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中有许多女性题材诗,有学者统计,杜牧创作的诗歌当中,有70余首是女性题材的诗歌。所以有的学者判言杜牧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其实,纵观杜牧诗歌,并结合其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杜牧其实是一个正直、重情重义、有抱负的文人。翻开杜牧的诗歌、文集,我们细细阅读杜牧所写的以女性为题材或涉及女性的诗歌,会发现许多诗歌是在表达他对女性的关怀和同情,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文学传统的影响的。
【关键词】:杜牧;诗歌;女性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世称为“小李杜”,其流传下来的诗歌有600余首。其中,女性题材的诗歌在其作品中占了不小的分量。杜牧诗歌中的女性涉及宫女、妓女、帝王后妃等各个阶层、各种身份,诗歌中的女性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宫怨诗中的女性,如他的《宫词二首》、《出宫人二首》等诗歌中的女性主要是以怨女的形象出现的,“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深宫锁闭犹疑惑,更取丹沙试辟宫。”此类诗中将处于深宫的怨女悲凄苦楚的生活描述的淋漓尽致;第二类是赠与诗中的女性,如《杜秋娘诗》、《张好好诗》等,在这类诗歌中,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表达了对这些女性的同情;三是闺情诗,即是杜牧自己化身为女性,以第一人称来抒写内心的焦虑,如在《闺情》“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袖红垂寂寞,眉黛敛依稀。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读完此诗,一个忧愁而又焦虑的女性跃然纸上。最后一类是咏史诗中的女性,如《隋宫春》、《题桃花夫人庙》等诗歌中的女性都是历史上,作者借这些女性题材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
一、杜牧女性题材创作特征的产生原因
(一)社会环境
唐代经济十分繁荣、思想也较前代活跃,妇女在这个朝代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唐代对于女性的限制很少,女性意识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复苏与彰显。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首位女皇帝武则天的登基狠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武则天之后的皇帝对女性也比较宽容,整个唐代女性意识的释放达到了极致。纵观唐代的诗歌,我们可以看见不管是在婚姻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上,此时“瓜田李下之疑,唐人不饥也。”(洪迈《容斋随笔》,卷六)从唐代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崔颢《长干曲》:“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船家女子主动与男性打交道;白居易《琵琶行》中,琴女对陌生男性“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这些诗歌中的女性在与异性的交往上往往比较大方,有的时候,甚至在男女关系上显得比较混乱。
唐代的这种社会风气影响了中国的各个阶层,杜牧作为进士阶层中的一员,当然也深受影响。杜牧的诗歌中有很多内容展示了他是一个“风流”的人,如《念昔游》“十载飘然绳检外”、《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这里可以看出杜牧经常出入于风月场所。在他的诗中,他有的时候甚至把喝酒、游玩之事看得比追求功名更为重要。他说:“男儿事业知公有,卖与明君直几钱。”(《醉赠薛道封》)以至于当他回忆这段幕府生涯的时候,自己也发出感叹:“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二)文学传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男女之情喻君臣关系”的模式早在春秋以前就形成了,在经典著作《诗经》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蒹葭》,虽然诗篇简短,却意味深长。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此诗:“《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有学者分析,这是一首招贤诗,旨在以男女关系喻秦襄公求贤尚德。
战国诗人屈原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随处可见屈原以女性自喻的字句,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始终是以女性形象出现在作品中的。从屈原到张衡再到曹植再到辛弃疾的《摸鱼儿》,无例外的都在其作品中运用了这种写法。如曹植在《洛神赋》中假托洛神来表达对君主的思慕;白居易《新乐府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忠;辛弃疾《摸鱼儿》云:“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妒。”以历史上的陈皇后自喻表明自己空有抗金的决心却没有机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臣关系与夫妻关系本来就具有对应的阴阳属性,因此,古代的许多招贤诗、感遇诗、政治讽刺诗往往以爱情诗的形式展开,杜牧从小熟读传统典籍,当然深谙此创作之道。
二、杜牧女性题材诗的历史地位及贡献
