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教材插图、交流与讨论的问题等途径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激发兴趣; 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教材插图、交流与讨论等途径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规律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通过课本插图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二、通过日常生活中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大?……
三、通过矛盾信息创设问题情景
如在讲水的反常膨胀时,可给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景:根据对流规律,凉水总是下沉,暖水总是上升的。可是在一些深水库中,4℃的暖水处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对此学生先后做出了不同层次的发问:①为什么会这样?②为什么暖水处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上?③为什么4℃的水处在最底部?④为什么4℃的水不上升?⑤为什么暖水层不受冷水层的排挤而发生?⑥那么暖水就可能重于冷水?⑦水温在4℃时密度是多大?
四、通过诗歌俗语创设问题情境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诗歌,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五、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做压缩引火实验,学生首先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学生又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如在讲《电功率》时,对疑难问题“比较灯泡的亮度”设计这样实验:拿两个“2.5V 1W”和“2.5V 3W”的小灯泡先并联再串联,让学生观察亮度,学生提出:为什么同样的灯在不同连接时亮度是不同的?灯的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六、通过自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在讲摩擦力前,可设计这样一个比赛 ,让一个大个男生和班里一小个子女生用一根棒 比赛拔河,结果女生赢了。在学生的一片唏嘘声中,告诉大家这根棒的特殊之处,事先在男生拿的一端抹上了油,大家很自然的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①涂上油后为什么摩擦力变小?②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③那些方法可以减小摩擦?再如讲大气压时,可用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两个同学拉两个半球,在他们怎么也拉不开的情况下,拔开阀门,轻轻一拉就可以拉开。这样在学生的好奇中,他们会对不了解得事物产生一种好奇感和兴奋感,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为弄清它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问题。
七、通过多媒体展示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讲机械运动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时期,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的高空中伸手抓住德国子弹的情景,使学生在惊奇中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可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其他实际情境:如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往往把学生当做应声虫,长此下去,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还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选择恰当的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学习思维,开发智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才能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 徐世贵著.《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3] 董洪亮主编.《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 李建平著.《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关键词: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激发兴趣; 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教材插图、交流与讨论等途径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规律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通过课本插图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二、通过日常生活中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大?……
三、通过矛盾信息创设问题情景
如在讲水的反常膨胀时,可给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景:根据对流规律,凉水总是下沉,暖水总是上升的。可是在一些深水库中,4℃的暖水处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对此学生先后做出了不同层次的发问:①为什么会这样?②为什么暖水处在靠近底部的位置上?③为什么4℃的水处在最底部?④为什么4℃的水不上升?⑤为什么暖水层不受冷水层的排挤而发生?⑥那么暖水就可能重于冷水?⑦水温在4℃时密度是多大?
四、通过诗歌俗语创设问题情境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诗歌,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五、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做压缩引火实验,学生首先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学生又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如在讲《电功率》时,对疑难问题“比较灯泡的亮度”设计这样实验:拿两个“2.5V 1W”和“2.5V 3W”的小灯泡先并联再串联,让学生观察亮度,学生提出:为什么同样的灯在不同连接时亮度是不同的?灯的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六、通过自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在讲摩擦力前,可设计这样一个比赛 ,让一个大个男生和班里一小个子女生用一根棒 比赛拔河,结果女生赢了。在学生的一片唏嘘声中,告诉大家这根棒的特殊之处,事先在男生拿的一端抹上了油,大家很自然的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①涂上油后为什么摩擦力变小?②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③那些方法可以减小摩擦?再如讲大气压时,可用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两个同学拉两个半球,在他们怎么也拉不开的情况下,拔开阀门,轻轻一拉就可以拉开。这样在学生的好奇中,他们会对不了解得事物产生一种好奇感和兴奋感,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为弄清它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问题。
七、通过多媒体展示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讲机械运动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时期,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的高空中伸手抓住德国子弹的情景,使学生在惊奇中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可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其他实际情境:如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往往把学生当做应声虫,长此下去,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还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选择恰当的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学习思维,开发智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才能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 徐世贵著.《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3] 董洪亮主编.《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 李建平著.《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