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为此,搞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 概念 教学 体会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吸收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下列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形象直观法
即用直观感性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模型、图形、图表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概念时,我让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黑板的上下边缘、桌子、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铁轨等,然后根据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黑板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同样可分析出桌子、门框和铁轨的属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相互平行的。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二、学具促进法
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学具(有的用小棒,有的用图片,有的用橡皮泥做的小动物)把10个东西分成两份,通过分学具,出现了五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9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8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4个,另一人得6个;两个人各得5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五种分法与前四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五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了“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了数学概念。
三、操作加深法
经过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可温故知新、事半功倍,效果很好。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学习一个同行的做法,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圆柱体,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一个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接着再让学生思考,寻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动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效果很好。
四、朝花夕拾法
如果新、旧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等,那么新概念的导入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关系去进行。例如,在学习质数、合数概念时,我用约数的概念引入:“请同学们写出1、2、5、6、8、12、13、15的所有约数。它们各有几个约数?你能给出一个分类标准,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吗?你能找出多种分类方法吗?你找出的所有分类方法中,哪一种分类方法是最新的分类方法?”这样导入新概念,同学们既复习了旧的概念知识,又对新概念有深刻的影响,而且还知道了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以典型练习巩固概念
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我常常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就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的,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求这个数”是问题,“用除法”是计算方法。
关键词:小学 概念 教学 体会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吸收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下列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形象直观法
即用直观感性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模型、图形、图表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概念时,我让学生观察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黑板的上下边缘、桌子、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铁轨等,然后根据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黑板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同样可分析出桌子、门框和铁轨的属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相互平行的。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二、学具促进法
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学具(有的用小棒,有的用图片,有的用橡皮泥做的小动物)把10个东西分成两份,通过分学具,出现了五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9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8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4个,另一人得6个;两个人各得5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五种分法与前四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五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了“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了数学概念。
三、操作加深法
经过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可温故知新、事半功倍,效果很好。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学习一个同行的做法,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圆柱体,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一个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接着再让学生思考,寻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动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效果很好。
四、朝花夕拾法
如果新、旧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等,那么新概念的导入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关系去进行。例如,在学习质数、合数概念时,我用约数的概念引入:“请同学们写出1、2、5、6、8、12、13、15的所有约数。它们各有几个约数?你能给出一个分类标准,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吗?你能找出多种分类方法吗?你找出的所有分类方法中,哪一种分类方法是最新的分类方法?”这样导入新概念,同学们既复习了旧的概念知识,又对新概念有深刻的影响,而且还知道了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
五、以典型练习巩固概念
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我常常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就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的,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求这个数”是问题,“用除法”是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