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在不断发展并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要紧跟时代发展,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兴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趋利避害,不断探索利用微博看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微博;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中的使用和认知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面向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四年制本科生。调查问卷样本210人,是从财金系、会计系、信息管理系、工程管理系、工商系、外语系、法管系七系中随机选择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各30名学生组成。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有效回收200份,回收率为95.2%。课题采用Excel200等数据处理软件工具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和分析,结果显示:
(一)大学生对微博有较熟悉的认识,但使用时间有限
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了解微博吗?”,回答非常了解和了解一些的同学占到受调查同学总数的92%,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了解微博。同时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注册微博,样本中有85%的同学已经开通微博,并且60%的同学会经常登录,有12%的同学表示即将开通微博。从调查结果来看,“90后”学生对微博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但使用微博的时间比较有限,这也许与学生的作息时间以及学生的网络使用条件有关。
(二)大学生对微博的认识比较客观
问卷中涉及微博信息的可信度、微博是否能反映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和大家的意愿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微博信息可性度持肯定态度和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同学各占一半;而对于问到微博能否反映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和大家的意愿时,有25%的同学表示能真实反映,另有32%的同学表示不能反映。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微博的思想认识比较客观,但对微博的某些认识方面存在一定分歧。
(三)大学生开通微博的目的以交友和休闲为主
对于开通微博的目的,有20%的同學表示是打发时间,32%的同学希望能认识到更多朋友,15%的同学表示为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17%的同学是搜索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11%的同学是为寻求相关交流信息的平台,其他的则是随大流、没有什么目的的开通微博。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开使用微博时并没有自觉意识到微博可以成为一个有益于自己健康成长、成才的一个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忽视了微博在大学生健康成才过程中可能的价值。
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微博的普及使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面临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从网络上获取各类信息,同时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都可能被迅速传播,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另外,微博使不同层次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网络上自由传播、碰撞和交融,这也使得腐朽落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趁虚而入,向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起挑战。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身的变化
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90 后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理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多变化,比较突出的是他们身上的两面性。他们追求新奇事物,对新事物接受度非常快,但同时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沉迷于新事物中; 他们敢于向传统挑战,常常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提出一些逆向问题,彰显出独立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但同时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表现出情绪化和偏激性; 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孤独感较强,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渴望表现自我,但同时由于从小缺少玩伴,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这些新特点都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
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两课和谈心的方式,强调单向硬性灌输,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双向交流。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网络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微博的广覆盖性、超越时空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开展平等互动的在线交流,了解学校舆情,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工作; 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窗口,积极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随时随地解决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微博的普及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
1、微博满足了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
第一,微博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针对传统的媒介如报纸、电视新闻等传播媒介,微博与手机无缝衔接,使大学生可以不拘时间地迅速掌握最新的信息。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微博上的关注对象,持续地关注相关信息。大学生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
第二,微博满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需求。相对于以前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的见解,渴望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微博时代的到来,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种方式参与到社会中来。大学生身兼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等多种角色,一方面可以利用跟帖等方式展开及时快捷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发现者、报道者,在微博上主动发起话题进行讨论。
第三,微博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微博采用实名制注册,组建的大多是熟人之间的真人网络,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维护。微博网站还可以帮助用户识别同学校、同IP 的用户、好友共同认识的人,并向用户推荐。
2、微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
第一,微博具有思想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功能,把受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路上。微博的开放性、即时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大学生的最新的思想动态,并积极有效地进行适当适时干预,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微博传播的深远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积极的网络舆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高校网络舆论;通过微博群建立主题教育窗口,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第二,微博具有交流互动作用。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随意性极强的交流平台,打破了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界限,教育双方可以通过微博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评论和观点,进行交流和沟通。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使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避免了直接的、明显的外部强加的意图造成的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真正走到广大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三,微博具有心理疏导作用。微博的实践证明,任何一个话题都能形成社交圈子,圈子之间互相联通,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消解群体极化现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群对孤僻学生进行渐进式引导,帮助孤僻学生一步步走向社交群体,扩大社交群体,打开封闭的心灵,就像新浪微博的广告语那样:“总有一群人和你一样”。
三、微博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建设“形象鲜明,风格亲民”的高校官方微博群。高校官方微博既是一个高校在互联网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虚拟形象符号,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可由高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学工部、教务处、团委、系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完善“前端微博界面与师生交流互动,管理后台高效处理反馈信息,有关职能部门分工配合予以支撑”的工作机制。高校微博以发布重大信息,释疑解惑,交流互动为主要内容,重在树立、宣传各具特色、亲和力强的高校形象,与师生拉近心理距离。
建设“全面引领,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群由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人员、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开设的微博组成,以发布与学生有关的日常管理服务信息,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学习内容,分享教育者自身的日常工作生活的实貌和感悟为主要内容,重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日常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工作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信念。
建设“立体覆盖,人人参与”的学生微博群。学生微博群由三类微博群组成: 一是学生组织微博群,由各级学生会组织、社团和班级等学生组织开设的微博组成,以发布、交流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组织内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信息为主,重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学生集体凝聚力; 二是学生骨干微博群,由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班团干部、以及各类学生中的名人骨干开设的微博组成,以展示学生榜样示范言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主,重在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 三是大量的学生个人微博,这些微博“原生态”地展示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状态,使得教育者得以更好地把握学生鲜活的思想动态。
