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经数年筹拍的《温故1942》遭遇票房惨败后,冯小刚在次年携新作《私人订制》回归喜剧,试图大展拳脚。然而,这部“诚意之作”自上映起便卷入了浪潮似的批评中,同时又上映10天获得五亿票房成为冯小刚最卖座的喜剧电影。对于《私人订制》的解析,其意义不仅在于文本上探究电影的优劣,更是作为一种商业化现象探索现今中国观众品味和票房发展趋势的突出案例,力求通过对冯小刚电影艺术特色的研究延伸出关于中国观众观影趋势的文化价值探讨。
【关键词】:《私人订制》;冯小刚电影研究;票房现象;文化价值研究
“冯小刚毫无疑问是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导演之一。他所开创的‘贺岁片’的类型正是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本土形态”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如此评价冯小刚。冯小刚作为在商业电影取得巨大成绩又在电影艺术上彰显了个人魅力的导演,其电影作品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现以《私人订制》为例探究中国电影发展问题和观众的接受度改变。
一、现实的批判性——导演为自身订制道德华服
2013年 12 月 29 日,冯导连发七条微博自我认可《私人订制》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私》这部电影就电影的完整性来说,我给它打5分;就娱乐性来说,我给它打6分,就对现实的批判性来说,我给它打9分”。[1]一边《私人订制》被批“烂到怒不可赦”,另一边冯小刚表现出对作品的推崇和自信。观众习惯了冯氏喜剧的嬉笑怒骂,而这次冯小刚站在自上而下的高度俯视周遭、为作品穿上道德华服,倒令观众愕然。
“权力梦、高雅梦、富贵梦”的现实批判角度。冯小刚导演、王朔编剧的这部《私人订制》直指时代现状,开头“性本善”小标题直指官场。为考验自己清廉而体验“当官”的小司机遭遇了各种诱惑,农村亲戚要求帮忙“带着贫困县的帽子,总能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合影时大家会意地提示他“遮着点您的手表”,这种对现实的嘲讽显露出冯小刚对于时事的关注和反思。最终,杨重语重心长的“教育”司机:“为官一任,不犯错误但也不作为,那也是一种腐败啊。”导演用幽默诙谐的段子叙述了百姓眼中的官,又以司机的一句“人民里面有坏人啊”回敬了正在观看影片的各位观众。“性本善”不管是题材选择还是切入角度都显得更为深入,也使导演预达到的现实性批判稍见其效。
“一腔俗血”里营造了一个“以俗为好”的怪诞影视界,以“一腔俗血”为名向中国观众审美品位发起质问。如果说“私人订制”公司一直都在短时效造梦,那“一腔俗血”则是唯一一个“梦想成真”的客户案例。最俗导演即便有走向高雅的决心却被查出有“雅过敏”症,这种荒唐的逻辑暗含冯导对自己的讽刺。在导演技艺越发成熟后他开始向有深度的题材迈进,相继推出《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一系列不同于以往风格的严肃题材影片,可“大雅之作”反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票房收益。
“有钱”梦里丹姐在别墅穿过打扮怪异、静止着的人群,小白一语道破“这些都是不愿意当自己的”。夜幕降临,丹姐体验过财富快感后听着《时间都去哪儿了》哭花妆容,这是影片最动情的画面。梦醒后什么都未改变,丹姐的这场体验从一开始就假得太过鲜明,所以也醒的愈发明白,财富不过是一场留不下来的梦境。
对于“道歉式”结尾,冯小刚说:“因为这是一个三段式故事,不能以一个故事来结束全片。三个故事完了,就奉送给观众一个诚意的道歉。”[2]“诚意奉送·道歉”如此直白的说教让期待开怀一笑的观众被拉回不堪的现实世界,越来越贴近现实的情节设计显示冯小刚近来创作风格的渐变。冯小刚也在向“以电影教化人”的方向迈进,开始在喜剧的表象下反映现实生活甚至批判现实生活。“但是冯小刚和王朔那种愤世嫉俗、悲天悯人的情怀,已经再也没有当年举重若轻、进退自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感了,无论是故事的想象力或者人物的喜剧性,似乎都难以表现出喜剧之“轻”。本来应该举重若轻的风格,被呈现得似乎举轻若重。戴着沉重的镣铐跳着故作轻松的迪斯科,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冯小刚的经历、心态,似乎越来越向‘愤怒青年’回归,虽然这可能是现实环境的改造,但客观上影响到冯小刚们的喜剧态度和风格。”[3]
二、商业票房合格线——为制片链条订制感恩收益
“冯小刚的电影,是华谊兄弟的看家戏。华谊和他的关系,就像《甲方乙方》的另一个名字:成全你,陶冶我。”[4]《私人订制》截止2014 年1月4日全国票房6.43亿元,超额完成了2013年“华谊兄弟”的票房期望。从《没完没了》开始冯小刚和华谊兄弟长达16年的合作关系中既包括《甲方乙方》、《非诚勿扰》这般冯氏喜剧经典,也包括《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这类严肃题材影片。冯小刚创作上从华谊兄弟那里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温故1942》的惨淡票房是一手创立中国“贺岁片”概念的冯小刚至今无法抚平的伤痛,所以在《温故1942》之后筹拍“贺岁片”《私人订制》一直被业界认为是大导演冯小刚力图在票房上证明自己实力的作品。
