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入高三,考生顿觉压力陡增。有的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大搞题海战术,一味多留作业和频繁考试;考生们虽然也“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但就是成绩起色不大,感觉整日昏头胀脑、烦躁焦虑。这就是备考中常见的“病症”。高三备考远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它对考生的身体体能、心理素质、学习方法等,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及锤炼。为此,笔者就高三复习中常见的“通病”开个处方,算不上“灵丹妙药”,但希望能起到一些“醒脑、明志、强心”的作用。
一、“知识遗忘症”:滚动式复习
遗忘率高几乎是每个高三学生的通病。其实这很正常,艾宾浩斯曲线表明,遗忘是在人们学习之后立刻急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这就难怪许多考生在自己刚做过或教师刚讲过的题目上照样丢分失误——因为遗忘在当时、当天就发生了!所以要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复习中教师还要把知识点的内涵、外延,以及解同类问题的通法等教材之外的东西一股脑都教给学生,科科如此,学生的识记量很可能超载过量;而且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重温旧知识,经过一次性复习就能完全记住。实际上,这远远不够的。一次性复习只能起到一个短期的、大脑浅层的强迫性记忆作用。为了保证长期的、深层次的理解性记忆,教师与考生必须进行有计划的滚动式回顾复习,就像农村的石碾子,一两次的碾压,压不出果实,必须经过多次滚动碾压,才能保证果实的“脱颖而出”。
为此,教师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章节滚动式回顾,学生可以每周末进行一次回顾滚动复习,这会使学生对复习过的知识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对复习形成习惯性的“动力定型”,所谓练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与学生通过滚动回顾式复习,能使复习旧中出新、新中带旧,获得收益。
二、“眼高手低症”:抓住基础,融会贯通
抓大放小,抓综合丢基础,抓解题丢理论,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也是很多高三学生的通病。在模拟试卷与高考试卷上,考生们都答得满满的,也都说题不算难,可等试卷发下来,分数与估分相差悬殊,几次下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了,这真是“眼高手低”!说到底,还是考生对基本理论掌握不实、不准、不活。在第一轮总复习中,教师要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确掌握与应用训练放在最重要位置,首先要对基本理论进行重新梳理,把前后知识间横向的、纵向的联系网络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要以新的高度、新的思想对知识点进行再梳理、再挖掘、再编组,而不是对旧知识简单、机械地再重复,否则就味同嚼蜡,怪不得学生不重视了。例如在数学纵向复习中,教师对切线这一概念来龙去脉的交代就非常必要,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的切线叫过这点的圆的切线,椭圆的切线也类似。但在抛物线上就行不通了,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的直线虽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但都不是抛物线的切线。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初中时掌握的圆切线定义不能延伸到所有曲线,如非封闭曲线或封闭的凹曲线皆不适用。只有学完极限知识后,才会得到一个广义的精确的曲线切线定义,学生才会悟出,原来曲线的切线也可能与曲线有两个甚至更多个公共点。在“切线”这一知识点上,前后纵向的复习归纳会使学生学习到更加完整严密的数学思想。
在知识横向的复习中,例如立体几何中的旋转体、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其统一定义就把圆柱、圆锥、圆台、球以及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共性的和区别的东西都概括其中,这样的梳理、组合,学生会对基本概论掌握得更扎实、更清晰,应用更自如,当然也会更重视。在复习训练中,教师们要把小题做大,把中题做活。这样学生们在复习后期,就会做到基本理论清晰、基本能力有成,抓大先要抓小,基本与综合都保。教师要用基本理论的再梳理、再挖掘、应用训练的再强化,来克制学生喜做大题、只做难题的毛病。
三、“题海疲劳症”:精选精练
总复习阶段,学生适量多做些习题是必要的,但盲目地见题就做、就题论题、以多取胜、陷入题海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到复习后期,各地的模拟题纷纷露面,都做完怎么可能?要避免陷入题海,就要以方法取胜,用规律解题。这就要求教师们精心备课,对习题的选择上,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在同类问题的专项训练上精心选编组合,进行有梯度、有区分度、能加深体会的、对同类问题明确通法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就会由简单到综合,就题论法、依法解题、形成能力。不陷入题海、不盲目乱做,就会保证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复习、梳理、归纳、领悟,思路保持清晰。为了不让学生陷入题海,教师一定要亲身入题海,多做题,精选好习题。教师等答案、靠答案、讲答案是低级水平。为了高效率复习,高三教师不仅应多做题、悟透题理,而且要优选答案、讲题论法,不让学生做无用之功。
