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教学指导的微技能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要求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对完美的发展。但是有些学生受生理和心理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始终是教师日常工作讨论的话题之一,学困生的转化也是教师最感烦心、最为困扰的问题,对此我深有体会。老师往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总是抓了这头丢了那头,让学困生学了后面的知识忘了前面的内容。我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原因,寻找优化学困生教学指导的策略,让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真正体现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下面根据自己的数学教学谈谈自己对“学困生”的看法: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大部分学困生的形成,是因为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其中学生自身心理不健全是主要原因,学困生往往对数学有着恐惧心理、厌学心理,这种心理障碍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数学的学习,严重的甚至会有“谈数色变”、越学越差的情况。
  2.学习方法不正确。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别于语文等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的学习更重视知识的理解、判断、推理,重视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学困生只采取背概念、默公式的方法,对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影响到智力的发挥,也同样学不好数学。
  3.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偏“人”偏科的不良现象。如学生因自身性格特点对教师有着自己的喜好,或受父母等别人的影响,认为数学不重要或数学很难学等主观想法,先入为主,并把这种情绪带到数学学习上,数学课上不听、不做作业,更甚者自我放弃,形成了偏科现象,也使自己成为了数学学困生。
  二、数学学困生教学指导的策略
  1.用爱心和尊重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情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会因为信服、喜欢你同时也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求自己注重情感投资,把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校正学困生对数学惧怕心理的突破口。
  2.换一个角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教师热心于学困生的补课,给他们开小灶。其实,学困生一听到要“补课”,心里早就有反感情绪。“我的数学成绩差,老师才给我补课,又要挨批了。”一种被动厌恶的心理控制了他们的学习情绪。因此,可以换一个角度,对他们不一定要进行系统的补课,而是给他们讲解一些数学趣闻、数学名人,讲一些数学在工农业生产和商业销售中的应用,讲解一些数学中的小窍门、学习数学的一些好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能让学困生感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生产中同样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应用,自己也并不是一定学不好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当引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技能。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决一生之求。”“学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而造成的,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法指导,注重指导学困生在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困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我们指导学困生尝试自己根据图形相似的定义,利用类比、分析、推广,深刻理解三角形相似的定义,通过阅读教材、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和度量验证等学习实践活动,掌握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突破本节的难点:运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学法指导要让学生明确:完成一项学习任务,需要一步一步分阶段、逐项完成。
  4.对学生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为了使课堂教学对学困生教学指导的效果更明显,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包括学困生)划分为若干层次,确定了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推行“多人异步,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部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开展了有区别的教学活动。
  5.给予学困生特别关注,提供优先机会。从学习的角度看,学困生是班级的“弱势群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备课时,要多为“学困生”着想,设计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课时,要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些提问、回答问题的机会;进行课内练习时,对“学困生”应做到优先发言、优先辅导、优先巡视、优先评价,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参与中得到成长和发挥。
  6.实行“一帮一”,充分发挥群体效应的力量。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在课堂教学中,可组织优秀学生与学困生进行“一帮一”的合作学习,将内、外因整合成为一种和谐、协调的整体合力。优秀生必须帮助学困生,共同完成合作内容,比如在课堂上提醒学困生注意听课、检查练习的正误、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有利于班级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群体效应的力量直接转化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困生的教学指导关系到“人人成才”教学目标的落实。我们只有建立正确的人才观,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入手,关心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才能真正做到“春风不使一木枯”。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体悟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而要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外,还必须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因为流畅自然、严谨优美的口语表达往往会体现出一个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心理学家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性格开朗,善于表现自我,乐于交往,综合发展素质也较好;而口语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往往缺乏
期刊
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语言更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语言上狠下功夫。但是,我们的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这严重影响了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未来的发展。对此,我在本校三个级进行了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谈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 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
期刊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我对识字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课本为基础,注重识字方法及识字能力的培养,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充分地识字。  关键词:激趣 拓宽 授法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识字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的表达水平,影响着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广取各种名家教学法的基础上,我对识字教学进行了
期刊
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创造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探索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意志、创造思维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激情,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渗透创造教育思想,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构建创造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对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期的小
期刊
小学生的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
期刊
语文课中那些精选的文学教材,是一个审美内容极为丰富的文化宝库,既有生动耐读的记叙文,又有优美隽永的诗歌;既有思想精辟、文采华丽的议论文,又有绘声绘色的说明文。正如王钦韶所说:“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因此,我们应该遵循美育规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
期刊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围绕着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纪律,而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从思想道德行为品质、情感意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这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这是现代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教育课题。  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实际情况证明,班级全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强,同学间的思想就容易统一,感情和行为也就容易协调,每个成员对集体的归属
期刊
我们的学生是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的,不能像学母语那样在所处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充分的熏陶感染不知不觉地把语言学到手。而学英语往往从一些常见的句型学起,在熟练掌握了这些句型的基础上,再用学过的词汇进行简单的思想交流,为深入学习更复杂的语言结构提供语言材料。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所学英语句型是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根据本人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觉得对英语句型的学习应活起来,做到活学活用
期刊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在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教师如果进行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