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林类专业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专业,其建设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当代网络环境下,利用新媒体对农林类学生加强专业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更是发展此专业的要求,所以积极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进行农林类学生专业教育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新媒体;农林专业;专业教育
一、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成为阻碍农林类专业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对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毕业后的择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其职业化的发展也极其不利。笔者通过对农林类在校生的跟踪问卷调查与其所受专业教育的途径及效果调查,发现农林类学生的专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
调查中,笔者就学生对其所在农林类专业的了解及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70.8%,城镇学生所占比例为29.2%,但是相同的结果是都对此专业不够了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农林类专业就是“种地”,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的。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了解很多”的几乎没有,“了解较多”的仅为25%,而“了解很少”的高达70.8%,甚至有4.2%的学生表示“根本不想了解,只想转专业”,这些数据都透露出了农林类专业所面临的危机。而针对大二学生的跟踪调查,也显示出这一问题在进校一年后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却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对本专业的了解更深刻的学生仅为37.5%,仍有62.5%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数据对比更有利于呈现农林类专业教育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2.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
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大部分取决于对专业的喜爱度,这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前景的信心。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将会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与其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大一新生中,将农林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为12.5%,换言之,即87.5%的学生都是调剂专业的,这一结果也让我们意识到农林专业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的不受欢迎。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此专业的满意度较低,转专业意愿较强。
在调查中,75%的学生表示想转专业,12.5%表示无所谓,仅有12.5%的学生表示没有转专业的想法。那么,在进校一年后的大二学生中情况如何呢?对此调查结果显示,12.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47.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满意不满意,这一结果对于大二学生来讲,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3.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模糊,对就业形势担忧
调查发现,不论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学生都有一定的目标,但是其目标基本是以大学期间的考证、过级等为主,还有是较为笼统的分数成绩要求,而建立在对专业了解基础上的目标及规划较少。例如:大一学生中,45.83%的学生有明确目标,就是对考证、过级及成绩的要求;而大二学生中,56%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表示无规划,只是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对于就业形势,大一大二学生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担忧,68.75%的大一学生以及59%的大二学生都表示他们认为就业形势不好,而事实其实并非全如其所想。
二、学生对于利用新媒体开展专业教育的态度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与信息收集的重要途径。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更是对新媒体的各种传播渠道了如指掌,新媒体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更乐意与通过这一适应他们生活方式的途径浏览获取所需信息。调查可知,95.8%的学生使用QQ、微信等通信社交软件。而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本专业进行了解”这个问题中,仅有10.42%的学生是通过QQ、微信等进行了解的,通过网站进行了解的更少;77.08%的学生是通过专业导论课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普及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够大,还有较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同时,83.33%的学生都认为利用新媒体辅助农林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是比较方便的,是符合其生活习惯的,也有利于其之后的学习。由此可知,学生对于利用网络与各种新媒体渠道进行教育活动的愿望较为强烈。同时,对网络新媒体和农林类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做法,54.17%的学生认为效果将会很好,37.5%的学生期待这一做法的加强。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农林类专业学生专业教育
1.利用新媒体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农林类专业现状、意义等的通识教育
从新生对农林类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入校前的了解情况可知,对新生进行农林类专业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以往对这一工作相关学院及教师也是较为重视的,只是这一工作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入校后才开始进行,有一定的滞后性。鉴于现代社会网络终端的增多,以及网络传播的快速,这一工作可以也应该提前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如利用飞信、微信发布专业相关的介绍、发展情况及就业情况等,利用QQ群解答学生的一些共性疑问,这对学生进校后的学习能够起到较好的影响。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得知,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农林类专业受到了家长的极大反对,家长的要求就是转专业。但其实大部分家长对此专业不了解,认为这一专业就是回农村,甚至有的认为就是“种地”,此种状态不利于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也有消极态度。落实到操作层面,学院可以指定专门的教师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建立相关的新媒体渠道,保证这一措施的执行。
2.学生入校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中构建新媒体平台,确保学生较深层次了解专业相关事宜
入校后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后,很多学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在这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新媒体平台势在必行。根据专业细分平台,发布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更加深入的专业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此类平台要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保证平台内容的专业性。
3.学院网站注重建设相关内容,提高教育实效性
学院网站作为学院的基础建设平台,是学院发布各类信息、新闻、公示内容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了解学院基本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学院对网站的建设大部分是以基础性介绍以及发布新闻为主,浏览关注学院网站也愈来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站的建设内容、进度都要有系统化的规范,需由专人负责,并且要与专业教师、学生及时沟通探究,而不至于较空洞。同时,鼓励学生家长关注网站内容,让学生家长也能更好地对农林专业进行了解,有利于形成家校共建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刘海英.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段汝和,陈建新.农林院校录取新生不报到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5).
[3]郭峰,李晓娥.论农林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中国报业,2012(5).
[4]燕道成,周亚梅.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策略创新[J].今日中国论坛,2013(11).
