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语言更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语言上狠下功夫。但是,我们的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这严重影响了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未来的发展。对此,我在本校三个级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归类:
1、学生对政治课教师教学语言不精炼、繁锁表示不满意的达35%。
2、有39%的学生对教学语言随意性大、信口开河表示不满。
3、有77%的学生对教学语言呆板、单调、缺乏活力和趣味表示不满。
4、有70%的学生对教学语言音量过大或过小表示反感。
5、有48%的学生对教学语言带尾音、口头禅表示不喜欢。
6、有65%的学生讨厌教学语言废话连篇、偏离主题。
7、有85%的学生喜欢教师使用新语言。
8、只有20%的学生认为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无效教学语言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无效教学语言的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问题分析:
一、客观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升学率,评价教师的重要尺度就是所任教班级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谁的成绩好、升学率高,谁就是好教师、名教师。这在客观上误导了教师片面追求成绩。课堂上不管讲好讲坏,不管学生喜欢还是讨厌,不管科学不科学,只要讲得顺、讲得爽就行。长此以往,一些不良的教学语言滋生泛滥,这不仅使学生日趋厌倦政治课,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
2、缺乏语言学习环境。由于教师们都盯着高考、盯着成绩,有了成绩就有了一切,这使得大家功利思想比较重,很少有人去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的好坏,更不用说去学习、去揣摩、去探索和把握语言的技巧和规律。由于缺乏这种学习研究语言的氛围,大家对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也就视而不见,这对刚入伍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很不利,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结果是“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政治课教师教学语言水平整体下滑。
二、主观原因
教师观念落后。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认为政治课就是喊口号,讲大道理,识字的都能教,只要把道理讲明白了就万事大吉,根本不去斟酌推敲,认为咬文嚼字那是语文先生的事,与己无关。更有甚者认为讲得再生动、再精彩,学生记不住也是白搭。教师在思想上没有重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就谈不上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懒散、随意、重复、繁絮的不良语言习惯。
三、教学语言修养存在缺憾。主要表现在:
1、语言知识储备不足。许多教师整天忙于备课、上课、做题,无暇顾及自己的专业基本功的学习和提升。据我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平时几乎没有时间翻阅文学杂志,甚至几年没有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已有的文学素养在下降,鲜活的营养没有及时补给,致使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可谓“黔驴技穷”,除了颠三倒四地重复课本上的几句话外,几乎无话可说,教学语言极为呆板、单调、乏味。課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厌倦吗?在一次听课中,有一位教师执教《公司的经营》一节,本节内容杂,容量大,但层次清晰,需要教师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不必泛泛而谈。结果执教教师按照教材一一讲解,既没有突出重点,也没有突破难点,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糊里又糊涂。学生该识记什么,理解什么,了解什么,提高什么,全然不知。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是通过教师“说”来完成教学任务,它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说功”,不仅要把抽象的理论说明白,还要说得生动、形象、有声有色、诗情画意。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要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善积累,做一个学习者、思考者、实践者、总结者。经得多了,见得广了,想得深了,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像于丹、易中天等名人都以说见长,各有自己的说法,要多听、多说、多揣摩,才能水到渠成。
2、教学语言与时代脱节。时代在发展,语言文字也在日新月异,新词汇、新语言不断涌现,如广告语、新鲜语、流行语、网络语等此起彼伏,学生喜欢使用新潮语言。而我们的教师讲课仍然使用一些过时了、老掉牙的语言,这有悖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由此产生反感情绪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恰当地、适时地选用一些新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时政时,我问道:“08年哪个国家最抢眼、最牛?”用“抢眼”、“牛”三个字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生动、形象、诙谐的新语言,容易使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克服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病。
3、教学语言的话尾音、口头禅泛蓝。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讲课带话尾音、口头禅是比较反感的。讲课带话尾音、口头禅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忌,它的最大坏处在于把一句流畅的话拦腰斩断,把一句精彩的语句泼上一滩污垢,使授课效果大大逊色。在一次听课时,我初略地统计了一下,执教教师用“那么”15次,“啊”19次,30分钟的讲解,19次、15次的出现频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给人的直觉这节课就是讲“那么”“啊”的。听着很别扭,有一种压抑之感。有这样不良语言习惯的教师课后一定要下苦功,多听、多练,只要肯下工夫,铁棒也能磨成针,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呢?
