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绘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的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符合学生思维特点,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所以我将绘本阅读引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正符合这一要求。我以八上思品课《难报三春晖》运用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进行课堂实践,落实三维目标。在鲜活的思品课堂中,发现绘本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关键词] 绘本 课堂教学 初中 思品课堂
“绘本”一词,其意思是“画出来的书”,特别强调书中插图的情境。绘本是用图画、文字、声音和动画合奏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合文字与图像的文学形式,除了文字本身的不透明特质,图像亦随着造型、用色、视觉角度和绘画风格等增添诠释的难度与乐趣。
一、绘本教学的运用背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本土资源、时政资料和经典故事是课程资源的首选,但单一的形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绘本教学能让学生在声音、图画、动画和文字中,赏析、理解教学内容,感知课程意蕴,领略课程内涵。既然绘本中有很多内容与思想品德课相联系,何不把绘本引入思想品德课呢?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说故事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让学生体会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绘本的产生和存在的意义不只是方便于成人向孩子们讲述故事或者是孩子们自己领略故事,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和艺术的内涵,显示着作者的想象和智慧。优秀的绘本作品能让学生在对画面的感知中,最早地得到文学和艺术的美感熏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多方面的作用。因此,选择“绘本阅读”课程的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着眼于学生精神成长。新课程主张让孩子多阅读,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
二、绘本教学的课堂实践
(一)课前准备
选取课题:《难报三春晖》,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为什么孝敬和如何孝敬父母。
能力目标:将孝心落实到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将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制成PPT;解读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是法国作家瑞乔·M·约翰所写的一则童话故事。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苹果树的故事:苹果树无止境的满足着小男孩,当小男孩老时,才了解到苹果树对自己的真正意义。这个故事中的苹果树喻为天下的父母。
(二)课堂实践
1.绘本导入,感悟父母的爱
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看着简单的画面,听着我声情并茂的讲解,在讲到这两张PPT时,提出问题。
师:为什么苹果树对小男孩无悔地付出,而且感到很快乐?
生:苹果树很爱小男孩。
师:苹果树爱小男孩,就像谁一样爱他?
生:父母。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悟父母的爱,初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2.角色扮演,懂得孝敬父母
让两个学生演绎绘本接下来的内容,我帮助配备相应的PPT。
演绎绘本故事,提问:
师问小男孩的扮演者:“苹果树为你付出了什么”?
生:“苹果树我付出了一切,他的苹果、树枝、树干”。
师:“说说你的感悟?”
生:“苹果树为小男孩付出了很多,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毫无保留”。
师:“是啊,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为我们付出很多,父母的恩情就像苹果树一样让我们难以报答,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难报三春晖》” 。
揭示今天课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父母的爱。初步懂得我们为什么孝敬父母。
3.联系实际,告白父母的爱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的父母是否也像树一样对你无悔地付出着?
师:“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像苹果树一样爱我们?”
生:是。
师:“你能说说父母像苹果树一样对我们的付出。请同学们敞开心扉,来一个真情告白,让我们共同分享父母像苹果树一样给予我们的爱”。
一位女同学哭着讲述了她乘父亲的摩托车不小心车子摔了,父亲不顾自己带她就医的事情。其他同学也深深的触动。
学生纷纷真情告白,在这一过程中懂得我们为什么孝敬父母。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
4.绘本反思,策划孝敬父母
进一步展示绘本。学生分角色朗读绘本。
师:“苹果树无止境的满足着小男孩,当小男孩老时,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小男孩不再向苹果树索取。”
生:“男孩了解到苹果树对自己的真正意义,知道要陪伴苹果树,也就是要孝敬父母。”
师:反思你的行为,写下你的具体的孝亲行动策划案。
学生把自己的孝心策划写下来,小组内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绘本的感悟,进一步落实孝亲行动,完成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并将孝心落实到行动的三维目标。 5.回味绘本,升华孝亲行动
用最后一张绘本图片结束本课,让学生回味绘本。
师结束语:《小男孩和苹果树》让我们感受了父母的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让我们永远记住:寸草当报三春晖。最后,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每一天,快乐到永远!
