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物理课程回归到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物理知识时应该给学生提供促进他们可持续性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和科技的关联,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要注重将生活化理念融入课程,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物理课程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文主要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学知识中的运用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 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知识;生活化教学;高中物理;运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基于高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立足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确立教学目标,优化物理课程资源,全面融入生活化元素,以此激活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欲望,进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构建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环境是很重要的,诸多教育专家也表示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使用创新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旨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自己的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动性。例如,在学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观察物体之间的运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把速度与现代社会关联起来,引入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求速度,交通工具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进行课程导入。平时学生对速度只有一个简单的外在了解,对于平均速度和瞬间速度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从常见物体的速度开始讲起,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结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情境创设也就基本完成。
二、营造生活化物理学习条件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生活化教学场景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当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学习倾向,尽量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尽量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将晦涩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有助于学生观察的情境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物理课堂内容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技术距离课堂越来越近,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安裝了多媒体设备,教育部门也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对物理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各类软件进行物理实验建模,通过三维可视动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数据图像等形式深入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引导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三、加强课外实践的效果
对于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本身也是高中物理课堂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有一个自由支配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能扩展学习领域,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实践活动增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环节。例如,在学习“功率”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握力器进行做功,让他们观察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下弹性势能是如何增加的。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讲解本课涉及的知识,适当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物理实验的过程,及时记录和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学习知识,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对这些问题以更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对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完善和提升。
四、围绕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渗透生活化元素
1、利用生活化元素开展课前导入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借助生活化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离心运动”的课前导入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秋千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旋转秋千的绳子长度相同,体重不同的人坐在上面,绳子与中心轴之间形成的夹角是不是相同的?”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继续提问:“导致这一夹角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带领学生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渗透生活化元素的课前导入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
2、借助生活化资源,攻克教学重难点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学生有一定的畏难心理。据此,教师可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融入生活化资源,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展开思考,进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出现误解的现象。为此,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化情境:生活中,我们使用勺子盛米饭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米饭粘在勺子上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拿着勺子轻轻地在电饭锅的周围敲两下。而这个现象就蕴含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借助生活化材料开展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实验效率,教师可充分借助生活化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学习。例如,在“摩擦力”物理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用的橡皮筋、毛刷等开展实验。这样不仅拉近了物理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达到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立足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渗透生活化元素,以此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的时机和方式,并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有效渗透生活化元素,从而真正发挥生活化元素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生活化元素的策略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0(10):401.
[2]张惠爱.试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0(2):258.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知识;生活化教学;高中物理;运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基于高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立足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确立教学目标,优化物理课程资源,全面融入生活化元素,以此激活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欲望,进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构建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环境是很重要的,诸多教育专家也表示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使用创新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旨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自己的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动性。例如,在学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观察物体之间的运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把速度与现代社会关联起来,引入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求速度,交通工具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来进行课程导入。平时学生对速度只有一个简单的外在了解,对于平均速度和瞬间速度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从常见物体的速度开始讲起,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结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情境创设也就基本完成。
二、营造生活化物理学习条件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生活化教学场景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当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学习倾向,尽量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尽量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将晦涩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有助于学生观察的情境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物理课堂内容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技术距离课堂越来越近,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安裝了多媒体设备,教育部门也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对物理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各类软件进行物理实验建模,通过三维可视动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数据图像等形式深入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引导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三、加强课外实践的效果
对于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本身也是高中物理课堂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有一个自由支配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能扩展学习领域,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实践活动增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环节。例如,在学习“功率”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握力器进行做功,让他们观察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下弹性势能是如何增加的。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讲解本课涉及的知识,适当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物理实验的过程,及时记录和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学习知识,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对这些问题以更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对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完善和提升。
四、围绕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渗透生活化元素
1、利用生活化元素开展课前导入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借助生活化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离心运动”的课前导入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秋千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旋转秋千的绳子长度相同,体重不同的人坐在上面,绳子与中心轴之间形成的夹角是不是相同的?”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继续提问:“导致这一夹角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带领学生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渗透生活化元素的课前导入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
2、借助生活化资源,攻克教学重难点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学生有一定的畏难心理。据此,教师可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融入生活化资源,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展开思考,进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甚至出现误解的现象。为此,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化情境:生活中,我们使用勺子盛米饭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米饭粘在勺子上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拿着勺子轻轻地在电饭锅的周围敲两下。而这个现象就蕴含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借助生活化材料开展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实验效率,教师可充分借助生活化的材料,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学习。例如,在“摩擦力”物理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用的橡皮筋、毛刷等开展实验。这样不仅拉近了物理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达到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立足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渗透生活化元素,以此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的时机和方式,并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有效渗透生活化元素,从而真正发挥生活化元素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生活化元素的策略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0(10):401.
[2]张惠爱.试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