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关键点之一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围绕上级教育管理部门颁发的评估方案对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进行评估、督导及指导的主办方评价工作。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已基本完成首轮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国家层面的工作尚未开展,广州市中职学校2013年进行改革,启动了试用版的中职毕业班工作评估方案。笔者有幸参加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及中职毕业班工作评估,结合中、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评估体系进行比对思考,认为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融通需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一体化深化与加强。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一体化;融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15-04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蔡 蕾(1968-),女,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高级讲师、校长助理。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及课程开发。(广东 广州/510240)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2013ZJK027) 《校企合作下中职建筑装饰专业工作室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从顶层设计可以看出,中高职教育,是不同层次同一类型的教育,培养目标同向,培养途径相似,只是在人才培养层次上有高低之分。中职生培养重在培养经验层面的技能,高职生比中职生有更深的理论知识、更成熟的心理素质,重在培养策略层面的技能。培养目标的同向和层次上存在的高低差异,决定了中、高职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实践项目等很多方面能够相互贯通、相互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2011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所谓现代职教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省中高职衔接做了大量的工作,2010年启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转段考核的试点项目,组织部分省重以上中职学校及重点专业与高职院联合做五年一贯制专业教学标准方案,对中高职分布在制造业的重点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方案衔接都在研究试点中。但目前中职和高职很多课程仍是重复的,存在较为严重的中、高职两张皮现象,高职教师认为中职安排文化课太少,学生文化基础太弱,到了高职后学习一些课程困难较大;而到了专业课学习阶段,中职3 X考上的学生很多专业内容已学过并动手实操过,又有明显的专业学习优势。中职教师认为学生本来不喜欢学习数理化和外语才来到中职学校,他们对专业课、动手能力强的实训内容感兴趣,若还要增加学生文化课学时会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削减专业课时同样会造成学生职业能力下滑,使中职生好就业、就好业的效果趋弱,这样,中职学校必然不会过多采纳高职学校的意见,坚持走自己摸索出来能走通的“老路”。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由于相互沟通不多,造成了专业不对接、没有形成有机的体系,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部分技能训练课“倒挂”,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上,没有从顶层设计思考中高职如何连贯、统一步调地考虑评估工作的开展及指标设计的衔接,这样势必会造成各学校在师资、实训场所建设、教学内容分层、校企合作资源、学生学习时间分配等方面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指路航标,是推进各层次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动力源,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中高职院校在协同发展、相互融通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与机遇。
  二、中、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分析
  评估指标体系是“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工具”,是评估方案指导思想与评估导向的集中体现。评估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任何一项评估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都期望评估产生预期的导向作用。可评估最终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是评估方案、实施过程、参与者理念、素质、能力,以及政策环境、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简单随方案制订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2008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如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设计蓝图,标志着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由“水平评估”方案跨入了“工作评估”方案一个新的阶段。“水平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规范院校管理,因此评估方案、评估指标全面具体,强调量化指标较多,这对于许多新建、升格、合并组建的院校来说,无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可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规范管理已经不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摆在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面前的紧迫课题是怎么样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提升内涵,怎么样服务社会、办出特色、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所以评估方案要以引导学校抓内涵、抓改革、抓核心竞争能力为主要目的。
  正是因为评估目标的变化,促使“水平评估”方案向“工作评估”方案完成了过渡,不再提供面面俱到的、教科书式的指标体系,也几乎不设量化指标,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引导院校步入“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良性轨道。“工作评估”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是六个字:贯彻、推动、形成。贯彻,指的是要把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贯穿于工作评估方案制订的全过程,体现在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全过程,促进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指的是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在内涵建设上彰显其类型特色,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推进院校依法自主办学。 形成,指的是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国家层面的工作尚未开展,暂以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班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例进行分析,下面表1为中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对比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评估方案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2个;中职毕业班评估方案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高职评估结论为“通过”和“暂缓通过”两类,不评分和优秀等级;中职毕业班评估结论为分数,划分为“优秀”“良好”“不通过”三类。与中职毕业班评估方案相比,高职评估方案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议三个一级、二级指标中的评估细项要求明显高于中职评估方案中的要求,高职评估方案中把教学管理单列为一级指标,考察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备、规范、教学运行平稳、多元化质量监控制度建设完善、机制运行与效果。
