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gze263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须教其有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愿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如讲《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一个学生发问: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都比不上,咱们国家有那么多名胜古迹,她这样说不对。他的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好多同学的反对。我趁机把同学们分成两方,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意见统一后,我说:“他提的问题很重要,他能提出这个问题真了不起!”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问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1)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如我教《苦柚》一课,通过预习,学生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数十个问题:“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伯父说:“我们都得了思柚病。”可表妹从未见过柚子,更没吃过,怎会得思柚病呢?对卖柚子的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柚子那么苦,伯父为什么把一筐柚子全买下了?小姑娘为什么不要伯父给她的100元钱?……学生思维多么活跃!(2)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③)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肪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跳水》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一顶小小的帽子,孩子回家后买一顶不就行了,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4、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给颜黎民的信》一课。信的开头称呼是“颜黎民君”,可见这封信是写给黎民的,在结尾鲁迅先生却写道:“祝你们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5、从标点符号上质疑。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跳水》一课,可引导学生质疑:“四十秒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6、从写作手法上质疑。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初读后学生发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自己对叶老的无限怀念之情,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这样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新颖的定题方法。
  总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
其他文献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正因如此,目前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要求普遍降低,而对答题的规范化要求却越来越提高。而现实情况却是在各种化学检测甚至包括高考化学考试中,由于学生答题不规范而导致的失分现象却十分突出。笔者认为:对学生规范化答题能力的培养是高三
摘要:职高生英语基础本身较差,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心理问题,成为学习英语的障碍,并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职高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强化英语学习动机,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职高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职高 英语 动机 情绪 自信心 兴趣  一、职高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1、职高生欠缺学习动
摘要:进入信息社会,语文学科利用多媒体如何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的关注。本文从借助多媒体,有助学生认识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情感升华;有助于学生心灵的陶冶;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四方面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人文 渗透  现实的语文教学里,教育教学脱离人文性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育偏重应试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已经不是新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下达,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键词:地理 新课程 课堂教学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教师要想学生主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高中生物教学落实新课改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就情境教学法总结了创设情境三个原则,探讨和归纳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学习 情境教学法 高中生物 教学  1、情境教学法中创设情境的原则  情境的创设要富含知识、融入情感、注重体验。笔者认为,创设情境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1情境的内容必须围绕教学知识  比如在讲授“酶的特性”时,“为什么妈妈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对我们在教育领域里创新提出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究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目标,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这一改革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锐意探索: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我想,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把主动权切切实实地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
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尤其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追求和实现。如何运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崇高的信念和理想,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应是每位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1、高考前夜  在2002年高考的前一个夜晚,学校安排学生到科技楼物理实验室温书,那天的教室格外安静,不知是谁选择了一段轻音乐低吟着,我深情地注视着每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