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对于每年的高考试题,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今年的题目难不难,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考生答题情况如何,下一年高考备考应怎么做。带着这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真研究了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得到一些个人感悟,现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化学试题题型基本不变,6—13题为客观题,27—30题为主观题,所考知识点都是往年的考查热点。6—13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电化学原理、化学物质除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第27题为元素推断题,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律)、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晶体类型、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空间构型。第28题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项知识考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转化率的计算等。第29题为实验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第30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包括官能团名称、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分子式、同分异构体、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的命名等知识点。
试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考查知识的侧重点与往年有所不同
元素化合物知识大幅减少,有机化学知识大幅增加,且分值高达38分;计算量增大,一共有23分与计算直接相关,少数题目间接相关;重视实验考查,实验题比重增大,其中选择题中出现三道化学实验题,再加上第29题,实验题分值达到23分,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第28题为化学平衡与能量变化综合题,以计算为主,这与往年仅有一到两空计算相比,难度有较大提升,考生解答时需花费较多时间。
(二)突出考查考生的能力
试题总体难度增大,多数题目是能力立意,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合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第27题虽然主要考查物质结构的内容,但考生要解答这道题,需要运用关于实验现象和有机化学的知识,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甲烷空间构型等。试题运算量大,涉及运算的题目有第7、13、27、28题,考生答题时需要较多时间,不仅考查了考生的运算能力,还考验了考生的心理素质。试题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第9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的综合运用,考生要熟悉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并知道原电池充电时,其原来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原来的正极则作阳极,而同一电极上放电与充电的电极反应式形式上恰好相反,这样才能较快解答试题。此外,试题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10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除杂的能力、28题考查考生利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试题从全方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三)某些试题信息的表述对考生产生困扰
例如,第6题答案是A,认为C项不正确的原因是容量瓶没有刻度只有刻度线,所以说“俯视容量瓶刻度”的说法不正确。但很多考生选择C项,后专家讨论认为A、C项均正确,笔者也认同专家的意见,毕竟有刻度的容量瓶是从来没有的,“刻度”与“刻度线”其实都是一回事,没必要咬文嚼字。第9题C选项“充电时负极”的叙述与高中教学不相符,充电是电解池反应,中学教材中电解池讲“阴阳极”,不讲“正负极”,这样的表述给学生带来了困扰。第27题考查物质结构,题干使用字母A、B、D、E、F,没有用到C字母,这是为避免与单质碳(C)混淆。第(1)小题“单质F”的表述不准确,应该为“F元素形成的单质”;第(3)小题用了多次“二元”代表两种元素,学生可能会误解,认为“二元”只有两个原子。b物质不止一种,据了解全区只有7名考生答出“碳化钠”,但是同时写出“过氧化钠”的只有3名考生。第29题实验题首次以有机合成实验为素材命题,这是比较少见的,该题对考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进行了考查,这对于大多数仍以无机实验作为主要练习方向的学校的考生而言,可能有些出其不意,学生必须对整个实验有较好理解才能得高分。第30题为有机推断题,虽然题目可以较好考查考生的自学能力、模仿能力,但是部分知识点脱离高中课本,最后一空有机物命名超出高中课程学习范围,不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二、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考生普遍反映,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是理综全卷最难的,物理试题适中、生物试题较容易。这也属于正常现象,每年理综考试中总有难易搭配,我们不能因为2014年试题出现的变化而乱了阵脚。笔者认为,2015年高考复习备考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能力,在还没有明确的高考方案出来之前,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考试大纲》为指导,参考五年来新课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为复习方向,做好2015年备考工作。
(一)做好备考的总体规划
第一轮是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教材为依托、以知识专题为顺序的基础性复习。以教材为依托就是以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展开复习,但复习不宜以教材章节先后为顺序,因为同一知识点在不同模块中以不同层次出现,如原电池在必修教材《化学2》中有,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也有,这就需要教师整合这些在必修和选修不同模块中出现的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体系。笔者建议教师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全部有关的知识点,形成复习专题,制定出详尽的全程复习计划,每个专题按知识点以“高考要求→题型讲练→知识卡片→课后训练→自我评价”为框架,编写每课时的复习讲义,让学生将不同模块的同一知识点形成系统,进一步熟悉课本知识,强化热点考点,拓展知识范围,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轮复习是“把书读厚”的过程,要让学生详细、准确、熟练、牢固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一定要全面细致,防止知识遗漏。
第二轮是专题训练。可按选择题、化学工艺流程题、探究性试题、综合实验题、有机合成与推断题、无机推理题、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进行综合性复习。此轮复习以构建知识网络、整合知识体系、熟悉解题方法为主要目标,教师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即由学生讲解题目,教师听后进行点评,或者进行一对一面批讲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轮是心理疏导、查漏补缺。经过前两轮复习,学生基本上已系统地掌握知识点,容易产生“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高原现象,而要认真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知识复习方面,指导学生通过前两轮做过的题目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促使学生依据高考要求,从熟悉高考题型、题量、做题速度、理化生各学科题型思维转换等方面做好适应性准备。
(二)认真抓落实,提高应试能力
