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继陆机《文赋》后,刘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学说,在其《文心雕龙》中提出了“神思”学说。“神思”不是与世隔绝的胡思乱想,而是“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精神活动。可将“神思”理解为一种不羁绊于眼界而随心想象的“思理”。
一、创作发生阶段,创作主体需进入虚静状态
刘勰“神思”学说认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艺创作主体应修养“虚静”的心胸,以達至妙境,实现“物我同一”“心物交融”,最终“游心于物之初”,达到“观道”的终极目标。可以相信,“虚静”乃是创作主体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前提。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历来广受赞誉,之所以有着超高的艺术造诣,不仅在于李贺将李凭的音乐技艺以文字形式再现,将单纯的视听感受转换为震撼的心灵体验,更是引人联想,通过布局引导,给读者创造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达到极富感染力的审美享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李贺充当的是一位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绘,引领读者进入奇妙瑰丽的幻境。若是李贺在创作之初没有进入虚静状态,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个人体验与感受的,更不可能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有此艺术表现力与整体逻辑性。李贺自身先进入了虚静状态,才真正体会到了“物我同一”“心物交融”“游心于物之初”的感受,继而将此体验生动地重塑于作品中,使得读者可以产生相近甚至相同的审美体验。
二、创作主体应先积累知识,对意象心领神会
文学创作不仅要有创作灵感,更要有过硬的写作功力。所谓写作功力,是一个作家在多年的创作修改中逐渐形成的能力。要想对所写作的对象有一定把握,需要在创作之初积累学问来获得相应的知识,斟酌事理的是非正误来丰富才能,只有通过严谨地研读才能穷究事物的真相。只有对所绘对象有鞭辟入里的见解,才能在下笔后感觉“有神”。
《李凭箜篌引》的起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吴丝蜀桐”,可见李贺对演奏者乐器的了解,观察的细致,并于此处借乐器以衬托李凭的与众不同,写了物也写了人。第二三两句起,开始对乐声进行着墨。不难看出,李贺对于乐理也是知晓的,有足够的欣赏能力,对于李凭的弹奏可以有所把握,并且可以通过欣赏乐曲而进行丰富的想象,构造出更深远瑰丽的审美意境。显然,没有一定音乐知识和乐理欣赏力的人是无法做到的。李贺在此没有直接对无形无色的箜篌声进行叙述,反而从山和云处下笔,以实写虚,虚实相生。“空山”句移情于物,和下面诗文的“江娥”句互相配合补充,烘托出箜篌之音的动听美妙,居然还内蕴着些许“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感染力,足见诗人李贺对意象敏锐的洞察力与表述能力。
三、创作主体需要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是刘勰“神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理”主要指艺术思维的规律,而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神与物游”。“神与物游”中的“神”指作家的审美心境,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心理活动。“神与物游”的“物”是指作家进行审美活动的对象,这又是一种自由的心理体验。“神思”常处于“虚无”状态,但能与处于“有”的境地的世间万物交通往来,正如黄侃的评论,“此言内心与外境相接也”。
《李凭箜篌引》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在写此乐奏的精妙多变所带给人的震撼效果。诗人在对此进行艺术创作时自身已经沉浸在李凭的乐奏中,继而将此陶醉之感通过笔端跃然纸上,而这一过程又促使着诗人李贺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并给读者带来身临奇幻瑰丽世界的多方位体验。在李凭箜篌弦歌声中,似乎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也被消融,寓情于景,给无以触摸的乐奏以温度,给读者带来似真似幻的审美心灵体验。“二十三丝动紫皇”暗指李凭的箜篌技艺之高,在拨弦之间,似乎可以引起当朝皇帝的重视,同时惊动天上的皇帝。之后李贺更是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运用奔奇的想象,驰骋天地。“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千古名句,所展现出的意境之奇幻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这与达到“神与物游”的李贺具备的审美高度不无关系。箜篌之声传到天上,补天的女娲居然被深深吸引,忘了自己的职责,继而石破天惊,秋雨大泻。如此恢宏的图景竟在只言片语间完成,其气势之壮,想象之大胆,令人叹为观止。读者在李贺的诗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李凭箜篌技艺的高超,更能被李贺惊人的想象与巧妙的构思创作所折服,这与创作主体达到“神与物游”的程度是分不开的。
四、创作过程还需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
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也离不开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还特意指出,“神思”到了高深之时,其微妙之处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即所谓文外之旨、言外之意、辞外之情等,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正是“神思”的高妙所在。可见,物象的感发对艺术创作者的“神与物游”是有推进作用的。
