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画造型基础课作为刑侦摹拟画像系列课程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作为造型基础训练而设置的,更为重要的是绘画造型基础课程(主要是人像素描、人物速写)旨在培养一种人物造型的意识,从客观的原理入手,逐步掌握人物形体知识,最终结合刑侦技术手段,依靠文字或图像线索,达到准确模拟人物形象的目的。同时,作为侦查手段之一,制作犯罪人模拟像(手工画像、模拟软件组合人像)在刑事侦查中早已广泛应用,并在实际的案件侦破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绘画基础;刑侦模拟画像;素描
一、刑侦模拟画像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
刑侦模拟画像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是案件侦查过程的一部分。模拟画像的作为破案手段的一种其实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官府在侦破案件时,首先从人的体貌特征入手。在《秦简-封诊式》中的“贼死篇”就曾记述了一起凶杀案件的现场勘查报告,其中就有关于尸体的身长、肤色、发长、疤痕等体貌特征的描述。在春秋时期,张贴画像通缉逃犯也有明确记载,官府在缉拿罪犯时开始利用体貌特征,开出“海捕文书”,上面除写有逃犯的姓名、年龄、籍贯和体貌特征外,一般还配有逃犯的画像,即“画影图形”以便官民辨识和缉拿。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就因此而一夜白头。传统模拟画像一般采用白描或者素描的手法,由画家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进行创作,我国元朝王铎所著的《写象秘诀》中就写到画人像的方法,他把人的脸型归纳为八种类型,谓之“八格”,即,田、由、国、用、目、甲、风、申,“面扁方为田,上削下方为由,方者为国,上方下大为用,倒挂形长为目,上方下削为甲,扁阔为风,上削下尖为申”。脸形八格其实这就是用汉字的字形来对人的脸形进行分类,现在我们对人脸形的分类还基本沿用这个方法,不过使用的名称则该为更形象的语言了,比如瓜子脸、方脸、圆脸、长脸等等。模拟画像不仅出现在中国,国外历史上也有过相似的记载。利用模拟画像侦破案件被纳入科学体系则是从19世纪80年代巴黎人类学研究会的主席路易斯-阿道尔-伯尔蒂龙开始的。
二、现代刑侦模拟画像的主要方法
(一)、根据语言、文字记录描述特征来绘制画像,
传统的模拟画像一直以来都是通过语言描述——手繪这种方式来开展的,所以,刑侦模拟画像系列课程的训练课程主要包括着带有手绘性质的基础课程,如刑侦素描、人物速写、追忆画像。刑侦素描主要是通过调动目击者或者是受害者的记忆,让其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犯罪嫌疑人的人体形态、相貌、特点,进而通过素描的方法再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但是,刑侦摹拟画像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具体的技术性工作,被摹拟的不是像美术学院里的模特,有着具体形象的真人,而是靠受害者或目击者回忆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犯罪嫌疑人的大致形象特征,这里不仅要求刑侦画家具有较高的绘画造型能力,尤其是人像塑造能力,同时也必须具备一些刑侦科学技术知识,并能准确理解目击者心理与分析犯罪心理,能够调动、启发目击者或者受害人追忆人物形象,并通过合理、简练的言语表述出来。绘制模拟画像时,必须优先考虑整体轮廓,要非常注重脸型、发型等大体形态的表现。原因在于目击者在一瞬间或者无意识状态下,或者远距离状态下,他的记忆一般比较模糊,基本无细节,所以表述可能也会简单、概括甚至凌乱一些。这就要求侦查员在运用相关侦讯手段引导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整理能力。但如果有近距离接触的情况,那就要在大的剪影形基础上,强调突出个体特征,甚至是一点体表特征。画像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侧面两种。采取哪种要以目击记忆形式为准。熟练的速写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侦查员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抓住线索,包括犯罪嫌疑人形象、体态、体表特征,甚至是罪案现场的描绘记录。
刑侦素描具有其它刑侦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案件侦查中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模糊图像再现
