爷这么一唱,奶奶的怨气马上烟消云散,转悲为喜,拍着手说这些话才听得成。又高兴地回唱:
  你爷仔细听我言,揪你耳朵别人前。
  爱你之心腹中藏,饭里蒸有蛋一碗。
  酸辣鱼加炒瘦肉,还有猪脚一土锅。
  耕田苦活要吃好,力足身强犁田多。
  耕手爷爷见已有转机。赶忙给两个孙子说:你瞧,你奶奶多关心我们,辛辛苦苦忙了一下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好菜,你们多吃点,吃完好好牵牛,我们多犁几亩田,叫你奶奶也高兴点。
  送饭的奶奶听了,自然心中十分凉快。便当着爷爷告诫两个孙子要听爷爷的话,好好牵牛。并对两个孙子唱:
  孙孙二人听奶言,牵牛也是在挣钱。
  栽秧结束钱到手,买鞋缝衣定姻缘。
  来新讨个俏媳妇,来妹嫁个帅姑爷。
  办喜花钱二吊二,全家老小乐开怀。
  来新来妹兄妹俩听后。连忙在奶奶面前下跪磕头拜谢。爷爷乘机补上:两个孙孙,你奶为你们婚姻大事操心谋肝,成人后要好好孝敬你奶奶。并叫兄妹俩起来放开犁杠上的牛。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到田野中清澈的溪水边去吃饷午饭。
  读乐
  在洱源。有句话说“凤羽才子邓川官”。此话不假。凤羽自古以来耕读并重、崇尚教育文化,在这里不论是走街串巷的货郎匠艺,或者是躬耕陇亩的农夫牛汉。野老能辨四声,渔樵多具风雅。父老有述古之风。里巷传仁德之美。从南诏到大理国后期。随着汉文化在洱海地区的传入和兴盛。加上茶马古道在凤羽坝中通过。各民族互为往来,集市贸易兴旺。文化繁荣。凤羽地区大兴儒学和科举应试。在境内修孔庙。盖文昌宫,设书院,办学堂。远的不说。光是清代。凤羽就出过四个进士和十一个举人,位居浪穹县之首。到了现当代,同样也是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凤羽依然是远近闻名的文墨之乡。
  “读”就是以此为背景,表现凤羽重教兴学。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其中的老宗师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但因家贫没钱而无法上京赶考,只得在乡下开办学馆,为当地培养乡生后学。
  上场自叙时。宗师唱道:
  宗师我名赵翰生,十八岁就当先生。
  孔子有三千弟子,我有三百个学生。
  四书五经可倒背,八股文章烂于心。
  只因家贫无盘缠,科举考试难上京。
  胸中空装才八斗,且作翰林门外生。
  培桃育李玩笔砚,一片心田用舌耕。
  从唱词中可以得知:老宗师虽然仕途无望。但乐于在家乡培养乡生后学,精神可佳。
  剧中与宗师配演的还有几个学生,他们俏皮可爱,背古诗时,他们任意填配改动诗句,惹观众笑乐。
  如一个学生背:
  一去二三里,我请母亲讨妻女。
  烟村四五家,妈说等几年再看(Kan)。
  亭台六七座,只要读书把举中(Zhong)。
  八九十只花,给我讨个大姑娘。
  另一个又背:
  一去二三里,我妈给我讨妻女。
  烟村四五家,今天我去会会她。
  亭台六七座,那个姑娘很关貌。
  八九十只花,满脸虫蛀生麻花。
  不过。这些学生聪明可爱。宗师教他们对对子时,这些学生又是口若悬河,对答如流。
  如:
  宗师出:烧刺柴戳手戳脚,
  学生对:吃辣子腌心腌肝。
  宗师出:羊跟马走,一路上松籽核桃,
  学生对:鸡随狗跳,满院子竹叶梅花。
  宗师出: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勒勒,
  学生对:水牛下水,水呛水牛鼻——吐噜噜。
  当然。由于宗师是旧时代的知识分子。老学究必定是满口“之、乎、者、也”,但他教学认真,教育学生做人要知书识礼,以孔孟为榜样。学匡衡刻苦学习,把握天文地理。除此,宗师还针对乡间野里的特点,教学生世俗人情、吟诗作对。剧中还有这样的情节:宗师自诩才高八斗。但与一个只有在校门外偷听的乡间妇女作对时。却屡对屡败。甘拜下风。由此,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实践出真知、群众是英雄的思想,巧妙地赞美了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
  至于后面的士农工商、麻医神相也如前一样精彩。最后,所有演职人员依然全部上场,全剧在“田家乐来乐田家。山河全靠人梳妆。丰收蓝图农夫绣,农夫乐无疆”欢快激昂的霸王鞭舞和唢呐声中结束。
  白族人喜闻乐见的凤羽源胜“田家乐”结构宏大(全剧十二场)、人物众多(近五十人),时间较长(两个多小时),表演妙趣横生,情节引人入胜。说唱语言方言俚语、诙谐幽默、富有哲理和教化作用,发人深思。特别是人物形象生动、夸张反串,装扮新颖稀奇。剧中不论是头戴秧把的秧官、用直钩钓鱼的渔翁、对调弹弦的樵夫、耕田度日的耕手、送饭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奶奶、丑角哑子来新哑女来妹,还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学究、挑担摇鼓的货郎以及卜凶占吉的神相。都是表演滑稽可爱,时时逗人捧腹笑乐,给观众留下难忘的映象。
  更为可贵的是:凤羽“田家乐”自编自演,注重场上人物与观众的互动,艺术地再现了白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及种田人带有诗画色彩的劳作生活,其间包含了祈祥纳福、农事祭祀、和谐共荣、娱乐身心的特点,生活气息和乡土色彩浓郁。农人们用极朴素而又真实的方式表达了田家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企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观赏性和娱乐性。