  中职毕业班工作评估方案中把学生质量排在第一位,约占55%;教学工作排在第二位,含教学管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技能竞赛为四个二级指标,占25%;学生工作排在第三位,占15%;三项合计为95%。该方案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相比,突出抓主要问题,体现实用、有效、易操作的特点。遗憾的是中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对一体化融通的指标仍为空白。
  三、一体化融通的思考
  加强中职与高职之间层次、生源、专业与课程结构的递进衔接,既是遵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内部关系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低级向高级培养提高的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要达到中高职有机衔接,唯一选择是对中高职教育及评价过程进行一体化融通设计。目前,在中高职衔接的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已基本取得共识: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行业指导的衔接、教师培养的衔接、校企合作的衔接。一体化融通设计就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让中高职培养人才工作形成系统体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相衔接是一体化融通设计的核心,中高职院校要明确各自办学定位,科学管理确立各专业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减少课程内容重复,制定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中高职院校各自优势,与行业企业合作,联合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分别由中高职院校组织实施。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对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设计有利于中高职一体化融通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点之一,也是推进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途径。认识这点并不难,问题是落实看似在院校,实质却取决于上级教学管理部门对中高职一体化融通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设计,让中高职院校通过指标体系了解在办学中各自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一体化融通的评估方案时尽可能地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重在机制探索,讲求实际效果。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
  1.中高职一体化评估新方案可以统一中高职评估方案中的一级指标。目前一级指标高职有7个、中职有4个,以保证同一类型教育的评价关注点的连贯性;二级指标可以按各层次办学特点设置不同。
  2.增加对中高职院校联动开展专业讲座、师资互派、师资培训、联合做教学研究、实训场所共建融通、高职对中职专业建设帮扶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为二级指标,引领中高职学校真正有效联动起来,对中职生、师资水平提升都有好处,增进高职教师对中职生的了解,是双赢局面的良好开端。
  3.通过跟踪升入高职后的中职生的学习情况来反馈出中职学校专业办学水平的情况,在评估指标中加入相关高职对中职的办学水平评价,中职对高职帮扶情况、效果的双向评价。
  4.教学质量形成于过程,评价在社会,因此可以在新评估体系中加大第三方评价的权重,中职可借鉴高职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及数据平台中一些运行效果较好的做法。
  5.籍13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教师专业试行标准》的契机,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的指标体系。
  6.中高职院校也可按设置相应的处室,一方面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应机构的管理指导,另一方面在中高职院校之间对接联系,互通有无,化务虚为常态。
  我们希望新评估方案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就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量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唯其如此“贯彻、推动、形成”让中高职院校按总体思路来准确把握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的指导思想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我们认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定位应该坚持三条:一是评软不评硬,软就是指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怎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评动不评静,就是评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要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看学校管理、办学社会评价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度、贡献度;三是防止“优秀情结”,应重“建”轻“评”、重“积累”忌“突出”、重数据、材料真实有用。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院校提供材料的“查证”上,应该运用多种形式深度访谈了解院校情况,对主要评估指标作出价值判断。评估要大力提倡不搞形式、不做假、不影响教师及学生的正常教学和实践活动。评估专家可以转变角色,坚持在评估过程中从检查者转变为帮扶者,以“诊断”“开方”为主要手段和目的,同时给迎评学校带去新的思路和好的做法,要建立起“成果——原因——效率”的逻辑体系,从采集数据平台展示的结果、学校自评报告及日常运作原始材料,发现考察的重点与关键,进而分析、查找成因及时帮扶,评估现场考察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探究成因、商讨对策,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评估专家的作用,也给上级部门评估专家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及载体,是评价体系建设成效的显性标志,按照评估假设,当培养什么人解决后,如何培养人成为评价关键。教育教学评估,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后,我们深感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最终要依靠上级教育管理部门重视、指导、投入及学校自身努力践行来保证。这与企业质量管理同理,企业的产品质量,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来得到保证,外部监控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状态和保障效果的监督与评价。因此,今后对中高职院校进行外部评估的主要作用将是引导院校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而不是代替院校去管理质量。
