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中山公园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m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和县城最红的一块地方,我认为当属中山公园。听老一辈人讲,中山公园从它诞生那天起,始终和革命有关。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他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彻底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以其毕生的精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永被铭记,神州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许许多多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街道等。为纪念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小溪镇的中山公园也因此应运而生。
  平和人民选择在小溪镇最繁华的商业街、紧临花山溪旁一块林荫地上兴建中山公园,1925年开始规划,次年动工兴建,1929年落成,占地近9千平方米。当时,园内还建有人造山洞、凉亭、石像、石狮、石马、石羊等。成为当时城区最显耀的一处文化场地。1938年2月14日,由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300多人曾由此踏上北上抗日的征途,受到平和各界民众真诚慰问和热烈欢送,极大地鼓舞了北上抗日红军部队的士气,指战员们满怀对父老乡亲和各界爱国人士的深情厚谊,毅然踏上北上征程,奔向抗日杀敌的沙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县城人,它的每一次变迁都牵扯着我的神经。
  我查询一份资料得悉,1979年,老旧的中山堂被拆除,并在原址兴建4层混合结构的文化大楼。1983年,拆除旧围墙,筑起底部为加工精细的条石,上部为铁栏杆的新围墙,还新辟1个大花坛。1984年,建园林管理处办公楼80平方米,培植花木800盆,并辟有一条长500米,宽1.5米的混凝土路,还修建两个以花岗石为门柱的公园大门。
  中山公园始终在不断建设中,1942年兴建了一座土木结构的中山堂。建国后,在建设美丽家园的浪潮下,平和县政府于1952年在公园左边兴建文化馆,1958年又在公园右边兴建影剧院。1964年,又建1个喷水池,池中塑造小假山,池面建两个花坛……可以说,中山公园的变化浓缩了县城发展的影子,它每次都以一个美丽的新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出生在三角坪,这条街原来叫府前街,后来更名为中西街。我们家紧挨着中山公园,那里是我儿时最喜欢、最常去的地方,它是我的儿童乐园。记忆中,中山公园围墙上布满了炮仗花,它永远开得那么高那么热烈。公园里随处可见的赤槿,它的花心蜜是我们童年最爱的“糖”。还有金叶女贞一年四季绿油油的,它的小白花特别香,一进公园就能闻到它的香味,小时候我总爱悄悄摘一些和口袋里的手帕放一起……
  公园里那棵百年的老榕树下,总跳跃着我和小伙伴们的身影,我们曾在那树下追逐、打闹、欢笑……经常和小伙伴们比赛着爬上旁边的那座假山再争先恐后大呼小叫地冲下来,偶尔不小心摔破皮了也不哭。老榕树下的那个树洞更是天天被无数小孩子钻来钻去,磨得都光滑无比。榕树下的石马是整个公园最热门的,站立的石马骑上去特别威风凛凛,大孩子们都爱骑;小些的娃娃和女孩子就骑石羊,石羊的姿势是跪着的矮矮的特别好骑……现在回想起来,公园里的假山、树洞、石马、石羊,不知留下我们多少童年的欢乐时光和笑声。
  故乡呀故乡,我总是觉得故乡的“故”里,有一种美,那种美,是儿时的骑楼街巷、花草树木刻录了当时的时光,从而让一个人和一方水土有了血肉相连的羁绊。
