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让初中思品课堂鲜活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绘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的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符合学生思维特点,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所以我将绘本阅读引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正符合这一要求。我以八上思品课《难报三春晖》运用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进行课堂实践,落实三维目标。在鲜活的思品课堂中,发现绘本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关键词] 绘本 课堂教学 初中 思品课堂
  “绘本”一词,其意思是“画出来的书”,特别强调书中插图的情境。绘本是用图画、文字、声音和动画合奏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合文字与图像的文学形式,除了文字本身的不透明特质,图像亦随着造型、用色、视觉角度和绘画风格等增添诠释的难度与乐趣。
  一、绘本教学的运用背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本土资源、时政资料和经典故事是课程资源的首选,但单一的形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绘本教学能让学生在声音、图画、动画和文字中,赏析、理解教学内容,感知课程意蕴,领略课程内涵。既然绘本中有很多内容与思想品德课相联系,何不把绘本引入思想品德课呢?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说故事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让学生体会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绘本的产生和存在的意义不只是方便于成人向孩子们讲述故事或者是孩子们自己领略故事,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和艺术的内涵,显示着作者的想象和智慧。优秀的绘本作品能让学生在对画面的感知中,最早地得到文学和艺术的美感熏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多方面的作用。因此,选择“绘本阅读”课程的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着眼于学生精神成长。新课程主张让孩子多阅读,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
  二、绘本教学的课堂实践
  (一)课前准备
  选取课题:《难报三春晖》,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为什么孝敬和如何孝敬父母。
  能力目标:将孝心落实到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将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制成PPT;解读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是法国作家瑞乔·M·约翰所写的一则童话故事。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苹果树的故事:苹果树无止境的满足着小男孩,当小男孩老时,才了解到苹果树对自己的真正意义。这个故事中的苹果树喻为天下的父母。
  (二)课堂实践
  1.绘本导入,感悟父母的爱
  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看着简单的画面,听着我声情并茂的讲解,在讲到这两张PPT时,提出问题。
  师:为什么苹果树对小男孩无悔地付出,而且感到很快乐?
  生:苹果树很爱小男孩。
  师:苹果树爱小男孩,就像谁一样爱他?
  生:父母。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悟父母的爱,初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2.角色扮演,懂得孝敬父母
  让两个学生演绎绘本接下来的内容,我帮助配备相应的PPT。
  演绎绘本故事,提问:
  师问小男孩的扮演者:“苹果树为你付出了什么”?
  生:“苹果树我付出了一切,他的苹果、树枝、树干”。
  师:“说说你的感悟?”
  生:“苹果树为小男孩付出了很多,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毫无保留”。
  师:“是啊,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为我们付出很多,父母的恩情就像苹果树一样让我们难以报答,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难报三春晖》” 。
  揭示今天课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父母的爱。初步懂得我们为什么孝敬父母。
  3.联系实际,告白父母的爱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的父母是否也像树一样对你无悔地付出着?
  师:“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像苹果树一样爱我们?”
  生:是。
  师:“你能说说父母像苹果树一样对我们的付出。请同学们敞开心扉,来一个真情告白,让我们共同分享父母像苹果树一样给予我们的爱”。
  一位女同学哭着讲述了她乘父亲的摩托车不小心车子摔了,父亲不顾自己带她就医的事情。其他同学也深深的触动。
  学生纷纷真情告白,在这一过程中懂得我们为什么孝敬父母。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
  4.绘本反思,策划孝敬父母
  进一步展示绘本。学生分角色朗读绘本。
  师:“苹果树无止境的满足着小男孩,当小男孩老时,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小男孩不再向苹果树索取。”
  生:“男孩了解到苹果树对自己的真正意义,知道要陪伴苹果树,也就是要孝敬父母。”
  师:反思你的行为,写下你的具体的孝亲行动策划案。
  学生把自己的孝心策划写下来,小组内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绘本的感悟,进一步落实孝亲行动,完成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并将孝心落实到行动的三维目标。   5.回味绘本,升华孝亲行动
  用最后一张绘本图片结束本课,让学生回味绘本。
  师结束语:《小男孩和苹果树》让我们感受了父母的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让我们永远记住:寸草当报三春晖。最后,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每一天,快乐到永远!