近年来,随着刑事案件的增多和侦查难度的加大,国家在社会治安上投入也在逐年增大,其中就包括监控探头的覆盖逐渐密集起来,这不仅有力的震慑了犯罪分子,也很好的辅助了刑侦工作的开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距离过远,图像模糊难以辨认;或恶劣天气影响探头工作导致图像模糊的情况,或者是只有侧面、背面甚至是人物远景的剪影图像,面对这样直接有力的案件侦破条件,等待侦查员的只能是“模糊图像的再现”,模糊图像的再现简单可以理解为通过绘画或者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将模糊图像复原成相对具体的可辨识图像,相对于传统的刑侦模拟画像,模糊图像的再现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要多许多,很多时候甚至根本与手绘模拟画像无关,更多是依赖计算机来处理图像,根本目的是增加图像的可辨识度。但是,如果我们的侦查员有着良好的绘畫造型基础,对人体解剖较为熟悉,具备基本的模拟画像技术,那么至少在涉及人物模糊图像的分析上会主观许多,他会对人的体貌特征有着客观的理解和认识,不会完全受模糊性的影响。
三 、绘画基础在制作模拟像中的重要性。
绘画造型基础课作为刑侦摹拟画像系列课程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作为造型基础训练而设置的,更为重要的是绘画基础课程(主要是人像素描、人物速写)培养一种人物造型的意识,从客观的原理入手,逐步掌握人物形体知识,最终结合刑侦技术手段,依靠文字或图像线索,达到准确模拟人物形象的目的。传统的绘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课时量的素描课题(包括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人物半身、人物全身以及人体素描课程)写生训练、这写课程时间跨度大,课时量大且持续性强,通常跨越了本科教学的前三年,并且是作为造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存在的,人物写生与默写是刑侦素描基础训练的前提,是刑侦素描教学系统的重要部分,有着丰富而广阔的表现空间。人物素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对素描问题深度的积极探索,从而不断积累和拓展自己的造型经验;更重要的也是实现从基础训练到人像模拟的根本手段和唯一途径。人物写生同其它内容的素描训练一样,其它旨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表现人物形体、结构特征,熟悉和掌握头部外形特征的分类,对迅速捕捉人的形象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中标,相貌侦察技术在刑侦部门中的应用[J],北京 刑警与科技2004
[2]李顺万, 《还原犯罪真相 侦查逻辑和方法》,重庆出版社, 2007
【关键词】:绘画基础;刑侦模拟画像;素描
一、刑侦模拟画像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
刑侦模拟画像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是案件侦查过程的一部分。模拟画像的作为破案手段的一种其实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官府在侦破案件时,首先从人的体貌特征入手。在《秦简-封诊式》中的“贼死篇”就曾记述了一起凶杀案件的现场勘查报告,其中就有关于尸体的身长、肤色、发长、疤痕等体貌特征的描述。在春秋时期,张贴画像通缉逃犯也有明确记载,官府在缉拿罪犯时开始利用体貌特征,开出“海捕文书”,上面除写有逃犯的姓名、年龄、籍贯和体貌特征外,一般还配有逃犯的画像,即“画影图形”以便官民辨识和缉拿。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就因此而一夜白头。传统模拟画像一般采用白描或者素描的手法,由画家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进行创作,我国元朝王铎所著的《写象秘诀》中就写到画人像的方法,他把人的脸型归纳为八种类型,谓之“八格”,即,田、由、国、用、目、甲、风、申,“面扁方为田,上削下方为由,方者为国,上方下大为用,倒挂形长为目,上方下削为甲,扁阔为风,上削下尖为申”。脸形八格其实这就是用汉字的字形来对人的脸形进行分类,现在我们对人脸形的分类还基本沿用这个方法,不过使用的名称则该为更形象的语言了,比如瓜子脸、方脸、圆脸、长脸等等。模拟画像不仅出现在中国,国外历史上也有过相似的记载。利用模拟画像侦破案件被纳入科学体系则是从19世纪80年代巴黎人类学研究会的主席路易斯-阿道尔-伯尔蒂龙开始的。
二、现代刑侦模拟画像的主要方法
(一)、根据语言、文字记录描述特征来绘制画像,
