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建立知识内在联系网络,便于学生掌握并产生相应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发展环节组合课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把握总体环节的视野。
关键词 知识网络;发展环节;内在联系;内容调整重组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的能力。
我们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注重使语言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在内容上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网络,以便于他们把握语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相应的实际应用技能;既注意传授知识,又注重通过日常教学,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构架,与以往已有的知识联结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注重把已学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这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通过英语教学适应大学英语的能力拓展要求,形成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及与其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为实施教学提供了教学的内容体系、实施教学的纲要性的依据,为指导着训练学生的思路以及应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教材体系,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和他们的学习特点,根据事物的发展环节,对具体课文的内容素材的实际教学处理中,给予机动灵活地适当调整,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使学习者通过实际教学获得、强化实际应用能力。
在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所面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特点,依照事物发展的环节组织在表达这些环节时所需要的关键语汇群体,实施课文教学,以期达到让学习者在学过某特定话题下同类的几篇课文后,对于相类似的情形,也能够自行组织相关语汇进行表述,便于提高学生对相似或相关话题可以较为自如地表达和阐述自己看法、观点,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这不失为一种探索途径。笔者对于目前所使用的《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在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具体课文上,尝试进行了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调整:
1 单词的教学调整:根据课文内容的主题筛选重点教学词汇
笔者在讲解课文单词时,以课文所描述的内容需要为准则来筛选具体课文中需要学生重点习练的单词和短语。与传统的单词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对于需要重点介绍的个体单词的词义,不仅对其特殊的用法必须向学生讲明、讲透,还向同学介绍该词的词汇搭配和把它放在句子中运用的”模式”特点,使学生掌握该词的组句规律。指导学生懂得如何经过稍作补充或变动,再结合已学过的基本语法知识,便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述。另外,更注重要求学生在学完具体课文后,自己动手整理和归纳出全篇的同义词组。为的是扩充学生针对相关或相似话题的备用词汇库,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在对同类话题进行交流时,因临时性地遗忘某个特定单词而发生语塞的情况;也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表述时语汇的使用过于单调的情况。
2 课文文章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总体框架
强调把握总体框架,训练学生关注课文所表述事物对象的动态阶段,梳理出课文叙述表达的条理和逻辑。对于学生可以理解的句子、段落,可放手让其独立学习,教师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心地设疑、设问上。训练学生关注语篇文章的阐述要点、层次安排和表述逻辑,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过多关注单个词、句的学习的局限,增强学生了解所学材料的内容,吸收新信息的能力。
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的“文化翻译”为例,该课文分析主人公如何从一位工程师转变成一位“文化翻译”。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五个自然段讲述美国工程师Gorge在日本工作生活的情况。从词、句的难度上看,学生们大都没有理解难点。在确信学生把段落语句读懂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①Gorge经历了哪些内在的和外部因素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Gorge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②Gorge调整自己的工作性能,带来了他职业的什么结果?你作何评价?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通过学生对已读文字的回顾和提炼,得出的结论是:从Gorge本身来讲,他已渐渐地融入日本文化;他在跨国公司的文化差异协调上的作用与日俱增,而专业知识上的传、帮、带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方顾员实践经验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从公司后来的蓬勃发展来讲,更需要有人能够从合作双方的角度出发,进行协调、沟通,以减少跨国合作经营管理上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或内耗,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而Gorge恰恰具备了这些条件。如果Gorge不对自己的工作职能作出及时的调整,还仅仅是一如最初地作工程设备技术的指导者和训练者,他将会离开自己为之兢兢业业忠诚奉献才智精力和时间的跨国公司,这样的结局是Gorge本人不愿接受的。
在第二个问题引导下,学生们注意到,由于Gorge对自己的工作性能主动地作出调整,从而使他自己最终成为一名文化翻译,可以继续为他所喜爱的跨国公司服务。这个结论使学生们明白了作者之所以要用如此多的笔墨描述Gorge在日本的看似普通的生活和工作情形的真正意图,有助于学生较深刻地领会作者的表述逻辑。
以此为契机,第三个练习步骤是要训练学生对潜藏信息的发掘能力。
这个教学步骤中,学生在对课文作概述:对于作为一个文化翻译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以及文化翻译在跨国机构中的作用有个全方位的介绍,并要求学生对文化翻译人士所应具备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条件进行总结。事实上,这些内容在课文原文中并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明了地说明。
强调把握总体框架,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心地设疑、设问上,训练学生关注语篇文章的阐述要点、层次安排和表述逻辑,有益于让学生发掘所学材料的深层内容信息。
3 组织对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话题的回顾
