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端午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天就是端午节。老师给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要包粽子并且上传视频。孩子和他妈都郑重其事地给我打了电话,让我晚上回来买点粽叶。我答应给买些回去。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今年和去年在院落里采集的笋衣,也是不错的粽叶。看我两手空空回到家,孩子比较失望,老婆也大为不满。我说家里就有现成的笋叶,还有槲叶,这都是可以用来包粽子的。老婆说得用竹叶,孩子说是“青青的箬竹叶”。可不是么,忽然想起现行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讲的就是《端午粽》。课文第二段说,“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看来,这段话把他们母子“格式化”了,把用箬竹叶包粽子奉为圭臬了。
  其实,各地使用的粽叶都是就地取材,不尽相同的。我们老家在伏牛山里,包粽子用的都是槲叶,也叫大叶青冈栎。每年端午前几天,大家到山上采集新鲜的槲叶,叠放整齐阴干。用时在开水锅里煮一下,再浸泡在清水里,拿大小近似的两片叶子正面相对,互搓,去掉叶片正面上的绒毛,冲洗干净就可以了。包的时候,两片槲叶叶梗(也叫主叶脉)对应交互,叶柄向外,叶片几乎全部叠加;再将泡好的粽米居中条形堆放;左右向内折压成筒状后,下端叶柄向上折叠严实,另一头自然下折便为一扇儿槲包了。两扇儿对抱,光面向外,两头捆紧,一个完整的槲包就成型了。也有先做成容器后填米的。当然粽米里也可以放些红枣、花生米、葡萄干、核桃仁、桂圆等素馅,甚至粽馅也可以是鱼肉荤腥之类的。槲包的松紧和水分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这也是影响软硬散糯的要素之一。最后把包好的槲叶粽放到大锅里,倒上水,沸水蒸煮一个多小时,整个厨房都散发着天然叶子特有的迷香。捞出热腾腾的槲叶粽子,剥去槲叶,撒上白糖和蜂蜜,吃上一口,香甜软糯的特殊香味,顿时让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
  包槲叶粽子是一家人的家务事,两个大人各包一扇儿,小孩去捆扎,往大口铁锅里码放,其乐融融,可想而知。因为两扇儿对抱,合体捆扎的缘故,原来不是适配的对象和适格的主体在一起同包是极易引起误会的。身份敏感的人,特别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和有心改嫁的寡妇,如果帮忙的外人不是意中人,宁愿一人作难,也不会就此随便接受的。小时候时常听说,某某去谁家包槲包了,谁不让某某去包槲包了……过端午包槲包,就这样也传出了好多笑料、绯闻,当然也有佳话。其中的情形和原因,不言而喻。印象中酸甜促狭的玩笑居多,也有酸楚感伤的说辞。记不得是鼓书艺人的演绎杜撰,还是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一直沉淀于心,萦绕在耳;为图省俭节约,暂且采用商洛地区的鼓书艺人的语气和靠山吼戏剧唱词的形式,概括说明记忆深处的“槲叶情”故事脉络:话说夫妻二人在槲叶坡上巧相遇,媒人撮合结成亲;和谐匹配包粽子,天长地久永不分。左邻右舍齐称颂,幸福美满一家人。月有圆缺偏逢雨,悲欢离合难随心;飞来横祸天塌陷,阴阳相隔两界人。今后槲叶谁去采,半扇槲包可咋捆?當年你我煮槲包,此后旋吃不见人……那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说辞就这样让我耿耿于怀,情思荡漾。
  说起槲叶,大家的印象可能是山里乡村粗野和荒蛮的土特产,很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不然,这只是城市人家自以为是的世俗偏见。同学中有学识丰赡的文化人寿良曾经考证:槲,即柞栎,是一种栎属落叶乔木,叶大,互生,呈倒卵形,波状粗锯齿缘,两面被有软毛或星状毛,是生长在华夏大地的腰膂地带高寒深山地区的特有树种,商洛蟒山和豫西伏牛山里分布最广,从生物学和地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槲叶具有止血通淋、活血利便的作用。用成熟后的槲叶包粽子,散发着浓郁而独特的香气,比用普通的箬竹叶、芦苇叶等更香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古典诗文中有关槲叶的记载也有很多。比如李贺的《高平县东私路》:“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大约是在山里曾经遇到了倒春寒。