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由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的挑战。因此,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推进规划,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价格政策。为此,根据“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应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补偿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广州发展循环经济。
一、广州发展循环经济的价格改革现状和成效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近年来,广州在水、电、气、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资源补偿等领域进行了循环经济导向的价格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价格改革情况
1、改革了水资源收费标准。2006年广州调整了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1.32元,工业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1.83元,行政事业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1.61元,经营服务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2.71元,特种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3.38元。制定了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的方案。第一级水价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22吨及以下的,按基本水价计收水费;第二级水量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23吨至30吨的部分,按基本水价的1.5倍计收水费;第三级水量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30吨以上的部分,按基本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建立了污水处理收费制度,逐步提高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在1998年污水处理收费每吨0.2元的基础上提高到每吨0.7元。
2、建立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进垃圾处理方式。2002年广州率先在广东建立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率先开征了生活垃圾处理费及医疗垃圾处置费,并出台了规范农村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改进垃圾处理方式,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制定了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采取价格倾斜政策,根据垃圾焚烧发电的成本,单独制定了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55元,运用价格杠杆鼓励实施垃圾焚烧发电,补偿发电企业运行成本费用,确保环保发电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促进新能源利用项目推广,对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冰蓄冷蓄能技术是新的能源利用项目,它使用先进技术利用夜间充裕的电能制冰蓄冷蓄能,白天在电网高负荷期释放冷量,对电能利用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为配合该技术在工商行业的推广,广州还对冰蓄冷空调峰谷电价实施了优惠,将峰谷差扩大至4.5:1以上,谷期电价降至每千瓦时0.23元以下。落实燃煤发电厂脱硫加价政策,合理补偿脱硫装置运行费用,调动发电企业积极性,促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差别电价,进一步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4、其他改革措施。为了减轻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广州制定了国Ⅲ标准成品油价格,汽油在原价格基础上每吨增加210元,柴油每吨增加190元。研究制定机动车尾气简易工况法检测收费标准,促进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合理制定天然气价格,促进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居民用户试行销售价格为每立方米3.45元,与现行使用同等热值的管道油制气相比,价格下降了6.5%。天然气价格的实施,对于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污染,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取得的成效
1、优化了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改革资源、环境领域产品价格政策,较好地发挥了价格杠杆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如通过对自来水价格进行综合改革,使得2006年全市自来水总售水量较上年减少了7%。在电价政策上,通过实行工业“峰谷电价”,有效地促使用电户进一步“移峰填谷”,合理用电,保证了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实施了差别电价政策,大幅度提高电价标准,有效地抑制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高耗能企业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2、补偿了资源、环境公用基础设施的成本。在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投入的同时,政府通过逐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为污水处理筹集了一定的资金,保证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促进城市水环境的治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提高,逐步实现成本、收益的对称性,价格的回归使得污水处理行业走出了投资不足,单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境地,为污水处理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用事业领域,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减轻了环境污染。运用价格杠杆,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改变了生产企业的生产决策,降低污染物排放,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如目前广州90%的二氧化硫都是燃煤造成的,对燃煤电厂进行脱硫电价补贴政策有效地利用价格杠杆调动发电企业安装脱硫设备的积极性,通过安装脱硫装置,减少了电厂燃煤发电后排放的二氧化硫,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如市18家火电企业,装机容量76.8万千瓦机组安装降氮脱硫硝设备的投入使用,每年可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3.6万吨。实施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使得污水处理从分散治理能够转向集中处理,2008年与2001年比较,污水处理厂从5座发展到13座,污水处理能力从63.9万吨提高到232万吨。2008年5月1日起,全面推广通过使用国Ⅲ标准燃油后,一氮化氮、碳氢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等排放量比使用国二标准燃油平均削减了10%左右,预计到2010年可削减一氧化物排放量4.2万吨,大大减轻了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4、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前广州日产生垃圾量平均为7668吨,除进行填埋处理外,已有总量的13%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已投入运营的垃圾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时,日焚烧处理垃圾1100吨,每吨处理成本140元。通过合理确定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0.55元/度,按每处理一吨可发电350-400度电计算,垃圾发电厂上网电价收入可补偿运营费用,垃圾发电不仅有效地增进了能源回收,缓解能源紧张,减少了垃圾向自然界排放。
