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 掌握方法 学以致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师座谈时,很多老师都会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复习阅读时该复习什么?怎样复习才有效?他们都觉得,在学期(学年)期末考试前,虽然做了许多阅读练习题,可一拿到试卷,很多学生还是无从下手、错误百出。其实这就是阅读复习方向的问题。就阅读来讲,复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几道题目,而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系统地提升。笔者结合以往小学期末测试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对小学第三学段期末阅读复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培养习惯,激发兴趣
  在以往各种考试中,阅读考查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往往是因为他们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或偏离主题,不知所云。而这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阅读习惯不好。有的学生一看到阅读就开始做题,对文章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就需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比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让学生做到三读:一读出文章的基本内涵。看到一篇文章时,先把阅读题放在一边,浏览全文,知其大意,再找准重点语段,揣摩文章表达的中心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二有目的地读。这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所设计的练习来有目的地阅读文章,练习中一些基本的知识可以边读边做,审题要清,书写要规范。三有深度地读。对于文章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中心语段,要再读。这时的读是针对练习中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进行的,通过反复地读,达到阅读的有效性。这样的读,要在阅读训练中贯穿始终,若“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这样的阅读需持之以恒。
  二、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学生答题没有掌握技巧,答题不全面,这也是阅读题失分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熟读课标,把握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对平时阅读考查中常见的题型要有敏锐的意识,因为这种题型折射出命题者对阅读教学考查的内容。在小学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考查的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核心能力就是概括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抓文章重点语句、语段的能力、领悟具有言外之意句子的能力、联系生活来领会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等。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这四方面:(1)积累词语。如文中哪句话你最喜欢,为什么?(2)内容理解。如文中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语段的理解。(3)注重应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句式的模仿,想象文中的人物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概括标题和文章的主要内容等。(4)考查学法。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及文章的写作方法等。教师心中对这些考查内容要了如指掌,这时就可以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如关于词语的理解与作用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考查能力的角度来讲,命题中出现的词语理解,一般不是要学生读懂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而是要理解该词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关键作用。因此,在阅读复习中,词语理解的重点应该放在解决理解词语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的意思,体会这些关键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特殊作用。
  例如,在阅读测试中曾有这样一道题: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选自《跨越百年的美丽》)“定格”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定格”强调了什么?
  从实际阅读考查情况来看,学生完成词语理解与作用分析方面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能够回答出词语的表面意思、一般的意思,但不能够准确地体会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意思,不能够很好地领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定格”,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在某一画面上。在这里,定格显然是个比喻。作者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什么意思呢?随着报告的结束, 居里夫人的形象在历史上骤然停止,在每个人的心中不再动。这是表面意思,而深刻的含义呢?是说居里夫人对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和历史地位随着报告结束,就像电影画面定格一样,一下子被历史牢牢记住,被每个人牢牢记住,永远不能忘却!这是作者对居里夫人的赞颂!所以我们复习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练习“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词语在文中所表达的独特的意思”。就像“定格”一词的理解,通过增删掉改的方法,如把“定格”这个词删掉或换一个词来试试表达效果,看看这个词在这句话中、这段话中,甚至全文中,写了人或事物怎样的具体特点,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思想,来体会这个词不是别的词语、别的写法所能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在一次次练习中,感悟一些基本的规律,提升阅读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事半功倍。
  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当学生进行了不断的阅读训练后,就要让他们把这种能力拓展延伸,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第一,课内外结合。如学生看到一篇文章时,应结合课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懂得该怎么去读,从文中捕捉哪些信息,提炼出自己怎样的观点。第二,注重运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选择阅读内容,设计题目,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功能,让学生出题、测验,站在不同的角度,体验不同的角色,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结合,如“读了一篇文章后,你有什么体会,写一写”;模仿文章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写一篇类似的习作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在写作中放飞自己的心灵,这样的阅读,酣畅淋漓。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阅读的复习,归根结底就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这样的阅读复习才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有饱满的精神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兴奋点,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奋与抑制的规律,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a利于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  一、抑制或减弱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  课始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趣味性活动”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阿凡提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很善于动脑筋,经常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惩恶扬善,帮助穷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摸球游戏”中隐藏的秘密。  【简评】在这里,因为有了阿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作为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言文作品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大浪淘沙之后,成为留给后人的佳作。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语言形式、写作技巧、思想情感,让我们深深折服,也在潜移默化的耳闻目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感染、陶冶。但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言文逐渐淡出,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离我们现代生活的语言越来越遥远了。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
2014年4月,我县举行了“创新杯”教学优质课竞赛,我听了王伟连老师执教的《圆柱的认识》,其中有两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  片段一: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利用学具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圆柱的面、高、侧面展开图等有什么特征?”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10分钟后教室里突然静下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想展示,老师叫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学生边讲解边比划)  生1:圆柱有上下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教学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同样是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心悦诚服,知错肯改;有的老师批评了,他们却愤愤不平,百般抵赖。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围上来问这问那;有的老师一出现,学生就躲得远远的。凡此种种,原因何在?我认为这就是教师个人魅力的不同造成的。  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外在美固然令人赏心悦
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这片生命的林子里,行走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认为:“教师发展,不是简单的名优教师数量的增长,而是要引领教师,离自己的优秀近一些,离教育的本真更近一些。”教育的核心动能是教师,教师的成功,才能带来学生的成功。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思想的现代化。只有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最好的“这一个”,学校发展才能做到“水涨船高”“根深叶茂”。学校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特色培育,成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其形神兼备,引人无限遐想。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一个孩子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阅读水平和习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识字时首先入目入心
打开小学语文新教材一看,发现其中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犹如江河小溪中的清清之水,在通过济济之文的渗透中流露出一股人文气息的余香,并无声地孕育着万物。新课程注重人文的建构无疑是人文之“水”为人所蓄,以此来滋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一、教材中的诗词文章处处蕴涵着人文气息  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理性研究事理的逻辑,那
在参加一次协作区教研活动时,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不封闭),引发了笔者对“数学广角”教学的一些思考。  这位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呈现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观察分析“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三个公式;再让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熟记公式、应用公式,思路清晰、教学流畅。但笔者发现该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市级青年教师展示课上,我曾听一位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这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文包诗,讲述名人李白在名楼(黄鹤楼)送名士(孟浩然)赴名城(扬州)时的情景,即李白创作《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的背景。全文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距下课还有几分钟,学生已在教者的组织和引导下,理解了全文,并能当堂背诵古诗了。从教学任务完成效果的达成来看,这堂课乃至这篇课文的学习到此可以顺利而完满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