  三、绘本教学的借鉴与反思
  这次绘本教学是笔者第一次尝试,无例可循,如盲人摸象般在实践中前进,教学中笔者发现,绘本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一)绘本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本课第一环节的《小男孩和苹果树》绘本导入,克服了思想品德课本没有小说、连环画那样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轻松有趣的语言的缺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思品课有趣的一面。同时感悟父母的爱。
  因此,课堂中运用绘本教学,从内容、形式和表达方式上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习惯,简单易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孩子很自然地被其中趣味化的文字、图片和情节所吸引,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思品课的局面,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绘本思辨,碰撞思维火花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一个美妙的童话或故事的作用,远胜于长篇大论的说教。绘本通常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品德课堂上引入绘本故事,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流中加强对故事的理解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触动学生的心灵。
  本课第四环节绘本反思,策划孝敬父母,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与故事中的小男孩进行对比,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感受到父母之爱,为后面的“策划孝敬父母”这一活动打下基础,在这无声的浸润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
  三)绘本启智,领悟人生哲理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成功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应该是春雨润物不露痕迹,一切尽在不言中。教学中当老师准备了大量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学生会觉得老师太高调,在说教,常常不以为然。虽然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极具典型,但学生认为是伟大人物才能做到,而绘本都是生活中的小故事,都是平凡的故事,让学生更有亲近感。
  本课的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描述了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这棵苹果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缠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呵护着我们,养育着我们,陪我们一起玩耍。长大后,我们便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起来回去找他们。尽管如此,爸妈却毫不计较,有求必应,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也许你会觉得小男孩对苹果树太残忍,但这就是我们对待父母的方式。让我们明白感恩父母,难报三春晖的道理。大道理蕴含在小故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由此可见,在品德课中开发利用绘本不仅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人生的许多道理。 (四)绘本植入,课堂形式多样
  绘本教学可以让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
  本课绘本教学有第一环节老师的讲述;第二环节学生的角色扮演;第三环节绘本反思,策划孝亲行动;第四环节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堂形式多样。绘本中的故事人物充满童趣,学生喜欢故事中的角色,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激活思维,大胆对绘本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在愉悦的游戏中与同学分享、交流,并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融入并迁移到一定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换位思考和体验。在本课我让学生模拟对话,分角色扮演,让课堂更有趣。
  由此可见,在品德课堂上开发绘本素材,将绘本故事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比条框式的说教更有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初中思品教学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绘本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师运用得当,会使思品课堂更加鲜活。
  参考文献:
  [1] 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2] 黄汉青,陈素杏.导入绘本教学法辅助国小学童写作发展之分析研究[J].管理研究,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本中的一些关键的细节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生花妙笔。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教学时人文性的渗透,都离不开这些极其活跃、极具生命的细节。有的细节在课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与课文的主要内容密切联系,而且与课文的立意息息相通。有的细节还起到了表现人物品质,牵引文章中心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注重并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美的关键细节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把玩,才能真正品味语言的个中真味。  [关
期刊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实验初中 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这门学科都是备受争议的,甚至有很多人建议取消这门学科。所以,我们初中思品教师的境地自然就显得有些尴尬。这种尴尬境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就思品学科特点而言,思品课强调思想性和时政性,容易让人觉得“高大上”,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再加上初中生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社会体验,更容易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在一个一个的科目中学习系统的知识,这样就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完整的认识周围世界,损害了教学的整体性。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有机整合,就会有别样的惊喜与收获。  一、与综合实践课程相整合  基于品德和综合实践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都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课例的形式,展示了笔者如何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篇中感知语法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归纳语法规则,最后在语篇中活用语法,最终实现语法教学目的的回归。  [关键词] 语法教学 情境 语篇 运用  语法是从交际中来,到交际中去,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应用能力服务的。但是笔者听课多次发现,语法课上脱离情境教学,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或将语法学习孤立于语篇之外来进行,被当作独
期刊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幼儿园[摘 要] 古筝,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不仅外形美,音色也美,在广大中国人民的心中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学前儿童开始选择古筝学习,因此如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古筝教学就成为学前素质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课题。本文就从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对培养学前儿童的识谱能力、古筝表现能力和古筝欣赏能力这三个方面展开探究,进而对学前儿童的古筝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培养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是天生好动的,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身体和认知的。”,可见区域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该如何在各个活动环节进行适度、有效的指导,确保区域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呢?本文就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位置及有效引导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一、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角色定位  1.教师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者  陶行知
期刊
研究对象是苏州市吴江区汾湖实验初中初三的两个班级,教学课题为“审视答案与设问的关系”。教师选择这个题材作为研究的目的是学生答题的时候经常不能准确审题,以致答案与设问不匹配。教师以设问中的每个词语都有其特定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以解决学生做题的时候经常不能准确审题的学习困难。  一、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第一个活动是让让学生阅读一段材料,并根据设问回答问题。题目内容如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博、微
期刊
[摘 要] 围绕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问题,本文针对初中学生的现实情况,认为情境激趣、巧问推进、反思提升是有效的教学路径和方法,通过《一次函数的应用》的具体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维能力 思辨能力 情境激趣 巧问推进 反思提升  如何通过教学来提高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是老师们普遍面临的实际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到初中学生的抽象思
期刊
[摘 要]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生写作训练的基础。但是学生记叙文写作,容易平铺直叙,缺乏生气,写成流水账。本文采用比喻的说法,把学生的生活比作河流,把记叙文的写作比喻采撷生活河流上的浪花。  [关键词] 初中生 记叙文 写作 生活 浪花  一、采撷几朵浪花  如果把生活比作河流,那么写到作文里的不应该是那条小河平静的流水,而是河流上不时冒出的浪花。可是,很多学生在作文(尤其是在考试作文)时,容易犯一
期刊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谁赢得了青年教师,谁就赢得了学校发展的未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幼儿园整体发展的基础,不仅关系着幼儿园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更关系着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也关系着教师自身的终身发展。但青年教师的成长并非都是“一年过关,三年入门、五年成骨干”。因此,如何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成长,是幼儿园园长在引领幼儿园教科研工作中不可忽略的基础问题。但如何进行引领?如何让新教师特别是我们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