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大问题”是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以探究
为主的问题。探究大问题课堂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大问题、优化教学结构、让学生参与知识构建过程、渗透数学思想,体现出数学课堂各环节的层次梯度、师生在教与学中的和谐度、教学效度和思想深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策略 大问题 教学结构 知识建构 数学思想
策略一:设计大问题,体现课堂层次梯度
1.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问,找到“最近发展区”
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水平是在“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三个层次之间螺旋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探究学生“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从学生已学过的旧知入手,抓住知识间的互相联系设计问题,引出新知,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经验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学生们熟悉的三角形入手引入角,通过“找一找”、“析一析”、“比一比”等实践活动直观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开课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问: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学生回答:三条边。教师擦去一条边问:这样还是三角形吗?学生回答:不是。这时,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这是一个新的图形,称作“角”。”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接下来,老师问:“关于角,你们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关注孩子们对角的“已知区”,可以略过不讲的内容。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已知区后,教师又问:“关于角,你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教师在此时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分清哪些问题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课堂解决,哪些问题属于学生的“未知区”,留作课堂拓展或课后了解。只有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解决的问题,其自主学习的兴趣才会被激发,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2.抓住关键提问,直抵重难点
课堂提问不易琐碎,抓住一节课的关键,省掉细枝末节,由难到易,分层搭梯,重点围绕一、两个大问题进行探究足矣。深圳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解决较为复杂的平均数》时,就围绕“平均数”重点设计了一个大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学生求简单的平均数练习(已知总身高和总人数,求平均身高),引出要探究的大问题:求较为复杂的平均数。(已知总人数和男、女学生各自的平均身高,如何求平均身高?)
探究过程:
(1)让学生分组分猜测、研究不同情况:
男女生人数相等、男多女少、男少女多三种情况的平均身高
(2)引导学生验证几种情况
(3)得出结论,归纳方法。
特殊情况下:当男女生人数相同等,把男女平均身高相加除以2就可以得到小组的平均身高;一般情况下:当男女生人数不确定时,男生平均身高乘以人数加上女生平均身高乘以人数的和再除以总人数就等于小组平均身高。
整节课围绕一个大问题深入浅出进行探究,课堂重点落实,学生在短短40分钟里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3.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问,突破难点
小学生在感知上是笼统的、不精确的,往往忽略比较精细的分析,在记忆上多以直观、机械的记忆为主,在思维上以形象思维占主导,而在想象上又具有模仿和简单再现的特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根据这些特点注重提问的层次,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突破难点,事半功倍。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找规律”教学中,教师开课时运用拍手游戏让学生“听一听,模仿做”,并运用节奏规律让学生继续“猜一猜,拍一拍”,并问学生:你是怎么猜到的?以此导入新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遵循提问的明确性、启发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以学生“知识认知水平、理解水平、运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设计提问,才会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二:优化教学结构,促进课堂和谐度
小学数学课堂一般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大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课堂结构。
1. 新授课课堂结构
基本训练(3分钟)——揭示课题(1分钟)——新课(15钟)——课堂练习(15分钟)——课堂小结(1分钟)
2.练习课课堂结构
知识再现(2分钟)—— 练习 (带着练、基本练、针对练、拓展练、迁移练)(35分钟)——知识梳理、小结(3分钟)
3. 复习课课堂结构
建构单元知识体系——梳理单元知识——练习巩固(1课时)
单元检测(1课时)
试卷评析(1课时)
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在不同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下优化教学结构,尽可能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时空性、动态性,使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生为主体的学达到和谐统一。
策略三:让学生参与知识构建过程,把握课堂效度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设计以学生“学”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在“做上学,做上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參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以教学西师版第二册一年级“观察物体”为例:
1.提供感性材料,建立表象认识
教师以“玩具熊猫”为载体,让学生围着熊猫坐。先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熊猫,分别说说自己看到了的熊猫的哪一面、哪些部位,初步建立对熊猫的表象认识。
2.引导分析比较,得出本质特征
教师让学生和同学交换位置观察,再围绕熊猫转一圈、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全位观察熊猫,在活动中让学生分析比较,得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熊猫,所看到的熊猫外表形状不同。
3.经过反复体验,概括抽象结论
教师继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并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概括,让学生了解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
4.多种形式训练,加深理解巩固
教师根据学情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内容,如:让学生根据图片呈现的外观来猜测观察者的位置;根据真人游戏猜不同位置的人看到的图片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参与知识建构,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
策略四:渗透数学思想,提升课堂厚度
就数学学科而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解题能力以及自身的数学素养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注意渗透数学思想,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有理性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常见数学思想方法有:①符号化思想方法;②分类思想方法;③集合思想方法;④对应思想方法;⑤数形结合思想方法;⑥数学模型思想方法;⑦划归思想方法;⑧变换思想方法;⑨系统结构思想方法;⑩统计思想方法……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从讲台取出一个土豆问学生:“它的体积怎么求?”学生面对这个不规则物体不知所措。老师引导:能否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开始提出用“切割、拼补、挤压”的方法使土豆形状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教师问:“如果不改变它的形状要求它的面积怎么办?”学生在沉思中不得其法时,教师取出一个高20厘米,底面积为2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里面注满水。教师问:“水的体积能求出来吗?”学生运用刚学知识立刻求出了水的体积。教师把土豆轻放入玻璃缸中,水立刻溢了出来。当教师取出土豆时,水位下降了,教师启发到: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也是水面下降后玻璃缸空出的这部分长方体体积。现在能求土豆的体积了吗?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很快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求出了土豆体积。这就是利用了转换思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参考文献:
[1] 作者:梁科、卢庆权、雷寅威 专著(M):《小学数学创造教育》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8月
[2] 责任者: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業委员会 小学数学编辑部
论文集(C):《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第4——7届年会优秀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F $)? ? (?] 0 ^ ??手发言,也可把学生请上讲台,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对于一些仍有疑难的,学生学了也不解的,老师就要教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辨是非,寻找结论。
2、科学分组,合作讨论。科学分组,合作讨论,是课堂中常用自主互助的一种方式。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我先告诉学生汇报的流程,让学生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说的过程中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不再需要教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小组中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同伴互助,沟通交流。同伴互助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自主互助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教材中设置的情景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对材料的理解和问题思考的结果。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解题能力。
总之“先学后教,自主互助” 教学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整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有效手段。重在加强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整正的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模式,要想使它真正起到实效,还需要我们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