冯小刚曾直言“拍摄《一九四二》的过程太累了,因此特别想拍一部让人从头笑到尾、没心没肺的片子。这样的片子,拍的过程比较享受。”取景,《私人订制》沿用了在《非诚勿扰2》里获得不错反响的海南。题材,冯小刚并不避讳对于1997年《甲方乙方》的创意延续,“好梦一日游”成了如今“私人订制”,雷同的主题、大同小异的笑料故事。“私人订制”里杨重也延续了王朔早期作品《顽主》的角色名字,可以联想到1989年的“三T公司”、想起同样“荒唐”的故事。
纵观冯小刚的电影作品,其已形成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经历多种题材创作后冯导也愈发增长了诉说欲望,在开怀一笑的喜剧表象下暗含着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性,这样的创作转变目前让熟知他喜剧风格的观众们一时间难以消化,进而出现了一边骂声四起一边票房过亿的现象。对于冯小刚电影的研究,尤其是他电影的票房起伏上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商业特点。冯小刚的创作道路还在继续,作为在中国电影上有过突出贡献的导演他在自己的不断感知中一边批评着观众品味的“假高雅”一边以自己擅長的贺岁喜剧模式向观众靠拢。中国电影人对于冯小刚作品艺术特色的研究从未止步,而在他的每一部新作品中我们都能摸索到当下内地电影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林天强.《私人订制的道歉》[J].北京市:《当代电影》,2014-02-01
[2]《私人订制》2013年12月17日点映媒体采访实录,网址http://tieba.
baidu.com/p/2766558259
[3]尹鸿、何映霏.《大时代与轻电影——2013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J].北京市:《当代电影》.2014-03-01
[4]新世纪周刊.《解析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关系“成全你,陶冶我”》,2009年03月02日,網址http://www.sina.com.cn
作者简介: 潘昕彤,女,辽宁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2013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私人订制》;冯小刚电影研究;票房现象;文化价值研究
“冯小刚毫无疑问是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导演之一。他所开创的‘贺岁片’的类型正是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本土形态”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如此评价冯小刚。冯小刚作为在商业电影取得巨大成绩又在电影艺术上彰显了个人魅力的导演,其电影作品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现以《私人订制》为例探究中国电影发展问题和观众的接受度改变。
一、现实的批判性——导演为自身订制道德华服
2013年 12 月 29 日,冯导连发七条微博自我认可《私人订制》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私》这部电影就电影的完整性来说,我给它打5分;就娱乐性来说,我给它打6分,就对现实的批判性来说,我给它打9分”。[1]一边《私人订制》被批“烂到怒不可赦”,另一边冯小刚表现出对作品的推崇和自信。观众习惯了冯氏喜剧的嬉笑怒骂,而这次冯小刚站在自上而下的高度俯视周遭、为作品穿上道德华服,倒令观众愕然。
“权力梦、高雅梦、富贵梦”的现实批判角度。冯小刚导演、王朔编剧的这部《私人订制》直指时代现状,开头“性本善”小标题直指官场。为考验自己清廉而体验“当官”的小司机遭遇了各种诱惑,农村亲戚要求帮忙“带着贫困县的帽子,总能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合影时大家会意地提示他“遮着点您的手表”,这种对现实的嘲讽显露出冯小刚对于时事的关注和反思。最终,杨重语重心长的“教育”司机:“为官一任,不犯错误但也不作为,那也是一种腐败啊。”导演用幽默诙谐的段子叙述了百姓眼中的官,又以司机的一句“人民里面有坏人啊”回敬了正在观看影片的各位观众。“性本善”不管是题材选择还是切入角度都显得更为深入,也使导演预达到的现实性批判稍见其效。