基金项目:2014年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及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sxb215);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CQSN2014B15)。
关键词:新媒体;农林专业;专业教育
一、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农林类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成为阻碍农林类专业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对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毕业后的择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其职业化的发展也极其不利。笔者通过对农林类在校生的跟踪问卷调查与其所受专业教育的途径及效果调查,发现农林类学生的专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
调查中,笔者就学生对其所在农林类专业的了解及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70.8%,城镇学生所占比例为29.2%,但是相同的结果是都对此专业不够了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农林类专业就是“种地”,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的。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了解很多”的几乎没有,“了解较多”的仅为25%,而“了解很少”的高达70.8%,甚至有4.2%的学生表示“根本不想了解,只想转专业”,这些数据都透露出了农林类专业所面临的危机。而针对大二学生的跟踪调查,也显示出这一问题在进校一年后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却不尽如人意。
调查显示,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对本专业的了解更深刻的学生仅为37.5%,仍有62.5%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数据对比更有利于呈现农林类专业教育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2.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
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大部分取决于对专业的喜爱度,这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前景的信心。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将会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与其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大一新生中,将农林类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为12.5%,换言之,即87.5%的学生都是调剂专业的,这一结果也让我们意识到农林专业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的不受欢迎。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此专业的满意度较低,转专业意愿较强。
在调查中,75%的学生表示想转专业,12.5%表示无所谓,仅有12.5%的学生表示没有转专业的想法。那么,在进校一年后的大二学生中情况如何呢?对此调查结果显示,12.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47.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满意不满意,这一结果对于大二学生来讲,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3.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模糊,对就业形势担忧
调查发现,不论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学生都有一定的目标,但是其目标基本是以大学期间的考证、过级等为主,还有是较为笼统的分数成绩要求,而建立在对专业了解基础上的目标及规划较少。例如:大一学生中,45.83%的学生有明确目标,就是对考证、过级及成绩的要求;而大二学生中,56%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表示无规划,只是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对于就业形势,大一大二学生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担忧,68.75%的大一学生以及59%的大二学生都表示他们认为就业形势不好,而事实其实并非全如其所想。
二、学生对于利用新媒体开展专业教育的态度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与信息收集的重要途径。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更是对新媒体的各种传播渠道了如指掌,新媒体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更乐意与通过这一适应他们生活方式的途径浏览获取所需信息。调查可知,95.8%的学生使用QQ、微信等通信社交软件。而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对本专业进行了解”这个问题中,仅有10.42%的学生是通过QQ、微信等进行了解的,通过网站进行了解的更少;77.08%的学生是通过专业导论课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普及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够大,还有较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同时,83.33%的学生都认为利用新媒体辅助农林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是比较方便的,是符合其生活习惯的,也有利于其之后的学习。由此可知,学生对于利用网络与各种新媒体渠道进行教育活动的愿望较为强烈。同时,对网络新媒体和农林类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做法,54.17%的学生认为效果将会很好,37.5%的学生期待这一做法的加强。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农林类专业学生专业教育
1.利用新媒体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农林类专业现状、意义等的通识教育
从新生对农林类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入校前的了解情况可知,对新生进行农林类专业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以往对这一工作相关学院及教师也是较为重视的,只是这一工作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入校后才开始进行,有一定的滞后性。鉴于现代社会网络终端的增多,以及网络传播的快速,这一工作可以也应该提前在学生入校前进行,如利用飞信、微信发布专业相关的介绍、发展情况及就业情况等,利用QQ群解答学生的一些共性疑问,这对学生进校后的学习能够起到较好的影响。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得知,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农林类专业受到了家长的极大反对,家长的要求就是转专业。但其实大部分家长对此专业不了解,认为这一专业就是回农村,甚至有的认为就是“种地”,此种状态不利于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也有消极态度。落实到操作层面,学院可以指定专门的教师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建立相关的新媒体渠道,保证这一措施的执行。
2.学生入校后,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中构建新媒体平台,确保学生较深层次了解专业相关事宜
入校后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后,很多学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专业导论课在这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新媒体平台势在必行。根据专业细分平台,发布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更加深入的专业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此类平台要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保证平台内容的专业性。
3.学院网站注重建设相关内容,提高教育实效性
学院网站作为学院的基础建设平台,是学院发布各类信息、新闻、公示内容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了解学院基本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现阶段,学院对网站的建设大部分是以基础性介绍以及发布新闻为主,浏览关注学院网站也愈来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站的建设内容、进度都要有系统化的规范,需由专人负责,并且要与专业教师、学生及时沟通探究,而不至于较空洞。同时,鼓励学生家长关注网站内容,让学生家长也能更好地对农林专业进行了解,有利于形成家校共建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刘海英.农林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段汝和,陈建新.农林院校录取新生不报到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5).
[3]郭峰,李晓娥.论农林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中国报业,2012(5).
[4]燕道成,周亚梅.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策略创新[J].今日中国论坛,2013(11).
基金项目:2014年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及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sxb215);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2014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CQSN2014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