二、进一步发挥资源价格对循环经济促进作用的症结
(一)全社会对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够。由于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资源能源价格偏低,既不反映成本,也不反映供求,价格对使用者没有“外部性”,市场主体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未能引导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全社会对“谁污染,谁付费”的认识和接受度不高,政府部门、公众还未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受“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观念的影响,缺乏循环经济的理念,没有建立成本-收益观念。据调查,目前广州市仅有8%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改善而支付较高的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如瑞典有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的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有95%的消费者愿意支付110%的价格购买环境有益的产品。
(二)体制机制障碍了价格功能的发挥。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仍然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受传统的发展方式和惯性思维影响,目前污水处理费列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污水处理成本的“内部化”,存在对财政拨款依赖性。由于污水处理的运营还未能走向市场化,导致污水处理成本过高,运营单位缺乏动力机制,不利于污水处理的扩大再生产,也影响了污水处理费的理顺。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激励机制、价格约束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广州市资源价格的形成可分为二类,一类为本市价格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政府定价产品。如水、电、天然气等。另一类为一供求关系为导向的由市场直接定价的产品。如石油,煤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广州市目前的价格体系首先表现在价格的激励作用不够。价格对循环经济的激励作用主要适用于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清洁生产和重复利用可再生资源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益产生严重影响,若没有政府在资源价格上的支持,企业自主采用清洁生产和重复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价格的约束机制不够。资源价格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其能够通过征收足够的费用来形成对耗能主体、污染主体足够的压力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目前,广州的各项资源收费标准偏低,未能形成对市场主体的约束力。再次,价格的补偿机制不够。广州市的水、电、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收费长期偏低,甚至不能够完全弥补成本。此外,价格的补偿机制要求企业对其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付费补偿,但从广州市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所支付的废弃和排污费不仅远低于污染对环境损害的补偿费用,甚至也明显低于污染治理费用,使废弃物排放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不利于广州的循环经济发展。
三、深化资源价格改革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树立资源环境价值的观念
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下,社会公众作为产品最终使用者和资源再循环的开始者是整个循环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树立公众循环经济的观念,政府应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印发宣传品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实现零排放和低排放的认识,不断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之中。政府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有计划地推进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企业要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性地经营企业,积极承担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公众要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
(二)建立健全价格激励机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再生利用
1.运用价格杠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全面推行“国Ⅲ”标准成品油,根据发展需要提高成品油环保质量标准,调整“国Ⅲ”标准成品油零售价格和更高环保质量标准的成品油零售价格,促进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2.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政策。对垃圾焚烧和填埋发电、沼气发电项目实行相对较高的上网电价,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改变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解决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3.完善脱硫电价政策。对安装并运行脱硫实施且达到一定脱硫率的燃煤电厂实行脱硫补偿电价政策,加快现有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净化的进程,合理制定燃煤发电机组加装脱硫除尘设备的上网电价,使发电企业得到环保成本的合理补偿,促进燃煤机组的环保化生产。
(三)建立健全价格约束机制,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
1.推行排污权初始价格。研究制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初始价格,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尝试在电力行业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分配有偿试点,取得经验后推广。排污权有偿取得的资金,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逐步推行排污权交易,在市燃煤电厂全面实现脱硫后逐步在全市对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低于总量控制指标的部分,可以进行排污权交易。