传统的模拟画像一直以来都是通过语言描述——手繪这种方式来开展的,所以,刑侦模拟画像系列课程的训练课程主要包括着带有手绘性质的基础课程,如刑侦素描、人物速写、追忆画像。刑侦素描主要是通过调动目击者或者是受害者的记忆,让其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犯罪嫌疑人的人体形态、相貌、特点,进而通过素描的方法再现人物形象的过程。但是,刑侦摹拟画像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具体的技术性工作,被摹拟的不是像美术学院里的模特,有着具体形象的真人,而是靠受害者或目击者回忆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犯罪嫌疑人的大致形象特征,这里不仅要求刑侦画家具有较高的绘画造型能力,尤其是人像塑造能力,同时也必须具备一些刑侦科学技术知识,并能准确理解目击者心理与分析犯罪心理,能够调动、启发目击者或者受害人追忆人物形象,并通过合理、简练的言语表述出来。绘制模拟画像时,必须优先考虑整体轮廓,要非常注重脸型、发型等大体形态的表现。原因在于目击者在一瞬间或者无意识状态下,或者远距离状态下,他的记忆一般比较模糊,基本无细节,所以表述可能也会简单、概括甚至凌乱一些。这就要求侦查员在运用相关侦讯手段引导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整理能力。但如果有近距离接触的情况,那就要在大的剪影形基础上,强调突出个体特征,甚至是一点体表特征。画像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侧面两种。采取哪种要以目击记忆形式为准。熟练的速写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侦查员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抓住线索,包括犯罪嫌疑人形象、体态、体表特征,甚至是罪案现场的描绘记录。
刑侦素描具有其它刑侦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案件侦查中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模糊图像再现
近年来,随着刑事案件的增多和侦查难度的加大,国家在社会治安上投入也在逐年增大,其中就包括监控探头的覆盖逐渐密集起来,这不仅有力的震慑了犯罪分子,也很好的辅助了刑侦工作的开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距离过远,图像模糊难以辨认;或恶劣天气影响探头工作导致图像模糊的情况,或者是只有侧面、背面甚至是人物远景的剪影图像,面对这样直接有力的案件侦破条件,等待侦查员的只能是“模糊图像的再现”,模糊图像的再现简单可以理解为通过绘画或者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将模糊图像复原成相对具体的可辨识图像,相对于传统的刑侦模拟画像,模糊图像的再现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要多许多,很多时候甚至根本与手绘模拟画像无关,更多是依赖计算机来处理图像,根本目的是增加图像的可辨识度。但是,如果我们的侦查员有着良好的绘畫造型基础,对人体解剖较为熟悉,具备基本的模拟画像技术,那么至少在涉及人物模糊图像的分析上会主观许多,他会对人的体貌特征有着客观的理解和认识,不会完全受模糊性的影响。
三 、绘画基础在制作模拟像中的重要性。
绘画造型基础课作为刑侦摹拟画像系列课程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作为造型基础训练而设置的,更为重要的是绘画基础课程(主要是人像素描、人物速写)培养一种人物造型的意识,从客观的原理入手,逐步掌握人物形体知识,最终结合刑侦技术手段,依靠文字或图像线索,达到准确模拟人物形象的目的。传统的绘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课时量的素描课题(包括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人物半身、人物全身以及人体素描课程)写生训练、这写课程时间跨度大,课时量大且持续性强,通常跨越了本科教学的前三年,并且是作为造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存在的,人物写生与默写是刑侦素描基础训练的前提,是刑侦素描教学系统的重要部分,有着丰富而广阔的表现空间。人物素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对素描问题深度的积极探索,从而不断积累和拓展自己的造型经验;更重要的也是实现从基础训练到人像模拟的根本手段和唯一途径。人物写生同其它内容的素描训练一样,其它旨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表现人物形体、结构特征,熟悉和掌握头部外形特征的分类,对迅速捕捉人的形象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中标,相貌侦察技术在刑侦部门中的应用[J],北京 刑警与科技2004
[2]李顺万, 《还原犯罪真相 侦查逻辑和方法》,重庆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