《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此句是以凤凰的叫声来比拟李凭的箜篌乐奏之声,着重表现了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此句则是以芙蓉流泪和兰花含笑来比拟李凭的箜篌乐奏之声,着重在渲染乐声的温柔动听。李凭所演奏的曼妙箜篌之音是诗人所能真切听到的,诗人先有了个人的审美体验,由此乐曲而生发出相应的感受,继而将自身感受化于笔端进行又一次不同的艺术创造,形成另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同样具有震撼的艺术感染力。“昆山玉碎凤凰叫”此句并非凭空乱想,而是诗人在虚静的状态下通过真切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达到了“神与物游”的创作状态,对于所要描述的对象进行了合理的艺术想象,在准确把握意象的基础上,发挥了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构造出瑰丽的意境。箜篌之声时而嘈杂,若昆山崩坏,美玉碎裂;时而独响,若凤凰鸣叫,响遏行云;时而也若芙蓉含泪之感伤,兰花含笑之欢愉,通过多样的表现方式,为读者构造了绚丽多彩的想象世界。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还是极为重要的,是促使达到“神与物游”的必要条件。
五、想象对于艺术创作及其独创性有着重要作用
刘勰的“神思”学说的一大特征在于想象,想象对于艺术创作及其独创性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物的感兴继而产生的审美想象可以达到“神思”学说中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创作主体就可以与创作对象发生和谐成理的关联,继而便能在一定的规律下创造出多种富于特点的艺术形象。
在《李凭箜篌引》着墨描写乐曲的部分,大多数是运动着的物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融冷光”“动紫皇”“女娲炼石”“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不乏精于炼字的一面,动词的使用巧妙简练,物象的使用富于变化,构造出瑰丽奇幻的想象世界,实是令人目眩神驰。尾联却陡然变调改用静态物象,伐树不停的吴刚竟然倚着桂树却忘了睡眠,活泼乱跳的玉兔任凭露水浸湿毛发也不见奔走。如此幽静宁谧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禁让人情绪波动,由起初的激动到此时的平静,在诗人充满想象的描绘中,引领读者体验了一次回味无穷、奇妙多彩、充满浪漫主义的审美感受。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诗人李贺通过进入“虚境”状态,运用储备的相关文学、自然、历史、神话、乐理等知识,巧妙使用意象进行艺术化的想象,达到“神与物游”的境地。《李凭箜篌引》并没有直接赞扬李凭的弹奏技艺,也没有畅谈个人感受,而是对乐曲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深入刻画,使得全篇处处流露诗人的情思,足见外在审美对象与内在情思的交汇相融,构成了美妙奇幻的艺术境界。
一、创作发生阶段,创作主体需进入虚静状态
刘勰“神思”学说认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艺创作主体应修养“虚静”的心胸,以達至妙境,实现“物我同一”“心物交融”,最终“游心于物之初”,达到“观道”的终极目标。可以相信,“虚静”乃是创作主体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前提。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历来广受赞誉,之所以有着超高的艺术造诣,不仅在于李贺将李凭的音乐技艺以文字形式再现,将单纯的视听感受转换为震撼的心灵体验,更是引人联想,通过布局引导,给读者创造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达到极富感染力的审美享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李贺充当的是一位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绘,引领读者进入奇妙瑰丽的幻境。若是李贺在创作之初没有进入虚静状态,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个人体验与感受的,更不可能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有此艺术表现力与整体逻辑性。李贺自身先进入了虚静状态,才真正体会到了“物我同一”“心物交融”“游心于物之初”的感受,继而将此体验生动地重塑于作品中,使得读者可以产生相近甚至相同的审美体验。
二、创作主体应先积累知识,对意象心领神会
文学创作不仅要有创作灵感,更要有过硬的写作功力。所谓写作功力,是一个作家在多年的创作修改中逐渐形成的能力。要想对所写作的对象有一定把握,需要在创作之初积累学问来获得相应的知识,斟酌事理的是非正误来丰富才能,只有通过严谨地研读才能穷究事物的真相。只有对所绘对象有鞭辟入里的见解,才能在下笔后感觉“有神”。
《李凭箜篌引》的起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吴丝蜀桐”,可见李贺对演奏者乐器的了解,观察的细致,并于此处借乐器以衬托李凭的与众不同,写了物也写了人。第二三两句起,开始对乐声进行着墨。不难看出,李贺对于乐理也是知晓的,有足够的欣赏能力,对于李凭的弹奏可以有所把握,并且可以通过欣赏乐曲而进行丰富的想象,构造出更深远瑰丽的审美意境。显然,没有一定音乐知识和乐理欣赏力的人是无法做到的。李贺在此没有直接对无形无色的箜篌声进行叙述,反而从山和云处下笔,以实写虚,虚实相生。“空山”句移情于物,和下面诗文的“江娥”句互相配合补充,烘托出箜篌之音的动听美妙,居然还内蕴着些许“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感染力,足见诗人李贺对意象敏锐的洞察力与表述能力。
