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政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一、提升教师的政治文化素养:
作为学校教育范畴的思政教育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来培养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一个教师的政治文化素养在学校的教育中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整个学校的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常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分析他们的思想特点,定时的加以指导和校正,做好全面发展的督察作用。
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政治文化修养,懂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明白陶冶身心、涵养德行的重要内容,才能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用文化精髓来熏陶浸染、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这种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手段更具感染力。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挖掘、积极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不会只能照本宣科、无法轻松地驾驭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领悟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充实到教育教学中,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发展等都具有特别的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的英语终身学习有益,而且还在客观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交际应用等各方面。
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对于听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反复多听,直到完全听懂为止。点拨学生掌握听音、辨音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听力技巧。课堂内外的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声音响亮,语音清晰流畅,语调和谐自然,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拼读单词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不正确的发音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反复纠正,直到发音正确为止,以此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每个词语准确发音的好习惯。对于写的习惯而言,教师首先应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板书和作业批改,对于不达标的文章,一定帮助学生在语言的规范使用上、在语义的正确表达上进行多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再进行下一篇文章的写作。以此,在写作中养成学生认真思考及准确表达的好习惯。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活动和创造学校的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熟悉英语的情境,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更要努力创设趣味化、活动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喜爱课堂并能积极投身于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有语言交际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教育
在英语学习材料中,有很多人物传记,他们可能是有名的科学家、运动员或政治家等,比如说:、马克思、富兰克林、爱迪生、奥运冠军等,他们都具有非常优秀的意志品格。通常他们都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为理想而拼搏,多次失败,却不屈不挠,直至成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生动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启发他们去思考,去感悟,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奋发学习。同时,依据教材特点,帮助学生更多的理解国内外历史,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树立民族意识,引导他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思维差异,文化差别等。但是,思政教育和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丰富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水平,这也是一个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的过程。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有能力对学科知识进行各种处理,如重组、简化、个性化等。教师精通自己的学科,且有渊博的知识,就能够在教学中做到驾轻就熟。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还需要付出激情。有针对性地不断变换呈现知识的方式,以克服学生的兴趣缺乏,在教导学生中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浅出,不至于就事论事、简单粗暴。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能只靠说教,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或知识点为依托展开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也可以在一些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功能。如: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教师就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懂得学习英语对自己、对社会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学生一旦明确了学习目的,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讲到中国文化时,教师应满怀自豪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辉煌与灿烂。让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的优秀文化、热爱我们的祖国。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文化差异和外域特征,学生要学好英语必然要接受到相应的外来文化。但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善于利用教育契机,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正确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分辨善恶的能力,这种导向作用,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地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常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分析他们的思想特點,定时的加以指导和校正,做好学生全面发展的督察作用。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意义深远。
一、提升教师的政治文化素养:
作为学校教育范畴的思政教育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来培养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一个教师的政治文化素养在学校的教育中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整个学校的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常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分析他们的思想特点,定时的加以指导和校正,做好全面发展的督察作用。
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政治文化修养,懂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明白陶冶身心、涵养德行的重要内容,才能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用文化精髓来熏陶浸染、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这种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手段更具感染力。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挖掘、积极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不会只能照本宣科、无法轻松地驾驭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领悟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充实到教育教学中,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发展等都具有特别的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的英语终身学习有益,而且还在客观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交际应用等各方面。
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对于听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反复多听,直到完全听懂为止。点拨学生掌握听音、辨音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听力技巧。课堂内外的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声音响亮,语音清晰流畅,语调和谐自然,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拼读单词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不正确的发音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反复纠正,直到发音正确为止,以此培养学生认真对待每个词语准确发音的好习惯。对于写的习惯而言,教师首先应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板书和作业批改,对于不达标的文章,一定帮助学生在语言的规范使用上、在语义的正确表达上进行多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再进行下一篇文章的写作。以此,在写作中养成学生认真思考及准确表达的好习惯。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活动和创造学校的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熟悉英语的情境,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更要努力创设趣味化、活动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喜爱课堂并能积极投身于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有语言交际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教育
在英语学习材料中,有很多人物传记,他们可能是有名的科学家、运动员或政治家等,比如说:、马克思、富兰克林、爱迪生、奥运冠军等,他们都具有非常优秀的意志品格。通常他们都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为理想而拼搏,多次失败,却不屈不挠,直至成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生动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启发他们去思考,去感悟,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奋发学习。同时,依据教材特点,帮助学生更多的理解国内外历史,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树立民族意识,引导他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思维差异,文化差别等。但是,思政教育和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丰富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水平,这也是一个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的过程。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有能力对学科知识进行各种处理,如重组、简化、个性化等。教师精通自己的学科,且有渊博的知识,就能够在教学中做到驾轻就熟。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还需要付出激情。有针对性地不断变换呈现知识的方式,以克服学生的兴趣缺乏,在教导学生中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浅出,不至于就事论事、简单粗暴。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能只靠说教,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或知识点为依托展开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也可以在一些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功能。如: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教师就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懂得学习英语对自己、对社会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学生一旦明确了学习目的,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讲到中国文化时,教师应满怀自豪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辉煌与灿烂。让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的优秀文化、热爱我们的祖国。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文化差异和外域特征,学生要学好英语必然要接受到相应的外来文化。但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善于利用教育契机,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正确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分辨善恶的能力,这种导向作用,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地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常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分析他们的思想特點,定时的加以指导和校正,做好学生全面发展的督察作用。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