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红”天下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26日,“重走茶叶之路”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共有来自福建、湖南、山西、内蒙古、广西、北京等地的100多位代表以及数十家主流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后,本刊采访了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先生。
  
  《问道·中国茶》:陈局长,这次“重走茶叶之路”活动对于武夷山的茶文化宣传有什么意义?
  陈泽财:武夷山是茶叶之路的起点城市,重走茶叶之路自然要从起点开始。早在明末清初的明万历年间,武夷茶就出口到了欧洲,久经咖啡考验的西方人第一次喝到了中国茶,从此也开启了西方人饮茶的历史。重走茶叶之路如能还原这方面的史实,对武夷山的茶文化宣传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问道·中国茶》:那当时的武夷茶是怎么传播出去的呢?
  陈泽财:闽南人爱喝武夷茶,据说当时下南洋的闽南人总要带一些武夷茶出去。西方的殖民者在东南亚一带看到了闽南人在喝一种树叶做的饮料,感到很神奇,尝试一下后,觉得很好喝,然后就买些茶叶带回了欧洲。“茶”在闽南话里叫做“DEA”,西方人就根据读音把它翻译为“TEA”,这就是英语单词“茶”的来历。
  《问道·中国茶》:原来“TEA”和武夷茶有关啊。那么针对今天的活动主题,您能否给读者讲一下万里茶路的来历呢?
  陈泽财:所谓万里茶路,有一条是北上的。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乔家大院》,里面就有讲到晋商到武夷山来贩茶,把武夷山的茶贩卖到俄罗斯去,开辟了一条从武夷山出发,经过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到达俄罗斯恰克图的茶路。这条茶路长达一万多里,也叫做万里茶路。
  《问道·中国茶》:那为什么湖南也是起点呢?
  陈泽财:清朝末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武夷山的茶路断了,茶商开始去湖南安化一带贩茶,所以湖南安化也是一个起点。
  《问道·中国茶》:那现在武夷山的岩茶出口多吗?
  陈泽财:也有出口,但不是很多。这几年大红袍在国内的销售量增大了很多,价格也上涨了很多,而出口的价格却很低,没有文化附加值,所以出口的比例不大。
  《问道·中国茶》:有的茶是因为达不到欧盟和日本的标准所以没能走出国门,武夷山的茶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陈泽财:武夷岩茶(大红袍)是最安全的茶,从未检出农残和稀土超标。早在2002年,武夷岩茶就有国家标准了,2005年又进行了修订,是我国最早制订国标的茶类,而且每一年都制作出岩茶的标准样。武夷山拥有QS质量许可认证的企业有200多家,也是认证比例最高的地方。
  《问道·中国茶》:为什么说武夷岩茶是最安全的呢?难道没有化肥和农药?
  陈泽财:你去过武夷山就知道了,武夷山的茶园都是生态茶园。我们的茶园是“头戴帽、脚穿鞋、腰绑带”的,茶山的顶部、底部、中部都有各种树木或植被,有利于涵养水源,维持一个完整的生物链。不像有的产茶区,茶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茶园。我们岩茶一年基本只采一季,不像有的地方茶叶一年采四五次。再加上武夷山丹霞地貌风化出来的土壤营养物质丰富,只要补充一些有机肥就可以保证产量,用一年蓄积的能量保障一季的采摘,就更不需用叶面肥之类的激素。再者,因为武夷山的冬、春季气温较低,而湿度高,很冷,很多虫子都没法熬过这样的冷天。像这个季节再过几天,天一放晴,茶芽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这时候害虫都还没来得及破坏,茶叶就采下山了。平时,即便有一些虫子,茶园周边树林里的各种鸟类也是它们的天敌。
  《问道·中国茶》:大红袍好卖了,销量也越来越大了,难免有以假乱真的情况出现,在这方面,您身为茶业局局长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陈泽财:这不单单是武夷岩茶的问题,其他茶类也存在这方面的现象。我们武夷岩茶是地理标志产品,只有经过QS认证的茶企业才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识。“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驰名商标,也必须经过授权才可以使用,所以消费者要尽量选用有QS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及获得“武夷山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使用权的企业所生产的武夷岩茶。
  《问道·中国茶》:这些手段似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否有更切实可行的保护方式呢?
  陈泽财: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我们还是从控制产茶的总量开始。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在整治乱开茶山的行为,这样既保护了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的生态,保住了武夷山茶园的生态,又控制了茶山的数量,从而控制了产茶的总量。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制订出了规划,要把全市的茶山面积控制在15万亩以内,这样茶叶总产量就可得到准确的统计。
  《问道·中国茶》:即便总的产量得到控制了,那又如何杜绝外地茶叶冒用“武夷山大红袍”之名呢?
  陈泽财:目前我们正在论证一种有效的防伪方式,拟建立一个全市武夷岩茶产品信息数据库,预先录入各企业的茶山位置、面积、茶树品种及其产量等信息,再制作一种高科技的防伪标识,由每个茶企或者茶农根据自有茶山的产茶数量申请、领用标识,只有贴上该标识的茶叶才能通过识别验证,就像我们的公民身份证一样,警察用一个仪器就可以测出人的身份。这样,让每个正规的武夷山茶企业的茶叶都有相应的身份证,至于那些没有身份证的茶叶自然就是假冒产品了。当然这还只是计划,是否可行,还要经过更周密的论证。
  《问道·中国茶》:去年和前年大红袍的价格飞涨,有人说是市场炒作的原因,您怎么看待?
  陈泽财:价格升高不一定就是炒作。现在是市场经济,价格就是市场定的,再高的价格有人买就是合理的。中国人有钱买外国高档的LV、爱马仕包,那为什么不能消费中国自己生产的高端茶呢?包有几万、几十万元的,也有几十元的,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同样大红袍也有等级之分,有进高端会所的大红袍,也有在超市里卖的大红袍,价格高低都有。但是,最好的茶就应该卖最贵的价。
  《问道·中国茶》:又到产茶季节了,您觉得今年的大红袍行情会怎样?
  陈泽财: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茶产业管理者,不是茶叶市场的分析师,所以这个行情很难预料,但是我可以很自信地断言—大红袍一定会红遍天下,越来越受欢迎!
  
