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塑造的别样林斤澜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文坛,林斤澜与汪曾祺并称“文坛双璧”,同时他还被称为“短篇小说圣手”、文坛“怪味豆”。人们赋予林斤澜不少称谓,但当我们真正走近林斤澜,就会发现无论是他的人品还是他的文风都已凝成了一段厚重的历史,这段厚重的历史震撼人心、丰润细腻、影响深远。而这样一段熠熠生辉的历史我们就可以通过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春风》窥见一斑。
  林斤澜在《春风》中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对比烘托,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体会和哲思抒写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出北国春风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的特点,歌颂了它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
  对于《春风》这篇文章,林斤澜在立意和写法上就凸显了他不同凡响的高明之处。
  首先,他立足新视角,发现和展示生活之美。林斤澜1923年生于浙江温州,1949年之后,他到北京市文联创作组从事剧本创作。这样,林斤澜有条件经常往来于故乡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而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对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有着不一样的认识、感受以至于情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国春风柔媚得显而易见,不爱都欲罢不能;“只见起风、起风,成天的刮土、刮土,眼睛都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北国春风有着太多的粗粝,粗粝表象下的气魄和坚韧无人能识。而林斤澜却是一个目光深邃的人,拥有明察秋毫的智慧。虽然他是南方人,但能够站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上发现北国春风的独特之处,抒写北国春风的美好,诠释北国春风的精神,最后文人的个性与北国春风的品质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这就足以证明林斤澜观察生活的角度不但独特,而且能够另辟蹊径。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说:“林老是一个匠心独运的作家,并具有智慧之心。他有独立的人格、不屈的精神、高贵的灵魂。”《春风》的立意正是如此,文如其人,人似其文,《春风》正是他至真至纯的人品和深邃思想的折射。无怪乎文坛戏称林斤澜为“永远的老顽童”, 这不仅指林斤澜保持着一颗童真之心,而且还指他的创作态度高妙,创作出来的作品浑然天成。一个个性卓绝的文人,以他人不会想到的指法,手挥五弦,奏出了一曲惊人之作,前无古人。
  其次,写法上新颖独特。林斤澜对事对物如有话可讲,就会感情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却不会在表面上叫喊,而是隐藏在艺术的深处。文章采用欲扬先抑和对比烘托巧妙结合的方式,逐步显露出北国春风的可爱,将怀念之情抒写得曲折有致。作者开门见山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时间短暂,冬夏交接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争春斗芳菲”的胜景。接着用人们争论最激烈的意见即“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和“成天刮土”,来贬斥春风的不是,埋怨春风的无情无意。开篇中北国春风之恶势,在于江南春风对比下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然而不久,作者在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时,突然笔锋一转:“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用这么一个设问句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作者起初是无限怀念江南春风,觉得它“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可后来多次下乡在京西的大山上,看到“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坚冰顽固地驻守着北方的原野,没有想过要退出舞台,觉得面对这样的坚冰,“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南方的春风是无可奈何、无济于事的;相比之下,北国的春风却以摧枯拉朽的力量、不可遏制的气势,横扫整个北国,吹开了冰冻,吹醒了生命,催生了万物。此时作者再回想江南的春天,有的只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有的只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更不用说发霉的墙角散发出的“死耗子味儿”与“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让北国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国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春风》这篇文章,不但立意和写法不同凡响,在语言表达上更是善鸣新声、风格独特。
  曾有评论说,林老的文风部分师承鲁迅,部分师承沈从文。但林老的“粉丝”之一作家刘心武认为,林老风格并无师承而是自成一家。林斤澜这位从浙江温州走出来的“文学不死鸟”,他把温州话化入了文学语言之中。
  《春风》的语言就体现了林斤澜的自成一家,很温州农民的、很原野的风范。全文散句中夹杂着许多急促的短句,运用一系列动宾短语,巧妙构成了排比与反问,使语言显得变化多姿、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这句用铺排的手法,辅之以拟人的写法、象声词的烘托,突出了北国春风不可遏制的气势。“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这两句反问,将北国山民喜欢春风这种感情表达得充分透彻、淋漓尽致。老舍生前说:“在北京的作家中,今后有两个人也许会写出一点东西,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是林斤澜。”这是1962年的话了,但预言得到了印证。从老舍助手到短篇圣手的林老如今已经仙逝,他的文名和创作功绩将永载文学史;他内心的深邃也令人肃然起敬;他的智慧、仁厚、谦谨和通达,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教师如能适当根据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创新资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设计教学,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 激发 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爱因斯坦曾说:
期刊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又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已经成为新课改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三复习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三数学复习效率,本人这几年来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相信会提高教师的复习课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复习也会有所帮助。  一、对高三数学复习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1、复习阶段的整合。高三复习的传统做法是把复习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章节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和综合复习阶段。一般而言,章节复习的时间最长,不少
期刊
本人执教的是高三特长生,他们因专业训练考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地理基础薄弱,知识遗忘严重,复习备考难度可想而知。在复习时间很短的情况下,怎样使学生快速提升地理成绩,由低起点达到高考要求?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因循艺术生特点,糅合文化课学生一轮、二轮复习的内容和思路,结合考纲和考试说明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善于对学科知识重组和整合;指导学生答题思路,灵活调用驾驭或迁移应用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精心设计学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以情激学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
期刊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更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共同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地呼吸”的亲切的地理教学氛围中。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地理老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而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对疑难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学习的思维训练从“无序”到“有序”、从“质疑”到“探究”、从“顿悟”到“提升”。多年的教学
期刊
从思品课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思品课中可以实行开放性教学形式,打破学科界限,做到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所以我努力开放思品课堂,优化自己的教学,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做开放型教师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教师是依赖于学生的。师生之间就好似由教师的教学、教育经验与学生的好奇和热情组成的有机体。向学生学习、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
期刊
语文教学情境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是智慧、情感、理念相互碰撞所激发的“教学情意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有形与无形的意境。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双主体论”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普遍接受的教育理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更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保证。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得意门生,要以同样火热的心爱学生全体、爱每个学生。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