其他文献
熙来攘往皆是客。现在我躲在我屋里乏力地想。很久以来我把这间屋子当作一个无法搬动的固定的巢,这个巢似乎应该永远属于我,只要我想躲在这个巢里,似乎没有人能把我拽出来。寂静的巢包围着我,在巢里看外面的风风雨雨。云卷云舒。这个巢虽然破旧,但有恒久的安全感,我的巢我做主,时至今日我发现其实我错了。这巢终究要离我而去,现在我得自谋去处了。  我住的地方叫烟站,我寄宿好久了。六年前我就住进来了。时间一长我就产生
期刊
苍山雪  眼球被一朵雪白俘虏。  是云?是雾?还是妖?  是那只可爱的白狐。  用真情编织给苍山的帽子吗?  是季节灵动的梦,  是大自然率性的杰作。  是苍山守望洱海千年的见证。  千年的白发,  在洱海中融化成亘古不变的情感。  闪动着爱的眼睛,一眨一眨,  成为生生世世的神话。  苍山上的雪呀。  你是苍山给洱海的一种暗语吗?  洱海读懂了吗?  读不懂。她会和你守望千年吗?  这就是常说的
期刊
木莲花  莲花,被撑天的树  托出一种高度  宝台山。每朵莲花上  都坐着一个佛  莲瓣。像暖暖的冬阳  照着进出不辍的人  我在佛之下缓缓穿行  佛看着我。我却看不见佛  每逢闰年。异常的十三个莲瓣  验证了植物的灵性  莲花开过。就要凋零  佛却永恒地活着  虽然,我看不见佛  佛却活在我心里  山风。在金光寺的屋檐  推着风铃。虔诚念佛  故事在铃声里开始  也在风中结束  百丈冷门庭横开竖
期刊
1、思妹  我端一碗酒  站在写诗的心情上  吞下一地月光……  思念无倦  像一粒粉尘落下来  砸伤了夜  思念的心在远方站着  牵挂的情在清江坐着  我的诗在窗外醒着  夜的思念  我的泪倾情淌血  流成凌晨的霞  燃烧妹的归期  黑色的瀑布飘过我的肩头  窗外月光美丽  居所诗人孤独  思念纯粹  被思念更纯粹  把远方枕在思念下  把牵挂抱在心境上  美丽的倩影  一道风景的曲线  我是曲
期刊
秋凉了,天高了,楞严塔瘦了。  鸡足山如一尊巨佛,跏趺而坐,以满目苍翠守护着沃野千川。  楞严塔,那是佛祖枯瘦的手指,纵横八荒,直指苍穹。  登临宝塔,极目四顾:东观日出、南瞰彩云、西望洱海、北眺雪山。  一颗心便远了。  相传如来拈花,示诸佛弟子,意态安详,不着一语。众比丘皆茫然,默然相对,不知作何解?唯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以心印心,得世尊衣钵。  我以俗人之思,揣迦叶笑意:  笑云卷云舒,笑
期刊
“生产队”早已成为历史。但父母和我们这代人青少年时期都在生产队劳作生活过。  那时,几亿中国农民都劳作生活在生产队,不少城市居民和知识青年也都要下到生产队劳动学习。现在五六十岁的许多国人都有着许多关于“我们生产队”集体劳动的深刻记忆。  我的老家在大理洱海边的农村,在记忆深处,年轻时参加集体劳动时的那些场景,总是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种植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家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农业
期刊
味蕾大理,舌尖上的盛宴,吃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民族风情和民间智慧,即便是最普通的食材,都能吃出风雅韵致,美食里的诗意哲理让人久久回味。  最霸道的是生皮。多年来,生皮在大理美食界盟主的地位无菜能比,在大理,不吃生皮不算吃过大理美食。生皮白族话叫“海格”,是大理人的最爱。清晨,宰杀好的猪铺上厚厚的稻草,慢慢烧来,直到皮子焦黄,再刮净焦黑的毛皮,露出黄爽爽的皮子,让人馋涎欲滴,将皮子切成方块,拼在盘中
期刊
从记事开始,我家就住在洱海东岸的挖色村,出门便是碧蓝蓝的洱海,  记得孩提时代。我差不多每天都在洱海里游泳、捕鱼,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那时候洱海里鱼很多,一张大网撒下去,捕获两三千斤是常事,最多的一网可捕获一万多斤。而我。作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只要到海边或家门口的小河,捉上一两个小时。也能够捉到几斤鱼,然后回家美美地吃上一顿。  记忆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和洱海亲近。也就自然地和海边上的人们经
期刊
石头的质地决定了它的硬度。冰冷,迟钝,粗糙,这种感觉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里。我多次在山野里凝视一个个石头,和它们对视,交流,有的棱角分明,有的网滑隐忍,有的一览无余,有的半遮半掩,我一直觉得,石头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只是,它们深邃的思想隐藏在了坚硬的外表之下,深藏不露而已。  看过丽江的宝山石头城。百余户纳西人家,和一块巨岩约定了生生世世,把他们的家安在了石头上。孤悬江岸,绝壁千仞,依山势而建的民
期刊
琼吉,女,藏族,西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西南青年作家班学员。创作有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等,作品散见于《西藏文学》,《诗潮》、《大家》、《草原》,《读者》等各类报纸杂志。小说《蓝色的爱》收入《西藏小说选》,诗歌《轮回》收入《中国青年作家优秀诗集》。现在西藏建行工作。  突兀  一座山丘平地而起,  这消息如鸟雀散开,  四面八方的人们蜂拥而至,  无疑这奇闻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