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置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而开展的尝试性学习探究,是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重要体现,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有着铺垫式的作用。高中美术课程是一门基于美的艺术鉴赏课程,它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欣赏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思维能力,对于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特殊的教育功效。由此,笔者以为,在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立足“主体性参与”这个前置学习的核心取向,通过有效的前置导学、开放的学习探究、踊跃的成果展示,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要求加入到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陶冶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
前置导学尊重学生主体人格
前置导学是学生前置探究学习的灯塔,它对于明确学生探究内容,规范学生探究行为,提高学生探究效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在前置导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当前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具备独立抽象思维意识的高中生,他们已经具备独立的心理自我,有着自己的判断与审美标准,因此,美术教师在设定探究内容与导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不要把导学内容与方向规定到“不可磋商”的地步,而应该在掌握大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尝试。
教学《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中,笔者考虑到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艺术,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所涉猎,虽然只是触及表层,但也算有所了解。因此,在第一课时的前置导学中,笔者为学生们呈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启发学生通过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活动,找出开幕式中雅典特有的文化元素,并由此及彼,通过查找网络资源、搜集书籍杂志、展开小组讨论等形式,将其延伸放大。在这个前置学习中,笔者以视频片段为素材,启发学生通过具体的视频材料,找出大家所要了解与探究的希腊艺术之美,如雕塑、希腊神话传说等,将探究学习巧妙地插入到特定的任务活动中。这既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又留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实现了前置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人格的教学原则。
学习探究鼓励学生互助交往
美术鉴赏是一场关于美的盛宴,它内容多元、博大精深,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并非易事。因此,在学生的前置学习中,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引导他们在赏析的过程中互相尊重、互帮互助。既有交流,也有分享;既有赞许,也可以持不同的意见。以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共同寻觅藏匿在书本里、作品中的神秘之美,真正实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在欣赏《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这一课中的“掷铁饼者”这幅雕塑作品时,笔者并不着急对作品进行解剖分析,以大段的文字解说禁锢学生们的想象空间,以过多的他人观点打压学生们的独特体验,而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启发学生通过运动动作的模仿、作品线条的临摹、个人体验的交流与分享,充分感受迅速变化的运动感,体会体育运动在雕塑艺术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拉近学生与抽象作品之间的认知距离,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
成果展示注重学生审美个性
成果展示是验收学生前置性学习成效、彰显学生青春活力、焕发美术课堂魅力的间接平台。然而,不少教师在成果展示过程中,片面强调成果展示的结果,却忽略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交流过程;在评价过程中,也只是对各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等级对比,一笔带过,缺乏对展示细节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们在学习实践与展示过程中的个性发展。笔者以为,教师不仅要重视成果展示的结果,更要着眼于它的过程,鼓励学生有不一样的展示内容与方式,注重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创新的尝试。
在《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的最后一课时里,笔者在前置任务设计时,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关注点由教材移向自身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挖掘并认识身边的艺术,发现身边的美。在这个前置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我身边的雕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要收集身边的雕塑作品,如小区门口、公园附近、广场中央等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并将他们拍摄下来,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中。小组成员需对这些雕塑作品进行编号,并说一说“它们美不美,究竟美在什么地方”。活动结束后,小组组长需整理出活动报告,并在课堂探究环节呈现本组的探究成果。
前置性学习不同于简单的课前预习,也有别于以课后延伸为目的的探究实践活动,它旨在通过学生有益的课前尝试性探究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明确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准备、发现与疑惑,更加聚精会神、目的明确地进入到下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的教学参与范围,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
前置导学尊重学生主体人格
前置导学是学生前置探究学习的灯塔,它对于明确学生探究内容,规范学生探究行为,提高学生探究效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在前置导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当前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已经具备独立抽象思维意识的高中生,他们已经具备独立的心理自我,有着自己的判断与审美标准,因此,美术教师在设定探究内容与导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不要把导学内容与方向规定到“不可磋商”的地步,而应该在掌握大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尝试。
教学《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中,笔者考虑到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艺术,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所涉猎,虽然只是触及表层,但也算有所了解。因此,在第一课时的前置导学中,笔者为学生们呈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启发学生通过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活动,找出开幕式中雅典特有的文化元素,并由此及彼,通过查找网络资源、搜集书籍杂志、展开小组讨论等形式,将其延伸放大。在这个前置学习中,笔者以视频片段为素材,启发学生通过具体的视频材料,找出大家所要了解与探究的希腊艺术之美,如雕塑、希腊神话传说等,将探究学习巧妙地插入到特定的任务活动中。这既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又留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实现了前置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人格的教学原则。
学习探究鼓励学生互助交往
美术鉴赏是一场关于美的盛宴,它内容多元、博大精深,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并非易事。因此,在学生的前置学习中,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引导他们在赏析的过程中互相尊重、互帮互助。既有交流,也有分享;既有赞许,也可以持不同的意见。以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共同寻觅藏匿在书本里、作品中的神秘之美,真正实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在欣赏《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这一课中的“掷铁饼者”这幅雕塑作品时,笔者并不着急对作品进行解剖分析,以大段的文字解说禁锢学生们的想象空间,以过多的他人观点打压学生们的独特体验,而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活动,启发学生通过运动动作的模仿、作品线条的临摹、个人体验的交流与分享,充分感受迅速变化的运动感,体会体育运动在雕塑艺术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拉近学生与抽象作品之间的认知距离,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
成果展示注重学生审美个性
成果展示是验收学生前置性学习成效、彰显学生青春活力、焕发美术课堂魅力的间接平台。然而,不少教师在成果展示过程中,片面强调成果展示的结果,却忽略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交流过程;在评价过程中,也只是对各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等级对比,一笔带过,缺乏对展示细节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们在学习实践与展示过程中的个性发展。笔者以为,教师不仅要重视成果展示的结果,更要着眼于它的过程,鼓励学生有不一样的展示内容与方式,注重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创新的尝试。
在《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的最后一课时里,笔者在前置任务设计时,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关注点由教材移向自身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挖掘并认识身边的艺术,发现身边的美。在这个前置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我身边的雕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们要收集身边的雕塑作品,如小区门口、公园附近、广场中央等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并将他们拍摄下来,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中。小组成员需对这些雕塑作品进行编号,并说一说“它们美不美,究竟美在什么地方”。活动结束后,小组组长需整理出活动报告,并在课堂探究环节呈现本组的探究成果。
前置性学习不同于简单的课前预习,也有别于以课后延伸为目的的探究实践活动,它旨在通过学生有益的课前尝试性探究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明确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准备、发现与疑惑,更加聚精会神、目的明确地进入到下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的教学参与范围,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