2.建立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收费制度和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要加快建立广州危险(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立危险(固体)废物集中处理收费制度和建筑垃圾处理制度,同时开征危险(固体)废物处理费和建筑垃圾处理费,促进危险(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3.继续推进污水处理收费改革。一是通过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按照实现污水处理的成本补偿的原则,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实现污水处理成本的“内部化”为城市污水处理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快污水处理实施的建设。二是改革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体制。要改革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体制,由行政事业性收费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为污水处理经营改革创造条件,三是推进污水处理经营的市场化进程。改革现行污水处理经营体制,以市场为取向,实行污水处理经营市场化,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为理顺污水处理费创造条件。4.对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加大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不断扩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不断扩大差别电价标准,迫使这些高耗能企业关、停、并转,通过价格调节作用,淘汰技术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的产业,迫使其退出市场。在电力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变后,要有计划地运用上网电价的调节,淘汰2.5万千瓦以下的燃煤发电机组和燃油发电机组,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鼓励发展大型节能清洁的燃煤机组,减少广州市的煤、油消耗量。
(四)建立健全价格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
1.推进水价改革。水价改革的思路是推进阶梯式计量水价,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城市。要加快居民供水计量系统改造,把供水服务延伸到终端用户,实行供水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为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准备必要的条件。根据供水计量系统改造的推进情况,逐步在全市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
2.合理制定天然气价格。广州天然气利用改造工程项目是建设生态和谐城市的重点能源优化工程和环保改造工程,将现有油制气置换天然气的工作正在顺利推进,预计到2010年将全部完成天然气置换,要对天然气利用项目的运营成本进行全面审核,依据供气成本,合理制定市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
3.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电价改革应逐步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正常的电力价格传导机制,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应逐步由市场决定。要加快输配电价格改革,按照“合理成本、合理赢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合理制定输配电价格。要加大峰谷电价的实施力度,扩大实施范围,从现行的工业领域扩大到商业领域,拉大峰谷电价的价差,鼓励企业在谷期用电,减轻电网负荷。实行鼓励性价格政策,大力发展冰蓄冷发电,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
4.逐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理顺成品油价格与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时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5.建立废弃物回收收费机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一次性用品和商品的过度包装和使用。
(作者单位:广州市物价局收费管理处)
一、广州发展循环经济的价格改革现状和成效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近年来,广州在水、电、气、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资源补偿等领域进行了循环经济导向的价格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价格改革情况
1、改革了水资源收费标准。2006年广州调整了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1.32元,工业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1.83元,行政事业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1.61元,经营服务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2.71元,特种用水价格提高到每吨3.38元。制定了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的方案。第一级水价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22吨及以下的,按基本水价计收水费;第二级水量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23吨至30吨的部分,按基本水价的1.5倍计收水费;第三级水量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30吨以上的部分,按基本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建立了污水处理收费制度,逐步提高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在1998年污水处理收费每吨0.2元的基础上提高到每吨0.7元。
2、建立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进垃圾处理方式。2002年广州率先在广东建立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率先开征了生活垃圾处理费及医疗垃圾处置费,并出台了规范农村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改进垃圾处理方式,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制定了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采取价格倾斜政策,根据垃圾焚烧发电的成本,单独制定了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55元,运用价格杠杆鼓励实施垃圾焚烧发电,补偿发电企业运行成本费用,确保环保发电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促进新能源利用项目推广,对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冰蓄冷蓄能技术是新的能源利用项目,它使用先进技术利用夜间充裕的电能制冰蓄冷蓄能,白天在电网高负荷期释放冷量,对电能利用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为配合该技术在工商行业的推广,广州还对冰蓄冷空调峰谷电价实施了优惠,将峰谷差扩大至4.5:1以上,谷期电价降至每千瓦时0.23元以下。落实燃煤发电厂脱硫加价政策,合理补偿脱硫装置运行费用,调动发电企业积极性,促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差别电价,进一步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4、其他改革措施。为了减轻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广州制定了国Ⅲ标准成品油价格,汽油在原价格基础上每吨增加210元,柴油每吨增加190元。研究制定机动车尾气简易工况法检测收费标准,促进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合理制定天然气价格,促进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居民用户试行销售价格为每立方米3.45元,与现行使用同等热值的管道油制气相比,价格下降了6.5%。天然气价格的实施,对于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污染,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取得的成效