“一腔俗血”里营造了一个“以俗为好”的怪诞影视界,以“一腔俗血”为名向中国观众审美品位发起质问。如果说“私人订制”公司一直都在短时效造梦,那“一腔俗血”则是唯一一个“梦想成真”的客户案例。最俗导演即便有走向高雅的决心却被查出有“雅过敏”症,这种荒唐的逻辑暗含冯导对自己的讽刺。在导演技艺越发成熟后他开始向有深度的题材迈进,相继推出《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一系列不同于以往风格的严肃题材影片,可“大雅之作”反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票房收益。
“有钱”梦里丹姐在别墅穿过打扮怪异、静止着的人群,小白一语道破“这些都是不愿意当自己的”。夜幕降临,丹姐体验过财富快感后听着《时间都去哪儿了》哭花妆容,这是影片最动情的画面。梦醒后什么都未改变,丹姐的这场体验从一开始就假得太过鲜明,所以也醒的愈发明白,财富不过是一场留不下来的梦境。
对于“道歉式”结尾,冯小刚说:“因为这是一个三段式故事,不能以一个故事来结束全片。三个故事完了,就奉送给观众一个诚意的道歉。”[2]“诚意奉送·道歉”如此直白的说教让期待开怀一笑的观众被拉回不堪的现实世界,越来越贴近现实的情节设计显示冯小刚近来创作风格的渐变。冯小刚也在向“以电影教化人”的方向迈进,开始在喜剧的表象下反映现实生活甚至批判现实生活。“但是冯小刚和王朔那种愤世嫉俗、悲天悯人的情怀,已经再也没有当年举重若轻、进退自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感了,无论是故事的想象力或者人物的喜剧性,似乎都难以表现出喜剧之“轻”。本来应该举重若轻的风格,被呈现得似乎举轻若重。戴着沉重的镣铐跳着故作轻松的迪斯科,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冯小刚的经历、心态,似乎越来越向‘愤怒青年’回归,虽然这可能是现实环境的改造,但客观上影响到冯小刚们的喜剧态度和风格。”[3]
二、商业票房合格线——为制片链条订制感恩收益
“冯小刚的电影,是华谊兄弟的看家戏。华谊和他的关系,就像《甲方乙方》的另一个名字:成全你,陶冶我。”[4]《私人订制》截止2014 年1月4日全国票房6.43亿元,超额完成了2013年“华谊兄弟”的票房期望。从《没完没了》开始冯小刚和华谊兄弟长达16年的合作关系中既包括《甲方乙方》、《非诚勿扰》这般冯氏喜剧经典,也包括《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这类严肃题材影片。冯小刚创作上从华谊兄弟那里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温故1942》的惨淡票房是一手创立中国“贺岁片”概念的冯小刚至今无法抚平的伤痛,所以在《温故1942》之后筹拍“贺岁片”《私人订制》一直被业界认为是大导演冯小刚力图在票房上证明自己实力的作品。
冯小刚曾直言“拍摄《一九四二》的过程太累了,因此特别想拍一部让人从头笑到尾、没心没肺的片子。这样的片子,拍的过程比较享受。”取景,《私人订制》沿用了在《非诚勿扰2》里获得不错反响的海南。题材,冯小刚并不避讳对于1997年《甲方乙方》的创意延续,“好梦一日游”成了如今“私人订制”,雷同的主题、大同小异的笑料故事。“私人订制”里杨重也延续了王朔早期作品《顽主》的角色名字,可以联想到1989年的“三T公司”、想起同样“荒唐”的故事。
纵观冯小刚的电影作品,其已形成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经历多种题材创作后冯导也愈发增长了诉说欲望,在开怀一笑的喜剧表象下暗含着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性,这样的创作转变目前让熟知他喜剧风格的观众们一时间难以消化,进而出现了一边骂声四起一边票房过亿的现象。对于冯小刚电影的研究,尤其是他电影的票房起伏上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商业特点。冯小刚的创作道路还在继续,作为在中国电影上有过突出贡献的导演他在自己的不断感知中一边批评着观众品味的“假高雅”一边以自己擅長的贺岁喜剧模式向观众靠拢。中国电影人对于冯小刚作品艺术特色的研究从未止步,而在他的每一部新作品中我们都能摸索到当下内地电影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林天强.《私人订制的道歉》[J].北京市:《当代电影》,2014-02-01
[2]《私人订制》2013年12月17日点映媒体采访实录,网址http://tieba.
baidu.com/p/2766558259
[3]尹鸿、何映霏.《大时代与轻电影——2013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J].北京市:《当代电影》.2014-03-01
[4]新世纪周刊.《解析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关系“成全你,陶冶我”》,2009年03月02日,網址http://www.sina.com.cn
作者简介: 潘昕彤,女,辽宁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2013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