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主要是由交通车站构成。以物理结构角度分析,车站涵盖出入口、国道、站台、等候厅等部分;以设施角度分析,车站涵盖卷帘门、楼梯、电梯以及扶梯等。所以车站正常运转时,乘客均是从进口进入,候车室候车,听到提示后直接进入站台。然而,若是发生突发事件,为了保证人群顺利疏散,车站需要将应急通道开启。以轨道交通网整体角度分析,若是某一区段或是节点发生问题,均会对整体网络运行产生影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建议
1 网络化运营的特点
(1)组织协作要求高,单一事件影响范围大。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成网络化运营后,车站数量多,在线运行列车多,沟通协作的次数必然增加,这就要求车站各个专业具备高效的沟通协调能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线路成网运营,事件影响范围可能波及整个线网。例如,常见的列车延误,成网之前可能只是单一线路受影响,但成网之后与延误线路相关的线路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及时进行列车调整,所影响的车站要进行客流组织调整。(2)设备增多,故障监控难度变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成网运营后,设备相较之前增多,加上先期线路运营一段时间,设备故障次数增多,设备故障监控难度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进行设备监控。(3)人员增加,车站管理难度加大。即成网运营后,车站增多,人员也相应增加,员工数量庞大,由于员工素质不一,状态不一,出现影响运营的事件可能性增大,这对管理者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1]。
2 影响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地铁运营安全起着主导作用。地铁在城市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铁的控制、监督和管理都是由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地铁的日常运营与人息息相关,人为因素已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铁的安全运营中,主要是2类人员:
2.1.1 地铁运营系统的工作人员包括地铁运营管理企业的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和专职人员。他们负责地铁的运营和日常管理,是地铁安全运营的直接影响因素。
2.1.2 针对地铁运营系统外的人员,如地铁沿线的乘客和居民,根据有关地铁安全事故数据统计,很大一部分安全事故是由于乘客不遵守系统。由此可见,人为因素是导致地铁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2.2设备因素
地铁系统由多个设备组成,其运行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与配合。因此,设备是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设备因素方面,涉及列车、轨道、供电等诸多内容。具体来说,由列车因素引起的常见安全事故包括列车偏离轨道。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是列车的超速产生了很大的离心力,使地铁偏离了正常轨道。轨道因素包括试运行阶段轨道建设的失败和维护维修的延误,使轨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地铁的安全运行。供电因素包括供电系统跳闸现象或地铁电池电量不足,导致地铁在没有足够牵引功率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地铁系统瘫痪,引起事故的发生[2]。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措施
3.1人员管理
3.1.1强化民众乘车安全意识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受众就是社会民众,其乘车安全意识对轨道交通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民众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使其安全意识得到有效强化。
(1)应该在城市防灾教育机制中融合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对于青少年,轨道交通企业可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学校举办轨道安全讲座与知识培训活动。对于其他社会民众,轨道企业可以与社区进行合作,在社区公告栏张贴轨道交通安全知识与宣传标语,为社区民众发放轨道安全学习资料。
(2)需要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可以对车站广告牌、车内电视等进行充分利用,为民众播放轨道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并引导民众学习安全知识和列车故障发生之后的疏散方法等。同时,需要强化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应用,引导年轻人安全乘车。
3.1.2强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安全技能以及意识在轨道安全事故预防方面有着基础性作用,针对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经验不足现象,要想保证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轨道交通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等工作予以重视,持续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
3.2轨道交通设备管理
强化供电系统跳闸管理。由于外界影响因素,在发生跳闸警告過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处理故障,组织技术人员,运用相关维修设备,及时赶赴现场,并向相关设备使用人员了解故障发生后的现象,认真开展故障排查工作,借助互联网以及其他手段,了解开关跳闸影响范围,进而科学制定处理方案。还应该积极开展设备二次检修工作,在电气设备方面,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方法以周期性方式对其状态展开检测,按照设备情况合理制定预防策略。此种技术一般由多层内容构成,无法全面覆盖,开展二次检修工作时,需要关注设备数据信息收集,进而借助数据确定故障位置,及时更换设备[3]。
结语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建立风险数据库和隐患排查手册,对于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并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报告;可采取将禁止扒门、拦车等安全警示类标识张贴于列车和车站的公共区域,录制安全警示教育片并通过PIS屏循环播放等宣传,安排服务督导员进行现场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和督促乘客养成安全文明规范乘车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乘车环境。
参考文献:
[1]余晴.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9):220-221.