结束具体课文的教学时,侧重于从具体课文内容的回顾延伸到对同类话题作一般性描述的框架总结。
以同一篇课文的讲学为例。首先,要求学生评述第三单元中A课文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经学生们指出George具有为人随和,谦逊,乐于助人,体谅人,善于理解人的性格特点;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他熟习不同的风俗和文化,善于化解矛盾,沟通能力强等。由此而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评价Georgt个性的词汇和短语(仅列举其中有代表性这):
easy—going,sensitive,domestic,with solid expertise experi’。enee;trustable,always ready to offer friendly and constructive helpto others in needs,nonassertive,flexible,be capable 0f adjusdngand of 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skillful i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experienced in smoothing over smallconflicts,等等。
其次,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作为一个文化翻译人而应具备的个人素质或修养,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相关的B课文以及学生自己平时课外阅读中收集到的素材、资料组织发言的语句。由于学生们经历过按照人或事的发展进程或发展环节去总结,收集词汇,在回答这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都感觉陈述时,比较容易开口,有话可说,而且说时有词可用。
第三,要求学生围绕着课文所提供的文化翻译者的相关工作情况等,提炼出一些他们以前并不了解的有关信息。
笔者在所执教的2006级三个教学班的中,采用了按发展环节发掘信息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作文中对于对文化翻译人士所应具备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条件表述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为人随和,乐于助人,体谅人,善于理解人的性格特点;熟习不同的风俗和文化,善于化解矛盾,沟通能力强方面;在表述这些内容时所运用的相关词、语,以下单词或短语的使用频率高。
easy-going;sensitive;trustable;offer friendly and constructivehelp;
flexible;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skillful in eommunl-eating;
smoothing over,conflicts等
从这些词汇在学生作文中出现次数看,虽然easy—going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他们使用单词时还未能摆脱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个别稚气语汇,但这些词汇构成的意义联系,反映出学生们对于文化翻译的职位要求和作用,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
教师根据事物或人物发展变化环节,筛选关键词汇群,把与描述相关人、事的词、语在某个特定话题下集中进行语汇储备的施教方法进行课文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辅助作用明显。
以上提到的对于英语课文具体内容的教学所实施的调整和处理方法,是以教材和教参书为依据进行的。在作具体调整、处理和安排时应把握的原则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参照具体课文所提供的内容素材,依据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训练思路以及训练方向,适当地进行。
关键词 知识网络;发展环节;内在联系;内容调整重组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的能力。
我们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注重使语言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在内容上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网络,以便于他们把握语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相应的实际应用技能;既注意传授知识,又注重通过日常教学,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构架,与以往已有的知识联结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注重把已学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这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通过英语教学适应大学英语的能力拓展要求,形成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及与其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为实施教学提供了教学的内容体系、实施教学的纲要性的依据,为指导着训练学生的思路以及应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教材体系,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和他们的学习特点,根据事物的发展环节,对具体课文的内容素材的实际教学处理中,给予机动灵活地适当调整,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使学习者通过实际教学获得、强化实际应用能力。
在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所面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特点,依照事物发展的环节组织在表达这些环节时所需要的关键语汇群体,实施课文教学,以期达到让学习者在学过某特定话题下同类的几篇课文后,对于相类似的情形,也能够自行组织相关语汇进行表述,便于提高学生对相似或相关话题可以较为自如地表达和阐述自己看法、观点,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这不失为一种探索途径。笔者对于目前所使用的《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在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具体课文上,尝试进行了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调整:
1 单词的教学调整:根据课文内容的主题筛选重点教学词汇
笔者在讲解课文单词时,以课文所描述的内容需要为准则来筛选具体课文中需要学生重点习练的单词和短语。与传统的单词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对于需要重点介绍的个体单词的词义,不仅对其特殊的用法必须向学生讲明、讲透,还向同学介绍该词的词汇搭配和把它放在句子中运用的”模式”特点,使学生掌握该词的组句规律。指导学生懂得如何经过稍作补充或变动,再结合已学过的基本语法知识,便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述。另外,更注重要求学生在学完具体课文后,自己动手整理和归纳出全篇的同义词组。为的是扩充学生针对相关或相似话题的备用词汇库,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在对同类话题进行交流时,因临时性地遗忘某个特定单词而发生语塞的情况;也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表述时语汇的使用过于单调的情况。
