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高中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打破了以老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试图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模式。然而,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由于缺乏现成的经验,起步阶段难免产生畏惧心理,但更多表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思想与思维方式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繼续探索与尝试,总结与完善,合作、交流与推广。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在探究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讨论和操作实践的时间。教师的发言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创造对问题探究、概括的机会。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在学生具备基本自学能力的条件下,以学生的集体“自学”和学习成果“展示”取代了教师的“一言堂”。以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改变了课堂的死板面孔,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实现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新课标引导下的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比如古诗文鉴赏,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进行针对性教学。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文学常识的记忆,关键字的理解,重点字句的含义,重点句表达作者的感情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过猛烈的抨击,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诗歌方面的试题,也的确显示出了让人可以针对的程式化。然而,对于古诗文如何品味、如何鉴赏,则是一带而过。在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经验后,本人在课堂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在高二理<1>班的一节诗歌鉴赏课上,我改变以往,老师讲一讲,同学议一议的模式,放开手来,让同学们参与讨论,根据单元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让同学们自主学习李清照的词《一剪梅》。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后,播放邓丽君的歌曲《月满西楼》。让同学们学唱歌曲,一首需要背诵的词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半节课,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学唱歌曲,没有一位同学睡觉。这堂课结束后,我做了课后反思:诗歌的背诵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人的意志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诗歌积累,任何快捷的方式也很难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何才能达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开展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古诗文的教学一定要有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古诗文鉴赏水平才有可能提高。
带着摸索的心态,我又准备了多媒体课《师说》。这是一篇文言文,而且是一篇自读课。在课堂上打破文言文常规授课模式,以“议”为铺垫,突出“合作交流”。我们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成立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习互助小组。学生的座位安排,尽量体现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和立体性,以5人为一小组,10人为一大组,把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每组负责课文的一个自然段。以抢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的预习情况。而后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选出优胜组。这节课的最后环节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说出,他们怎样看待现代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同学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也在愉悦中掌握了知识。而这节课也被选送到五家渠,参加农六师青年教师评优课大赛,本人获得二等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一位引路人,而非一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学者。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开始反思,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把45分钟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动脑,自主学习,打破以往的“满堂灌”。教师只是布置任务,最后小结,而把课堂真正的留给学生。
高中阶段学生常抱怨课程难,学不会。而我却认为不是学不会,而是不会学。会学就等于掌握了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举一反三,游刃有余了,现行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让我们的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儿,动手能力特别差。记得我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位小学教师上课提了一个问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说水的,有说泥的,对这些答案老师都给了对勾,其中,一位小同学的答案是春天,老师给了一个鲜红的“×”。试问,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会有奇思妙想,还会有创新意识吗?
面对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审视传统教育的优与劣,对照新课标,认真反思,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诸位同行,“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都放开手,相信我们的学生,把课堂真正的交给他们,让同学们在快乐思索中学习吧。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高中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打破了以老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试图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模式。然而,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由于缺乏现成的经验,起步阶段难免产生畏惧心理,但更多表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思想与思维方式的改革;因此,我们必须繼续探索与尝试,总结与完善,合作、交流与推广。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在探究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讨论和操作实践的时间。教师的发言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创造对问题探究、概括的机会。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变革,在学生具备基本自学能力的条件下,以学生的集体“自学”和学习成果“展示”取代了教师的“一言堂”。以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改变了课堂的死板面孔,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实现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新课标引导下的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比如古诗文鉴赏,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进行针对性教学。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文学常识的记忆,关键字的理解,重点字句的含义,重点句表达作者的感情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过猛烈的抨击,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诗歌方面的试题,也的确显示出了让人可以针对的程式化。然而,对于古诗文如何品味、如何鉴赏,则是一带而过。在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经验后,本人在课堂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在高二理<1>班的一节诗歌鉴赏课上,我改变以往,老师讲一讲,同学议一议的模式,放开手来,让同学们参与讨论,根据单元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让同学们自主学习李清照的词《一剪梅》。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后,播放邓丽君的歌曲《月满西楼》。让同学们学唱歌曲,一首需要背诵的词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半节课,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学唱歌曲,没有一位同学睡觉。这堂课结束后,我做了课后反思:诗歌的背诵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人的意志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诗歌积累,任何快捷的方式也很难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何才能达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开展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古诗文的教学一定要有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古诗文鉴赏水平才有可能提高。
带着摸索的心态,我又准备了多媒体课《师说》。这是一篇文言文,而且是一篇自读课。在课堂上打破文言文常规授课模式,以“议”为铺垫,突出“合作交流”。我们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成立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习互助小组。学生的座位安排,尽量体现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和立体性,以5人为一小组,10人为一大组,把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每组负责课文的一个自然段。以抢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的预习情况。而后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选出优胜组。这节课的最后环节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说出,他们怎样看待现代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同学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一堂课下来,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也在愉悦中掌握了知识。而这节课也被选送到五家渠,参加农六师青年教师评优课大赛,本人获得二等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一位引路人,而非一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学者。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开始反思,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把45分钟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动脑,自主学习,打破以往的“满堂灌”。教师只是布置任务,最后小结,而把课堂真正的留给学生。
高中阶段学生常抱怨课程难,学不会。而我却认为不是学不会,而是不会学。会学就等于掌握了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举一反三,游刃有余了,现行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让我们的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儿,动手能力特别差。记得我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位小学教师上课提了一个问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说水的,有说泥的,对这些答案老师都给了对勾,其中,一位小同学的答案是春天,老师给了一个鲜红的“×”。试问,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会有奇思妙想,还会有创新意识吗?
面对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审视传统教育的优与劣,对照新课标,认真反思,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诸位同行,“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我们都放开手,相信我们的学生,把课堂真正的交给他们,让同学们在快乐思索中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