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民族都日益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大都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陌生和逃离,这是其文化营养的缺失,也是教育的遗憾。绍兴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其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有其价值所在,应尝试并构建校本课程,做好文化的传承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各地本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关键词】校本课程;本土文化
【作者简介】金丽娜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国家启动素质教育核心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进一步提出了三级管理模式即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的课程管理,这一课程管理模式的实行让学校的课程开发权限明显扩大,同时也更为灵活。
在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以结合本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尤为火热。笔者以“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精确匹配搜索近五年以来有关“校本课程”标题的论文就达到9596篇,其中有关“校本课程 本土文化”论文274篇。
浙江省中职课改以来,英语不再作为单招单考科目,英语的学习从为应试教育服务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服务,从而为各类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绍兴本土文化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开发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有利于推进文化传承。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地方文化传承的土壤正不断缺失。此时提本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谓是及时又必须。英语作为一门外来学科,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融入绍兴本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它让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文化底蕴,便于日后在社会中以国际化语言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有利于推进文化精神的与时俱进及传承。
2.开发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所以教育不应仅限于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培养其自主性。国家课程强调统一性,很难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满足不同需求。而校本课程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开发出有当地特色的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游览名胜古迹、寻访名人故居、观看民俗表演、品味特色小吃、体验民间技艺等方式对绍兴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使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3.开发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通力合作。教师在自己对绍兴、对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设计、编写出能够体现绍兴地方特色、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英语校本课程,这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乃至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都大有益处。
二、绍兴本土文化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
笔者统计了2016年——2018年绍兴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选修课教材及精品课程数据: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具有绍兴本土文化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在绍兴中职学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跟着越马游绍兴》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十分具有意义。
1.问卷调查,确定课程开发方向。编写组选取所在学校16、17、18级共900名学生展开关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从结果分析,有92%的学生认为旅游英语、美食英语等校本英语课程比国家统一的英语课程更能激发学生兴趣,76%的学生认为像旅游英语、海淘英语等校本课程更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实用性更强。
在调查问卷基础上,编写组明确了《跟着越马游绍兴》英语校本课程的目标及课程开发思路。《跟着越马游绍兴》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融“游、教、学、做”为一体,享受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的同时,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熏陶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中职教育特点,以实际应用为第一要素使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乐其所用”。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同时学会协作。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收集资料,明确课程开发提纲。编写组深入学习相关资料,通过图书查阅、咨询专业部门、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途径,收集课程相关素材,涵盖越马(绍兴国际马拉松)、绍兴名人、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信息资料。
3.教材编写,完成课程开发第一步。《跟着越马游绍兴》英语校本教材以2018年越马线路为主线,将绍兴本土特色文化贯穿其中,以学生展示为主要方式,分Shaoxi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Qiujin Martyrs Monument、The Lu Xun Native Place等七课内容。
4.课程资源建设,完成课程整体开发。《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围绕“越马”逻辑的展开,通过“越马带你游绍兴”视频资源,重点介绍镜湖、八字桥、鲁迅故居等7个景点及相关文化特色。通过海报设计、旅游路线制定、导游词设计、景点介绍、非遗产品制作推介、团建活动等多种任务架构课程体系,以求达到课程系统、实用且具美感。
三、绍兴本土文化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
1.课程实施原则。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的主要是改变以往单一、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地方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化知识水平与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因此,《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在课程实施中,学生应作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激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小组合作进行汇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与应用;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协作探究等。二是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利用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学习,可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去感悟与体验。三是实践性原则。“让身体侵入课程”,实现“做中学”。将综合活动的独特精神融入不同主题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2.课程评价模式。《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注重评价模式的多样化,迎合中职学生各方面需要,便于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是主体评价模式。《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学习状态,并对教师教学内容、教材适用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是目标评价模式。《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教材在编写时已预设了教学目标,教师最终将通过学生作品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英语 旅游”的结合,作品是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海报、手绘地图、宣传视频、旅游线路、地方特色产品推荐、民间工艺介绍等。通过学校技能文化节、绍兴职成教展、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开展,从而达到“教、学、做”合一。
三是诊断评价模式。在《跟着越马游绍兴》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个案研究、课堂实录、问卷调查、师生访谈、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分析各种成果展示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学生英语习得成效、学生参与度等,从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四、结论
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发展需要。它以介绍本土文化为目标,以文化传承为线索,以特色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促进特色育人机制的发展,必将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条路走得更宽、更远。
参考文献:
[1]顾晓晴.苏北黄桥镇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6.
[2]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6.
[3]叶小婙.海南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研究与实践尝试[J].新教育,2017.
[4]刘方林,乔莉莉.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5.