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槲叶能够在这样名传千古的诗里存活,这悲凉的情愫实在令我惊喜。温庭筠的另一首诗《磐石寺留别成公》:“槲叶萧萧带苇风,寺前归客别支公。三秋岸雪花初白,一夜林霜叶尽红。山叠楚天云压塞,浪遥吴苑水连空。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偈同。”同样也有悲秋离愁的高迈与超然。明清画家王原祁的《仿范华原》也有“晴沙横古渡,槲叶满深山”的诗句,写得也很深邃老辣,笔触无愧于山水画家的格调和意境。由此看来,槲叶也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与离别、相思有着天然的关联;和悲壮、雄浑有着文化的贯通。
  槲叶粽子是农耕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也是秦岭-淮河一线周边山区端午民俗的重要载体。站在今天的时空节点上平心而论,从雅文化的角度来看,槲叶的风骚和光辉在逐渐暗淡和没落;而从俗文化的角度来说,槲叶的药膳价值与实用功能经久不衰。槲叶粽生态原始,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容量大,与市场上常见的三角形粽子相比,内容充实,相当于市场销售的迷你粽的五六个,实惠到令人惊讶的程度,简直可用超级土豪大礼包来形容。它常温保鲜的时间也超乎寻常,在清水里可存放一个月左右,若在山里清泉之中存放,可能保鲜的时间会更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先民们肯定是在生活中历经挫折,穷则思变,不断试错,向死而生……直到最后才发现了槲叶粽这种便宜实惠的行旅食品—它是名副其实的原始包装,加工便当,携带方便,保鲜良久,是食用营养的天然生态的绿色有机食品,这要比所有时尚流行的方便食品都更加经济和环保。现在想来,首先发现槲叶可以用来做粽衣的人虽然默默无闻,但是可歌可泣!在铺天盖地的“经济中心,利益至上”的时代,可惜我们今天并没有切实将其发扬光大—能力权且不说,意愿实在微薄。面对实利,我们实在有愧于先民的顺生智慧和祖先的坚韧精神。
  因此,我们端午吃的槲叶粽分明不是一种简单的食品,而是一种文脉代续的传统文化大餐。可惜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和城镇化的喧嚣中,偏远山区农村经济不断凋敝,农耕文化逐渐式微,槲叶和槲叶粽纵然坚强,作为无声的见证者和沉默的代言者,一直守望着乡野农耕文化,传承着自然生态的魅力和本真原始的活力,昭示了天然食品和传统文化经久未衰,反而历久弥新的发展趋势。槲叶文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也许可以偱径、突破并发展、创新。如果能够借助商业文明的催生,或许可以创造文旅产业的奇迹。实在没有想到槲叶的葳蕤繁茂,槲叶粽的菲薇芬芳,有着这么深厚而顽强的文化内蕴。   老家的槲叶粽,有着原始的名字,究竟怎么写,我一直都很困惑和纠结。是槲包还是槲抱?这确实是一个让我思索良久且委决不下的难题。前者似乎缺失了固有的文化审美和行为隐喻,写成后者又担心信息误读和道德指摘。遂求助习惯咬文嚼字的法学专家俊山,他也是一个有心人,帮我出具了权威的判断:“作为普通食品,叫槲包;作为行为艺术品,叫槲抱。”我以为这绝非随机调和的妥协,也绝非故作高深的诡辩,更不是文过饰非的油腻,而是恰如其分的文化情怀,无所偏倚的实体公正以及循理判定的责任担当。是啊,槲包是中华龙脉界分南北区域的平民百姓习以果腹的食品;槲抱则是有文化内涵和隐喻色彩的行为艺术、符号意义和文化特质的民俗活动。
  课本上之所以说用箬竹叶包粽子,因为作者屠再华先生是杭州人,大约南方用的是箬竹叶;我的老家在伏牛山里,用的是别处不常见的槲叶。当然也有地方用苇叶、玉米叶甚至玉米衣的,另外,也有用荷叶或者其他什么叶的。只要环保无害,大约宽条状叶子或者大叶片且较为柔韧的都可以,比如枇杷叶、梧桐叶,大约也都行,只是我没有亲见和尝试罢了。
  用笋衣包粽子应当也比较常见。竹笋根部的叶片宽大厚实但比较短,可以采用槲叶的包法;也可以包成方形的,只要不漏粽馅就行。上面的笋叶窄长而薄,可按箬竹叶的包法,单片笋衣包成三角形的居多。说到这里,粽子按结构分有粽衣、粽米、粽馅。课文写粽子的做法,首先明确了粽子是由粽叶、粽米、粽馅(比如枣)构成的,因此“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就不合逻辑,也不符合生活常识,粽米和粽馅或可合称为粽仁,所以“咬一口粽仁,真是又黏又甜”才对。教材中的语言要有示范性,应和一般的口语有所分别。这里明显不合空间逻辑:从语境和逻辑上来看,粽子剥去粽衣剩下的是粽仁。精确的概念和逻辑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话语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构建良好的心智模式。
