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9月收治宫颈炎患者214例,按《妇产科学》诊断标准[1],单纯宫颈糜烂分为三度。21~30岁59例,31~40岁102例,41~50岁43例,<20岁和>50岁10例。按宫颈炎症进行分类:单纯宫颈糜烂Ⅰ度18例,Ⅱ度78例,Ⅲ度59例。宫颈糜烂+肥大19例,宫颈纳氏囊肿+肥大21例,糜烂+息肉6例,息肉+肥大4例,糜烂+肥大+息肉2例,单纯肥大2例,宫颈糜烂+外阴赘生物1例,息肉+囊肿2例,单纯息肉2例。
纳入标准:病人同意接受单纯性聚焦超声治疗、单纯性药物治疗、聚焦超声配合药物治疗,并能随访者。
以下4种情况属于排除对象:①子宫颈刮片或细菌学检查可疑癌病者;②不明原因子宫颈黏膜出血者;③怀孕或哺乳期;④月经过多导致中度贫血以上者。
剔除病例:未能按规定进行随访者。
仪器:重庆海扶公司生产的CZF-I型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频率9.45MHz,功率3.5W,时间1~10分钟。
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消毒外阴、阴道后,用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拭净宫颈黏液,用手持式治疗枪的治疗头紧贴宫颈外口,启动脚踏开关,治疗头自宫颈外口由内向外,由病变部向正常区边缘环绕扫描,以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由快向慢,扫描速度5~10mm/秒,扫描范围超过病变边缘约2mm,达到治疗标准为止。
单纯性使用药物治疗组,作为对照。①甲硝唑0.4mg+安西林2粒,每日3次口服。②用呋喃西林粉+甲硝哇粉涂于宫颈。③流液超过1周者,用阴道塞甲硝唑0.4mg,每日3次,流血多即时随访。
治疗后处理:若表面出血,用3%碘酊烧灼后或止血纱布压迫后止血,再涂药粉。保持会阴清洁,2个月内禁盆浴、性交和阴道冲洗。
停止治疗的标准:①治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创面收敛。②宫颈治疗面出现凹陷,增生组织变平。③颜色由鲜红有光泽变为暗红略显干燥。④治疗期间较治疗前略硬。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白带正常,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治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创面收敛。②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白带趋于正常,宫颈治疗面出现凹陷,增生组织变平。Ⅰ度糜烂面缩小>50%;Ⅱ度糜烂转为Ⅰ度;Ⅲ度糜烂转为Ⅱ度,症状减轻。③有效:症状减轻,白带量比治疗前减少,糜烂面缩小,但好转未达1度,颜色由鲜红光泽变为暗红,略显干燥。治疗区组织较治疗前略硬。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或宫颈糜烂程度无变化或加重。病人自觉症状无好转,糜烂面未见缩小。
效果评价:从图1可见,一般行药物治疗的治愈率偏低,容易出现耐药性和交叉感染,无效率高达45%。目前大多不单纯性进行药物治疗,一般在行物理治疗后辅助药物治疗,但是在药物的选择上尚需要临床积累和结果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具有良好的效果: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技术实现了无创局部治疗宫颈炎,可以很好地弥补以往抗生素治疗和一些常规物理治疗的不足。由于超声波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治疗头与宫颈接触后超声波可由宫颈组织深处向浅处作用,通过超声波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热效应、空化效应等生物效应来治疗宫颈病变组织;由于病变组织细胞对超声波的作用更为敏感,因此可有选择地破坏深部病变细胞,保护正常组织;另外,还可使机体的纤维细胞和酶活性增强,改善循环,吸收炎症,改善组织营养,发挥其组织修复及治疗病变的作用,最终达到彻底治愈目的。聚焦超声波治疗宫颈病变时定位准确,在治疗宫颈糜烂时,无结痂反应,不会因结痂脱落而大量出血,治愈后也无瘢痕,可保持良好的组织弹性,因此,无宫颈瘢痕、狭窄等后遗症。
超声波与常规的物理疗法、外用药物或其他疗法联合应用,较单独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疗效更好[2,3]。
慢性宫颈炎多以局部治疗为主。虽然局部用药有一定疗效,但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物理治疗。其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冷或热)将宫颈糜烂面破坏,使其坏死脱落后,为新生宫颈上皮覆盖。创面愈合需3~4周,病变较深者需6~8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各种方法的疗效差异不明显。
对患者的刺激和院内感染几率的比较:①疼痛:传统治疗对患者的痛觉刺激大于聚焦治疗。②院内感染:聚焦超声治疗是一人一治疗套,不易引起交叉感染。③随访情况:2个月后随访,效果明显;3个月后随访,效果更加明显。
总之,聚焦超声治疗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和定位性,能量透过表层组织,聚焦特定深度靶区,产生生物学效应,使病变组织得以康复。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减轻。但是宫颈肥大的患者,效果稍差,表现为愈合进程较慢,另有2例在治疗第10天后有出血现象,经止血后就治愈。
参考文献
1 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53-255.
2 周昌惠.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体会.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1:35-36.
3 陈丽笙.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196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0,2:15-17.