  陈泽财和陈宗懋院士在探讨武夷山茶产业。
  
  陈泽财局长出席武夷山张天福茶学博物馆开馆庆典。
  
  陈泽财局长陪同农业部原部长何康先生考察武夷山茶产业。
其他文献
可以说,西湖龙井并不仅仅是一种茶,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载体,是文人理想和民族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一杯龙井茶,可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龙井茶香里,飘出的是世所罕见的龙井茶文化。    一直以来,人们所说的龙井茶,指的主要是西湖龙井,它因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再具体说来,西湖的龙井茶区指的是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一带,历史上的西湖龙井曾分为“狮、龙
期刊
2011年已经过去,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农历龙年)。又逢佳节,中国人普遍送礼,礼尚往来,那么新春送什么礼物既有面子又有理子呢?  茶,是天地间最好的礼物。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钟灵毓秀,绝世风光和适宜气候,造就绝世好茶!从古至今,武夷山的茶叶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好茶叶的象征之一。如今,武夷茶以其独有的养生功能再度风靡全国,送武夷茶已经成为商务交往的必备礼品。  武夷岩茶文化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
期刊
没胃口不消化,迟迟进入不了工作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伴有焦虑、心不在焉等症状。其实啊,这是典型的假日饮食综合症,每年春节过后,患上这些症状的人都不在少数。那么,你想知道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吗?    “活泼兔年已结束,奔腾龙气正出炉。四海欢腾辞旧岁,八方笑语展宏图。”寒来暑往间,转眼就到了过年的时候,有人按捺不住激动,已经做起了打油诗,来期待这普天同庆的时刻。要说这过年吧,的确是个好事,奔波了
期刊
“印象大红袍”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倾力打造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一直以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光让人们流连忘返。近年来,武夷山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升旅游形象。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在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借助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
期刊
一件品相上佳的茶宠,其实需要品茶人长期甚至用一生的时间来滋养,它是年华和心意的见证。    说到“茶宠”,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珍贵的茶叶,还是沉迷茶道几乎忘我的茶人?曾几何时,我有过更离谱的解释,不但将“茶宠”误作“茶虫”,并且一本正经地告诉身边的伙伴说:“嗯,茶叶放久了,那当然是要长虫的。”这件事发生在我的小学阶段,现在想起来,实在很傻很天真。  上中学时,家中一度住了一个很体面的大叔。说他体面,
期刊
“印象大红袍,它融合了武夷山的山水和人文,是在武夷山政府的主导下,在武夷山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最终成为了武夷山文化产业的领头羊。”林锋说,总结起来,印象大红袍应当是武夷山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林锋而言,“印象大红袍”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可以说“印象大红袍”就像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我是这个项目最早介入的成员之一。”林锋说,当时从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想做这个事情开始,到后来去北京找张艺谋,再到后来北京导演
期刊
提起“印象大红袍”,很多人也许都会脱口而出:它改变了武夷山的旅游业,它改变了武夷山的茶产业。但实际上,“印象大红袍”不仅改变了武夷山,它更改变了它自己—尤其是作为整台戏单个“细胞”的印象演员。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倾听他们如何看待“印象大红袍”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周禹  年龄:28  岗位:男四班班长  在加入“印象大红袍”之前,我做过很多工作。但那时对任何一份工作,更多的是抱着做一
期刊
2012年3月29日,是福建省武夷山“印象大红袍”两周岁的日子。一大早,“印象大红袍”的技术人员就开始调试音响,布置舞台。演员们一边忙着化妆,一边利用化妆间隙的时间再次排练。显然,为了庆祝两周岁“生日”,印象人已经为自己筹备了盛大的“生日庆典”。然而,这场“庆典”的演出现场,却不在印象剧场,而在武夷山市喜乐园的礼堂。  喜乐园是由意大利归侨占喜乐女士创办的武夷山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喜乐园陆续收养过
期刊
现阶段,中国茶产业管理属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四川情况类似。这样带有部门色彩、政出多门怎么行呢?为了川茶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笔者建议:以四川省茶叶学会为核心,整合管理资源。    四川地杰人灵,又是茶文化发祥地,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强国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借鉴浙江、香港、云南、福建、湖南、贵州等地经验,扬长避短,积极发展川茶产业呢?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合理利用
期刊
“印象大红袍”这一山水视觉盛宴,显然已经成为了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一张名片。公演两年以来,“印象大红袍”将震撼、惊喜带给了无数的游客。但“印象大红袍”到底给武夷山的旅游业带来了什么呢?许多人都会有各自独到的见解。福建省武夷山市旅游局副局长林飞也对本刊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问道·中国茶》:作为武夷山市旅游业的负责人之一,你如何看待公演两年来,“印象大红袍”给武夷山带来的变化?  林飞:“印象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