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前填筑法在高寒地区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u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青海省青南地区,受到恶劣天气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软土路基施工往往存在很多不便与隐患,给施工质量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软土路基的成因及其可能引发的病害,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高寒地区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融前填筑法的应用,以期能够分析、解决高寒地区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融前填筑法;高寒地区;软土路基;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6.168 文献标识码:A
  1 软土路基的常见病害及成因
  在青藏高原地区,软土路基常见的病害有冻胀和翻浆两种,其对公路破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实践表明,高原修建的路面工程普遍出现路面的开裂、短板、鼓包等现象,即使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过程规范、来年也常常会出现这些问题。针对这些病害的发生,只有充分了解其成因,才能够合理、有效的防止其发生。
  在路基中,土颗粒间的孔隙自由水由于温度过低而发生凝结现象,受到环境温度持续下降的影响,土颗粒分子引力与渗透压促使着其周围土粒的薄膜水由下向上运动。由于早晚温差大,白天下部的流动水分持续进行移动,夜间气温急剧下降移动水分凝结成冰,在0℃界限附近形成具有明显界限的冰层。大量水被汇聚进而凝结成冰,造成路基的体积膨胀,使得路面开裂、隆起,这就是冻胀的成因。发生冻胀后,受到气候回暖等因素的影响,原有冰层开始融化,但上层融化先于下层发生,上层融化造成的大量积水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排泄,所以路基的含水量增大,进而降低其强度。在公路路面的往复荷载作用下,极易出现翻浆。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影响软土路基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含水量、循环荷载等。具体如下:第一,在我国寒冷地区,其0℃以下时间较长且冻结程度较大,冻胀发展的水平较高。第二,水资源丰富,地表河流、冰雪融化等可以提供大量的水源,同时毛细作用显著的粉土等细黏土促进冻胀。第三,路面循环荷载的作用决定了翻浆发生的程度,特别是重型车辆的碾压对于翻浆是极具影响的。所以,在设计上需要依据公路使用要求对这一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
  2 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的处理应当在冻融前完成,稳定后开展后续路基工程。其主要的处理方法如下:
  2.1 片石填筑法
  若原地表含水量大、土粒粒径较细,使得土体表面出现明显的水洼(坑),可以优先考虑片石填筑进行处理。该方法就是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石块直接填筑到未扰动的沼泽水洼地,以此将地表水用石块隔离,通过缝隙排除地表水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地增强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在工程中通常选用强度高的石料,且一般要求其粒径较大,以达到增强承载力的目的。此外石料的填筑方向在工程中需要予以重视,一般需要根据软弱土的下卧地层及流水方向来决定。在填筑后还需要在片石顶填筑一层反滤层,来保证填筑片石起到能够稳定作用。该方法的特点是施工简便、成本低廉,主要被应用于高寒路基水洼和沼泽的土基处理中。
  2.2 挖除换填法
  挖除换填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原有软土土层挖除,换以承载能力高、压缩性能差、耐久性好的材料填充,来满足工程对土基的设计需求。该方法通常使用碎石、矿渣等材料,以期能够形成一个可靠、稳定的持力层。该方法的特点是造价低、施工便捷、废物利用程度高。但挖除换填法一般只用于软弱土层较浅的工程中,开挖换填需挖多少填多少,禁止大面积开挖后裸露,扰动到永冻层。
  2.3 强夯法
  强夯法的主要原理是将重锤升至较高位置后使其自然下落,利用锤的自重对土基进行夯击。夯击过程上可分为点夯和面夯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点夯,按梅花形布置夯位,每个夯位采用碎石桩进行加固。每进行一次夯击就在夯位中填入碎石,以此循环直至夯击沉降值满足设计要求。在点夯完成后,就需要对整个工作段填入满足设计要求厚度的碎石,随后对整个面进行夯击。通过强夯法处理的土层压缩密实,其孔隙得到充分的减少,同时夯击过程中产生的孔隙为土壤排水提供了通道,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壤件有效应力,增大其承载能力。强夯法其工程适用性强,可以用于多种土基的处理。
  2.4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
  土工合成材料作為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将其合理地铺设在路基面上,能够有效地均匀传递上部荷载。并且土工合成材料的加入对于土壤抗剪变形性能有着很好的改善效果,可以增大其承载能力以及延性。此外,该法对于地基土的侧移起到了很好的限制作用,能够保障路基工程的稳定性能。
  2.5 调整结构法