2 课文文章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总体框架
强调把握总体框架,训练学生关注课文所表述事物对象的动态阶段,梳理出课文叙述表达的条理和逻辑。对于学生可以理解的句子、段落,可放手让其独立学习,教师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心地设疑、设问上。训练学生关注语篇文章的阐述要点、层次安排和表述逻辑,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过多关注单个词、句的学习的局限,增强学生了解所学材料的内容,吸收新信息的能力。
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的“文化翻译”为例,该课文分析主人公如何从一位工程师转变成一位“文化翻译”。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五个自然段讲述美国工程师Gorge在日本工作生活的情况。从词、句的难度上看,学生们大都没有理解难点。在确信学生把段落语句读懂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①Gorge经历了哪些内在的和外部因素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Gorge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②Gorge调整自己的工作性能,带来了他职业的什么结果?你作何评价?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通过学生对已读文字的回顾和提炼,得出的结论是:从Gorge本身来讲,他已渐渐地融入日本文化;他在跨国公司的文化差异协调上的作用与日俱增,而专业知识上的传、帮、带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方顾员实践经验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从公司后来的蓬勃发展来讲,更需要有人能够从合作双方的角度出发,进行协调、沟通,以减少跨国合作经营管理上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或内耗,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而Gorge恰恰具备了这些条件。如果Gorge不对自己的工作职能作出及时的调整,还仅仅是一如最初地作工程设备技术的指导者和训练者,他将会离开自己为之兢兢业业忠诚奉献才智精力和时间的跨国公司,这样的结局是Gorge本人不愿接受的。
在第二个问题引导下,学生们注意到,由于Gorge对自己的工作性能主动地作出调整,从而使他自己最终成为一名文化翻译,可以继续为他所喜爱的跨国公司服务。这个结论使学生们明白了作者之所以要用如此多的笔墨描述Gorge在日本的看似普通的生活和工作情形的真正意图,有助于学生较深刻地领会作者的表述逻辑。
以此为契机,第三个练习步骤是要训练学生对潜藏信息的发掘能力。
这个教学步骤中,学生在对课文作概述:对于作为一个文化翻译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以及文化翻译在跨国机构中的作用有个全方位的介绍,并要求学生对文化翻译人士所应具备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条件进行总结。事实上,这些内容在课文原文中并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明了地说明。
强调把握总体框架,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心地设疑、设问上,训练学生关注语篇文章的阐述要点、层次安排和表述逻辑,有益于让学生发掘所学材料的深层内容信息。
3 组织对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话题的回顾
结束具体课文的教学时,侧重于从具体课文内容的回顾延伸到对同类话题作一般性描述的框架总结。
以同一篇课文的讲学为例。首先,要求学生评述第三单元中A课文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经学生们指出George具有为人随和,谦逊,乐于助人,体谅人,善于理解人的性格特点;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他熟习不同的风俗和文化,善于化解矛盾,沟通能力强等。由此而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评价Georgt个性的词汇和短语(仅列举其中有代表性这):
easy—going,sensitive,domestic,with solid expertise experi’。enee;trustable,always ready to offer friendly and constructive helpto others in needs,nonassertive,flexible,be capable 0f adjusdngand of 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skillful i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experienced in smoothing over smallconflicts,等等。
其次,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作为一个文化翻译人而应具备的个人素质或修养,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相关的B课文以及学生自己平时课外阅读中收集到的素材、资料组织发言的语句。由于学生们经历过按照人或事的发展进程或发展环节去总结,收集词汇,在回答这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都感觉陈述时,比较容易开口,有话可说,而且说时有词可用。
第三,要求学生围绕着课文所提供的文化翻译者的相关工作情况等,提炼出一些他们以前并不了解的有关信息。
笔者在所执教的2006级三个教学班的中,采用了按发展环节发掘信息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作文中对于对文化翻译人士所应具备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条件表述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为人随和,乐于助人,体谅人,善于理解人的性格特点;熟习不同的风俗和文化,善于化解矛盾,沟通能力强方面;在表述这些内容时所运用的相关词、语,以下单词或短语的使用频率高。
easy-going;sensitive;trustable;offer friendly and constructivehelp;
flexible;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skillful in eommunl-eating;
smoothing over,conflicts等
从这些词汇在学生作文中出现次数看,虽然easy—going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他们使用单词时还未能摆脱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个别稚气语汇,但这些词汇构成的意义联系,反映出学生们对于文化翻译的职位要求和作用,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
教师根据事物或人物发展变化环节,筛选关键词汇群,把与描述相关人、事的词、语在某个特定话题下集中进行语汇储备的施教方法进行课文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辅助作用明显。
以上提到的对于英语课文具体内容的教学所实施的调整和处理方法,是以教材和教参书为依据进行的。在作具体调整、处理和安排时应把握的原则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参照具体课文所提供的内容素材,依据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训练思路以及训练方向,适当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