三、绘本教学的借鉴与反思
这次绘本教学是笔者第一次尝试,无例可循,如盲人摸象般在实践中前进,教学中笔者发现,绘本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一)绘本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本课第一环节的《小男孩和苹果树》绘本导入,克服了思想品德课本没有小说、连环画那样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轻松有趣的语言的缺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思品课有趣的一面。同时感悟父母的爱。
因此,课堂中运用绘本教学,从内容、形式和表达方式上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习惯,简单易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孩子很自然地被其中趣味化的文字、图片和情节所吸引,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思品课的局面,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绘本思辨,碰撞思维火花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一个美妙的童话或故事的作用,远胜于长篇大论的说教。绘本通常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品德课堂上引入绘本故事,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流中加强对故事的理解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触动学生的心灵。
本课第四环节绘本反思,策划孝敬父母,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与故事中的小男孩进行对比,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感受到父母之爱,为后面的“策划孝敬父母”这一活动打下基础,在这无声的浸润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
三)绘本启智,领悟人生哲理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成功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应该是春雨润物不露痕迹,一切尽在不言中。教学中当老师准备了大量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学生会觉得老师太高调,在说教,常常不以为然。虽然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极具典型,但学生认为是伟大人物才能做到,而绘本都是生活中的小故事,都是平凡的故事,让学生更有亲近感。
本课的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描述了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这棵苹果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缠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呵护着我们,养育着我们,陪我们一起玩耍。长大后,我们便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起来回去找他们。尽管如此,爸妈却毫不计较,有求必应,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也许你会觉得小男孩对苹果树太残忍,但这就是我们对待父母的方式。让我们明白感恩父母,难报三春晖的道理。大道理蕴含在小故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由此可见,在品德课中开发利用绘本不仅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人生的许多道理。 (四)绘本植入,课堂形式多样
绘本教学可以让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
本课绘本教学有第一环节老师的讲述;第二环节学生的角色扮演;第三环节绘本反思,策划孝亲行动;第四环节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堂形式多样。绘本中的故事人物充满童趣,学生喜欢故事中的角色,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激活思维,大胆对绘本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在愉悦的游戏中与同学分享、交流,并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融入并迁移到一定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换位思考和体验。在本课我让学生模拟对话,分角色扮演,让课堂更有趣。
由此可见,在品德课堂上开发绘本素材,将绘本故事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比条框式的说教更有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初中思品教学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绘本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师运用得当,会使思品课堂更加鲜活。
参考文献:
[1] 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2] 黄汉青,陈素杏.导入绘本教学法辅助国小学童写作发展之分析研究[J].管理研究,2007.
[关键词] 绘本 课堂教学 初中 思品课堂
“绘本”一词,其意思是“画出来的书”,特别强调书中插图的情境。绘本是用图画、文字、声音和动画合奏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合文字与图像的文学形式,除了文字本身的不透明特质,图像亦随着造型、用色、视觉角度和绘画风格等增添诠释的难度与乐趣。
一、绘本教学的运用背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本土资源、时政资料和经典故事是课程资源的首选,但单一的形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绘本教学能让学生在声音、图画、动画和文字中,赏析、理解教学内容,感知课程意蕴,领略课程内涵。既然绘本中有很多内容与思想品德课相联系,何不把绘本引入思想品德课呢?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说故事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让学生体会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绘本的产生和存在的意义不只是方便于成人向孩子们讲述故事或者是孩子们自己领略故事,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和艺术的内涵,显示着作者的想象和智慧。优秀的绘本作品能让学生在对画面的感知中,最早地得到文学和艺术的美感熏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多方面的作用。因此,选择“绘本阅读”课程的内容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着眼于学生精神成长。新课程主张让孩子多阅读,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
二、绘本教学的课堂实践
(一)课前准备
选取课题:《难报三春晖》,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为什么孝敬和如何孝敬父母。
能力目标:将孝心落实到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将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制成PPT;解读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是法国作家瑞乔·M·约翰所写的一则童话故事。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苹果树的故事:苹果树无止境的满足着小男孩,当小男孩老时,才了解到苹果树对自己的真正意义。这个故事中的苹果树喻为天下的父母。
(二)课堂实践
1.绘本导入,感悟父母的爱
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看着简单的画面,听着我声情并茂的讲解,在讲到这两张PPT时,提出问题。
师:为什么苹果树对小男孩无悔地付出,而且感到很快乐?
生:苹果树很爱小男孩。
师:苹果树爱小男孩,就像谁一样爱他?
生:父母。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悟父母的爱,初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2.角色扮演,懂得孝敬父母
让两个学生演绎绘本接下来的内容,我帮助配备相应的PPT。
演绎绘本故事,提问:
师问小男孩的扮演者:“苹果树为你付出了什么”?