[5]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校本课程;本土文化
【作者简介】金丽娜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2000年国家启动素质教育核心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进一步提出了三级管理模式即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的课程管理,这一课程管理模式的实行让学校的课程开发权限明显扩大,同时也更为灵活。
在各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以结合本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尤为火热。笔者以“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精确匹配搜索近五年以来有关“校本课程”标题的论文就达到9596篇,其中有关“校本课程 本土文化”论文274篇。
浙江省中职课改以来,英语不再作为单招单考科目,英语的学习从为应试教育服务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服务,从而为各类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绍兴本土文化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开发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有利于推进文化传承。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地方文化传承的土壤正不断缺失。此时提本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谓是及时又必须。英语作为一门外来学科,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融入绍兴本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它让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文化底蕴,便于日后在社会中以国际化语言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有利于推进文化精神的与时俱进及传承。
2.开发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所以教育不应仅限于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培养其自主性。国家课程强调统一性,很难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满足不同需求。而校本课程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开发出有当地特色的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游览名胜古迹、寻访名人故居、观看民俗表演、品味特色小吃、体验民间技艺等方式对绍兴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使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方面得到全面锻炼。
3.开发基于绍兴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通力合作。教师在自己对绍兴、对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设计、编写出能够体现绍兴地方特色、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英语校本课程,这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乃至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都大有益处。
二、绍兴本土文化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
笔者统计了2016年——2018年绍兴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选修课教材及精品课程数据: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具有绍兴本土文化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在绍兴中职学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跟着越马游绍兴》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十分具有意义。
1.问卷调查,确定课程开发方向。编写组选取所在学校16、17、18级共900名学生展开关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从结果分析,有92%的学生认为旅游英语、美食英语等校本英语课程比国家统一的英语课程更能激发学生兴趣,76%的学生认为像旅游英语、海淘英语等校本课程更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实用性更强。
在调查问卷基础上,编写组明确了《跟着越马游绍兴》英语校本课程的目标及课程开发思路。《跟着越马游绍兴》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融“游、教、学、做”为一体,享受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的同时,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熏陶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中职教育特点,以实际应用为第一要素使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乐其所用”。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同时学会协作。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收集资料,明确课程开发提纲。编写组深入学习相关资料,通过图书查阅、咨询专业部门、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途径,收集课程相关素材,涵盖越马(绍兴国际马拉松)、绍兴名人、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信息资料。
3.教材编写,完成课程开发第一步。《跟着越马游绍兴》英语校本教材以2018年越马线路为主线,将绍兴本土特色文化贯穿其中,以学生展示为主要方式,分Shaoxi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Qiujin Martyrs Monument、The Lu Xun Native Place等七课内容。
4.课程资源建设,完成课程整体开发。《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围绕“越马”逻辑的展开,通过“越马带你游绍兴”视频资源,重点介绍镜湖、八字桥、鲁迅故居等7个景点及相关文化特色。通过海报设计、旅游路线制定、导游词设计、景点介绍、非遗产品制作推介、团建活动等多种任务架构课程体系,以求达到课程系统、实用且具美感。
三、绍兴本土文化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
1.课程实施原则。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的主要是改变以往单一、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地方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化知识水平与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因此,《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在课程实施中,学生应作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激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小组合作进行汇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与应用;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协作探究等。二是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利用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学习,可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去感悟与体验。三是实践性原则。“让身体侵入课程”,实现“做中学”。将综合活动的独特精神融入不同主题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2.课程评价模式。《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注重评价模式的多样化,迎合中职学生各方面需要,便于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是主体评价模式。《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学习状态,并对教师教学内容、教材适用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是目标评价模式。《跟着越马游绍兴》校本教材在编写时已预设了教学目标,教师最终将通过学生作品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英语 旅游”的结合,作品是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海报、手绘地图、宣传视频、旅游线路、地方特色产品推荐、民间工艺介绍等。通过学校技能文化节、绍兴职成教展、志愿服务等多种途径开展,从而达到“教、学、做”合一。
三是诊断评价模式。在《跟着越马游绍兴》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个案研究、课堂实录、问卷调查、师生访谈、教师座谈等多种形式分析各种成果展示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学生英语习得成效、学生参与度等,从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四、结论
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的英语校本课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发展需要。它以介绍本土文化为目标,以文化传承为线索,以特色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促进特色育人机制的发展,必将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条路走得更宽、更远。
参考文献:
[1]顾晓晴.苏北黄桥镇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6.
[2]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6.
[3]叶小婙.海南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研究与实践尝试[J].新教育,2017.
[4]刘方林,乔莉莉.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5.
[5]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