杜牧在当时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诗文在整个晚唐时期广为流传。从之后几个朝代的文人诗词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看见杜牧诗句的影子,或者直接有诗人写诗凭吊杜牧。不历代评论家对杜牧诗歌的成就、杜牧的才气、诗文兼擅的才能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杜牧的女性题材诗歌有自己特有的创作风格。正如他自己在《献诗启》中所说,自己追求的是“高绝”的诗歌境界。杜牧在《李贺集序》中高度评价李贺诗多样化的风格和语言表达技巧,同时,他也指出了李贺文辞的“绮丽”大于“思想”,这就看出了杜牧的女性题材诗不但是追求华丽的词句,他更强调“文以意为主”,所以,杜牧对元稹、白居易“元和体”的艳诗表示出了不满,认为其是“淫言媒语”。
杜牧的女性诗歌体裁避免了表面的奢靡,有了全新的角度。中国的女性诗歌诗歌题材源远流长,从齐梁以下,有大量此类主题诗歌涌现。不过仔细研读这些诗歌,我们会发现,之前的文人们虽然写作女性题材诗歌,但是,他们笔下的女性与壮丽山河等无异,只是一个叹咏对象。到了杜牧这里,虽然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或有狎妓之作,但是,整体来看,其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对女性的真挚赞美与尊重。
另外,杜牧的女性题材诗歌对后来兴起的词体文学有着重要影响,在后来词体文学发展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牧女性题材诗的影子。从创作内容上来说,杜牧的女性诗歌中有一部分是他与歌女等之间真挚感情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杜牧的情感表达方式十分细腻、婉转,这种创作题材成为后世爱情题材词体文学的题材之一;从创作手法上来看,杜牧借描写女性来影射其他相似的事情也被后来的词人所借鉴,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年年犹唱,后庭遗曲。”都是借商女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杜牧才华横溢,见识独到,所以,他的诸多女性题材诗歌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误解,如,《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许顗在其《彦周诗话》中说:“……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提要》为其平反,曰:“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则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尔。”所以,若不了解杜牧的人生经历,是不能了解其借儿女情长的悲歌来表示对“天下之亡”的哀叹的。杜牧的作品,值得我们后人去细细研读。
参考文献:
[1]宋.许凯.许彦周诗话一卷,收於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
[2]游国恩主编.中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胡可先.杜牧研究丛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4]王景霓.杜牧及其作品.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
[5]张步云.唐诗品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6]冉云飞.像唐诗一样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华书局点校清,1992.
[8]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80.
【关键词】:杜牧;诗歌;女性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世称为“小李杜”,其流传下来的诗歌有600余首。其中,女性题材的诗歌在其作品中占了不小的分量。杜牧诗歌中的女性涉及宫女、妓女、帝王后妃等各个阶层、各种身份,诗歌中的女性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宫怨诗中的女性,如他的《宫词二首》、《出宫人二首》等诗歌中的女性主要是以怨女的形象出现的,“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深宫锁闭犹疑惑,更取丹沙试辟宫。”此类诗中将处于深宫的怨女悲凄苦楚的生活描述的淋漓尽致;第二类是赠与诗中的女性,如《杜秋娘诗》、《张好好诗》等,在这类诗歌中,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表达了对这些女性的同情;三是闺情诗,即是杜牧自己化身为女性,以第一人称来抒写内心的焦虑,如在《闺情》“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袖红垂寂寞,眉黛敛依稀。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读完此诗,一个忧愁而又焦虑的女性跃然纸上。最后一类是咏史诗中的女性,如《隋宫春》、《题桃花夫人庙》等诗歌中的女性都是历史上,作者借这些女性题材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
一、杜牧女性题材创作特征的产生原因
(一)社会环境
唐代经济十分繁荣、思想也较前代活跃,妇女在这个朝代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唐代对于女性的限制很少,女性意识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复苏与彰显。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首位女皇帝武则天的登基狠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武则天之后的皇帝对女性也比较宽容,整个唐代女性意识的释放达到了极致。纵观唐代的诗歌,我们可以看见不管是在婚姻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上,此时“瓜田李下之疑,唐人不饥也。”(洪迈《容斋随笔》,卷六)从唐代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崔颢《长干曲》:“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船家女子主动与男性打交道;白居易《琵琶行》中,琴女对陌生男性“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这些诗歌中的女性在与异性的交往上往往比较大方,有的时候,甚至在男女关系上显得比较混乱。