  软土路基的处理可以采用改变路堤结构来完成,该方法可以改变地基反力进而达成预期效果。譬如反压护道的方法可以在不使用砂石的条件下完成处理,但该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施工场地,作用原理是在路堤两边分别采用可靠的加固手段,抑制土基的侧移。
  2.6 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1)多数方案对于施工环境有一定要求,譬如对于冻结的土基而言,需要将其融化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2)对于处理深度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譬如以上很多方法都需要用到大型机械,而对于待处理土层较薄的情况大型机械往往难以高效发挥其效用,甚至无法开展施工。
  3)对于待处理土层较厚的情况,采用某些方案工作量过大,导致建设成本过高。譬如换填法中会导致开挖量较大,开挖较深时机械不便运转,也会扰动到永冻层。
  3 基于工程实例的融前填筑法
  3.1 工程概况
  青海省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公路改建工程,该段道路属于二治公路(索加至多彩段)中的一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为8.5 m,桥涵设计公路Ⅰ级。现有旧路路面为砂石路面,旧路路基宽度4.1 m~4.5 m,路基高度0.2 m~3.5 m。基本无排水设施,80%路段出现坑槽、沉降、翻浆等现象,路线穿越水草地沼泽等地区。由于行车的随意性,局部路段已形成多条便道。   全线沼泽水草地和积水(湖)塘路段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地表排水不畅、长期积水以及多年冻土消融积水所致,表现为地表土体湿软,水草发育,夏季降雨充沛时,尤为严重。
  3.2 施工方案的比选
  如果采用挖除换填法,则需要对原有软弱土层进行清理,但挖除的施工需要在土基的冻结完全融化后才可进行,且该路段需要挖除的土方量较大,使得其工程成本与进度难以达成预期,故此法不适宜采用。
  如果采用滚填法进行处理,同样也需要土基的冻结完全融化,且为了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使用,其第一层的填筑厚度必须达到0.5 m。另外,应用该法对原有土基的扰动较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等影响。
  总结以上方法的问题,并考虑到工程环境的影响以及成本、工期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工程具体情况的分析选择采用融前填筑法进行施工。具体而言就是采用级配合理、组成合适的石料进行填筑,填筑后通过路基自重以及上部荷载等的作用,使得路基随着土壤冻胀融化的发展而逐步沉降,待其沉降稳定后再进行路面施工。采用该法具有以下优点:1)路基填筑的压实度更有保障。采用融前填筑法时压实是在未融时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合理的施工下土基与石料间的压实度可以达到97%,相较于我国2001年的规范要求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若采用滚填法,为满足其压实度采用较厚的填料往往会产生翻浆等现象,而采用较薄的填料则难以满足沉降要求。2)可在上层结构施工前一段时间就开始路基处理,能够节省工期,进而间接减少建设成本。
  3.3 施工准备
  填筑时间:时间上选在土基冻结刚开始融化时进行。并对原地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及整平。
  施工材料:用于底部填筑的碎石应将其粒径控制在8 cm
  ~15 cm的范围内,主要用于隔断软弱土层,为了保证填筑效果还需要严格控制碎石的含土量。主要填料选择干净的中粗砂砾,为了控制项目建设材料成本,也可采用天然砂石进行填筑。
  3.4 施工工艺
  1)清理表层。在填筑前需要对地面清理干净,但要注意对其上的植被不得破坏,因为植被破坏带来的土层扰动对土壤结构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可能会因此造成土基的不均匀沉降。
  2)第一层填筑在底部填入碎石并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以此加强其基层的承载能力,缩短地基土层的固结进程。
  3)在其上在填筑级配合适的砂砾,并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经过压实后的砂砾与先填的碎石良好的接触压实,能够很好的隔离下部软弱土层的侵入。
  在本工程中采用的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对于积水湖塘路段,填筑路基时,地表不开挖,先直接填筑片块石,并采用重型碾压进行挤淤,每层厚度0.5 m,直到沉降稳定后再填筑1.0 m砂砾后,进行重型碾压,两侧超宽填1.0 m。对于积水严重或淤泥较深的沼泽、水草地段,填筑路基时,地表不开挖,先直接填筑片块石,并采用冲击碾压进行挤淤,每层厚度0.5 m,直到沉降稳定后再填筑1.0 m砂砾,进行重型碾压,两侧超宽填1.0 m。对于不满足冲击碾压长度的路段进行重型碾压处理;对于一般沼泽、水草地段,填筑路基时,不开挖直接填筑砂砾进行冲击碾压,直至沉降稳定。
  4 结束语
  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融前填筑法对于高寒地区软土路基的处理有着其他处理工艺所不具备的优势。其可以在软基冻结状态下进行施工,极大地缩短了工期,且使得路基在融化过程中的沉降更为均匀。此外,由于融前填筑法施工较为便捷,没有挖填方等高投入的施工环节,所以其在施工成本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综上所述,融前填筑法在高寒地区的软基处理上表现优异,极具推广价值与研究前景。
  參考文献:
  [1]孟庆云.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0):59+53.
