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缺憾与偏颇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的梳理,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偏颇,主要表现在:因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偏差所导致的概念与目标之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系统性不足;评介国外通识教育研究及实施中的单一与偏颇;通识教育研究机构与管理机构研究方面的缺乏;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评价与管理方面研究的缺乏,等等。文章进而阐述了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应有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理念、需要改进的方法。同时,提出了需要拓展与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教材的开发与编制、课程管理、教师与学生管理
其他文献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高校的使命。而对创新人才素质特征的认定直接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制定。本文提出创新人才即为勇于探索善于创造人才,具有四种基本能力素质,即批
儒家“为已之学”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自我德性的完善,理想人格的成就。“为己之学”传统的精神实质是一种注重人的德性关怀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对于树立良好学风,克服学术与
人文学科至少表现为人文教育和人文学术两种形态,从人文教育和人文学术两个视角考察1949~1998年中国大学人文学科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50年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走过了“缩减-变异-回升
学术职业专业化是职业向理想形态的专业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从高深知识的视角出发,我国的学术职业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从高深知识的训练、职业权力、学术
民初《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末高等实业学堂改为专门学校。以专门学校为载体,以学校教育为基本形式的民初高职教育,较之清末高等实业学堂,无论是在学校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理论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新公共管理”模式发生了变迁,由政府主导模式转向由政府监督模式。实质。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改革,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而转移财政责任则成为高等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具有广博性、散播性、阈限性、可开发性等特点。实现文化素质教育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中央政府推进师范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2007年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点。政策的利好,体现于国家对师范教育发展的提振,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和获得充分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参与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及其各个维度均因大学生参与时间与精力而呈显著差异;大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服务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其感知的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