1、优化了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改革资源、环境领域产品价格政策,较好地发挥了价格杠杆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如通过对自来水价格进行综合改革,使得2006年全市自来水总售水量较上年减少了7%。在电价政策上,通过实行工业“峰谷电价”,有效地促使用电户进一步“移峰填谷”,合理用电,保证了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实施了差别电价政策,大幅度提高电价标准,有效地抑制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高耗能企业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2、补偿了资源、环境公用基础设施的成本。在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投入的同时,政府通过逐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为污水处理筹集了一定的资金,保证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促进城市水环境的治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提高,逐步实现成本、收益的对称性,价格的回归使得污水处理行业走出了投资不足,单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境地,为污水处理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用事业领域,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减轻了环境污染。运用价格杠杆,使外部成本内部化,改变了生产企业的生产决策,降低污染物排放,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如目前广州90%的二氧化硫都是燃煤造成的,对燃煤电厂进行脱硫电价补贴政策有效地利用价格杠杆调动发电企业安装脱硫设备的积极性,通过安装脱硫装置,减少了电厂燃煤发电后排放的二氧化硫,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如市18家火电企业,装机容量76.8万千瓦机组安装降氮脱硫硝设备的投入使用,每年可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3.6万吨。实施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使得污水处理从分散治理能够转向集中处理,2008年与2001年比较,污水处理厂从5座发展到13座,污水处理能力从63.9万吨提高到232万吨。2008年5月1日起,全面推广通过使用国Ⅲ标准燃油后,一氮化氮、碳氢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等排放量比使用国二标准燃油平均削减了10%左右,预计到2010年可削减一氧化物排放量4.2万吨,大大减轻了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4、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前广州日产生垃圾量平均为7668吨,除进行填埋处理外,已有总量的13%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已投入运营的垃圾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时,日焚烧处理垃圾1100吨,每吨处理成本140元。通过合理确定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0.55元/度,按每处理一吨可发电350-400度电计算,垃圾发电厂上网电价收入可补偿运营费用,垃圾发电不仅有效地增进了能源回收,缓解能源紧张,减少了垃圾向自然界排放。
二、进一步发挥资源价格对循环经济促进作用的症结
(一)全社会对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够。由于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资源能源价格偏低,既不反映成本,也不反映供求,价格对使用者没有“外部性”,市场主体对价格敏感度不高,未能引导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全社会对“谁污染,谁付费”的认识和接受度不高,政府部门、公众还未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受“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观念的影响,缺乏循环经济的理念,没有建立成本-收益观念。据调查,目前广州市仅有8%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改善而支付较高的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如瑞典有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的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有95%的消费者愿意支付110%的价格购买环境有益的产品。
(二)体制机制障碍了价格功能的发挥。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仍然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受传统的发展方式和惯性思维影响,目前污水处理费列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污水处理成本的“内部化”,存在对财政拨款依赖性。由于污水处理的运营还未能走向市场化,导致污水处理成本过高,运营单位缺乏动力机制,不利于污水处理的扩大再生产,也影响了污水处理费的理顺。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激励机制、价格约束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广州市资源价格的形成可分为二类,一类为本市价格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政府定价产品。如水、电、天然气等。另一类为一供求关系为导向的由市场直接定价的产品。如石油,煤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广州市目前的价格体系首先表现在价格的激励作用不够。价格对循环经济的激励作用主要适用于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清洁生产和重复利用可再生资源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益产生严重影响,若没有政府在资源价格上的支持,企业自主采用清洁生产和重复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价格的约束机制不够。资源价格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其能够通过征收足够的费用来形成对耗能主体、污染主体足够的压力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目前,广州的各项资源收费标准偏低,未能形成对市场主体的约束力。再次,价格的补偿机制不够。广州市的水、电、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收费长期偏低,甚至不能够完全弥补成本。此外,价格的补偿机制要求企业对其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损害进行付费补偿,但从广州市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所支付的废弃和排污费不仅远低于污染对环境损害的补偿费用,甚至也明显低于污染治理费用,使废弃物排放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不利于广州的循环经济发展。