2006年3~9月收治宫颈炎患者214例,按《妇产科学》诊断标准[1],单纯宫颈糜烂分为三度。21~30岁59例,31~40岁102例,41~50岁43例,<20岁和>50岁10例。按宫颈炎症进行分类:单纯宫颈糜烂Ⅰ度18例,Ⅱ度78例,Ⅲ度59例。宫颈糜烂+肥大19例,宫颈纳氏囊肿+肥大21例,糜烂+息肉6例,息肉+肥大4例,糜烂+肥大+息肉2例,单纯肥大2例,宫颈糜烂+外阴赘生物1例,息肉+囊肿2例,单纯息肉2例。
纳入标准:病人同意接受单纯性聚焦超声治疗、单纯性药物治疗、聚焦超声配合药物治疗,并能随访者。
以下4种情况属于排除对象:①子宫颈刮片或细菌学检查可疑癌病者;②不明原因子宫颈黏膜出血者;③怀孕或哺乳期;④月经过多导致中度贫血以上者。
剔除病例:未能按规定进行随访者。
仪器:重庆海扶公司生产的CZF-I型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频率9.45MHz,功率3.5W,时间1~10分钟。
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消毒外阴、阴道后,用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拭净宫颈黏液,用手持式治疗枪的治疗头紧贴宫颈外口,启动脚踏开关,治疗头自宫颈外口由内向外,由病变部向正常区边缘环绕扫描,以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由快向慢,扫描速度5~10mm/秒,扫描范围超过病变边缘约2mm,达到治疗标准为止。
单纯性使用药物治疗组,作为对照。①甲硝唑0.4mg+安西林2粒,每日3次口服。②用呋喃西林粉+甲硝哇粉涂于宫颈。③流液超过1周者,用阴道塞甲硝唑0.4mg,每日3次,流血多即时随访。
治疗后处理:若表面出血,用3%碘酊烧灼后或止血纱布压迫后止血,再涂药粉。保持会阴清洁,2个月内禁盆浴、性交和阴道冲洗。
停止治疗的标准:①治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创面收敛。②宫颈治疗面出现凹陷,增生组织变平。③颜色由鲜红有光泽变为暗红略显干燥。④治疗期间较治疗前略硬。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完全消失,白带正常,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治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创面收敛。②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白带趋于正常,宫颈治疗面出现凹陷,增生组织变平。Ⅰ度糜烂面缩小>50%;Ⅱ度糜烂转为Ⅰ度;Ⅲ度糜烂转为Ⅱ度,症状减轻。③有效:症状减轻,白带量比治疗前减少,糜烂面缩小,但好转未达1度,颜色由鲜红光泽变为暗红,略显干燥。治疗区组织较治疗前略硬。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或宫颈糜烂程度无变化或加重。病人自觉症状无好转,糜烂面未见缩小。
效果评价:从图1可见,一般行药物治疗的治愈率偏低,容易出现耐药性和交叉感染,无效率高达45%。目前大多不单纯性进行药物治疗,一般在行物理治疗后辅助药物治疗,但是在药物的选择上尚需要临床积累和结果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具有良好的效果: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技术实现了无创局部治疗宫颈炎,可以很好地弥补以往抗生素治疗和一些常规物理治疗的不足。由于超声波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治疗头与宫颈接触后超声波可由宫颈组织深处向浅处作用,通过超声波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热效应、空化效应等生物效应来治疗宫颈病变组织;由于病变组织细胞对超声波的作用更为敏感,因此可有选择地破坏深部病变细胞,保护正常组织;另外,还可使机体的纤维细胞和酶活性增强,改善循环,吸收炎症,改善组织营养,发挥其组织修复及治疗病变的作用,最终达到彻底治愈目的。聚焦超声波治疗宫颈病变时定位准确,在治疗宫颈糜烂时,无结痂反应,不会因结痂脱落而大量出血,治愈后也无瘢痕,可保持良好的组织弹性,因此,无宫颈瘢痕、狭窄等后遗症。
超声波与常规的物理疗法、外用药物或其他疗法联合应用,较单独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疗效更好[2,3]。
慢性宫颈炎多以局部治疗为主。虽然局部用药有一定疗效,但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物理治疗。其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冷或热)将宫颈糜烂面破坏,使其坏死脱落后,为新生宫颈上皮覆盖。创面愈合需3~4周,病变较深者需6~8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各种方法的疗效差异不明显。
对患者的刺激和院内感染几率的比较:①疼痛:传统治疗对患者的痛觉刺激大于聚焦治疗。②院内感染:聚焦超声治疗是一人一治疗套,不易引起交叉感染。③随访情况:2个月后随访,效果明显;3个月后随访,效果更加明显。
总之,聚焦超声治疗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和定位性,能量透过表层组织,聚焦特定深度靶区,产生生物学效应,使病变组织得以康复。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减轻。但是宫颈肥大的患者,效果稍差,表现为愈合进程较慢,另有2例在治疗第10天后有出血现象,经止血后就治愈。
参考文献
1 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53-255.
2 周昌惠.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体会.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1:35-36.
3 陈丽笙.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196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0,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