三、创作主体需要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是刘勰“神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理”主要指艺术思维的规律,而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神与物游”。“神与物游”中的“神”指作家的审美心境,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心理活动。“神与物游”的“物”是指作家进行审美活动的对象,这又是一种自由的心理体验。“神思”常处于“虚无”状态,但能与处于“有”的境地的世间万物交通往来,正如黄侃的评论,“此言内心与外境相接也”。
《李凭箜篌引》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在写此乐奏的精妙多变所带给人的震撼效果。诗人在对此进行艺术创作时自身已经沉浸在李凭的乐奏中,继而将此陶醉之感通过笔端跃然纸上,而这一过程又促使着诗人李贺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并给读者带来身临奇幻瑰丽世界的多方位体验。在李凭箜篌弦歌声中,似乎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也被消融,寓情于景,给无以触摸的乐奏以温度,给读者带来似真似幻的审美心灵体验。“二十三丝动紫皇”暗指李凭的箜篌技艺之高,在拨弦之间,似乎可以引起当朝皇帝的重视,同时惊动天上的皇帝。之后李贺更是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运用奔奇的想象,驰骋天地。“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千古名句,所展现出的意境之奇幻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这与达到“神与物游”的李贺具备的审美高度不无关系。箜篌之声传到天上,补天的女娲居然被深深吸引,忘了自己的职责,继而石破天惊,秋雨大泻。如此恢宏的图景竟在只言片语间完成,其气势之壮,想象之大胆,令人叹为观止。读者在李贺的诗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李凭箜篌技艺的高超,更能被李贺惊人的想象与巧妙的构思创作所折服,这与创作主体达到“神与物游”的程度是分不开的。
四、创作过程还需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
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也离不开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还特意指出,“神思”到了高深之时,其微妙之处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即所谓文外之旨、言外之意、辞外之情等,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正是“神思”的高妙所在。可见,物象的感发对艺术创作者的“神与物游”是有推进作用的。
《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此句是以凤凰的叫声来比拟李凭的箜篌乐奏之声,着重表现了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此句则是以芙蓉流泪和兰花含笑来比拟李凭的箜篌乐奏之声,着重在渲染乐声的温柔动听。李凭所演奏的曼妙箜篌之音是诗人所能真切听到的,诗人先有了个人的审美体验,由此乐曲而生发出相应的感受,继而将自身感受化于笔端进行又一次不同的艺术创造,形成另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同样具有震撼的艺术感染力。“昆山玉碎凤凰叫”此句并非凭空乱想,而是诗人在虚静的状态下通过真切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达到了“神与物游”的创作状态,对于所要描述的对象进行了合理的艺术想象,在准确把握意象的基础上,发挥了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构造出瑰丽的意境。箜篌之声时而嘈杂,若昆山崩坏,美玉碎裂;时而独响,若凤凰鸣叫,响遏行云;时而也若芙蓉含泪之感伤,兰花含笑之欢愉,通过多样的表现方式,为读者构造了绚丽多彩的想象世界。外界物象的感发作用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还是极为重要的,是促使达到“神与物游”的必要条件。
五、想象对于艺术创作及其独创性有着重要作用
刘勰的“神思”学说的一大特征在于想象,想象对于艺术创作及其独创性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物的感兴继而产生的审美想象可以达到“神思”学说中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创作主体就可以与创作对象发生和谐成理的关联,继而便能在一定的规律下创造出多种富于特点的艺术形象。
在《李凭箜篌引》着墨描写乐曲的部分,大多数是运动着的物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融冷光”“动紫皇”“女娲炼石”“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不乏精于炼字的一面,动词的使用巧妙简练,物象的使用富于变化,构造出瑰丽奇幻的想象世界,实是令人目眩神驰。尾联却陡然变调改用静态物象,伐树不停的吴刚竟然倚着桂树却忘了睡眠,活泼乱跳的玉兔任凭露水浸湿毛发也不见奔走。如此幽静宁谧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禁让人情绪波动,由起初的激动到此时的平静,在诗人充满想象的描绘中,引领读者体验了一次回味无穷、奇妙多彩、充满浪漫主义的审美感受。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篇,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诗人李贺通过进入“虚境”状态,运用储备的相关文学、自然、历史、神话、乐理等知识,巧妙使用意象进行艺术化的想象,达到“神与物游”的境地。《李凭箜篌引》并没有直接赞扬李凭的弹奏技艺,也没有畅谈个人感受,而是对乐曲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深入刻画,使得全篇处处流露诗人的情思,足见外在审美对象与内在情思的交汇相融,构成了美妙奇幻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