尽管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被认为是全卷最难的,但我们也看到,只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取得好成绩并不是难事。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考生对知识掌握不熟练,不能做到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提取、调用知识,或者答题时丢三落四,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意细节,减少失误
在每次模拟考中,考生因失误导致失分是常有的事。有的考生因审题粗心,对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如“无色”“少量”“过量”“酸性(碱性)”“常温常压”“标准状况”“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等条件忽略而丢分;有的考生因为书写不规范或不按要求回答问题而丢分,例如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配平,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沉淀符号没有标明,生成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少写小分子(如生成的水等),催化剂写成“催”等。要克服这些毛病就要重在落实,从每次模拟考的讲评着手,强调规范表达,找出学生失误原因,找出不规范的示例与根源,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2.研究真题,灵活应对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来看,题型模式、命题立意、知识领域、问题情境设计等渐趋稳定,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稳定性。高考题型是复习备考的风向标,对复习备考起到引导作用,研究近五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教师熟悉高考题型,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对高考常规题的研究,可以把解答这一类题型的有关知识点横向成链、纵向成串,形成知识网络,避免题海战术。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试题虽然相对稳定,但每年都会有些许变化,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告诉学生遇到不熟悉的表述、不常见的仪器装置甚至不科学的句子时,不要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而要灵活应对。例如,在解答今年高考试题第9题时,不要受“充电时负极反应”这一叙述的影响,只要知道充电时原电池负极接外接电源负极而发生还原反应,就能正确判断。
3.建构模块,灵活运用
教师应该用建模的思想梳理化学知识,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模块化,这对提升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所谓建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概括提炼,构建化学模型,并且利用模型发掘、验证和解决新的化学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由于受当时教学进度的影响和学生认知的局限性,学生只凭实验的表象,靠短时记忆知道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但大多数学生到高三时已基本遗忘,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模型。如学习每一族元素时按“由特殊(各族元素中的典型代表)到一般(各族元素中的其他元素)”的模式,学习每一种典型元素时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对应的盐”的模式,学习每一种物质时按照“结构→性质→用途→制备”的模式等,并综合以上多种模式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联起来,构建有序网络存储于大脑中,便于随时提取调用。
4.回归课本,回归错题
回归课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考前我把所有的书又学了一遍”,还可以减少遗忘;“把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又梳理了一遍”,还能有意外收获;“我发现了前面没注意到的内容”,便可以查漏补缺。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回归错题,找出自己仍不自信的错题或在不同阶段的同一类错题,理解这些错题正确的解题方法,减少失误。
(责编 周翠如)
一、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化学试题题型基本不变,6—13题为客观题,27—30题为主观题,所考知识点都是往年的考查热点。6—13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电化学原理、化学物质除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第27题为元素推断题,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律)、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晶体类型、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空间构型。第28题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项知识考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转化率的计算等。第29题为实验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第30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包括官能团名称、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分子式、同分异构体、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的命名等知识点。
试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考查知识的侧重点与往年有所不同
元素化合物知识大幅减少,有机化学知识大幅增加,且分值高达38分;计算量增大,一共有23分与计算直接相关,少数题目间接相关;重视实验考查,实验题比重增大,其中选择题中出现三道化学实验题,再加上第29题,实验题分值达到23分,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第28题为化学平衡与能量变化综合题,以计算为主,这与往年仅有一到两空计算相比,难度有较大提升,考生解答时需花费较多时间。
(二)突出考查考生的能力
试题总体难度增大,多数题目是能力立意,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合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第27题虽然主要考查物质结构的内容,但考生要解答这道题,需要运用关于实验现象和有机化学的知识,如碘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甲烷空间构型等。试题运算量大,涉及运算的题目有第7、13、27、28题,考生答题时需要较多时间,不仅考查了考生的运算能力,还考验了考生的心理素质。试题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例如第9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的综合运用,考生要熟悉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并知道原电池充电时,其原来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原来的正极则作阳极,而同一电极上放电与充电的电极反应式形式上恰好相反,这样才能较快解答试题。此外,试题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10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除杂的能力、28题考查考生利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试题从全方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三)某些试题信息的表述对考生产生困扰