  我们也关注到2013年教育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来属于高教司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划归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这样中职、高职在教育部内部已不再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这对中高职协调发展在政策上是最大利好消息。广东中高职协调发展从课程内容层面开展试点,已走在全国的前面,但在制度层面上的设计还刚刚开始,在中高职协同发展期间遇到了种种问题与障碍,在解决问题突破障碍过程中,对于办学硬件差的中职学校而言,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让我们反思中高职协调发展中共性的东西,摸索引领中高职一体化融通发展的最佳路径,带动薄弱中高职院校参与到这次中高职一体化融通发展的机遇中共同成长,立足创新制度举措完善质量评价系统,以评促建,保障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标准和基本教学质量,把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编.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手册[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罗玉萍等.高校内部教学督导与评价工作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其他文献
编者按:和煦春风,温暖神州。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2015年的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紧要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推进“四个全面”的“春季总动员”,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今年两会的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工资式”德育考核提出的背景  企业是我们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的地方,所以企业对他们的评价可以作为我们培养中职生的一个导向指标。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中职生呢?或者期望他们能达到什么样的职业素质要求呢?很多企业用人持的是:“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德无才可以用,有才无德不敢用,无德无才不能用”的观念。近年来,经常听到企业反馈我们的中职生有的工作很随意,有事不来上班也不请假,有时顶撞领导,不服从工作安排等行为。
摘 要:自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艺术高考改革政策后,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分数要求逐年提高,而语文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本文针对艺术生高三文化课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结合笔者多年在音乐学校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的教学体会,从充分了解学情、科学规划备考时间、坚持“四化”基本原则、抓基础、以考促学、注重方法的指导、设定合理目标、增强学生的备考信心几个方面阐述艺术生高考语文的有效复习策略。  关键词:艺术生;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认知状态,学生思维始终停留在肤浅层面,无法真正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深度教学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已经成为教研领域和一线教学备受关注的内容。要想真正落实深度教学,就需要把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在排除种种困扰因素之外,探寻语文的真谛。从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来看,“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
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党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学院开展导师制工作的实践中“导什么”“怎么导”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导师制;党员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20-03  2012年以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实施“党
一、 “流程再造”的由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以及技术革命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致使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企业只有在更高水平上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创新与再造,才能增强竞争力,再造理论因此应运而生,并拉开了企业再造的序幕。1993年,迈克·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了流程再造的概念: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
本文针对中职传统实操模式,实操过程中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及设备损害严重,学生实操期间玩手机、乱讲话、无所事事等不良的现实状况,实行军事化实操模式改革实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方法和对策,以期和同行交流,分享经验。  一、汽车电器教实一体军事化实操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1.传统汽车电器实操存在缺陷  以蓄电池教学为例,传统的汽车电器蓄电池实操教学一般为,先在教室讲授蓄电池的作用、分类、工作原理、充电方法、性
摘 要:本文主要以会计学科为例,阐述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技巧。同时强调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要处理好传统会计课堂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系,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对他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关键词:会计;传统会计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被视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
摘 要:财经课程教学可以借鉴构建主义理论,对作业进行改革,设计参与性、互动性的实践型作业。学生在完成实践型作业的过程中,把教材知识和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组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课外阅读、市场调查、课堂辩论、总结报告等实践型作业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令“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中职;财经理论课;构建主义;实践型作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点石成金”——鸡蛋上钻孔,刃磨60度普通外螺纹车刀,利用SolidWorks完成6轴模型机器人装配,蒙眼装配变速器一二轴……11月4日,首届广东省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讲台变“擂台”,从全省各地海选而来的199名中职青年教师大比武,各种教学绝活接连登场,争夺摘取广东中职教师“五一”劳动奖章入门券。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广东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处长傅湘龙、广东