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不衰的汉字》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认识千年不衰的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价值,从中感悟汉字的美,体会和领悟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中的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在上课前,我了解到学生们虽然天天在读汉字、写汉字,但对汉字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我凭借《千年不衰的汉字》这一课,引领学生完成了一次心灵成长之旅,把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对汉语言的情感、对汉字的情感深深地种植在学生的心中。
一、给学生植入一株文化的根
汉字从出现,到发展演变至今,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多种形式把这个动态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汉字演变的印象。
1、听故事。小学生无一不喜欢听故事,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看图了解祖先记事的方法,学生从结绳记事的不足之处认识到了汉字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巨大作用。提及汉字的起源,就不得不让学生知道有关“仓颉造字”的美好传说,学生在听故事中知道了古汉字的形体特点——象形。为理解汉字的表意功能作好了铺垫。
2、猜认甲骨文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对甲骨文比较感兴趣,因为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差别最大。我除了让学生看文字、听介绍以了解各种形体外,还在甲骨文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甲骨文的形状猜一猜、认一认甲骨文的十二生肖,认一认古体会意字“暮、明、上、下”。学生在猜认过程中兴趣盎然,同时也对汉字的表意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学写古体字。学生听了关于各种不同形体的汉字特点的介绍,对汉字的不同形体有了感性认识,感受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我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水”字的各种形体,在写的过程中感受汉字形体的演变。我让学生谈一谈写后的感想,学生们高兴地说:现在的汉字比过去的汉字简单,写起来容易多了!我告诉学生:汉字的形体演变在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缓慢而艰难的过程,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才发展至今。使学生对我国汉字发展的悠久历史和祖先的智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为学生培养一份爱国的情
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富有民族特色的汉字文化魅力无穷!随着汉字的诞生而出现了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书法。可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项艺术,汉字的书写更是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她直观地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家们在书写汉字时,就赋予了她一定的表情、灵魂,并在点、竖、横、撇、捺之间倾诉着自己的情操、志向。“颜风柳骨”,各个流派的书法作品凸现了汉字不同的特点,同时应当也不仅仅是这些,“字如其人”,书法作品也能反应出人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通过两个环节的设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1、欣赏书法作品。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苏轼等名家书法作品皆堪称一绝。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有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品味,我用课件展示列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向学生介绍各位书法家的风格,让学生领略到书法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2、品评“中国印”。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就是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而形成。在课文结束,我出示“中国印”,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让学生从中国汉字的字形、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等方面来感受这一设计的妙处,紧扣时代脉搏,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焕发出的现代魅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向学生弘扬一个民族的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能够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认为,要想把这一课上出深度、上出高度,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升华情感,使学生懂得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作,更是联络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的根。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两个策略向学生渗透族魂、国魂:
1、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4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每一种文字都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每一种文字都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在课堂上,我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古老而神奇的纳西东巴文字,介绍了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维吾尔族文字、壮族文字。通过介绍,学生懂得了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的,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每一张普普通通的人民币也都印证着我国各个民族平等和睦、亲如一家。
2、引导从“中国印”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中国印”插上想象的翅膀,想到中国的体育健儿,想到中国的劳动人民,想到中国人所拥有的不断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精神,并且把这种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学生的思想之中。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当电脑逐渐取代了纸和笔,我们在教会学生以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时,也要把中国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他们的手中,使之把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给学生植入一株文化的根
汉字从出现,到发展演变至今,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多种形式把这个动态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汉字演变的印象。
1、听故事。小学生无一不喜欢听故事,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看图了解祖先记事的方法,学生从结绳记事的不足之处认识到了汉字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巨大作用。提及汉字的起源,就不得不让学生知道有关“仓颉造字”的美好传说,学生在听故事中知道了古汉字的形体特点——象形。为理解汉字的表意功能作好了铺垫。
2、猜认甲骨文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对甲骨文比较感兴趣,因为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差别最大。我除了让学生看文字、听介绍以了解各种形体外,还在甲骨文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甲骨文的形状猜一猜、认一认甲骨文的十二生肖,认一认古体会意字“暮、明、上、下”。学生在猜认过程中兴趣盎然,同时也对汉字的表意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学写古体字。学生听了关于各种不同形体的汉字特点的介绍,对汉字的不同形体有了感性认识,感受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我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水”字的各种形体,在写的过程中感受汉字形体的演变。我让学生谈一谈写后的感想,学生们高兴地说:现在的汉字比过去的汉字简单,写起来容易多了!我告诉学生:汉字的形体演变在文字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缓慢而艰难的过程,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才发展至今。使学生对我国汉字发展的悠久历史和祖先的智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为学生培养一份爱国的情
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富有民族特色的汉字文化魅力无穷!随着汉字的诞生而出现了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书法。可以说,汉字本身就是一项艺术,汉字的书写更是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她直观地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家们在书写汉字时,就赋予了她一定的表情、灵魂,并在点、竖、横、撇、捺之间倾诉着自己的情操、志向。“颜风柳骨”,各个流派的书法作品凸现了汉字不同的特点,同时应当也不仅仅是这些,“字如其人”,书法作品也能反应出人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我通过两个环节的设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1、欣赏书法作品。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苏轼等名家书法作品皆堪称一绝。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有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品味,我用课件展示列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向学生介绍各位书法家的风格,让学生领略到书法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2、品评“中国印”。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就是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而形成。在课文结束,我出示“中国印”,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让学生从中国汉字的字形、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等方面来感受这一设计的妙处,紧扣时代脉搏,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焕发出的现代魅力,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向学生弘扬一个民族的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能够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认为,要想把这一课上出深度、上出高度,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升华情感,使学生懂得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作,更是联络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的根。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两个策略向学生渗透族魂、国魂:
1、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4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每一种文字都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每一种文字都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在课堂上,我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古老而神奇的纳西东巴文字,介绍了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维吾尔族文字、壮族文字。通过介绍,学生懂得了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的,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每一张普普通通的人民币也都印证着我国各个民族平等和睦、亲如一家。
2、引导从“中国印”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中国印”插上想象的翅膀,想到中国的体育健儿,想到中国的劳动人民,想到中国人所拥有的不断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精神,并且把这种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学生的思想之中。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当电脑逐渐取代了纸和笔,我们在教会学生以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时,也要把中国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他们的手中,使之把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