  中山公园伴随着我童年的足迹,一步步改变了模样。由于中山公园地势较低,内涝严重,园内的设施严重破坏,已不能适应县城的发展步伐。2002年,根据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平和把中山公园改扩建成多功能活动中心,总占地面积将达到55亩。并在公园正中矗立一座打响“八闽第一枪”的平和暴动纪念雕塑。重新打点的中山公园,不但解决了内涝问题,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园设施,在公园中建设了小广场,园内增设了一大批石桌、石椅,草坪、花草树木一应俱全,它真正变成一个休闲娱乐的公园,晨昏之际,热闹非凡,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做操、下棋、打牌、唱歌,一幅其乐融融景象。
  几十年过去了,我也搬离了中山公园旁的老家,在新城区另辟新居。但我还是想念儿时的中山公园,想念那里每天热腾腾的生活景象,偶尔路过时,耳边还会回响公园旁那“豆浆、花生浆!”“油条”“肉包、菜包、大馒头”“霜条!霜条!一条5分”……的吆喝声,尤其想念三角坪售卖的上下贴着白色薄纸的鸡蛋糕。回想那活色生香的日子,回想在老城区那无忧无虑的童年。
  日新月异,县城似乎每天都是一个新模样,县域的重心在一步步向东岸转移,鳞次栉比的高楼一下淹没了往日的繁华。童年时,似乎觉得县城就在中山公园,就在我们三角坪一带,这里才是最繁华的商业区,其他地方和它一比起来,简直是城外的乡下了。这里每天推窗一看,油盐柴米、鱼肉酱醋、衣鞋毯被,满满当当,街面上什么都不缺,总觉得我们才是街面上的人,小吃店、冷饮店、服装店到处是我们的身影,我们每天生活在三角坪的大街小巷里,生活在中山公园花草丛中。
  如今,县城多出无数个霓虹闪烁的商业区,也多出几个像模像样的休闲公园,当年最热闹的老街退缩在时光深处。但无论时代发展多快,无论街头有多少流光溢彩之趣事,中山公园依然是县城最热闹的一个地方。
  每当清晨,我一个人沿着河滨路慢悠悠地走着,听着风儿吹过树叶沙沙,听着牛头溪流水潺潺,时不时抬头看看天上那朵伴我出门的白云慢慢变换了模样,偶尔停下脚步看看行道树下开得灿烂的野花和树根边上翠绿的苔藓,一路走走停停,总会不知不觉走到中山公园。偶尔的,我还会漫步老街,一走进这里,心情总是懒散的。每当看到这些被时光咬出道道沟痕的旧门窗,就能感到一条缓缓流动的时间之河。在这样的老地方,适合坐下来慢慢地想心事,想老街的陈年旧事。而我,宁愿在中山公园的某个角落,或哪个石桌旁坐下来,静静地打量这里细微的变化,甚至聆听某个角落虫鸣的声音。
  喝水不忘挖井人。如今,座落中山公园内的平和暴动纪念雕塑,成为了平和县城一處显眼的风景,每到清明前后,不断有人前来瞻仰。
其他文献
人到老了,时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怀旧感,总喜欢回忆往事。一旦打开怀旧的密码,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涌现。昨夜无眠,坐于窗前,思绪潮涌,伴随着皎洁的月光飞向魂牵梦萦的故乡。  想起故乡,蹦入我的脑海,撞击我的心怀,唤起我的遐想,是那口历尽风霜雨雪,记录沧海桑田的老井。  老井,位于家乡下路沟村落,人们管叫它下路沟井。老井何年何月开掘,无人知晓,与母亲聊起它时,母亲亦满脸谜团。她说,她祖母曾经说过
期刊
溪坂村,你去过吗?也许很多人会摇头。  东南花都,你去过吗?百分之九十九的闽南人会点头。  那好吧,不管去过的,还是没去过的,随我实地去探一探这个叫溪坂的地方,去领略一下东南花都这个花博园的胜景吧。  东南花都的所在地就在溪坂村,这个为东南花都贡献了土地的溪坂村,连同自己也被东南花都的大名给淹没了。它为海峡两岸的花卉事业,为“一带一路”的花卉构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溪坂与东南花都,从此命运息息相关。
期刊
办公室里的几个美眉,都是三十岁向上的人了,可一直没有找到男友,我很为她们着急。那天,我告诉她们,我认识一个非常不错的男子,问她们是否愿意见见?  提到介绍男友,她们几乎询问的是同一个话题:他有几套房?家产和人品怎样?没钱没房?唉!她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球。  那一刻,我才确信我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现在谈恋爱,女孩子们谈的首先是钱。可有钱,对爱情真的那么重要吗?这千真万确。有一个社会学家,曾经做过一次调查
期刊