例如,第6题答案是A,认为C项不正确的原因是容量瓶没有刻度只有刻度线,所以说“俯视容量瓶刻度”的说法不正确。但很多考生选择C项,后专家讨论认为A、C项均正确,笔者也认同专家的意见,毕竟有刻度的容量瓶是从来没有的,“刻度”与“刻度线”其实都是一回事,没必要咬文嚼字。第9题C选项“充电时负极”的叙述与高中教学不相符,充电是电解池反应,中学教材中电解池讲“阴阳极”,不讲“正负极”,这样的表述给学生带来了困扰。第27题考查物质结构,题干使用字母A、B、D、E、F,没有用到C字母,这是为避免与单质碳(C)混淆。第(1)小题“单质F”的表述不准确,应该为“F元素形成的单质”;第(3)小题用了多次“二元”代表两种元素,学生可能会误解,认为“二元”只有两个原子。b物质不止一种,据了解全区只有7名考生答出“碳化钠”,但是同时写出“过氧化钠”的只有3名考生。第29题实验题首次以有机合成实验为素材命题,这是比较少见的,该题对考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进行了考查,这对于大多数仍以无机实验作为主要练习方向的学校的考生而言,可能有些出其不意,学生必须对整个实验有较好理解才能得高分。第30题为有机推断题,虽然题目可以较好考查考生的自学能力、模仿能力,但是部分知识点脱离高中课本,最后一空有机物命名超出高中课程学习范围,不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二、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考生普遍反映,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是理综全卷最难的,物理试题适中、生物试题较容易。这也属于正常现象,每年理综考试中总有难易搭配,我们不能因为2014年试题出现的变化而乱了阵脚。笔者认为,2015年高考复习备考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能力,在还没有明确的高考方案出来之前,以《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考试大纲》为指导,参考五年来新课标全国卷Ⅰ、新课标全国卷Ⅱ为复习方向,做好2015年备考工作。
(一)做好备考的总体规划
第一轮是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教材为依托、以知识专题为顺序的基础性复习。以教材为依托就是以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展开复习,但复习不宜以教材章节先后为顺序,因为同一知识点在不同模块中以不同层次出现,如原电池在必修教材《化学2》中有,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也有,这就需要教师整合这些在必修和选修不同模块中出现的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体系。笔者建议教师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全部有关的知识点,形成复习专题,制定出详尽的全程复习计划,每个专题按知识点以“高考要求→题型讲练→知识卡片→课后训练→自我评价”为框架,编写每课时的复习讲义,让学生将不同模块的同一知识点形成系统,进一步熟悉课本知识,强化热点考点,拓展知识范围,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轮复习是“把书读厚”的过程,要让学生详细、准确、熟练、牢固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一定要全面细致,防止知识遗漏。
第二轮是专题训练。可按选择题、化学工艺流程题、探究性试题、综合实验题、有机合成与推断题、无机推理题、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进行综合性复习。此轮复习以构建知识网络、整合知识体系、熟悉解题方法为主要目标,教师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即由学生讲解题目,教师听后进行点评,或者进行一对一面批讲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轮是心理疏导、查漏补缺。经过前两轮复习,学生基本上已系统地掌握知识点,容易产生“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高原现象,而要认真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知识复习方面,指导学生通过前两轮做过的题目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促使学生依据高考要求,从熟悉高考题型、题量、做题速度、理化生各学科题型思维转换等方面做好适应性准备。
(二)认真抓落实,提高应试能力
尽管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被认为是全卷最难的,但我们也看到,只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取得好成绩并不是难事。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考生对知识掌握不熟练,不能做到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提取、调用知识,或者答题时丢三落四,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意细节,减少失误
在每次模拟考中,考生因失误导致失分是常有的事。有的考生因审题粗心,对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如“无色”“少量”“过量”“酸性(碱性)”“常温常压”“标准状况”“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等条件忽略而丢分;有的考生因为书写不规范或不按要求回答问题而丢分,例如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配平,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沉淀符号没有标明,生成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少写小分子(如生成的水等),催化剂写成“催”等。要克服这些毛病就要重在落实,从每次模拟考的讲评着手,强调规范表达,找出学生失误原因,找出不规范的示例与根源,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2.研究真题,灵活应对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来看,题型模式、命题立意、知识领域、问题情境设计等渐趋稳定,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稳定性。高考题型是复习备考的风向标,对复习备考起到引导作用,研究近五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教师熟悉高考题型,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对高考常规题的研究,可以把解答这一类题型的有关知识点横向成链、纵向成串,形成知识网络,避免题海战术。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试题虽然相对稳定,但每年都会有些许变化,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告诉学生遇到不熟悉的表述、不常见的仪器装置甚至不科学的句子时,不要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而要灵活应对。例如,在解答今年高考试题第9题时,不要受“充电时负极反应”这一叙述的影响,只要知道充电时原电池负极接外接电源负极而发生还原反应,就能正确判断。
3.建构模块,灵活运用
教师应该用建模的思想梳理化学知识,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模块化,这对提升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所谓建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已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概括提炼,构建化学模型,并且利用模型发掘、验证和解决新的化学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时,由于受当时教学进度的影响和学生认知的局限性,学生只凭实验的表象,靠短时记忆知道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但大多数学生到高三时已基本遗忘,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模型。如学习每一族元素时按“由特殊(各族元素中的典型代表)到一般(各族元素中的其他元素)”的模式,学习每一种典型元素时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对应的盐”的模式,学习每一种物质时按照“结构→性质→用途→制备”的模式等,并综合以上多种模式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串联起来,构建有序网络存储于大脑中,便于随时提取调用。
4.回归课本,回归错题
回归课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考前我把所有的书又学了一遍”,还可以减少遗忘;“把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又梳理了一遍”,还能有意外收获;“我发现了前面没注意到的内容”,便可以查漏补缺。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回归错题,找出自己仍不自信的错题或在不同阶段的同一类错题,理解这些错题正确的解题方法,减少失误。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