  今年我弄的粽米主要是江米、小米,又添加了黄豆、红小豆和黑芝麻,大约得加水泡上一夜。粽衣用笋叶,把捡拾阴干的笋叶放清水中浸泡到柔韧软和,再用开水消毒;也可以放蒸锅里蒸透,备用。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见识,我又专门骑行横穿了大半个城,到麒麟岗上的院子里捡拾今年新鲜的竹衣;又砍了一株嫩竹,用钢丝弓锯截成竹筒,打算明天让孩子自己制作竹筒粽子。这是最简单易学的方法,煮好后劈开吃会有鲜竹的清香。如果不弃竹壳,下次复合捆扎还可重复使用,但是估计味道会有不小的折扣。
  没有想到这篇课文给孩子造成了包粽子只能用箬竹叶的局限,老婆迎合孩子的作业不经意也坠入了误区。我个人以为教材不同于一般文本。它应当比一般文本更经典、更客观,更要有教育价值和文化魅力。如果它不是教材,而是作为一般的文本,导致影响力有限,我们可以宽容。但正因为是部编版通用教材,编者应当更具慧眼、更有情怀。顾此失彼的教育资源,一旦先入为主,即便穷尽一生有的也很难改过来。东西南北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提供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伏牛山区箬竹叶不常见,端午节包的槲叶粽子,其实也是名副其实的传统粽子,甚至更货真价实。因为古代秦楚大道和丝绸之路东段的沿途村落就一直称之为槲叶粽。让我们穿越到古代,可以想见游学的文人仕子,营商的贩夫走卒,还有为国戍边的将士以及避乱迁徙的民众,在酷暑闷热而又风雨多变的盛夏,食物非常容易变质,为了减轻辎重,减轻行李给漫长的旅途带来的困扰,用槲叶粽代替以馕为代表的干粮,看似生计所迫,因陋就简,实则别具匠心,一劳永逸。此情此景,的确没有比槲叶粽更好的旅行食品和文化载体了。槲叶粽改善了人们出远门的膳食条件,简化了远行人的行李装备,改善了食用干粮固有的环境条件,摆脱了行旅游子的路径依赖……抚今追昔,思绪纷然。槲叶粽的出现简直善莫大焉!
  如此看来,教材说“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是很絕对的。而今我已年过半百,也才隐约知道,吃粽子过去是一种刚需,推说纪念屈原只是“据说”的穿凿附会。生拉硬扯、张冠李戴的知识是靠不住、信不得,但也离不了的。不是还有伍子胥吗,为什么要引导到纪念屈原呢?这你得好好想想,和自己较回真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这里我只能说纪念谁或者什么的,只是为了给既得的实惠找一个借口罢了。比如端午吃粽子,就是为给口惠找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即便如此我也选择相信吃粽子和屈原有更大的相关性。因为屈原早期活动的区域和早年流放的北地就在伏牛山一带;屈原扣马谏王就发生在西峡回车,屈原岗上至今还有纪念屈原的文化遗迹和建筑遗存。这里端午节的粽子也多是槲叶粽。或许槲叶粽是屈原开创的产品?或许是屈原钟爱的食品?或许这都不靠谱,靠谱的正是……这是我们历来的传统,也是我们现在的需要。未来如何,我们只能翘首以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家人相约,明年端午尽量除却尘杂,回到故乡去真切体验槲叶文明和粽子文化,让节日的民俗在眼前活泛起来,荡漾开去……
其他文献
我曾在十年前到过九溪,印象中的那个村落,石头的房子,石头的墙,石头的路面,石头的巷子……那是一片灰白图案的石头世界,透出六百年岁月的沧桑,厚重淳朴。  然而,十年后的2014年9月的这天,再度漫步在九溪的深巷、古街,我却发现,那些不知何时新建的贴着瓷砖的混凝土砖房、小洋楼混迹于石头房之间,一些新铺的水泥路也取代了原先的石头路,这种不协调让人对九溪历史遗存的未来深感担忧:经历了六百年风雨的屯堡,它们
期刊
疾风骤雨  那天的狂飙吹折了未放的花蕾,那日的暴雨打碎了心境的闲逸。  闪电雷鸣的怒吼,让你在惶恐中瑟瑟发抖、战战兢兢不知所以。  你裸露的双臀伤痕累累,撕心裂肺的惨叫如利剑穿破我的胸壁。  我听见窗外的冷风都在悲啼,却道鞭子是轻轻放下而高高举起。  餐桌上你从此不敢吭气、默默无语,房间里你蜷缩在黑暗里饮泣。  我再看不到你绽放灿烂的笑容,我再听不见你飘出清脆的笑语……  何处安居  你从异乡漂泊
期刊
从大漠到草原,从戈壁到高山,1500公里的旅途,跨越两个省份。一辆吉普车,三个人的自驾之旅。  相对于“旅游”,我更喜欢“旅行”这个词。“旅行”不似“旅游”,浮于表面,走馬观花,更多的是深入挖掘旅途中的美好,这也是我们选择自驾游的原因。旅行,往往由各种惊喜与意外组成。在旅程的前一天,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北部,江浙沪的各大机场陆陆续续取消了航班。我们一行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抵达了禄口国际机场,不时关注着