作者简介:卜永安 (1983-)女,湖南益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辅导员,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曹相智.以微博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关键词】微博;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博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中的使用和认知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面向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四年制本科生。调查问卷样本210人,是从财金系、会计系、信息管理系、工程管理系、工商系、外语系、法管系七系中随机选择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各30名学生组成。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有效回收200份,回收率为95.2%。课题采用Excel200等数据处理软件工具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和分析,结果显示:
(一)大学生对微博有较熟悉的认识,但使用时间有限
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了解微博吗?”,回答非常了解和了解一些的同学占到受调查同学总数的92%,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了解微博。同时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注册微博,样本中有85%的同学已经开通微博,并且60%的同学会经常登录,有12%的同学表示即将开通微博。从调查结果来看,“90后”学生对微博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但使用微博的时间比较有限,这也许与学生的作息时间以及学生的网络使用条件有关。
(二)大学生对微博的认识比较客观
问卷中涉及微博信息的可信度、微博是否能反映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和大家的意愿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微博信息可性度持肯定态度和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同学各占一半;而对于问到微博能否反映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和大家的意愿时,有25%的同学表示能真实反映,另有32%的同学表示不能反映。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微博的思想认识比较客观,但对微博的某些认识方面存在一定分歧。
(三)大学生开通微博的目的以交友和休闲为主
对于开通微博的目的,有20%的同學表示是打发时间,32%的同学希望能认识到更多朋友,15%的同学表示为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17%的同学是搜索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11%的同学是为寻求相关交流信息的平台,其他的则是随大流、没有什么目的的开通微博。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开使用微博时并没有自觉意识到微博可以成为一个有益于自己健康成长、成才的一个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忽视了微博在大学生健康成才过程中可能的价值。
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微博的普及使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面临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从网络上获取各类信息,同时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都可能被迅速传播,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另外,微博使不同层次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网络上自由传播、碰撞和交融,这也使得腐朽落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趁虚而入,向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起挑战。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身的变化
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90 后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理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多变化,比较突出的是他们身上的两面性。他们追求新奇事物,对新事物接受度非常快,但同时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沉迷于新事物中; 他们敢于向传统挑战,常常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提出一些逆向问题,彰显出独立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但同时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表现出情绪化和偏激性; 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孤独感较强,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渴望表现自我,但同时由于从小缺少玩伴,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这些新特点都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
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两课和谈心的方式,强调单向硬性灌输,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双向交流。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网络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微博的广覆盖性、超越时空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开展平等互动的在线交流,了解学校舆情,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工作; 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窗口,积极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随时随地解决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微博的普及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
1、微博满足了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
第一,微博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针对传统的媒介如报纸、电视新闻等传播媒介,微博与手机无缝衔接,使大学生可以不拘时间地迅速掌握最新的信息。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微博上的关注对象,持续地关注相关信息。大学生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
第二,微博满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需求。相对于以前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的见解,渴望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微博时代的到来,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种方式参与到社会中来。大学生身兼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等多种角色,一方面可以利用跟帖等方式展开及时快捷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发现者、报道者,在微博上主动发起话题进行讨论。
第三,微博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微博采用实名制注册,组建的大多是熟人之间的真人网络,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维护。微博网站还可以帮助用户识别同学校、同IP 的用户、好友共同认识的人,并向用户推荐。
2、微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
第一,微博具有思想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功能,把受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路上。微博的开放性、即时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大学生的最新的思想动态,并积极有效地进行适当适时干预,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微博传播的深远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积极的网络舆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高校网络舆论;通过微博群建立主题教育窗口,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价值取向,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第二,微博具有交流互动作用。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随意性极强的交流平台,打破了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界限,教育双方可以通过微博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表评论和观点,进行交流和沟通。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使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避免了直接的、明显的外部强加的意图造成的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真正走到广大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三,微博具有心理疏导作用。微博的实践证明,任何一个话题都能形成社交圈子,圈子之间互相联通,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消解群体极化现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群对孤僻学生进行渐进式引导,帮助孤僻学生一步步走向社交群体,扩大社交群体,打开封闭的心灵,就像新浪微博的广告语那样:“总有一群人和你一样”。
三、微博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建设“形象鲜明,风格亲民”的高校官方微博群。高校官方微博既是一个高校在互联网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虚拟形象符号,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可由高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学工部、教务处、团委、系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完善“前端微博界面与师生交流互动,管理后台高效处理反馈信息,有关职能部门分工配合予以支撑”的工作机制。高校微博以发布重大信息,释疑解惑,交流互动为主要内容,重在树立、宣传各具特色、亲和力强的高校形象,与师生拉近心理距离。
建设“全面引领,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群由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人员、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开设的微博组成,以发布与学生有关的日常管理服务信息,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学习内容,分享教育者自身的日常工作生活的实貌和感悟为主要内容,重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日常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工作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信念。
建设“立体覆盖,人人参与”的学生微博群。学生微博群由三类微博群组成: 一是学生组织微博群,由各级学生会组织、社团和班级等学生组织开设的微博组成,以发布、交流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组织内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信息为主,重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学生集体凝聚力; 二是学生骨干微博群,由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班团干部、以及各类学生中的名人骨干开设的微博组成,以展示学生榜样示范言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主,重在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 三是大量的学生个人微博,这些微博“原生态”地展示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状态,使得教育者得以更好地把握学生鲜活的思想动态。
作者简介:卜永安 (1983-)女,湖南益阳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辅导员,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曹相智.以微博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