生:“苹果树我付出了一切,他的苹果、树枝、树干”。
师:“说说你的感悟?”
生:“苹果树为小男孩付出了很多,就像父母对我们的爱毫无保留”。
师:“是啊,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为我们付出很多,父母的恩情就像苹果树一样让我们难以报答,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难报三春晖》” 。
揭示今天课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父母的爱。初步懂得我们为什么孝敬父母。
3.联系实际,告白父母的爱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的父母是否也像树一样对你无悔地付出着?
师:“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像苹果树一样爱我们?”
生:是。
师:“你能说说父母像苹果树一样对我们的付出。请同学们敞开心扉,来一个真情告白,让我们共同分享父母像苹果树一样给予我们的爱”。
一位女同学哭着讲述了她乘父亲的摩托车不小心车子摔了,父亲不顾自己带她就医的事情。其他同学也深深的触动。
学生纷纷真情告白,在这一过程中懂得我们为什么孝敬父母。感悟父母的爱,增强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
4.绘本反思,策划孝敬父母
进一步展示绘本。学生分角色朗读绘本。
师:“苹果树无止境的满足着小男孩,当小男孩老时,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小男孩不再向苹果树索取。”
生:“男孩了解到苹果树对自己的真正意义,知道要陪伴苹果树,也就是要孝敬父母。”
师:反思你的行为,写下你的具体的孝亲行动策划案。
学生把自己的孝心策划写下来,小组内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绘本的感悟,进一步落实孝亲行动,完成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并将孝心落实到行动的三维目标。 5.回味绘本,升华孝亲行动
用最后一张绘本图片结束本课,让学生回味绘本。
师结束语:《小男孩和苹果树》让我们感受了父母的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让我们永远记住:寸草当报三春晖。最后,祝愿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每一天,快乐到永远!
三、绘本教学的借鉴与反思
这次绘本教学是笔者第一次尝试,无例可循,如盲人摸象般在实践中前进,教学中笔者发现,绘本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一)绘本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本课第一环节的《小男孩和苹果树》绘本导入,克服了思想品德课本没有小说、连环画那样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轻松有趣的语言的缺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思品课有趣的一面。同时感悟父母的爱。
因此,课堂中运用绘本教学,从内容、形式和表达方式上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习惯,简单易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孩子很自然地被其中趣味化的文字、图片和情节所吸引,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思品课的局面,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绘本思辨,碰撞思维火花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一个美妙的童话或故事的作用,远胜于长篇大论的说教。绘本通常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品德课堂上引入绘本故事,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交流中加强对故事的理解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触动学生的心灵。
本课第四环节绘本反思,策划孝敬父母,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与故事中的小男孩进行对比,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感受到父母之爱,为后面的“策划孝敬父母”这一活动打下基础,在这无声的浸润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
三)绘本启智,领悟人生哲理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成功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应该是春雨润物不露痕迹,一切尽在不言中。教学中当老师准备了大量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学生会觉得老师太高调,在说教,常常不以为然。虽然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极具典型,但学生认为是伟大人物才能做到,而绘本都是生活中的小故事,都是平凡的故事,让学生更有亲近感。
本课的绘本《小男孩和苹果树》描述了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这棵苹果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缠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呵护着我们,养育着我们,陪我们一起玩耍。长大后,我们便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起来回去找他们。尽管如此,爸妈却毫不计较,有求必应,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也许你会觉得小男孩对苹果树太残忍,但这就是我们对待父母的方式。让我们明白感恩父母,难报三春晖的道理。大道理蕴含在小故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由此可见,在品德课中开发利用绘本不仅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人生的许多道理。 (四)绘本植入,课堂形式多样
绘本教学可以让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
本课绘本教学有第一环节老师的讲述;第二环节学生的角色扮演;第三环节绘本反思,策划孝亲行动;第四环节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堂形式多样。绘本中的故事人物充满童趣,学生喜欢故事中的角色,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激活思维,大胆对绘本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在愉悦的游戏中与同学分享、交流,并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融入并迁移到一定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换位思考和体验。在本课我让学生模拟对话,分角色扮演,让课堂更有趣。
由此可见,在品德课堂上开发绘本素材,将绘本故事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比条框式的说教更有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初中思品教学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绘本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师运用得当,会使思品课堂更加鲜活。
参考文献:
[1] 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2] 黄汉青,陈素杏.导入绘本教学法辅助国小学童写作发展之分析研究[J].管理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