三、深化资源价格改革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树立资源环境价值的观念
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下,社会公众作为产品最终使用者和资源再循环的开始者是整个循环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树立公众循环经济的观念,政府应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印发宣传品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实现零排放和低排放的认识,不断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之中。政府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有计划地推进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企业要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性地经营企业,积极承担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公众要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
(二)建立健全价格激励机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再生利用
1.运用价格杠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全面推行“国Ⅲ”标准成品油,根据发展需要提高成品油环保质量标准,调整“国Ⅲ”标准成品油零售价格和更高环保质量标准的成品油零售价格,促进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2.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政策。对垃圾焚烧和填埋发电、沼气发电项目实行相对较高的上网电价,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改变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解决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3.完善脱硫电价政策。对安装并运行脱硫实施且达到一定脱硫率的燃煤电厂实行脱硫补偿电价政策,加快现有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净化的进程,合理制定燃煤发电机组加装脱硫除尘设备的上网电价,使发电企业得到环保成本的合理补偿,促进燃煤机组的环保化生产。
(三)建立健全价格约束机制,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
1.推行排污权初始价格。研究制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初始价格,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尝试在电力行业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分配有偿试点,取得经验后推广。排污权有偿取得的资金,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逐步推行排污权交易,在市燃煤电厂全面实现脱硫后逐步在全市对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低于总量控制指标的部分,可以进行排污权交易。
2.建立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收费制度和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要加快建立广州危险(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立危险(固体)废物集中处理收费制度和建筑垃圾处理制度,同时开征危险(固体)废物处理费和建筑垃圾处理费,促进危险(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3.继续推进污水处理收费改革。一是通过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按照实现污水处理的成本补偿的原则,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实现污水处理成本的“内部化”为城市污水处理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快污水处理实施的建设。二是改革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体制。要改革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体制,由行政事业性收费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为污水处理经营改革创造条件,三是推进污水处理经营的市场化进程。改革现行污水处理经营体制,以市场为取向,实行污水处理经营市场化,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为理顺污水处理费创造条件。4.对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耗能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差别电价。加大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不断扩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不断扩大差别电价标准,迫使这些高耗能企业关、停、并转,通过价格调节作用,淘汰技术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的产业,迫使其退出市场。在电力供应短缺状况根本改变后,要有计划地运用上网电价的调节,淘汰2.5万千瓦以下的燃煤发电机组和燃油发电机组,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鼓励发展大型节能清洁的燃煤机组,减少广州市的煤、油消耗量。
(四)建立健全价格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
1.推进水价改革。水价改革的思路是推进阶梯式计量水价,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城市。要加快居民供水计量系统改造,把供水服务延伸到终端用户,实行供水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为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准备必要的条件。根据供水计量系统改造的推进情况,逐步在全市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
2.合理制定天然气价格。广州天然气利用改造工程项目是建设生态和谐城市的重点能源优化工程和环保改造工程,将现有油制气置换天然气的工作正在顺利推进,预计到2010年将全部完成天然气置换,要对天然气利用项目的运营成本进行全面审核,依据供气成本,合理制定市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
3.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电价改革应逐步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正常的电力价格传导机制,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应逐步由市场决定。要加快输配电价格改革,按照“合理成本、合理赢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合理制定输配电价格。要加大峰谷电价的实施力度,扩大实施范围,从现行的工业领域扩大到商业领域,拉大峰谷电价的价差,鼓励企业在谷期用电,减轻电网负荷。实行鼓励性价格政策,大力发展冰蓄冷发电,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
4.逐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理顺成品油价格与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时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5.建立废弃物回收收费机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一次性用品和商品的过度包装和使用。
(作者单位:广州市物价局收费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