唐代的这种社会风气影响了中国的各个阶层,杜牧作为进士阶层中的一员,当然也深受影响。杜牧的诗歌中有很多内容展示了他是一个“风流”的人,如《念昔游》“十载飘然绳检外”、《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这里可以看出杜牧经常出入于风月场所。在他的诗中,他有的时候甚至把喝酒、游玩之事看得比追求功名更为重要。他说:“男儿事业知公有,卖与明君直几钱。”(《醉赠薛道封》)以至于当他回忆这段幕府生涯的时候,自己也发出感叹:“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二)文学传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男女之情喻君臣关系”的模式早在春秋以前就形成了,在经典著作《诗经》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蒹葭》,虽然诗篇简短,却意味深长。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此诗:“《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有学者分析,这是一首招贤诗,旨在以男女关系喻秦襄公求贤尚德。
战国诗人屈原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随处可见屈原以女性自喻的字句,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始终是以女性形象出现在作品中的。从屈原到张衡再到曹植再到辛弃疾的《摸鱼儿》,无例外的都在其作品中运用了这种写法。如曹植在《洛神赋》中假托洛神来表达对君主的思慕;白居易《新乐府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忠;辛弃疾《摸鱼儿》云:“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妒。”以历史上的陈皇后自喻表明自己空有抗金的决心却没有机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臣关系与夫妻关系本来就具有对应的阴阳属性,因此,古代的许多招贤诗、感遇诗、政治讽刺诗往往以爱情诗的形式展开,杜牧从小熟读传统典籍,当然深谙此创作之道。
二、杜牧女性题材诗的历史地位及贡献
杜牧在当时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诗文在整个晚唐时期广为流传。从之后几个朝代的文人诗词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看见杜牧诗句的影子,或者直接有诗人写诗凭吊杜牧。不历代评论家对杜牧诗歌的成就、杜牧的才气、诗文兼擅的才能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杜牧的女性题材诗歌有自己特有的创作风格。正如他自己在《献诗启》中所说,自己追求的是“高绝”的诗歌境界。杜牧在《李贺集序》中高度评价李贺诗多样化的风格和语言表达技巧,同时,他也指出了李贺文辞的“绮丽”大于“思想”,这就看出了杜牧的女性题材诗不但是追求华丽的词句,他更强调“文以意为主”,所以,杜牧对元稹、白居易“元和体”的艳诗表示出了不满,认为其是“淫言媒语”。
杜牧的女性诗歌体裁避免了表面的奢靡,有了全新的角度。中国的女性诗歌诗歌题材源远流长,从齐梁以下,有大量此类主题诗歌涌现。不过仔细研读这些诗歌,我们会发现,之前的文人们虽然写作女性题材诗歌,但是,他们笔下的女性与壮丽山河等无异,只是一个叹咏对象。到了杜牧这里,虽然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或有狎妓之作,但是,整体来看,其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对女性的真挚赞美与尊重。
另外,杜牧的女性题材诗歌对后来兴起的词体文学有着重要影响,在后来词体文学发展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牧女性题材诗的影子。从创作内容上来说,杜牧的女性诗歌中有一部分是他与歌女等之间真挚感情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杜牧的情感表达方式十分细腻、婉转,这种创作题材成为后世爱情题材词体文学的题材之一;从创作手法上来看,杜牧借描写女性来影射其他相似的事情也被后来的词人所借鉴,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年年犹唱,后庭遗曲。”都是借商女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杜牧才华横溢,见识独到,所以,他的诸多女性题材诗歌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误解,如,《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许顗在其《彦周诗话》中说:“……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提要》为其平反,曰:“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则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尔。”所以,若不了解杜牧的人生经历,是不能了解其借儿女情长的悲歌来表示对“天下之亡”的哀叹的。杜牧的作品,值得我们后人去细细研读。
参考文献:
[1]宋.许凯.许彦周诗话一卷,收於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
[2]游国恩主编.中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胡可先.杜牧研究丛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4]王景霓.杜牧及其作品.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
[5]张步云.唐诗品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6]冉云飞.像唐诗一样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华书局点校清,1992.
[8]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