[2]过秀成,李家斌.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公共交通系统优化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07..
[3]涂颖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及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10):22-24+36.
(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建议
1 网络化运营的特点
(1)组织协作要求高,单一事件影响范围大。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成网络化运营后,车站数量多,在线运行列车多,沟通协作的次数必然增加,这就要求车站各个专业具备高效的沟通协调能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线路成网运营,事件影响范围可能波及整个线网。例如,常见的列车延误,成网之前可能只是单一线路受影响,但成网之后与延误线路相关的线路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及时进行列车调整,所影响的车站要进行客流组织调整。(2)设备增多,故障监控难度变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成网运营后,设备相较之前增多,加上先期线路运营一段时间,设备故障次数增多,设备故障监控难度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进行设备监控。(3)人员增加,车站管理难度加大。即成网运营后,车站增多,人员也相应增加,员工数量庞大,由于员工素质不一,状态不一,出现影响运营的事件可能性增大,这对管理者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1]。
2 影响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地铁运营安全起着主导作用。地铁在城市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铁的控制、监督和管理都是由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地铁的日常运营与人息息相关,人为因素已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铁的安全运营中,主要是2类人员:
2.1.1 地铁运营系统的工作人员包括地铁运营管理企业的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和专职人员。他们负责地铁的运营和日常管理,是地铁安全运营的直接影响因素。
2.1.2 针对地铁运营系统外的人员,如地铁沿线的乘客和居民,根据有关地铁安全事故数据统计,很大一部分安全事故是由于乘客不遵守系统。由此可见,人为因素是导致地铁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2.2设备因素
地铁系统由多个设备组成,其运行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与配合。因此,设备是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设备因素方面,涉及列车、轨道、供电等诸多内容。具体来说,由列车因素引起的常见安全事故包括列车偏离轨道。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是列车的超速产生了很大的离心力,使地铁偏离了正常轨道。轨道因素包括试运行阶段轨道建设的失败和维护维修的延误,使轨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地铁的安全运行。供电因素包括供电系统跳闸现象或地铁电池电量不足,导致地铁在没有足够牵引功率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地铁系统瘫痪,引起事故的发生[2]。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措施
3.1人员管理
3.1.1强化民众乘车安全意识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受众就是社会民众,其乘车安全意识对轨道交通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民众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使其安全意识得到有效强化。
(1)应该在城市防灾教育机制中融合轨道交通安全教育。对于青少年,轨道交通企业可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学校举办轨道安全讲座与知识培训活动。对于其他社会民众,轨道企业可以与社区进行合作,在社区公告栏张贴轨道交通安全知识与宣传标语,为社区民众发放轨道安全学习资料。
(2)需要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可以对车站广告牌、车内电视等进行充分利用,为民众播放轨道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并引导民众学习安全知识和列车故障发生之后的疏散方法等。同时,需要强化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应用,引导年轻人安全乘车。
3.1.2强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安全技能以及意识在轨道安全事故预防方面有着基础性作用,针对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经验不足现象,要想保证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轨道交通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等工作予以重视,持续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
3.2轨道交通设备管理
强化供电系统跳闸管理。由于外界影响因素,在发生跳闸警告過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处理故障,组织技术人员,运用相关维修设备,及时赶赴现场,并向相关设备使用人员了解故障发生后的现象,认真开展故障排查工作,借助互联网以及其他手段,了解开关跳闸影响范围,进而科学制定处理方案。还应该积极开展设备二次检修工作,在电气设备方面,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方法以周期性方式对其状态展开检测,按照设备情况合理制定预防策略。此种技术一般由多层内容构成,无法全面覆盖,开展二次检修工作时,需要关注设备数据信息收集,进而借助数据确定故障位置,及时更换设备[3]。
结语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建立风险数据库和隐患排查手册,对于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并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报告;可采取将禁止扒门、拦车等安全警示类标识张贴于列车和车站的公共区域,录制安全警示教育片并通过PIS屏循环播放等宣传,安排服务督导员进行现场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和督促乘客养成安全文明规范乘车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乘车环境。
参考文献:
[1]余晴.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9):220-221.
[2]过秀成,李家斌.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公共交通系统优化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07..
[3]涂颖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及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10):22-24+36.
(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