对陶瓷,我是从漠视直接跌入爱恋的。或许世界上最神奇的催化酶,叫“艺术”。  西溪生态文化园山明水秀,潋滟波光映射着陶艺文创中心,铭刻下我永不褪色的美好记忆。在陶瓷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的艺术家们,玩得不亦乐乎。六位中国陶瓷艺术家,六位法国重量级艺术家,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沉潜和修养,目光里有着共同的专注和执著。用中国的艺术语言,用法国的艺术语言,彼此对话彼此激发,共同呈现陶瓷的独特表达。  享受艺术,是
期刊
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文人志士尤爱“四君子”,羡慕其高风亮节。明代有一位御史,名字中就有一个“兰”字,他为官四十多年,历任右都御史、漕运总督、南京工部尚书等要职,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后人赞其“一代名臣昌国运,三本奏章振朝纲”。他就是丛兰。  说到丛兰,这位明朝的肱骨大臣,不仅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曾向朝廷上书,揭发宦官刘瑾的罪状,即便遭其弹劾也在所不惜,而且精于边务、富有谋略,他曾多次到北方边镇任
期刊
在九龙江西溪上游船场溪,有一座长400米,高20米的跨溪石拱桥,桥头的石墩依稀可辨“红卫桥”三个字,可以确切说此桥名“红卫桥”是无可辩驳了,但当地人都称它为仙人桥,红卫桥倒是鲜有人知。  关于仙人桥的来历,当地人津津乐道,传说八仙在船场坑头“八仙围棋山”下完棋后,经过张坑村白沙坑时,看到下面人群拥挤,抢着渡水,八仙心生怜悯,拂尘一挥,两岸多了两个桥墩,凡人见天降洪福,不能违背天意,于是众人齐心协力
期刊
1906年春天,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在法国的首都巴黎学习,不过,此时的他已经发表了许多文章,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夸赞,而且,他觉得自己写的有几篇文章还算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即使如此,茨威格还是一直渴望着自己能写出更好的东西,成为一个写作方面的大师。  只是,茨威格一直没有找到能够真正给予他指点的人,这让他感到很苦恼。  于是,茨威格时刻留意着,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找到成为大师的
期刊
好久没有闻到炊烟的味道了。每当看见袅袅飘扬的炊烟,心中总会蓦然升起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那是饭菜的清香,米粿的甘甜,以及亲人深情的呼喚。  小时候,即使是贪玩的孩子,远远的,只要朝着家的方向看到冉冉升腾的炊烟,就知道那是母亲在呼唤儿女回家吃饭的信号。儿女们知晓,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园,炊烟升起的地方便有亲人的等待,妈妈正在家中盼望他们归来。于是,亲情在炊烟里飘荡,温馨在炊烟中弥漫。多情缠绵的炊
期刊
雨声如诉,淅淅沥沥敲打在窗户上,敲打在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上,更敲打在我凝眉沉思的心头。生命里曾经经历过多少个这样的雨夜,那雨,有时候细小如丝,有时候稠密如织,有时候伴着亮如白昼的闪电,夹杂着隆隆震耳的雷声,骤然让心儿收缩的很紧。  喜欢在一个春雨缠绵,或者夏雨濛濛的夜晚,将自己靠在窗前,静静的聆听着天空的吟唱,听一种自然的声音平静的穿越心扉。此时,心情也变得格外安静和湿润。感觉生命的距离和雨丝靠得
期刊
周末闲情。午睡醒来已是三点,先生约我去岩雅村走走。岩雅村,这些年来名声赫赫,我也早已心驰神往,只是不曾想会在这个天色暗淡的午后去探访它,触摸它……  岩雅村位于离县城十多公里的苏峰山脚下,在美丽的金銮湾与冬古湾交界处,属冬古行政村的一个偏僻而又美丽的小渔村,是福建省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渔家古村落之一。  我们乘车沿着环岛公路来到岩雅村的村口。这儿没有醒目的标识和建筑,有的只是与现代化公路形成鲜明对比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