期刊
天色已晚,雨还在下,泡上一杯淡淡的清茶,我独自一个人慵懒地陷在柔软的沙发里,赏窗前的竹影摇曳,听窗外的雨声滴答,看杯中的水雾氤氲,忆曾经的往事如烟……  杯中的茶葉一片片绽放,浮动,坠落,轻盈如飘落凡尘的仙子;水雾袅袅地升起,飘逸似一个朦胧的轻梦。这时想起唐代大诗人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的诗句,顿觉趣味盎然,形象生动!我虽不是诗客僧家
期刊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欢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但专家表示,讲睡前故事看似很简单,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孙怡表示,常听睡前故事的孩子会更活泼、开朗,更愿意和别人沟通、交流,增加彼此的信任,而且处事能力也会比较强,长大了常常能成为社交高手。  一说到讲故事,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妈妈(或爸爸)和孩子一起斜靠在枕头上,手里拿着一本书,
期刊
如今的中国,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波胜似一波,许多小学生张嘴Yes,闭嘴No,英语成绩提高了,英语氛围浓了。与此同时,学生娇气的多了,礼让的少了;熟悉Christmas的多了,知道端午节的少了;知道蜘蛛侠变形金刚的多了,懂得孔子孟子老子的少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徐莲时时问自己:小学英语教学除了教学生英语外,还应该教些什么?  “Teacher”与“天地君亲师位”  时间回溯到1998年的某个早晨。  
期刊
中国文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逐渐拥有了独立思想,并迈入世界先进文化行列,引领世界文学发展,其本身具有特定的形式与风格、独特的审美理想与文学特色、色彩鲜明的体系以及具有支配效果的思想文化。凭借丰富的作品、诱人的魅力,中国文学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学宝库中最耀眼的瑰宝。  一、杜甫作品《登高》全篇赏析  (一)萧瑟荒凉的整体基调  《登高》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天,是杜甫在夔州生活时完成的,由
期刊
诗词是作者人格与灵魂的外化,诗词发展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时代交替,其蕴含的精神启迪价值显著。在进行李白诗歌与苏轼词作的阅读期间,我们可体会到不同的人生态度、个性,本文主要对此进行研究。  李白与苏轼当时分别处于唐宋两朝的鼎盛时期,两人身上几乎同时凝聚着中国古代优秀伟大文人所有的人生际遇、才华和各种情感上的悲喜。李白与苏轼最为突出的一点在于,其经过不懈的努力,积极的探索,已经超越了自我。无论是李白还
期刊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鲁迅的评价客观而中肯。论其中国文学的发展,先秦两汉是中国文学的开端,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同一,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性尚未呈现。魏晋是一个文的自觉的时代,文学从学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出现了专门的
期刊
一、推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中很大程度上向读者传达了推刘贬曹的思想,这其实和罗贯中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罗贯中正处于元末明初,元朝大暴乱,全国各地皆是起义,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元末各路军阀霸主,不仅和元军作战还互相兼并,表面是同盟,实则名存实亡。这也间接地勾起了罗贯中对正统思想的渴望,他从小就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着政治抱负,也更加肯定正统思想,同时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明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