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式学习方法以及思维锻炼方式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由于知识点相对比较繁杂,但课上准备及正式实验时间相对比较有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扎实的知识体系。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尝试挖掘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为学生条理清晰的罗列生物实验知识点,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思维导图;课堂效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引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整个生物教学体系中的重点难点。通过生物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生命现象的直观认识,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發展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建立整体实验框架,为学生打造高效率的生物课堂。
一、思维导图概述
所谓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在确定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借助彩线以及框图将相关的知识体系和核心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图形架构。在架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脑海中会经历联想、整理以及分析的过程,从而实现对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巩固和记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
生物学科会陪伴初中生度过初中两年的时光,而学生也会在大量的生物模拟实验及操作探究与实验中掌握形成创新实践意识。整体来说,初中生物学科中学涉及到的形形色色的实验相对比较繁杂,且不同实验所应用的实验方法原理以及相应的实验步骤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中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对即将展开的生物实验进行合理预习。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对教材中所设计的实验环节进行大致浏览,并没有对实验的原理以及相关的流程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探究,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思路不清晰,却无法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完成素养的提升。面对这一问题,要是可以为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框架图形,鼓励学生在预习期间自主填写生物实验的目的、原理、准备材料以及具体的步骤方法,并在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弄清实验各环节的基本关联,实现对实验内容的补充拓展,达到良好的课前预习效果。
(二)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高效率的课前预习,学生们已经对所即将探究的生物实验形成了大致的轮廓思路。而在正式开展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设计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学生实验思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偏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鼓励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讨论来围绕实验主题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这样一来更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且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给学生自由发挥以及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契机。一般来说,以生物实验的探究目的为核心主题,学生可以大致确定基本框架的6个分支,即问题的提出、假设的提出、计划的制定、实验的实施、结论的得出以及交流与表达。之后,学生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展开实验操作,验证核心主题。
(三)实验教授
由于中学生的生物知识储备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教师仍旧要在正式开展实验之前,对可能会用到的具体知识点进行侧重讲授,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其实验时间进行具体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验前对知识点讲授的效率与清晰度以及讲授时间对学生的实验展开情况具有直观影响。做教师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的讲解比较透彻,那么注定留给学生的实验时间就不宽裕;而如果教师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讲解比较笼统,那么学生可能会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教师在此环节应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优势。比如说,在八年级上学期探究“蚂蚁是怎么进行通讯的”这一生物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按照班级里学生所制定的思维导图模式,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流程再制定一份思维导图,以图文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验步骤以及需要注重的细节问题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误操作行为。
(四)课后评价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反馈的生物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成果及探究行为进行评价。但是,由于中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教师很难系统的对每一名学生的参与行为进行评定。面对这种情况,初中生物教师不妨继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这项教学工具,借此来分析并判断学生每个实验流程的精准度以及对知识的实际理解程度,进而对学生的整个实验设计、操作以及团队协作流程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并制作思维导图是每一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核心素养。因此,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效用,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率,全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萍婷.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33-234.
[2] 秦俭.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0(05):74-75.
[3] 张玉梅.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11-512.
关键词:思维导图;课堂效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引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整个生物教学体系中的重点难点。通过生物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生命现象的直观认识,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發展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建立整体实验框架,为学生打造高效率的生物课堂。
一、思维导图概述
所谓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在确定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借助彩线以及框图将相关的知识体系和核心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图形架构。在架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脑海中会经历联想、整理以及分析的过程,从而实现对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巩固和记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
生物学科会陪伴初中生度过初中两年的时光,而学生也会在大量的生物模拟实验及操作探究与实验中掌握形成创新实践意识。整体来说,初中生物学科中学涉及到的形形色色的实验相对比较繁杂,且不同实验所应用的实验方法原理以及相应的实验步骤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中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对即将展开的生物实验进行合理预习。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对教材中所设计的实验环节进行大致浏览,并没有对实验的原理以及相关的流程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探究,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思路不清晰,却无法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完成素养的提升。面对这一问题,要是可以为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框架图形,鼓励学生在预习期间自主填写生物实验的目的、原理、准备材料以及具体的步骤方法,并在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弄清实验各环节的基本关联,实现对实验内容的补充拓展,达到良好的课前预习效果。
(二)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高效率的课前预习,学生们已经对所即将探究的生物实验形成了大致的轮廓思路。而在正式开展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设计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学生实验思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偏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鼓励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讨论来围绕实验主题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这样一来更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且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给学生自由发挥以及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契机。一般来说,以生物实验的探究目的为核心主题,学生可以大致确定基本框架的6个分支,即问题的提出、假设的提出、计划的制定、实验的实施、结论的得出以及交流与表达。之后,学生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展开实验操作,验证核心主题。
(三)实验教授
由于中学生的生物知识储备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教师仍旧要在正式开展实验之前,对可能会用到的具体知识点进行侧重讲授,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其实验时间进行具体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验前对知识点讲授的效率与清晰度以及讲授时间对学生的实验展开情况具有直观影响。做教师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的讲解比较透彻,那么注定留给学生的实验时间就不宽裕;而如果教师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讲解比较笼统,那么学生可能会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教师在此环节应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优势。比如说,在八年级上学期探究“蚂蚁是怎么进行通讯的”这一生物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按照班级里学生所制定的思维导图模式,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流程再制定一份思维导图,以图文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验步骤以及需要注重的细节问题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误操作行为。
(四)课后评价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反馈的生物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成果及探究行为进行评价。但是,由于中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教师很难系统的对每一名学生的参与行为进行评定。面对这种情况,初中生物教师不妨继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这项教学工具,借此来分析并判断学生每个实验流程的精准度以及对知识的实际理解程度,进而对学生的整个实验设计、操作以及团队协作流程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并制作思维导图是每一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核心素养。因此,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效用,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率,全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萍婷.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33-234.
[2] 秦俭.初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0(05):74-75.
[3] 张玉梅.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