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必将受益终身,而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有必要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以下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采用行政手段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我所在的榆林高新小学针对一年级新生编写了校本教材《阳光好习惯》,该书的主要内容涉及小学阶段学生全天所有的正确行为习惯。学校用行政手段要求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全体一年级科任老师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以此书为教材,开展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实践证明本届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较好,进入状态较上一届提前了一周到半个月,班主任、科任老师普遍反映管理较轻松、上课秩序较好、课堂效率较高。行政上一个不算大的决定,却对一年级新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如此大的影响,可见行政手段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提高教师素养引领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开展工作的是教师,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关键是抓好教师的工作。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管理者,每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义务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所有教师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每位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位学生的成长,因此抓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教师抓起,从抓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入手,经常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增强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观念,提高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使教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从抓教师的行为习惯入手,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要规范的,教师首先要规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和传播知识的使者。
三、营造德育氛围,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每一节课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每一节课都涉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的理想教育,每一节课都考验着教师的师德师风。除了课堂这个主渠道外,德育工作还要从学校其他点滴工作抓起,如班级环境卫生评比、学生日常行为检查、评选文明之星、礼仪之星等,还可利用一些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教育活动,渲染德育气氛。这些都能为学校增添浓厚的德育气氛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制定开展计划,确保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除了传统的德育活动,学校可结合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创新开展德育工作。近年来,许多学校针对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娇惯、任性、不愿吃苦的特点,开展小学生远足活动。没有了父母的呵护,学生必须要依靠自己完成任务,平时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在制定德育计划时,不能仅仅考虑本学期要安排几次活动,要达到怎样的宣传效果,而是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开展怎样的活动学生更能从中受益。
五、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德育工作质量
如何加强监督检查呢?首先,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日常行为有据可依;其次,要有监督检查的组织机构,日常检查以学生检查为主,教师督查为辅,将检查督查结果纳入某项考核标准;最后,要奖罚分明,尤其是要用好激励措施,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总之,日常监督检查应该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抓起,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德育工作。
六、家校结合,拓展德育阵地
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家长影響在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学校必须利用好家庭这一德育阵地,充分发挥“5+2>7”的教育效应。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建设好学生德育这块“后方基地”。
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学校教育正是每天缠上的那根新索,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逐步形成的,学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多措并举推进德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高新区小学
一、采用行政手段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我所在的榆林高新小学针对一年级新生编写了校本教材《阳光好习惯》,该书的主要内容涉及小学阶段学生全天所有的正确行为习惯。学校用行政手段要求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全体一年级科任老师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以此书为教材,开展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实践证明本届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较好,进入状态较上一届提前了一周到半个月,班主任、科任老师普遍反映管理较轻松、上课秩序较好、课堂效率较高。行政上一个不算大的决定,却对一年级新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如此大的影响,可见行政手段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提高教师素养引领学校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开展工作的是教师,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关键是抓好教师的工作。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管理者,每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义务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所有教师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每位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位学生的成长,因此抓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教师抓起,从抓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入手,经常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增强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观念,提高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使教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从抓教师的行为习惯入手,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要规范的,教师首先要规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和传播知识的使者。
三、营造德育氛围,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每一节课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每一节课都涉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的理想教育,每一节课都考验着教师的师德师风。除了课堂这个主渠道外,德育工作还要从学校其他点滴工作抓起,如班级环境卫生评比、学生日常行为检查、评选文明之星、礼仪之星等,还可利用一些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教育活动,渲染德育气氛。这些都能为学校增添浓厚的德育气氛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制定开展计划,确保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除了传统的德育活动,学校可结合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创新开展德育工作。近年来,许多学校针对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娇惯、任性、不愿吃苦的特点,开展小学生远足活动。没有了父母的呵护,学生必须要依靠自己完成任务,平时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在制定德育计划时,不能仅仅考虑本学期要安排几次活动,要达到怎样的宣传效果,而是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开展怎样的活动学生更能从中受益。
五、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德育工作质量
如何加强监督检查呢?首先,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日常行为有据可依;其次,要有监督检查的组织机构,日常检查以学生检查为主,教师督查为辅,将检查督查结果纳入某项考核标准;最后,要奖罚分明,尤其是要用好激励措施,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总之,日常监督检查应该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抓起,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德育工作。
六、家校结合,拓展德育阵地
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家长影響在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学校必须利用好家庭这一德育阵地,充分发挥“5+2>7”的教育效应。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建设好学生德育这块“后方基地”。
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学校教育正是每天缠上的那根新索,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逐步形成的,学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要多措并举推进德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高新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