以上是我对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无效教学语言进行的调研与分析。我认为课堂教学存在无效教学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出现在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问题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学习研究活动,相互学习,共同切磋,让无效教学语言离我而去,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插上强劲的翅膀。
调查内容归类:
1、学生对政治课教师教学语言不精炼、繁锁表示不满意的达35%。
2、有39%的学生对教学语言随意性大、信口开河表示不满。
3、有77%的学生对教学语言呆板、单调、缺乏活力和趣味表示不满。
4、有70%的学生对教学语言音量过大或过小表示反感。
5、有48%的学生对教学语言带尾音、口头禅表示不喜欢。
6、有65%的学生讨厌教学语言废话连篇、偏离主题。
7、有85%的学生喜欢教师使用新语言。
8、只有20%的学生认为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无效教学语言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无效教学语言的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问题分析:
一、客观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升学率,评价教师的重要尺度就是所任教班级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谁的成绩好、升学率高,谁就是好教师、名教师。这在客观上误导了教师片面追求成绩。课堂上不管讲好讲坏,不管学生喜欢还是讨厌,不管科学不科学,只要讲得顺、讲得爽就行。长此以往,一些不良的教学语言滋生泛滥,这不仅使学生日趋厌倦政治课,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
2、缺乏语言学习环境。由于教师们都盯着高考、盯着成绩,有了成绩就有了一切,这使得大家功利思想比较重,很少有人去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的好坏,更不用说去学习、去揣摩、去探索和把握语言的技巧和规律。由于缺乏这种学习研究语言的氛围,大家对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也就视而不见,这对刚入伍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很不利,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结果是“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政治课教师教学语言水平整体下滑。
二、主观原因
教师观念落后。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认为政治课就是喊口号,讲大道理,识字的都能教,只要把道理讲明白了就万事大吉,根本不去斟酌推敲,认为咬文嚼字那是语文先生的事,与己无关。更有甚者认为讲得再生动、再精彩,学生记不住也是白搭。教师在思想上没有重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就谈不上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懒散、随意、重复、繁絮的不良语言习惯。
三、教学语言修养存在缺憾。主要表现在:
1、语言知识储备不足。许多教师整天忙于备课、上课、做题,无暇顾及自己的专业基本功的学习和提升。据我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平时几乎没有时间翻阅文学杂志,甚至几年没有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已有的文学素养在下降,鲜活的营养没有及时补给,致使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可谓“黔驴技穷”,除了颠三倒四地重复课本上的几句话外,几乎无话可说,教学语言极为呆板、单调、乏味。課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厌倦吗?在一次听课中,有一位教师执教《公司的经营》一节,本节内容杂,容量大,但层次清晰,需要教师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不必泛泛而谈。结果执教教师按照教材一一讲解,既没有突出重点,也没有突破难点,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糊里又糊涂。学生该识记什么,理解什么,了解什么,提高什么,全然不知。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是通过教师“说”来完成教学任务,它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说功”,不仅要把抽象的理论说明白,还要说得生动、形象、有声有色、诗情画意。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要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善积累,做一个学习者、思考者、实践者、总结者。经得多了,见得广了,想得深了,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像于丹、易中天等名人都以说见长,各有自己的说法,要多听、多说、多揣摩,才能水到渠成。
2、教学语言与时代脱节。时代在发展,语言文字也在日新月异,新词汇、新语言不断涌现,如广告语、新鲜语、流行语、网络语等此起彼伏,学生喜欢使用新潮语言。而我们的教师讲课仍然使用一些过时了、老掉牙的语言,这有悖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由此产生反感情绪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恰当地、适时地选用一些新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时政时,我问道:“08年哪个国家最抢眼、最牛?”用“抢眼”、“牛”三个字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生动、形象、诙谐的新语言,容易使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克服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病。
3、教学语言的话尾音、口头禅泛蓝。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讲课带话尾音、口头禅是比较反感的。讲课带话尾音、口头禅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忌,它的最大坏处在于把一句流畅的话拦腰斩断,把一句精彩的语句泼上一滩污垢,使授课效果大大逊色。在一次听课时,我初略地统计了一下,执教教师用“那么”15次,“啊”19次,30分钟的讲解,19次、15次的出现频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给人的直觉这节课就是讲“那么”“啊”的。听着很别扭,有一种压抑之感。有这样不良语言习惯的教师课后一定要下苦功,多听、多练,只要肯下工夫,铁棒也能磨成针,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呢?
以上是我对政治课课堂教学存在的无效教学语言进行的调研与分析。我认为课堂教学存在无效教学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出现在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问题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学习研究活动,相互学习,共同切磋,让无效教学语言离我而去,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插上强劲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