四、“考试焦虑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生在考场上能否正常发挥水平。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考生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考生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面对难题,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考生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一、“知识遗忘症”:滚动式复习
遗忘率高几乎是每个高三学生的通病。其实这很正常,艾宾浩斯曲线表明,遗忘是在人们学习之后立刻急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这就难怪许多考生在自己刚做过或教师刚讲过的题目上照样丢分失误——因为遗忘在当时、当天就发生了!所以要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复习中教师还要把知识点的内涵、外延,以及解同类问题的通法等教材之外的东西一股脑都教给学生,科科如此,学生的识记量很可能超载过量;而且有的学生认为复习就是重温旧知识,经过一次性复习就能完全记住。实际上,这远远不够的。一次性复习只能起到一个短期的、大脑浅层的强迫性记忆作用。为了保证长期的、深层次的理解性记忆,教师与考生必须进行有计划的滚动式回顾复习,就像农村的石碾子,一两次的碾压,压不出果实,必须经过多次滚动碾压,才能保证果实的“脱颖而出”。
为此,教师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章节滚动式回顾,学生可以每周末进行一次回顾滚动复习,这会使学生对复习过的知识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对复习形成习惯性的“动力定型”,所谓练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与学生通过滚动回顾式复习,能使复习旧中出新、新中带旧,获得收益。
二、“眼高手低症”:抓住基础,融会贯通
抓大放小,抓综合丢基础,抓解题丢理论,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也是很多高三学生的通病。在模拟试卷与高考试卷上,考生们都答得满满的,也都说题不算难,可等试卷发下来,分数与估分相差悬殊,几次下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了,这真是“眼高手低”!说到底,还是考生对基本理论掌握不实、不准、不活。在第一轮总复习中,教师要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确掌握与应用训练放在最重要位置,首先要对基本理论进行重新梳理,把前后知识间横向的、纵向的联系网络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要以新的高度、新的思想对知识点进行再梳理、再挖掘、再编组,而不是对旧知识简单、机械地再重复,否则就味同嚼蜡,怪不得学生不重视了。例如在数学纵向复习中,教师对切线这一概念来龙去脉的交代就非常必要,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的切线叫过这点的圆的切线,椭圆的切线也类似。但在抛物线上就行不通了,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的直线虽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但都不是抛物线的切线。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初中时掌握的圆切线定义不能延伸到所有曲线,如非封闭曲线或封闭的凹曲线皆不适用。只有学完极限知识后,才会得到一个广义的精确的曲线切线定义,学生才会悟出,原来曲线的切线也可能与曲线有两个甚至更多个公共点。在“切线”这一知识点上,前后纵向的复习归纳会使学生学习到更加完整严密的数学思想。
在知识横向的复习中,例如立体几何中的旋转体、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其统一定义就把圆柱、圆锥、圆台、球以及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共性的和区别的东西都概括其中,这样的梳理、组合,学生会对基本概论掌握得更扎实、更清晰,应用更自如,当然也会更重视。在复习训练中,教师们要把小题做大,把中题做活。这样学生们在复习后期,就会做到基本理论清晰、基本能力有成,抓大先要抓小,基本与综合都保。教师要用基本理论的再梳理、再挖掘、应用训练的再强化,来克制学生喜做大题、只做难题的毛病。
三、“题海疲劳症”:精选精练
总复习阶段,学生适量多做些习题是必要的,但盲目地见题就做、就题论题、以多取胜、陷入题海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到复习后期,各地的模拟题纷纷露面,都做完怎么可能?要避免陷入题海,就要以方法取胜,用规律解题。这就要求教师们精心备课,对习题的选择上,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在同类问题的专项训练上精心选编组合,进行有梯度、有区分度、能加深体会的、对同类问题明确通法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就会由简单到综合,就题论法、依法解题、形成能力。不陷入题海、不盲目乱做,就会保证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复习、梳理、归纳、领悟,思路保持清晰。为了不让学生陷入题海,教师一定要亲身入题海,多做题,精选好习题。教师等答案、靠答案、讲答案是低级水平。为了高效率复习,高三教师不仅应多做题、悟透题理,而且要优选答案、讲题论法,不让学生做无用之功。
四、“考试焦虑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生在考场上能否正常发挥水平。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考生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考生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面对难题,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考生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