  [2]祁青辉.青海高寒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10):259-260.
  [3]张增强.谈高寒地区公路路基施工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7,43(03):135-136.
其他文献
摘 要:正常工序下,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完成后方可进行盾构机接收和吊出工作,受车站施工进度及全线工筹安排制约,车站端部主体结构未封顶前须组织盾构接收和吊出,为此进行了盾构吊出前的围护结构验算,开展安全施工措施研究及基坑监测分析,保证盾构吊出工序的安全。  关键词:盾构吊出;主体结构;基坑支护;接收井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为1、3号线换乘站,采用平行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特点,结合养护设计与路面检测工作,阐述沥青路面养护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做好路面养护的决策与精准养护设计工作。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精准养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速公路通车年限的增加,如何做好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管理与设计,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与工作。本文通过分析高速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抗滑表層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路面抗滑表层施工的落实效果,简要分析表层施工的抗滑原理,料场管理、沥青储运、摊铺准备、拌和、运输以及摊铺碾压等多个作业环节阐述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此为高速公路抗滑施工处理的优化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抗滑表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当前,我国
期刊
摘 要:在建设道桥工程环节,使用最为广泛的路面建设措施便是沥青路面,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完成的道桥是高等级的。当前阶段,在实施道桥工程环节,沥青摊铺技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研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注入水平提升,使得该技术获得飞速提升。基于此,以下对关于公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双壁钢套箱在深水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属于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我单位根据双壁钢套箱特点,对钢套箱结构及拆除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加工钢套箱时在可拆除部分的套箱底部加设底板,拆除时,从底板以下整体隔开,然后抽水配合整体上浮至水面上进行解体。采用优化后的钢套箱结构及拆除工艺,有效的降低了潜水作业危险,节约了套箱拆除的时间和费用。  关键词:钢套箱;上浮;节省时间;费用  中图分类号:U2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使得我国所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数目逐渐增多,物流业的良好发展使得我国面临当前较大的交通运输压力,因此我国在不断的推动公路交通工程的建设工作,但是随着公路交通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在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公路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会对整个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转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不断提升公路交通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公
期刊
摘 要:以某山区大跨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详细介绍了300 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设计要点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山区;中承式  中图分类号:U442.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高强轻质的材料,钢管管壁对内灌混凝土起到了套箍作用,同时内灌混凝土也提高了钢管受压时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特性,将两种材料可以有机地组合起来,充分发挥材料各自的特性,
期刊
摘 要:在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之下,我国的交通基础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本文简要分析了公路桥梁工程养护与维修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养护与维修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单位带来一定的工作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养护;维修;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对于公路桥梁工程而言,后期的养护和维修环节作为核心管理内容,其
期刊
摘 要: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比如检修、资金、设计,当前国内许多路桥已经出现严重腐蚀、严重老化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路桥检测技术与施工加固技术投资、投入,用于应对传统路桥施工暴露的问题,提高路桥寿命,保障路桥结构稳定,推动我国运输行业稳定发展。本文将着重分析桥梁加固中的路桥检测技术使用思路,提高路桥施工效果、施工质量,发挥路桥应有作用。  关键词:路桥检测;桥梁加固
期刊
摘 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公路的建设数量大幅增加,为了使公路发挥更高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公路的养护以及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的结构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公路养护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公路的养护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的国省干线公路的跨度比较大,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使用频率比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路的损坏程度。因此,国家公路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研究,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