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全面实现了小康水平,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过,我们的教育却忽略学生的劳动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品格的培养,每到早上回学校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家长都包办学生自己能动手,有能力的事,如:背书包,拿学具、甚至还有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为早餐等,我们细思量想,这样的教育有多堪忧呀?我们的教育不就培养出新一代“巨婴”“肯老族”吗?我们石海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我们实施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育“德”以劳促“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品格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我们的教育课程里,并付诸于教育行动中。
一、实施劳动教育,享受劳动之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麽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这里讲的劳动教育是指体力劳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慢慢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化,特别是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城市,一些农村地区也因工业化或公司化经营土地等原因,农民不再种地,农村的小孩已经没有了近距离接触或亲身感受体力劳动的机会,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急剧退化。鉴于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学校改变观念,开设劳动教育课,每一个年级每一周都安排一个下午的劳动教育课,让孩子们有了重新接触体力劳动的机会,让孩子们拿着小镰刀割藤蔓,拿起手中的小锄头除草、松土,并种下自己心喜欢的小树苗、小蔬菜,拿起小水桶,浇下爱心之水,在每一节勞动课堂,学生都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享受劳动给以的特殊的美。
二、践行劳动教育,欣赏劳动之德
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 因此, 学校践行劳动教育,并以班级为单位,每一个班级都有负责的劳动基地,并规划好劳动基地的种植,如我们根据季节种蔬菜,我们可规划种植不一的蔬菜,在开始这项劳动任务前,孩子们必须充分讨论如何进行分工,清理旧菜地小组、松土小组、种菜小组、浇水小组。在清理旧菜地、松土前必须充分讨论如何安排站位,才能确保劳动过程的安全。种菜小组、浇水小组先要上网搜集相关蔬菜的资料,交流蔬菜的特点,如何种植、浇水量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不偷懒、不磨蹭、互相欣赏、和美相处的良好品德。
三、夯实劳动教育,品味劳动之精粹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因此,我们夯实每一节劳动课,每一节劳动课必须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团队活动。以种植荔枝树为例,在老树上锯下幼苗,需要有孩子扶梯,有孩子爬上梯子锯幼苗,有孩子在地上接幼苗。整个过程,孩子们团结一致,协作无间,在接到幼苗的一刻全班同学无不露出欢快的笑容。在种树的过程中需要有孩子挖坑,有孩子扶苗,有孩子盖土,有孩子浇水,孩子们做好自己的角色分工,有序完成各个工序。在这过程中,我们可品味出劳动教育给以精粹,那就是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拓宽劳动教育,良育劳动之体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是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学校劳动教育以育“智”为目的,拓宽教育策略。以拔花生为例,拔花生是鼓噪而且很累的劳动过程。在下午的第二节课,太阳还很猛,孩子们的劳动热情与太阳的温度一样的高。在老师的一声令下 “开始”,孩子们部队里的“战士”一头扎进花生地里。孩子们持续“作战”了二十分钟,这时,一个个孩子脸蛋通红,汗水湿透了头发,但孩子们没有丝毫要停下的意思。老师提议同学们先休息十分钟,但同学们坚决不同意,“如果休息十分钟就快下课了,这节课的任务就可能完成不了”。最后,通过同学们的艰苦“作战”终于在下课前拔完了整片花生地。看到孩子们干活的干劲,感知孩子的体格之健魄。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五、塑造劳动教育,不负劳动之韶华
学校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在劳动成果分享会上,孩子们分享自己劳动过程的挫折与泪水,分享自己劳动失败的教训、分享自己的劳动成功经验,分享团队劳动成果。经过劳动获得成果固然值得高兴,但在劳动过程中各种心酸与挫折更是珍宝,同学们在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中成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成功的经验,分享甜美的成果。如:我们在六年级的荔枝嫁接技术的学习之路,学生从开始不喜欢、不敢尝试、不敢作为到不断地去尝试、去思考、去实践、最终获得成功,孩子们看到嫁接的荔枝发芽时,内心露出甜甜的微笑。学生回眸自己的劳动之路,我们的教育实现了“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也不负劳动教育的韶华之路。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要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让孩子们在学校劳动教育的环境中成长,成为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具有团队精神,刻苦耐劳。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力量。
我们全面实现了小康水平,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过,我们的教育却忽略学生的劳动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品格的培养,每到早上回学校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家长都包办学生自己能动手,有能力的事,如:背书包,拿学具、甚至还有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为早餐等,我们细思量想,这样的教育有多堪忧呀?我们的教育不就培养出新一代“巨婴”“肯老族”吗?我们石海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我们实施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育“德”以劳促“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品格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我们的教育课程里,并付诸于教育行动中。
一、实施劳动教育,享受劳动之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麽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这里讲的劳动教育是指体力劳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慢慢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化,特别是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城市,一些农村地区也因工业化或公司化经营土地等原因,农民不再种地,农村的小孩已经没有了近距离接触或亲身感受体力劳动的机会,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急剧退化。鉴于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学校改变观念,开设劳动教育课,每一个年级每一周都安排一个下午的劳动教育课,让孩子们有了重新接触体力劳动的机会,让孩子们拿着小镰刀割藤蔓,拿起手中的小锄头除草、松土,并种下自己心喜欢的小树苗、小蔬菜,拿起小水桶,浇下爱心之水,在每一节勞动课堂,学生都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享受劳动给以的特殊的美。
二、践行劳动教育,欣赏劳动之德
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 因此, 学校践行劳动教育,并以班级为单位,每一个班级都有负责的劳动基地,并规划好劳动基地的种植,如我们根据季节种蔬菜,我们可规划种植不一的蔬菜,在开始这项劳动任务前,孩子们必须充分讨论如何进行分工,清理旧菜地小组、松土小组、种菜小组、浇水小组。在清理旧菜地、松土前必须充分讨论如何安排站位,才能确保劳动过程的安全。种菜小组、浇水小组先要上网搜集相关蔬菜的资料,交流蔬菜的特点,如何种植、浇水量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不偷懒、不磨蹭、互相欣赏、和美相处的良好品德。
三、夯实劳动教育,品味劳动之精粹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因此,我们夯实每一节劳动课,每一节劳动课必须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团队活动。以种植荔枝树为例,在老树上锯下幼苗,需要有孩子扶梯,有孩子爬上梯子锯幼苗,有孩子在地上接幼苗。整个过程,孩子们团结一致,协作无间,在接到幼苗的一刻全班同学无不露出欢快的笑容。在种树的过程中需要有孩子挖坑,有孩子扶苗,有孩子盖土,有孩子浇水,孩子们做好自己的角色分工,有序完成各个工序。在这过程中,我们可品味出劳动教育给以精粹,那就是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拓宽劳动教育,良育劳动之体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是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学校劳动教育以育“智”为目的,拓宽教育策略。以拔花生为例,拔花生是鼓噪而且很累的劳动过程。在下午的第二节课,太阳还很猛,孩子们的劳动热情与太阳的温度一样的高。在老师的一声令下 “开始”,孩子们部队里的“战士”一头扎进花生地里。孩子们持续“作战”了二十分钟,这时,一个个孩子脸蛋通红,汗水湿透了头发,但孩子们没有丝毫要停下的意思。老师提议同学们先休息十分钟,但同学们坚决不同意,“如果休息十分钟就快下课了,这节课的任务就可能完成不了”。最后,通过同学们的艰苦“作战”终于在下课前拔完了整片花生地。看到孩子们干活的干劲,感知孩子的体格之健魄。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五、塑造劳动教育,不负劳动之韶华
学校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在劳动成果分享会上,孩子们分享自己劳动过程的挫折与泪水,分享自己劳动失败的教训、分享自己的劳动成功经验,分享团队劳动成果。经过劳动获得成果固然值得高兴,但在劳动过程中各种心酸与挫折更是珍宝,同学们在不断的失败与挫折中成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成功的经验,分享甜美的成果。如:我们在六年级的荔枝嫁接技术的学习之路,学生从开始不喜欢、不敢尝试、不敢作为到不断地去尝试、去思考、去实践、最终获得成功,孩子们看到嫁接的荔枝发芽时,内心露出甜甜的微笑。学生回眸自己的劳动之路,我们的教育实现了“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也不负劳动教育的韶华之路。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要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让孩子们在学校劳动教育的环境中成长,成为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具有团队精神,刻苦耐劳。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